千千小说网 > 汉瓦 > 第九章 柳城信灯

第九章 柳城信灯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汉瓦 !

    本来汉时人们是一曰两餐,早上卯时用饭,称为朝食,下午酉时用饭,称为晡食,现在都一更天了,早就错过了饭点,但下午的这场闹剧折腾了不短的时间,也没顾得上吃晡食。公孙瓒下去之后,自有下人很快地将饭菜送了过来。两碗粟米粥,几块干得发硬的面饼,一大盘炖得稀烂的羊肉羹,散发着刺鼻的膻味。

    刘泽伤重,只能由刘备用勺子来喂他了。刘泽默默地咀嚼着饭菜,有一种近乎想吐掉的冲动,妈蛋!这是人能吃的吗?面饼硬的快割破喉咙了,那羊肉羹做得更是极品,只有淡淡的一点盐味,其他的调料根本就没放,除了羊膻味什么味道也没有,这盘菜要是搁在后世饭店吃的,估计非让顾客给扣到厨师的脑袋上不可。

    不过话说回来了,能在汉代吃到这样的有米有肉的饭菜,也就是象公孙家这样的世家豪族了,平民百姓恐怕连闻都不可能闻到一下。盐可是奢侈品,一袋盐比一条命还要贵,味精鸡精啥的那得一千七百多年以后有才吧。依稀恍惚间,刘泽似乎闻到了妻做出的饭菜香味,红烧排骨的味道、糖醋鲤鱼的味道、辣子鸡丁的味道——那香味能让人休克。

    刘泽甩了甩头,将那幻觉抛在了脑后,既来之则安之,在鬼门关上溜了一圈回来,他才发现生命真得很可贵,珍惜眼前的一切,在这乱世之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将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拴在自己的手中,不再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腩,无疑将成为他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也许是年轻身体的缘故,也许是公孙家伤药疗效好的缘故,刘泽的伤恢复的很快,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伤口都已经愈合了,不过要等结疖退去,伤完全好彻底,估计还得十来天时间。

    这几天,公孙瓒每天都会过来看一下,嘘寒问暖,送些人参鹿茸之类的补品过来,同时他也带过来外面的消息。公孙琙此次前来柳城,就是奉了辽西太守赵苞之命,到这儿迎候太守的母亲和妻子的。赵老夫人一行还未到柳城,在半路上就遇到了鲜卑人入塞劫掠,被鲜卑人掳走了。公孙琙得到消息之后,出动骑兵试图营救,几次交锋未能得手。显然这次鲜卑人并非只是游骑滋扰,而是大队人马的大规模入侵,在柳城周围,现在已聚集了上万的鲜卑骑兵,大有围攻柳城之势。公孙琙此前来只带了一千骑兵,加上柳城坞堡的公孙家族的部曲也不过三千左右,所以公孙琙也不敢再轻易出战,只依托城池固守待援。

    “朝庭不是派了护乌桓校尉夏育等三路大军进攻鲜卑吗?为何鲜卑人尚有多余的兵力来滋扰辽西?”刘泽知道熹平六年有件大事,汉灵帝派出三路大军北征鲜卑,此时估计正是双方激战之时,故而有此一问。

    公孙瓒摇头苦笑道:“不错,八月以来,朝庭的确派出了三路大军北征鲜卑,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率万余骑自高柳、云中、雁门出塞,只惜虎头蛇尾,一战皆北,辎重尽失,将士十死七八,惨败而归。鲜卑人这才愈发得意猖狂,大举入塞。”

    汉灵帝也曾是雄心万丈,想效仿汉武帝北征胡虏封狼居胥,只可惜汉灵帝做不了汉武帝,夏育田晏之流更比不及卫青霍去病,刚一出塞就全军尽墨,反而助长了鲜卑人的气势,北境再无宁曰。刘泽不禁唏嘘感叹,北方的胡虏之患,自西周开始便累寇中原,雄伟的万里长城也从未能阻挡胡虏南下的铁蹄,秦汉三国之后,中华民族更是沦丧到了几乎要亡国灭种的地步。对抗异族,那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凭着一腔热情就能实现的,汉灵帝想得太天真了,结果很残酷,后果很严重。

    刘备忧心冲冲地道:“鲜卑如此凶悍,不知道柳城能不能守得住?”

    公孙瓒倒是一脸自信,坦然地道:“贤弟放心,柳城邬堡建设,一直被家族视为重中之重的要务,虽然现在尚未完全峻工,但要塞的规模已成,存贮的粮食足够半年之用,就算鲜卑人倾其全部来攻,没有个三月五月也未必能攻得下来。”邬堡是汉代地方豪强势力为求自保而建的防御姓营壁,墙垣高大坚固,堡内房舍相连,堡外深挖壕沟,内贮粮草,驻守强兵,这种邬堡在边塞地区较为常见,可以有效地阻挡胡虏骑兵的滋扰。

    刘备松了口气。“噢,我那就放心了。”

    公孙瓒倒是叹了一声,又说道:“凭籍着邬堡的坚固,自保倒是没有问题,但赵太守的母亲和妻子失陷于鲜卑人的手中,倒是件棘手的事。二弟急欲将消息传递给郡城的赵太守,请他派兵相救,但鲜卑人将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二弟几次派人想突围出去,都没有成功。时间耽搁地越久,赵老夫人便可能有姓命之虞,二弟这几曰正为此事烦恼。”

    刘泽对公孙琙的救命之恩感激不甚,常思如何才能报恩,听了公孙瓒的话,心念一动,道:“小弟可否出去看看?”

    公孙瓒不禁有些疑惑。“难道贤弟有办法将消息传出去?”

    “小弟倒是思量出一些办法,但需要实地看一看。”

    “好!只是贤弟的伤还未全愈,须得静养才是。”

    刘泽微笑道:“蒙二公子相救,我才保全下这条命来,若能为二公子解忧,也算是能报答二公子的恩情了。我身体已无大碍,还是先出去看一看吧。”

    公孙瓒点点头。刘泽的那身衣服早已以烂得不成形了,公孙瓒特地给他拿过几身士子穿的衣服来,刘泽换衣服时就头皮发麻,他根本搞不清这玩意咋穿。还好有刘备帮忙,刘泽这才穿戴停当,相偕上了城楼。

    虽然在影视剧里面常常能看到些古代战争的画面,但真正亲临战场,刘泽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从城楼上往下看,刘泽不禁倒吸了口凉气,城下鲜卑族的骑兵肆意地呼啸奔驰着,粗壮的马蹄践踏起的尘烟直冲云霄,远远望去,万马奔腾,铺天盖地,其势浩大,蔚为壮观。

    就在刘泽探下头去想看个究竟的时候,一支羽箭挟着风呼啸地向他的面目射过来,刘泽一时之间竟然呆住了,不知如何闪避。还是公孙瓒眼疾手快,拉了他一把,将他扯到了城墙垛子后面。那支羽箭“铮”地一声射中了城楼上的门框,箭头没入木中,箭羽兀自颤动不停。

    刘泽不禁惊出了一声冷汗,用手拭了一下额头,才发觉后背全凉了。

    公孙瓒倒是不以为然,淡淡地一笑道:“鲜卑骑兵精于骑射,贤弟在城墙上切不可露出头来,否则鲜卑人一箭便可将你射穿。”

    刘泽惶惑地点点头,第一次亲临战场,难免乱了方寸。

    “城下的状况贤弟也想必看到了,不知贤弟可曾想到如何向赵太守那边传递消息了?”公孙瓒最关心的还是这件事,至于刘泽那拙劣的表现他倒真没在意,许多人第一次上战场都吓得尿裤子了,相比之下刘泽的表现倒也不太难堪。

    “却不知辽西郡城在那个方位,距此有多远?”

    “辽西郡城在阳乐,由此向东,行百八十里即到。”

    “一百八十里?”刘泽喃喃自语,太远了。本来刘泽想到的办法是如果郡城相隔不远的话,在柳城点燃狼烟,郡城那边定然可以看得到。利用狼烟传递消息,这可不是刘泽想到的办法,而是自古有长城以来就有的办法,长城上每隔数里便有一座烽火台,遇到敌袭点燃狼烟,一座座烽火台依次传递下去便可将消息传递到远方。但一百八十里的话,就算这是汉里,折合成现代的里数那也近百里,想必阳乐那边根本看不到。

    刘泽背着手,在城墙上来回地踱着步,忽然地瞥见了那微微掀动的旗帜,现在刮的不正是西风吗?有了——

    “伯珪兄,小弟已思量到一计策,只是需要些物什,不知城内可曾有?”

    “贤弟但请说来。”公孙瓒喜出望外。

    “一些细的柳条,一些麻纸还有蜡烛。”柳条和麻纸倒是寻常之物,只有蜡烛还算是稀罕之物,虽然东汉时早已发明了蜡烛,但价格昂贵,一般老百姓可用不起。

    不过对于公孙世家来说,这可算不得什么。公孙瓒亲自跑下去,不多一会儿便将一大捆柳条、一大撂麻纸和几十根粗大的蜡烛带了过来。

    刘泽将细柳条编成一个方形的框子,将框子的五个面都用麻纸糊上,唯独留下下面的一个面空着,将蜡烛绑在底部的支架上。

    公孙瓒和刘备都感到很疑惑,他们搞不清楚刘泽做这个东西又如何能把消息传递到一百多里外的阳乐城去。再问刘泽时,刘泽却是笑而不语。

    刘泽所做的,正是孔明灯,历史上诸葛亮就是在被敌人围困之后制作了孔明灯传递军情调来了援兵。这个孔明灯作法简单,利用的就是空气加热后上升的原理,上小学的时候刘泽就曾经亲手制作过孔明灯,现在倒也算是轻车熟路。虽然现在诸葛亮还没有出生,但由于刘泽的重生,孔明灯就这样提前问世了,不过这个名称似乎得改改了,再叫孔明灯似乎不太合适了。

    这时公孙琙正好巡视到此,看到刘泽正在摆弄着一个未曾见过的物什,很是好奇。公孙瓒告诉他刘泽有办法将此间的消息通报到阳乐。公孙琙这两曰正在为此事犯愁,一听之下,大感兴趣,连问刘泽是否可行。

    刘泽拍着胸脯保证,最迟到明天早上,阳乐城必能接到柳城的战报。公孙琙大喜,立即派些人手过来,帮助刘泽制作孔明灯。到天黑的时候,几十个孔明灯全部制作完成,每个灯的底部绑上了军情战报。由于无法确定孔明灯的飞行速度,刘泽专门将蜡烛削刻成长短不一的模样,只要蜡烛燃尽,孔明灯就会降落下来,孔明灯在空中飞行的时间长短不一,必定可以保证总有几个会落到阳乐城或周围。

    几十个孔明灯一字排开,刘泽亲手将其一一点燃,在众人的注视下,这些孔明灯如长了翅膀一样,神奇地缓缓向半空中升起,在柔和的西风吹拂下,慢慢地飘向东方,在漆黑的夜空中,几十盏孔明灯就如同几十颗璀灿的星星,熠熠生辉。

    公孙琙大为感叹:“居然能想出如此奇妙的法子,刘兄弟真乃神人也!”

    “此法乃家师所授,他老人家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学识渊博,在下不过是学得一些皮毛之术而已。”刘泽没法说实话,只能将这些推到他“死去的师父”头上。

    “此物乃贤弟首创,还未取名,贤弟不妨为其取个名如何?”公孙瓒也是对这灯赞不绝口,真要是将消息传到阳乐,刘泽可就是立了首功。

    刘泽沉吟了一下,道:“此灯乃在柳城所制,又做传信之用,就叫它柳城信灯如何?”

    众人齐声称好,再看那柳城信灯,渐行渐远,缓缓地消逝在苍茫的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