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天朝之梦 > 第154章 洋务衙门

第154章 洋务衙门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天朝之梦 !

    第154章洋务衙门

    圆明园,含经堂。

    “皇上,臣以为,朱济世此人冒充南明之后,夺地兰芳,依附英夷,居香港,窥测闽粤,实在是国朝大患,应遣一熟悉闽粤政务,并通晓洋务之大员,往镇两广,扩编团练,精练八旗、绿营,仿造西洋利器,以实边防。”

    说话的是满头华发的老臣潘世恩,他眼下的官职是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衔,入直军机,也就是后世人们所说的军机大臣。他是乾隆58年的状元,历尽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称得上是元老重臣,今年已经78岁高龄。因为年老体弱,行动不变,道光皇帝还特许其紫禁城乘轿。

    道光皇帝点头,潘世恩的话句句都是挑不出毛病的,说是持重也好,说是老狐狸也罢,总归是清流领袖,眼下朱济世在香港举起“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大旗,想来就是为了争取这些读书人,大清朝虽然是以八旗为本的,但是面子上还是笼络住儒生的。

    “潘师傅,”潘世恩还是上书房总师傅,理论上是所有皇子的老师,道光皇帝也尊称他一声“潘师傅”的。道光道:“两广总督耆英上奏,请开海防捐,筹饷以练广东八旗新军,你以为如何?”

    听得道光说到编练八旗新军,潘世恩就微微皱眉,朱济世这个“南明之后”方到香港,朝廷就急匆匆在广州练八旗新军,不是摆明了不相信汉人吗?此举在入朝为官的汉臣看来或许是天经地义,但是那些考来考去总是落地的秀才、举子会如何想?

    “八旗……新军是国朝根本,当练。只是劝捐筹饷……”潘世恩是汉臣,清朝的汉臣在涉及满汉的问题上,总归是要表现得偏向满人一些。潘世恩为官数十载,当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面含糊。但是劝捐筹饷可不是什么高招,谁还不知道下面那些污吏有多贪?上面要筹70万两,他们保管能从老百姓口袋里挖200万两出来。

    “练八旗新军也是为了保两广黎民,区区70万两,以广东之富庶,该不是什么问题吧?”

    道光显然已经决定要练八旗新军了,白斯文给他的密折上已经说了兰芳之变的大致情况,包括刘阿兴“扶清讨明”之事。对于朱济世,道光已经感受到了切实的威胁。

    “臣知道了。”潘世恩不再说什么话了。

    道光目光转向穆彰阿,穆彰阿上前一步,道:“奴才以为,或可同英夷交涉,迫其驱逐朱逆出香港。”

    “可以一试。”道光点点头,不过他却不打算向英国做出什么实质性的让步,如开禁鸦片之类的,这事儿,同样会动摇大清根基,万万使不得的。

    穆彰阿见道光没有进一步的指示,便知道交涉之事难成,又建议道:“福州、杭州、江宁等地也需编练八旗新军,另外,可调一部八旗新军驻防台湾,以免朱逆据台湾以扰东南沿海。奴才奏请在闽浙、两江开设海防捐筹饷。”

    这八旗新军的数量一下子又增加了好几倍,如果福州、杭州、江宁、台湾的八旗新军每年都要花费七十万两的话,可就是二百八十万两了,而大清子民要拿出来的银子,恐怕还得翻上几倍啊!

    “此议可行。”道光皇帝沉声又道,“耆英、白斯文又称,法兰西公使拉萼尼建议我大清自办军工,以免在枪炮、火药、铅弹等事体上受制于人。另外,该公使还建议成立一洋务衙门,选精通洋务之干练臣子具体操办,负责一切洋务事体。尔等以为如何?”

    洋务之事,满清王朝的大员们都是一窍不通的,因为不通所以不屑,因为不屑所以不想同洋务之事发生什么关联。历史上洋务运动时,洋务派所开设的官办企业虽然薪俸优厚,油水更丰,但也很难找到正途出身的官僚去管理,所以多用捐班。

    而现在,道光皇帝的大臣们,也是如此心态,没有谁想当这个洋务大臣的,所以一时也没人吱声,免得被道光硬派个洋务大臣的差。

    “老臣以为,拉萼尼之请,实为我大清着想,理应采纳。”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的是潘世恩,他都78岁了,自然不会被道光皇帝派去当洋务大臣,另外他还想举荐一人。“署理陕甘总督林则徐精通夷务,目前尚在京师,或可命其管理洋务衙门。”

    “穆彰阿,你说呢?”道光皇帝不置可否,却问起领班军机穆彰阿的意见。

    “奴才也同意潘师傅的看法,应该设立洋务衙门,林则徐也足当洋务大臣一职。”他思索了下,又道,“另外,奴才举荐琦善担任洋务大臣。”

    清朝六部向来设两位主官,满汉各一,名义上二者在行使职权时不分级别,不过满尚书的官衔却比汉尚书高半品,满尚书为二品,汉尚书为从二品。如今要设立洋务衙门,这洋务大臣自然也该是满汉各一,林则徐当的是汉大臣,穆彰阿便举荐自己的党羽琦善当满大臣。

    道光摇头,道:“琦善还是当他的成都将军吧,洋务衙门的满大臣,让耆英来当吧,洋务大臣的官衔就定为从一品、正二品。另外两个洋务大臣也别都呆在北京,让他们俩一个驻北京,一个驻广州吧。”道光顿了一下,又说,“林则徐驻广州,耆英就在北京的洋务衙门坐堂吧,两广总督让徐广缙当吧。”

    “皇上,这八旗新军该由那个衙门管理?”提问的是兵部尚书,入直军机的何汝霖,清朝的兵部没有什么实权,也管不到八旗。不过道光皇帝今儿只说要练八旗新军,没说让哪个衙门负责此事,因而何汝霖才有此一问。实则是提醒道光要安排专人,督办八旗新军操练之事,否则这个八旗新军,多半是要流于纸面的。

    道光捋了下胡须,沉吟片刻,说道:“八旗素来有驻防八旗和禁卫八旗之分,广州、福州、杭州、江宁四地所练之八旗新军,由广州将军、福州将军、杭州将军、江宁将军负责,台湾八旗另外设立一都统,由驻京八旗和各地驻防八旗抽调一千五百精壮前往。至于禁卫八旗,也是要换装洋枪并严加督练的,不过扩充员额倒不必要,着领侍卫内大臣督办即可。”

    何汝霖暗自叹息,八旗新军看来是没有前途的!这大清朝兵事的一大弊端就是多头管理,以绿营为例,名义上管兵的兵部只能管武官的人事,而具体的兵事也不是由各省提督,各镇总兵负总责。总督、巡抚、驻防八旗的将军甚至是分巡兵备道,都要插手管理,而且督抚和将军,还有直辖的督标、抚标和军标。而多头管理的结果,自然是职权不明,有好处的时候人人分润,板起面孔负责的时候人人推诿。

    至于八旗兵,情况也差不多。虽然驻防八旗的将军、都统倒是职权明晰,然而这些八旗武官,大多不通兵事,多由亲贵出任,任期也不长。而下面的低级军官、兵丁,则和绿营一样是军民不分,平时都在居家过日子,根本不像是当兵,说是一帮有武装的老百姓也不为过。

    这样的军制哪里能打仗?就算换了西洋火器,又能有多大用处?</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