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唐朝好驸马 !
而下路,则是李墨的亲爹,江夏王李道宗率领。
李道宗的行军路线并不快,但他攻打的却是高句丽两座十分重要的城池,一座是辽东城(辽阳),另外一座则是建安城(盖州)。
另外还有两路水军,攻打的是高句丽海上重镇卑沙城(大连)和泊汋(丹东)。
不过,可惜的是,林小七在泊汋和卑沙城,都画了一个圈,这表示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是没有攻打下来。
罗信和高句丽人较量过,高句丽人的确十分彪悍,而且跟他们作战的地方都是在山地。山地是他们的主战场,唐军刚来还真有点水土不服,同时也缺乏缺乏擅长山地战的将领。
另外,罗信认为那个女帝肯定暗地里帮了不少忙,否则以唐军的战斗力要攻打下来,虽然会比较费劲,但问题应该不大,不至于三个月时间才推了这么一丁点领土。
还有一点,这些城池就算现在攻打下来了,唐军还是没有办法守住,高句丽人熟悉山地作战,就算占领城池,接下来也会受到他们无尽的骚扰。
所以罗信当下就在考虑这个问题。
而当罗信倚靠着城墙,看向远方思考的时候,不禁想起之前羽公子纠集那些山贼土匪,同时又让契丹和奚族人骚扰百姓,目的不就是想要让辽西这一块平坦的土地没有人么?
一旦这里没有百姓,那城镇如何防御高句丽人?
高句丽人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越过辽河,慢慢地蚕食大唐在辽西的土地。
辽西燕北一带又有打量的山贼土匪截断信息,等幽州刺史发现端倪的时候,恐怕高句丽人都已经到他们大门口了。
人口是一个城池,乃是国家的最为根本所在,对于高句丽人也是如此,如果将那些高句丽百姓统一往辽西迁徙,让他们在辽西,燕北一带安定下来,那接下来要对付高句丽也就简单许多了。
这样一想,罗信不禁在城垛上重重一拍,笑着说:“嘿嘿,有了!”
“小贼,什么有了?”高阳公主忙问。
“当然是……”罗信正要说话,突然发现东边有一个黑点正朝着罗信所在的方向飞速而来。
林小七同样抬头看去,她在发现黑点的时候,当即从衣袖里取出一个小物件,她对着小物件吹了一个绵长的声音。
那黑点一听到声音立即朝着罗信这个方向飞射下来,待它靠近之后,原来是一只黑白相间的鸟,它的后背是黑色的,而腿却是白色的。
这只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那么远的距离,感觉只是眨眼间它就已经到面前了。
林小七抬起她的右手,那只黑鸟就稳稳地落在林小七的手臂上。
“好可爱的鸟啊。”高阳公主一见到这只鸟,眼里很自然地闪烁出欣喜之色。
这只鸟的外形的确比较可爱,它头顶的毛发是黑色的,而脸部和下巴的毛是白色的。滑稽的是,它的两只眼睛四周却是张了黑色的毛,跟熊猫差不多。
林小七对着身边的高阳公主说:“公主殿下,这是隼。”
“隼?”高阳公主显然对隼没什么概念。
罗信解释说:“隼和鹰差不多,都是猛禽。它的特点是飞的快,而且还比较高,不容易被人发觉。”
长安有很多贵族都喜欢养比较凶猛的动物,罗信原本以为高阳公主也会喜欢这些,没想到她竟然对此一无所知。
林小七从这只白腿隼的脚上取下一个小布条,右手轻轻一抖,那只白腿隼当即腾空而起,朝着东南边的罗信部队营地振翅飞去。
这只白腿隼是林小七养的,专门用来传递信息。
林小七先是瞄了一眼布条,不由得愣了一下,旋即忙将布条递给罗信。
罗信拿过布条,只见上面写着六个字——“皇帝受伤,撤退。”
李世民受伤了?
罗信的眉头当即拧在一起,问林小七:“这个信息可靠吗?”
林小七沉声说:“小白从来不说谎。”
听到这里,罗信的眉头不禁拧在一起:“无论如何,咱们接下来要提高警惕,随时应对高句丽的反击。”
“嗯!”
李世民会受伤,这倒是让罗信感到十分奇怪。先不说李世民会武功,单单他身边那上万的黑甲军就不是一般人能够靠近的。
能让李世民受伤就只有两种情况,第一就是他作死,想体验一把年轻的感觉,亲自带兵攻城;另外一种可能则是他遭遇刺客。但罗信认为第二种可能性很低,毕竟李世民是大唐皇帝,虽然一直以来罗信都没有见过李世民周边有哪个侍卫武功特别高强,但他总隐隐感觉某个看不见的地方,藏着一些人,他们专门负责李世民的安全
。
皇帝在军营里被刺杀的概率基本是不可能的。这时候,恰好有一阵风自西北面吹拂而来,罗信身边的高阳公主不由得微微缩了缩身子。罗信接下自己的衣服,轻轻地披在高阳公主的身上,同时看向城外的树林,发现那些树叶基本都已经枯黄,秋天快
要过去,冬天也不远了。
第五天中午,通定镇东面传来了轰鸣声,紧接着整个小城的人都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震动、颤抖!
罗信第一时间冲上了城墙,望着东面那满视线的黑点,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这就是大唐的精锐所在啊。”
由于冬季将至,考虑到士兵大多无法忍受北方寒冷无比的冬天,皇帝李世民班师回朝。
这是大唐官方对外面的说法,同时也顺道歌颂皇帝李世民的仁慈。
李世民御驾亲征,不仅仅带领大批武将,同时也将一部分文官也带到了幽州,在幽州建立了一个补给基地,同时也有一个行政处理处,国内一些比较紧急的政务都会通过幽州传到李世民手中。按理说,皇帝班师回朝,肯定是第一时间回幽州,但让很多随行官员感到疑惑不解的是,李世民却是在一个长安大部分官员都第一次听闻的“通定镇”待了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