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 !
呆在家里照顾四个小孩子,虽是每天累得脚不沾地, 可是陪孩子在一块儿, 可是让赵春芳觉得跟老燕家一家人在一起更舒坦。
毕竟面对王淑芬和沈翠兰, 让赵春芳觉得更累人。
况且,炎炎夏日躲在家里不再田间地头儿,也让赵春芳比往年看起来更白了许多。
到了秋日里,面对即将到来的农忙,大家是丝毫不容许懈怠的,晚上大家吃了饭没啥事儿,都会选择早些睡觉, 多躺着休息,养精蓄锐。
老燕家唯一一个和以往这时候心思截然不同的, 就是老大家的顺子了。
因为,他就要上学了。
难以想象老燕家最“野”的孩子即将上学是个啥概念。
铁蛋比顺子大了一岁多, 早一年上学,别管学习好不好, 都要在公社上的小学里老老实实坐上一整天, 下午才能放学。
一年级还好,没啥作业,下了学就是疯玩疯闹,爱回家不回家, 记得回家吃饭就行。可是过了一年级往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啊。
顺子单是想一想要板板整整地坐在书桌前, 瞪大了眼睛听讲, 就觉得浑身都疼啊。
最要命的是自己的小姑姑燕金梅就是公社里的小学老师。
这要是在学校调皮捣蛋考个鸭蛋, 还不是分分钟就被小姑姑把消息带回家了?
他不止一次跟亲妈赵春芳商量,能不能再晚一年上学,或者说压根儿就不上学,他可情缘在地里帮着上工赚工分儿。
这事儿在赵春芳那儿压根儿就没啥可商量的余地,读书学习不说是很好的出路吧,起码不会让人变成傻子吧。
看看自己男人燕建国,就是当初读书不成回回不及格的,才回家种地的。
虽然种地过活不丢人,可是这傻了吧唧的让人骗都还得帮着人家数钱。除了低头干活儿,还是不知道他能干好啥玩意儿了。
活脱脱一个老黄牛。
赵春芳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跟他爸是一个德行。
她自己是不笨的,要不是当初家里拿不出钱让她上初中,保不齐现在她也跟自己三叔子、大姑子一样,当了个高中生呢。
她相信,自己的儿子应该会遗传自己的脑袋瓜子吧。
顺子必须读书,知识没准儿能改变命运呢!
另一位还在上学的铁蛋同学,也在赵春芳和燕金梅的安排下,成功再陪自己的顺子弟弟再读一回一年级了。
铁蛋在性格上跟老燕家的兄弟几个可是迥然不同,天生一种冷冷的王者之态,既不像顺子那样粘着爸妈,也不像顺子一样出门儿就跑没影儿。
他看起来很沉稳成熟,不咋像一个小孩子。
赵春芳跟他好好儿谈过,需要他再重新入学读一年的时候,他也就是点点头,表示同意。
事实证明,赵春芳坚持让铁蛋重读一回事正确的选择。
去年的铁蛋还对书本丝毫不感兴趣,啥也不爱听的,今年就开始突然间开了窍儿。
放学回家,赵春芳问他学了啥,他都能侃侃而谈说清楚个一二三四来,到时没有说真的灵光一现变成天才,但起码是对学习感了兴趣,没觉得上学是个负担。
燕金梅也差异,“这老大燕安在学校听课还是相当专注的,到是燕顺……”
顺子活脱脱儿一个小泥猴儿,下课比上课开心,放学比上学欢腾,就是课间十分钟都能出到院子里,爬上操场里那棵树上去。
赵春芳:可能顺子的名字没起好吧,顺杆爬的顺,铁蛋的大名燕安,就是安静的安。
铁蛋在学校的表现不仅得到了赵春芳的青睐,就是田秀平也格外重视了几分。
田秀平是一个相信“学习能改变命运”的人。
所以她才会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们读书的心思,当然了,老大老二和老五的存在,就是给她省钱的,所以她没能真的砸锅卖铁。
她开始在孙子里头表现出对铁蛋的偏爱来,偶尔会吩咐田秀平可以给铁蛋冲个糖水鸡蛋,或者是蒸个蛋补补脑子啥的。
同样是上学但是贪玩的顺子可没有这待遇,他只能干看着眼馋。
他想不想吃呢?当然想啊。
可是要是天天老老实实坐在学校里听小姑姑讲听不懂又没意思的话,才能换来鸡蛋,那还是算了,他不吃这个也罢。
秋日里的农忙很快就到了。
挨家挨户都开始全员出动,准备下地收割,把忙活一年的劳动成果给拿回来。
由于今年夏天没下几场雨,庄家粮食长得并没有去年那么喜人。好些粮食看上去还不错,可走进了割下来的时候,才看得见都是干瘪的。
大家也不禁担心起今年的收成来。
要是交不上够数的公粮,指不定又要集体欠债了。
这就是庄稼汉的弊端所在,好活赖活不看自己,全凭着老天爷吃饭。
田秀平心里也不好受,毕竟老燕家一家子这一年没少忙活,虽然少了赵春芳这个劳动力,还有俩刚生完孩子的,但老燕家被分配的任务还是干得妥妥帖帖的,丝毫没落下前两年的后腿儿。
因为他们家里有了燕金桂和燕建学寄回来的钱和票子,多多少少还能买点儿大骨头或者肉丁回来吃吃荤腥解解馋,不至于到后面的农忙全家没力气。
就这么干着活儿,到底还是全生产队乃至全公社收成都很差,隔谁身上,谁能舒坦?
等到一家子失落地打完所有的粮食才发现,好像老燕家的庄稼地也没咋比往年少收成啊。
这就奇了怪了,不是第一公社的生产队长沈铁民在前些日子的动员大会上说的,今年的收成不好,粮食打出来都是瘪的?然后还加油鼓劲,让大家不要没了斗志的?
田秀平留了一个心眼儿,让老燕家家里人都守口如瓶,先别跟外头人说自己家粮食的事儿。
转头儿她就私下去隔壁老王家打听,问问顾小莲她们家粮食收成是咋样的。
“表嫂子,我们家那粮食瘪得都不行了,要我说连去年的一半儿也赶不上啊,我们家老王头儿也愁得今年咋给公社里交公粮的事儿,沈家那个小队长就知道拉着我们老王头儿,一口一个叔的叫着,求着我们想法子。”
这么一听,田秀平更惶恐了,自己家那粮食一点儿不见比去年差是咋回事儿?不都是同一片地?
“那你家老王去问了别家没,是不是都瘪了?”
“是啊,今年夏天下雨太少了,天气又热又干,起初还高兴没有雨没发水,也没想着旱了的事儿,等反应过来,都快秋天了,问了好些人家,都差不多的结果。”
这么说,第一生产队里,也就老燕家负责的那片地收成还是好的了。
田秀平也没直接就跟顾小莲说这个事儿,担心到时候传出去,平白遭了别人家的妒忌,再有人趁着农忙使坏。
但到底没忍住晚上回家跟老燕头儿说了这事儿。
“老头子,你谁是因为啥呢,咱们家一左一右都是瘪的,难不成还是说咱们家分到了地土质好?”
老两口儿不约而同想到了上半年村儿里下大雨,淹了一部分自留地的事儿。
那时候也是莫名其妙的淹了老燕家一左一右的自留地,唯独他们家的啥事儿没有。
当初的解释就挺牵强的,现在遭了旱,结果还是他们自己家一点儿事儿都没有,真是奇了怪了啊。
“不对啊,咱们家的地跟隔壁是一样的啊,最多也就是咱们家人多,分的地方大了点儿,跟土可没关系吧。”
田秀平心里相当犯嘀咕,莫非她们家做了啥好事儿,得到了老天爷的庇佑?
“老婆子啊,反正今年农忙也快完了,后边儿又事分粮然后等着分猪肉了,咱们也得好好儿想想家里头这么几个抱怀里的,明年咋整,不能总让老大一个人在家看着,也怪熬人的。”
老燕头儿看见赵春芳那黑眼圈越来越重,心里头也过意不去,都是各房生的小不点儿,白天都凑在一块儿给一个人带,就够累的了,晚上老大家的还要哄着俩小闺女睡觉,整天儿围着孩子转也是够呛。
田秀平想想也对,咋说也应该申请一下俩人干点儿生产队里轻巧的活儿,一个上午干活儿,一个下午干活儿,倒腾开来带孩子。
这也算是生产队里给有孩子的人家的一点子福利。
“等过完年,农闲过去了,我就去跟老王头儿说一下,这面子估计能给我的。”
自打上次老五家的抱怨了自己的儿子没名字以后,田秀平就开口说让老五两口子自己给孩子起名字就行,不用过问她。
实际上是田秀平嫌沈翠兰事儿多,怕自己起了个名字人家不乐意,到时还不是费力不讨好,索性就把任务甩给她自己,爱叫啥叫啥。
不过,沈翠兰因为是自己的第一个儿子,起名字格外用心,这个嫌太土,那个嫌不够吉利的,拖到现在,孩子还是没个正经名字。
害得赵春芳每次都是娃子娃子的叫。
“那老五家那个小子还没叫名字呢?”
老燕头儿叹了口气,虽然更喜欢小孙女儿,可是孙子也是自己家的啊,生下来快半年了,连个像样儿的名字都没有,不像话啊。
“我听老大家的说,好像小名儿叫旺财了,说打大名儿还是给咱们俩起。”
旺财……
老燕头儿:这确定是我小孙子的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