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147|请假一天

147|请假一天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穿到古代当名士 !

    宋时这趟出京既为皇命, 也为避祸,任职之地还有个小娇妻等着, 自然不能拖延。

    不过之前他跟着父亲外放过两任, 中间还有一趟是从广西到福建,收拾行装、安排随行都是他亲手主理的, 这回再做起来也是轻车熟路。带上自己出行的衣服被褥、治风寒、腹泻、晕车的常用药品, 再备上一瓶高锰酸钾——

    不是为了日用!

    就是为了高锰酸钾能消毒饮用水, 路上若有投不到店、又不方便生火, 只能取用河水的时候, 投点高锰酸钾消毒, 比较安全卫生。

    这会儿倒不用备太多, 他之前下的论文里有软锰矿分布图, 汉中附近的天台山就有813万的锰矿储备。凭他现在的个体手工制备方式,都不用去挖矿脉,叫人收收地表散落的无名异就够用几十年了。

    当然, 这只是眼下的打算, 将来未必做不大。

    从前他爹就是个中县县令,他一个没有功名的县令之子,顶多能仗仗他爹的势, 借借未来岳家的名, 很多事不敢大干。如今他顶着三元及第、前翰林编修的名头,现任汉中知府的身份,可不用再小打小闹,做点什么还要看上官的脸色, 喂饱当地强权士绅了。

    他要做车床、开工厂、炼钢铁,把太·祖前辈未竟的事业都做下来!

    这回终于可以想干什么干什么,谁敢对他指手划脚?先考个四元、五元、六元再来压他吧!

    宋时意气风发,带上游标卡尺,又找大哥、二哥从保定府那几个厂里拨出有经验有技术的匠人随行。玻璃匠人肯定要带,到了那边就要烧制各种实验器皿;水泥匠也带一个,到汉中叫他带着当地砖瓦匠一面烧水泥一面制耐火砖,将来炼铁什么都用得到;化肥、农药可是农业之本,也必须要带上。

    这一趟毕竟是要去陕西,治下干旱少雨,只能种麦粟之类耐旱作物。麦价只到稻米的一半,粟豆就更贱,要致富,只能靠提高亩产:化肥、农药、精耕细作……还有最重要的水利。

    大西北搞水利跟本就多雨的广西、福建不一样,手里还存了一百多块钱,到当地看着买点水利论文吧。

    除此之外,还得带上打点官场的银子、布料、玩器、玉带扣、补子、官靴、茶叶之类……

    从前他爹品阶低,也就是打点县衙同僚和府、布按二司的上官,量着身份送就行。如今他做的已是知府,结交的对象高一层,送的礼物就得再高一层。周王府又设在汉中,他恐怕还能跟传说中的“三杨内阁”之一打上交道,见历史名人不能不送点厚礼。

    新官上任,好像除了个跟着周王巡查的佥都御史不用送礼,剩下的都得重重打点。这个不用送礼的还要搞潜规则,真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啊!

    啧啧啧!

    宋时愤慨得脸部表情都失于管理,宋霖带着两个弟弟给叔叔送东西来,一进门竟被他的神色吓了一跳。

    那汉中府究竟是什么地方?

    他三叔这么个三元魁首,士林之望,做过翰林储相的人物……依他老师来说,应当有个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胸怀,怎么说要去汉中做官,就连君子慎独都忘了,独个儿在屋里……

    笑得跟爹和二叔刚抱上弟弟妹妹们时一样?

    霄哥儿和霆哥儿还没读出什么君子气度,不管读书人那套,只看着三叔满面笑容,好像心情正好,便捅了捅大哥,三人一同向宋时行礼,拿出自家备下的礼物给他。

    宋霖给的是个打着“平安”二字的银牌子,手工粗糙,像是从街上买的;宋霆拿的是一副红绫裹着新羽毛球拍;宋霄给的则是一包自己平常珍爱的的升官图和棋子。

    宋时颇为惊喜,上前亲手接过东西,珍重地放在桌上,谢道:“三位侄儿有心了,叔父定会好生收着,带到汉中使用。”

    这仨孩子真懂事,他十来岁时爸妈出差他可从来不带送东西的。只可惜他没收着什么给孩子的东西,索性一人给了块同僚送的玉牌,再翻出盒过年打的银锞子,把带石榴样式的挑出去,只留下蝙蝠、寿桃、草虫样式的,用绣囊分装开,给孩子们挂在腰间。

    宋霖年纪大些,已经不要零花钱了,霆哥儿和霄哥儿却高兴得很,扑到宋时怀里腻歪着谢他,又有些小大人般感慨:“早知道我们应该跟大哥一样,去外头街上买东西来,比从家里拿玩具有诚意。”

    什么都是诚意,三叔都喜欢。

    三叔摸着他们的头道:“这两日有些忙,原打算印几本算术书给你们看,一直拖着没印出来,你们放心,三叔临走前必能印好的。”

    侄子们小脸儿上的笑容顿时凝住了。

    宋时颇能理解他们的心态,安慰道:“以后三叔去了西北,也不能常催着你们做题了,你们要想三叔就看看书吧。”

    这样就好,三叔不会催他们,爹娘又不懂这些……霄哥儿给小堂弟打了个眼色,两个孩子缩在叔叔怀里对视而笑。

    然而还没等他们高兴多久,背后的大哥宋霖就替他们跟叔叔许诺:“侄儿必定教导弟弟们读书做题,不辜负三叔一片苦心。”

    大侄子真是靠得住,随他爹!

    宋时猿臂一伸,将宋霖也勾进怀里,摸着他刚留起短短披肩发的小头顶,怜爱地说:“三叔去的地方虽远,但有驿站传信,不管读书还是别的什么事想与三叔说,叫你们爹爹帮着递封信就行。地方官清闲,三叔有的是时间看家书。”

    他把三个孩子打发走了,两位嫂子和他姨娘来给他送东西。

    他自己收拾的都是做事业用的东西,才跟家人团圆没到一年又要出门,还是独自一人赴任,家里人自不放心。娘和嫂嫂们赶着给他做了簇新的内外衣裳、鞋袜,哥哥们外头买的新官袍、腰带,还换了几匣打赏下人的铜钱、碎银……衣食住行打点得色·色周到,连油盐酱都恨不能给他装一车。

    别的他都收了,但山西陈醋可是从古代出名到现代的,那几瓮醋就不要带了。

    因有家长帮忙收拾行装,他正好腾出工夫给侄儿印教材、给大哥印模拟考题和答案;到翰林院、各家府上拜别师友;临行前又到酒楼订桌,请平日交好的同僚和同年们吃了顿散伙宴。

    这么折腾了足有五天,一应该带的东西都收拾齐全,该行的礼数也都行周到了。他到吏部领了关防、路引、仪仗,便拉着雇来的车队、保镖,踏上了西行之路。

    他出发时已过了二月,北方虽然不能说春暖花开,但也不是正月间寒风凛冽的模样,地上的草也透了几分新绿轻黄,行程并不艰难。京城到汉中两千数百里地,他们一行车马行车又多,须得晚起早宿,又要等着从保定赶来的匠人同行,拖拖沓沓地也走了一个多月。

    从京里到西北任职,给定的时间就只两个月,宋时为了赶时间,到黄河边上都没敢绕道看看壶口瀑布,只在西安停了两天,在西安知府陪伴下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一圈名胜古迹。

    等他将来辞了官,非得在这边狠狠住几个月,把能参观的古迹都参观一遍不可!

    他满心舍不得离开,陪同的知府温大人也握着他的手,恋恋不舍地送出城十里,还即席吟了首赠别诗。宋时也想回他一首,可惜急切作不出好诗来,索性取了篇在京城时印的《大气论》送给温大人。

    他出名原也不是出在诗名上,而是个讲学名士。温大人得了那篇《大气论》,便觉心满意足,将文章纳进袖袋,依依作别:“贤弟身怀高才雅望,虽一时不得意,来日必定仍要回到中枢,到时候经过西安,万望再来看看愚兄。”

    宋时笑道:“兄长已经连得了两年上等考评,必定比我更早有升迁,该是我盼候兄长来汉中府看我才是。此处已出府太远了,兄长不可再送,小弟要先走了。”

    温大人有些不放心地说:“汉中去年大旱,有几股流民作乱。虽然如今已安定下来,但那些刁民大胆妄为,吾弟只带这几个家人随行,吾恐路上有些不够稳当。为兄今日带的这几个差役你且带上,若无事就叫他们充个仪仗,有事也好护你周全。”

    周王府就在汉中,桓凌也在,他这两天先叫人去汉中府送信了,如今只怕迎候的人就在路上,还有什么不安全?

    他含笑说道:“温兄放心,我们进了汉中府地界便打起仪仗来,前头又有各地知县迎候,哪个贼人敢不张眼的劫我们?”

    他有官文、路引,一路依驿站而行,有官接官送的,这样若还能出事,真是天要亡大郑了。他婉拒了温大人的好意,只向他借了几副弓箭防身,这些弓箭皆是民间可藏的东西,也不算贵,温知府借得痛快,甚至不要他还,只盼他哪天写了文章再送自己几篇。

    宋时笑道:“自然,往后小弟还要在汉中开论坛、设学校,到时候若得了才子,必定派他们到吾兄阶下受教。”

    好!好!温知府喜出望外,连连答应,又送了他几步,终于送不下去,将一条早先备好的新柳枝递到他手里,祝道:“愚兄便在此专等,望宋贤弟一路平安。”

    宋时接了柳枝,在马上躬身道别,转身直奔西北的洋县。

    温知府目送他的背影远去,却仍舍不得回转。同行的僚属都劝他不可送别太久,恐有失知府的身份,温知府却慨然道:“我身在边陲,稀见名士,只恨不以再留他两天、两个月,多送这一会儿又算什么?”

    三四月间正是春色初归,出门踏青的佳期,只当借今日送别时春游一番吧。

    他笑吟吟地回头,正要与同知、经历等人商议到何处赏花观景,却见本府经历徐参脸色苍白,大张着口叫道:“有、有人!宋大人——”

    宋大人怎么了?!

    温知府合身转过去,恰见到一名穿着皂色紧身衣裳,不知什么来头的人骑马从林间转出来,直奔宋时的车队飞驰而去。身后林间仿佛还有人影晃动,只恨他读书多年,眼力不大好,眯着眼细看也只能隐约能见那人身上似隐隐流动着铁器的亮光,不知是兵是匪。

    他不敢大意,连忙叫徐经历:“快叫人上去看看,不可令宋大人受惊!”

    这里可还在西安府境内,他的眼皮底下,若是宋大人出了什么事,天下文人汹汹物议,可还容得下他么?

    他要不是不通武艺,简直恨不得替徐经历带人冲上去了。可徐经历也是个不通武艺的书生,只能在后头呼喝衙差,那些衙差又无马匹,纵有反应快,立刻就按着刀跑上去的,却也跑不过那些骑马而来的人。

    温大人眼睁睁看着他手下衙差只在眼前鸭子一样慢慢扑腾,而那队不知来历的骑手却已逼向宋时的马队。那位宋大人不知是艺高人胆大还是个愣头青,不仅不知害怕,反倒催马迎了上去,直冲向领头的骑士。

    两匹马越冲越近,眼看着是个要迎头撞上的路数。对面马上的骑手在两人交错时张开双臂,宋时也仿佛松开缰绳,不知要拿弓箭还是要做什么。

    温知府又不敢看又不敢不看,闭上眼按着胸口深深呼吸,强提一口气望向宋时:

    那两匹马竟没撞上!也不知怎么地,两匹马竟似驯过一般,头对尾贴在一处,宋时叫那人对面拥住,半个身子都陷进了对方怀里,简直要被拖到另一匹马上似的。

    温知府心惊胆颤地说:“这遮莫是绑票!”

    不是绑票,大人看他身后的人——

    身旁人连连提醒,温大人才注意到后头林间已有人马探出来,却作士兵打扮,停得远远的。有两人举着仪仗牌子,牌面斜向身子一侧,看不完全,却也能从露出的偏旁猜出,写的正是“佥都御史”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