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大明文魁 >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

作者:幸福来敲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大明文魁 !

    “这样也可以?”熊姓士子整个人都呆滞住了。

    熊姓士子一刹那怒了大声道:“你是故意的吧!从下往上写也算一个字?”

    林延潮还没开口,一旁一名嘴巴尖酸的书院弟子就抢着说道:“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上往下写你就知道,从下往上写这个字就不知。好比你只知回字只有四个写法,就不知还有第五第六第七第八?所以我说兄台你书读得不够深啊!”

    一旁书院弟子哄然大笑。

    “我书读得不够深?”熊姓士子听了这句话,一口老血差点喷了出来。

    林延潮笑了笑道:“算了,咱们不要难为这位兄台了,这个字从下往上写读退,意同退字。”

    林延潮刚说完,书院的众弟子们就纷纷道。

    “不信的话回去翻书。”

    “回去多读书吧。”

    “就这点斤两,还来我们濂江书院撒野!”

    “前辈教训的好。”

    “太解气了。”黄碧友在那捧腹大笑。

    朱向文也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陈行∠,贵道:“我看以后延潮整人这事,要在书院传成笑谈,以后书院前辈与新进的后辈们都要讲述一番才行。”

    熊姓士子这时候无言以对,当即就想灰溜溜地溜走,却被几名眼尖的书院弟子拦住道:“怎么了,输了就想跑,也不留下几句话来?”

    熊姓士子都了这一刻,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算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啊!”林延潮劝道。

    书院众弟子们更是敬仰:“前辈的气度真是高啊!”

    一旁的书院弟子道:“前辈这么说,我们本不该追究,但是人家这么就走了,总觉得心底不舒坦。”

    熊姓士子见了这一幕。连忙作揖道:“诸位,我熊某知错了,还不行吗?以后出门见了濂江书院的弟子,我就绕道走。”

    “这还有点样子,滚吧!”

    “快滚,快滚!”

    熊姓士子不敢再说什么。然后赔着笑脸作了个揖,抱头鼠窜了。

    满院子顿时充满了笑声。

    书院另一旁林垠看着手里的闲草集不由微笑,这本书未刊行时,他就给几位同年,昔日同僚看了。

    几位同年,同僚看了都是称赞不已,令林垠很高兴。

    正待这时,门外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山长!”

    林垠转过头,但见是林泉。林垠微微一笑。这个弟子他是很喜欢的,一来是他林家本宗,小尚书相公的孙子,二来他天资聪颖,几乎与他爷爷当年不相上下,唯一不足就气量小了些,不过他年纪尚小,林垠不觉得如何。

    林垠见林泉手里也拿着一本闲草集。笑着问道:“怎么了?你也买了一本吗?‘

    “老叔公,你为何将林延潮的卷子排在了闲草集的卷首?孙儿的文章丝毫不比他差啊!‘林泉问道。

    林垠眉头一皱道:“因为他是府试第一啊。理应放在卷首。”

    林泉急道:‘可是他既府试第一,已是占尽了风光,为何在这里也便宜他。还有这压卷一篇,为何也排了他的文章,你篇首篇末的好处都给他占尽了。闲草集到底是给书院弟子出书,还是给他一人出名?‘

    林泉这一长窜的话道出后。见林垠神色变了,当下也自觉的过分,垂下头道:“老叔公,泉儿失言了。”

    林垠摇了摇头问道:‘他卷末那篇为学,你读了吗?‘

    林泉道:‘看过了。平平而已,泉儿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我们书院里任何一篇文章都比他强。‘

    “你。”林垠摇了摇头,有几分恨铁不成钢。

    “怎么孙儿说得不对吗?通篇言语浅白,简直不知所云。”

    林垠叹了口气道:‘泉儿,你天资很高,不亚于你祖父,但你就是不能见贤思齐。林延潮这篇文章,你若是认真用心去读,怎么会不知此文用词之精当,喻意之好。都是你一心嫉妒,结果文章只看了表面,未入肌里。‘

    林泉没料到一贯疼爱自己的老叔公,竟也是这么疾言厉色说了一通。

    他不敢顶撞,含着眼泪在眼珠里打转。

    林垠上前抚了抚他的肩膀道:“天下才子多如过江之鲫,延潮不过是其中一个,你若是不能克此妒贤之心,难成大器,诗有云,不忮不求,何用不藏。你要记着。”

    林泉心底不服,口里只能道:‘是,山长。‘

    离去时,林泉重重跺脚,什么破文章,明明就是你偏心,到了院试时,你们就会知道谁的文章,是真写得好!

    而在书院另一旁,叶向高拿着从他人拿,借来抄录下《为学》一篇,正在仔细揣摩。

    朱子阁里,灯火通明。

    一只小蛙蹦达地从院子外的荒草跳到窗台上,瞪圆着眼珠子盯着,正捧书苦读的弟子们。

    哇!哇!

    几声蛙鸣下,上舍的弟子们读书读到三更,是家常便饭。

    夏日苦闷,弟子们穿着薄衫拒桌写着卷子,笔下不停,额上的汗水,不知不觉滴在纸上,洇晕开来。

    众人论读书的天资都在伯仲之间,比得就是谁更刻苦一些了。

    夜更深了,二梅书屋外的两株梅树,静静等着寒冬之时绽放。

    七月中旬,新任提学官终于抵达省城。

    一至省城,陶提学就入驻考棚,宣布闭门锁院,谢绝一切探视。

    随即府衙发出公告,公示了八月院试的日期,令童生去府衙领取报名文书。

    合福州一府的童生,来省城吊考。

    一般而言,提学官走哪考哪,走到哪个县,考到哪个县。如果督学腿脚懒了,就把童生们集中到一地进行道试,称之为吊考。

    按照常理,一个县在提学官的三年任期里,要进行两次院试。但实际上,这很难说,文化昌明,离提学道署衙近一点的可以三年两试。但落后偏远的地区,提学一任也只能去一次,那院试也就一次。

    事实上调一府两府弟子,集中院试,对于年幼的童生来说,要走几百里路去参加考试,十分不便。

    但随着大明官员越来越懒,已成了常例,再说了,现在十几岁的童生,比例也没那么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