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这,怎样还带了这么多东西,丫头呀,咳咳,奶奶知道你是好心,可奶奶哪能收下,赶紧拿回去啊。”吴氏连忙摇摇头,她心里很是感动的,自从儿子摔伤后,来家里的只有那讨债要钱的,以往走得还算亲近的邻里朋友却没有一个进门探望,而只见了一面的胡家,却远远的带了这么多东西来探望,她怎么不感动。
“呵呵…鲁奶奶,这些都是家里现成的东西,不直啥钱的,这些骨头和猪下水都是我家杀猪剩下的,你别嫌弃啊。”珍珠就笑笑。
“啊,怎么会嫌弃呢,可是…咳咳…”吴氏连忙摇手,她咳嗽的老毛病总也不见好。
“不嫌弃就好。”珍珠笑着打断了吴氏的话,转开话题又道:“鲁大叔,既然你的手艺没拉下,那我家新房的家具就得拜托你了,这样,把要用的床、柜子、桌子和椅子先定下来,你看有没有合适的样式可以介绍一下?”
鲁有木一听,顿时一个激动,“有的,有的,大叔这里有样品册子,你到这屋来看一下。”说着急步进了西屋。
珍珠朝吴氏笑了笑,这才跟了过去。
这一打岔,吴氏顾不上计较珍珠送来的东西,整套的家具定下来,那可是一个大单子呢,有了这样的开头,以后的日子就有盼头了,她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脸上的笑意撑起道道的褶子。
珍珠很快挑好了各种家具的样式,都是多数普通老百姓平常用的样式,主要以简洁大方为主,配以喜庆吉祥的图纹,他们庄户人家,耐用舒适才是正道。
四张床,一张双人三张单人,四个衣柜,一个大衣柜三个小衣柜,四张书桌加四把靠背椅子,两套吃饭用的八仙桌,每张八仙桌配八张凳子,这里的风俗宴请客人时,都是男女分桌而坐,饭桌自然是得准备两套的,有备无患。
先置办哪些家具,珍珠昨夜都与胡长贵李氏商量好了。
其实,说是商量,胡长贵只是在一旁笑呵呵的陪着而已,询问他的意见,他总憨笑道:行!都可以!听你娘的!你觉得好就行!
珍珠暗暗叹息,好在家里没有那极品存在,要不,以他这样的性格,不欺负他,别人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鲁有木强忍着满身激动颤抖,才没失态。
这么多家具,鲁有木即便是特意降低了两成费用,还是能赚上不少的。
“珍珠呀,你放心,大叔给你家挑好的木料,保证很多年都不会坏,要是坏了,你家尽管来找我算账。”说了一阵话,鲁有木与珍珠熟络起来,伤后阴郁颓废的气息几乎一扫而空,说话间利爽开朗了许多。
算好了具体数额,付了二两定金,鲁有木写好定金条,珍珠便不顾吴氏的一再挽留,辞别了鲁家,胡长林还在集市上等着她呢。
胡长林买好了东西,正坐在集市口的面摊上吃着馄饨,忙了半天,他早就饿得不行了,见珍珠还没到,便先要了碗馄饨填填肚子。
胡长林眼尖,远远瞧见小侄女回来,立刻又要了一碗馄饨。
珍珠一坐下,馄饨就上桌了。
珍珠也不客气,午饭还没吃呢,当真是饿了。
填饱了肚子,还剩香料没买,好在陈记药铺离得近,两人走几步就到了。
陈皮、八角、花椒、桂皮、沙姜、丁香、孜然、茴香……只要珍珠能想到的她都买了不少,她如今记性好了很多,以前有些印象模糊的东西,如今细细回想竟能记起不少,这可让她高兴不已,知识就是力量呀,多记起一些对如今的生活还是很有帮助的。
各种香料堆得珍珠的箩筐都装不下,她又往胡长林的筐里继续塞。
胡长林看着一包包的药材塞满了自己的箩筐,嘴角不由有些抽抽,要不是知道这是腌制腊味的香料,谁看了都以为他家有啥重症病人呢。
东西如数都买齐,胡长林便赶着牛车往回赶。
午时已过,约好了人家去收猪,这时辰已经晚了些。
胡长林有些急,赶车的动作就大起来,家里的小牛如今长得高大健壮,脚下的步伐矫健有力,拉着两人快速急驶在颠簸的官道上。
路旁的行人看着急驶的牛车有些目瞪口呆,这速度都能赶上马车了吧。
养猪的村民所在的马山村,位置就在梁坪村的隔壁,与望林村隔得不算远。
胡长林急急赶了过去,时间还是晚了些,跟养猪的农户道了声歉,这才抓猪上杆秤,称好重量交付钱银,随后把猪捆绑在牛车上。
一路听着猪的哼哼声,珍珠回到了家中。
胡家的上下老小,除了行动不便的梁氏和在工地上监工的胡全福,其余的都在村尾等着两人的归来,杀猪切肉腌制一系列流程下来还是颇费时间的。
忙忙碌碌中,到了胡家俩男娃正式上学的日子。
昨个下午,胡长林便带着两兄弟拜访过私塾的刘先生,先生简单的问了几句,知道两人都在家学过一些,自然频频点头,两人交了半年束修,二天便开始上学了。
附近的几个村落舍得让小娃上私塾的不多,整个私塾就十七个学生,加上新来的平安平顺,共十九人,分为两班,初入学的启蒙班,多是九岁以下的男孩,先生教导两三年后,课业出众的或是考试过关的,便能进入另一个普学班,都是十岁左右略大的男孩。
私塾里最大的男孩是十三岁的赵正杰,就是赵三的三孙子,赵铁锤的堂弟,学业还算不错,一向甚得刘先生喜爱,正准备着今年太平书院的入学考试,一但过关,便能与村长家的赵柏铭一样,进去太平书院学习,在望林村,那可是了不得的一件事情。
无论在哪个朝代,乡下人对于读书人都是敬重推崇,能进镇上最大的书院,那就是几辈子烧香才换来的福气。
这赵正杰就是续赵柏铭后最有希望能进太平书院的学生,赵三全家也是下足了本钱供养赵正杰读书。
赵三家境还算富裕,他头脑精明,有心把家里的几个孙子都送去了私塾,以期能改换门第,只可惜,几个孙子都没啥读书天赋,只有赵正杰留到了最后。
一早,平安穿着崭新的蓝色长衫,背上珍珠新制的书包,由胡长贵领着去了老宅,与平顺一道,小哥俩开始了私塾上学生涯。
平安适应得不错,他个性原就聪明慎思,上学时间坐得沉稳,平顺可就不大高兴,上课一坐就半个时辰,他一向贪玩好动,一整天坐下来,回到家时,脸已拉得老长。
当然,不情愿归不情愿,该去上学的时候,还得乖乖的去,他老爹的拳头可不是吃素的。
私塾不管饭,午饭多是学生自己带饭,只有住得近的孩子,才回自己家吃饭。平安平顺因着路远,都是早上自己带上饭盒,中午就在私塾的厨房里热一热,对付一餐。
少了两个半大的人工,胡家的每个人都更加忙碌起来,就连在老宅养胎看家的梁氏都得每天就着火盆剥起小肠衣。
最让人另眼相看的还得算罗璟。
李氏私下偷偷问过珍珠,她想让罗璟也去私塾念书,如今家里不缺这一两束修,罗璟从前毕竟念了多年的书,总不好平白把学了多年的课业丢掉吧。
珍珠征询了罗璟的意见,他却立即摇头表示不去。
看着他那坚决的面孔,珍珠耸耸肩,好吧,也许人家根本没瞧得上这小山村的私塾,听说高门世家的小孩多是四五岁便开始启蒙识字,这样算来,十三岁的罗璟都念了快十年的书了,学问应该不低才是。
李氏暗自为他可惜,这样聪明的人儿,再多念两年书,说不定能像村长家的柏铭一样,考个童生回来,那该多好啊!
珍珠却不置可否,秀才举人并不是人人想考的,看罗璟的样子分明是不愿意走仕途的路子,许是他有什么不能说的苦衷吧。
罗璟没去私塾,家里的活却越做越熟练,原本切肉切的歪七扭八大小不一的,如今却是整齐划一大小均匀,刀起刀落之间切好的肉块就堆了老高,速度竟然都快赶上最老手的王氏啦。
惊得众人纷纷叹服,直夸罗璟不仅脑子聪明,手脚更是干练得很。
肉切的好,灌肠速度也快,就连喂兔子他一人都能喂的很好,居然把平安平顺的工作量都完成了,着实让一众人等又惊又喜,农户人家,勤快能干的人最得人喜爱,脸长得好看又不能当饭吃。
当然,像罗璟这般长得好看又能干的,那就更好啦。
这不,王氏和李氏看着罗璟的眼神一天比一天温和,对他的笑容与话语更是一天要比一天多。
罗璟虽然多数时间沉默不大说话,但胡家人与他交流,多半他也会说上几句,碰到不想回答的问题,他便沉默不语,渐渐地,胡家上下都知道,有些问题他不愿回答,比如说他的遭遇,他的身世,他的过往,他的家人……
于是,众人的话题都选择性的避开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