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抗日之超级兵王 !
第六百八十八章:变幻的欧洲局势(求订阅、求月票)
电报是发到延安了,上面也很快就做出了答复,但是内容却让周卫国极为惊讶,很简短,只有短短几个字:“来电已知悉,稍安勿躁!”
这封电报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你说的这些我们已经知道了,请耐心等待,不要急躁!
这是什么鬼?
上面这反应还真的是让他很费解,但是却有无可奈何,只能等着了!
不过看得出来上面对这件事情得反应还是比较平静的,甚至于周卫国都觉得延安方面对此事早就知道了,只不过没有和他说而已!
算了,只要老爷子生命没有受到威胁就行,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说。
往后的日子还长,自己和老蒋打交道的时间还长,到也不怕没机会接回老爷子!
只不过让周卫国没有想到的是,国民政府那边对于他拒绝“邀请”的反应会这么大,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给他来了一巴掌!
8月30日,国民政府军政部发来通报,国民革命军第42集团军司令周卫国中将,无视军令擅自调动部队,虽取得一定战果,然造成所部巨大伤亡,经军事委员会商议决定,撤销周卫国集团军总司令职务,改任副总司令,同时军衔也由中将加上将衔降为少将。
国民政府的这封通报一经发出便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热议,周卫国可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然而他们的英雄却在打了胜仗的前提下遭到了国民政府的降职处分,这让很多人很不理解。
但是国民政府做出的决定从法律上看又没有错误,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不管周卫国所部取得了多大的战果,但他们此次作战确实没有向上级部门请示,而且所部确实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哪怕他们把日本天皇打死了也不能弥补自身的过错,所以说国民政府的这个处分从法理上来看绝对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然而在中国法律不外乎人情,法理上说得通不等于情理上也说得通,不管周卫国所部是不是请示作战,但毕竟是打了打胜仗,而且还歼灭了数万日伪军,单单日本将军就干掉了三个,这样的大捷放眼全国那都是空前大捷,你说你们不奖赏也就罢了,还处分!
而且这个处分也着实令人难以接受,不但降职还降衔,从中将加上将衔的集团军总司令一下子变成了少将副总司令,这可是等于直接降了一大截啊,人们心里那个纠结就别提了。
接到国民政府的电报之后,周卫国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或者干脆哭笑不得。
他一直都知道国民政府已经烂了,从根子上烂了,但是他没想到堂堂国民政府的委员长,一国领袖的气度竟然这么差,不就是没有接你抛过来的媚眼儿……不……是橄榄枝,就直接整出这么一出子烂事儿,真的让人好无语啊。
或者在武汉那位委员长心里,早就想敲打敲打自己了,这事儿不过是给了老蒋一个更加合情合理的理由而已,可以让全国人民无法可说却有憋屈的够呛。
这事儿对于周卫国来说,真是满心的无语,他说不出自己到底是不是该愤怒,更不清楚自己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愤怒也许有吧,毕竟不管是谁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笑不出来,尽管那个集团军再说了的职务早就不属于他了,这一点周卫国知道,他相信国民政府那边肯定也清楚,他甚至于已经把这事儿给忘了,却不曾想到这帮狗日的又翻出来逼叨逼叨,是欺负自己没脾气?
但是相比较于愤怒,周卫国觉得自己更多的是一种悲哀,悲哀这个时代苦难的国民与英烈,并不是他们不够惊醒,而是整个国家在上层结构方面就出现了朽木烂椽,即便是他们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让这个国家免遭涂炭。
这个时期多少英烈并不是死在了敌人的枪口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阴谋诡计下,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对于国民政府这种公然穿小鞋的举动,周卫国自己倒是无所谓,不过是落了落面子,他周卫国最不怕的就是丢面子,又掉不了几两肉。
但是周卫国却却没时间和他们计较了,相比于国内某些人的不和谐的举动,周卫国更在意欧洲方面局势的变幻。
众所周知,这个时期的欧洲局势,大体上有三股势力,一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建立的苏联,二是法西斯上台之后的纳粹德国,三是维护一战凡尔赛体系的英法两国。
首先,苏联建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等方面原因,以英国、法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视苏联为大敌,与苏联的矛盾不断激化。整个20世纪30年代,英法两国的主要战略对手就是是苏联。
其次,德国纳粹上台之后,在东欧地区的问题上也与英法发生冲突。
尽管德国和英法之间的关系很僵,但和苏联的关系同样差到了极点,甚至于可以说纳粹德国也仇视苏联,大有和苏联进攻的意思。
最后,对苏联而言,英法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冲突显而易见,而纳粹德国的崛起更是直接威胁到苏联的安全。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英法、德国与苏联三方之间的博弈与斗争便开始了。
在纳粹德国方面,希特勒为了寻求发展空间,一面声称要消灭社会主义苏联,伪装与英法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另一面又想推翻凡尔赛体系,报一战之仇,加紧准备向西方侵略扩张。
由于德国一向是比较善于隐藏自己的本来面目的,再加上近些年德国实力不断地增强,一步步突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制约,整体实力暴涨。
因此英法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看到德国就像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大狼狗一样,随时可能咬自己,也可能咬敌人,最后经过一番思量之后决定还是让这条狼狗咬敌人比较好,于是乎便大规模的推行绥靖政策。
所谓的绥靖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这从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中可以窥见端倪。
而这种不仁义的做法更是在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等一系列的计划公约中则更具体化了,慕尼黑阴谋更是将“绥靖”推向了顶峰。
因为英法将苏联作为最大的敌人,而纳粹德国也视苏联为仇敌,所以英法两国都希望,纳粹德国和苏联先打起来,所以面对纳粹德国逐步破坏凡尔赛体系的咄咄逼人之势,英法两国选择了退让。
当然了,事情之所以发展到这一步也不能说是英法两国的执政者太愚蠢,也不是说他们看不到德国的野心,而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其它诸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英法美等国只能不断地让步,而这种因素既包括经济的也包括政治的,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
比如说经济的萧条,经过29年的经济危机的洗劫,世界经济一片萧条,即使是战胜国的英国,直接损失达120亿英镑,同时造成大量劳动力的丧失。工业生产仅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9%,金融霸主地位岌岌可危。显而易见,英国经济已是衰败不堪,日落西山。
面对严重的经济困境,英国政府不得不从迫切的内政问题出发,致力于经济恢复工作。然而,这却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对军备力量的巩固。
1919年,英国战时内阁规定:“作为经济节约运动的一部分,各军事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应根据这个假定不列颠帝国在今后十年内不会进行任何大战,不需派出远征军”。
而这种“十年无大战”的规定即便是到了期限还没有被废止,直到1932年还在生效。因为统治当局坚持认为财政和经济危险是国家必须对待的最严重,最急迫的危险,其它必须让位,必须等待 ;他们甚至觉得凭英国现有的军备力量,尤其是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足以应付任何规模的战争。
可想而知,严重的经济困境对军事实力的打击是无以复加的。英国所采取的重经济、轻军事的变相调配,不仅没有使经济困境从“节约”中得到改变,甚至还引起了国内政局的动荡,国内反抗斗争此起彼伏,罢工浪潮汹涌澎湃。同时,它还造成了内阁的频繁交替。
在张伯伦上台前的不到15年时间内,出现了一连串走马灯式的政权更迭的奇怪现象,这就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面前实行一种连续和坚定的政策。相反,他们拒绝以任何方式认真考虑战争问题。
英国公党领袖艾德礼曾宣称“我们决不同意把使用武力作为执行政策的手段”,这无疑对以后希特勒德国的武力威胁只能“息事宁人”、“妥协退让”,进而为绥靖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