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海上升明帝 > 第515章 辅兵

第515章 辅兵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海上升明帝 !

    往大点说,那就是构建了一个新的利益集团,能够上下一心。军阀们的利益集团就是他们这些军官将士。

    搞明白这些东西,其实就会清楚,不管是天启还是崇祯,就算他们再厉害,如果不跳出旧有的思维模式, 仍在这个圈子里打滚,那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崇祯杀再多督师总兵也没用,因为他下一个用的还是那些人。

    他永远是一个人面对一整个阶层的人。

    而朱以海是另立炉灶,拉了一群人面对那群人,随着他军事胜利, 他的改革也就越来越顺利, 每真正实际占领控制一地,就能对那地进行全面改革, 带来更多的支持者。

    “大人,神武镇标营就位。”

    “按老规矩,让标营负责维持秩序,先从辅营发饷起,叫神武辅一营过来吧。”赵贵命令。

    神武镇总兵官颜克英带着标营,和副将、总监等一群军官一起过来。

    发饷是个重要的日子,能大大提升士气,所以上下都很重视。

    每次发饷日,甚至还是个会操展示,领饷的各部都要以接受检阅的姿态入场,要展示下自己的精气神。

    辅一营一百八十人,虽然是辅兵,但却也精神抖搂的昂首挺胸踏步入场。

    身着统一的红色戎服,每人一顶笠帽,有的扛一支长矛,有人配一把短刀。

    一番简短的队列展示后,分哨队上前来领赏。

    一长排的桌子摆在校场, 一群总兵财务的文职官吏坐在那里, 旁边是账本、银钱。

    按名册叫名,还有人负责核验身份牌、样貌。

    “辅营长夫日饷一钱,现发六月饷,共三十天,饷三两。出征在外,另行粮日加二分,月加六钱,

    照例本月先发半数,余半存后再发,当发一两八钱银。

    另口粮每月六斗,暂记账上,待班师还营,后续补发。”

    袁勇例行大声宣示。

    长夫日饷一钱,行粮加二分。辅营里的什长则是日一钱二,哨长则是日一钱五,辅营营官是日三钱,行粮补贴相同都是日二分。

    这个月每名辅兵是一两八钱银元, 但天子特旨嘉奖大家辛苦,再赏现银两钱。

    所以实际两个辅营的普通长夫, 这次能领两块龙纹银元,另存账上一两八钱银元加六斗粮。

    长夫们排着队,倒是很淡定了。

    他们也不是头一次领饷,每月一领,甚至在之前的清明、端午二节,都还补领到了部份欠饷。

    两块银元递到面前,赵小楼笑着先签字画押,然后接过银元,那带着边齿,一面是龙浮雕纹,一面是绍天银元几个字。

    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谢了!”

    “谢万岁爷吧!”

    一个又一个辅兵排队上前领银子,大家都很满足。

    最少也有二块银元呢,他们营头更是一月九块加六钱行粮,二钱赏赐,九块八,实到手五块三,五块龙元加上三个大铜元。

    领到了饷的士兵大声的感谢着回到自己队伍,很快一营人领完,然后有序的退出,二营按序进来。

    离开的辅一营长夫们,都迫不急待的去了服务社。

    这也是隶属于神武镇后勤处开设的,专为军人提供许多服务,比如写信寄信,存钱寄钱,甚至是一些生活用品出售。

    拿到饷银的长夫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时间选择把钱寄回家,一些孤儿也会选择把钱存起来,最起码也会换成更易携带的兑换券,易携便存好花销。

    存钱有利息,寄钱要邮费。

    赵小楼排着队,仍然打算把两块银元全寄回严州老家,他老家那里到处是山,其实挺穷,以前家里靠烧炭维持,再佃一点田地,过的很艰苦,他投军之后,虽没选为战兵,但能进御营的夫营也很满意了。

    二十岁的他,现在每月差不多都能到手两块银元,这两块钱寄回老家,能够买上两亩山里荒地,虽然是荒地,且受战争影响这几年便宜,但毕竟买下来就是属于自己的土地啊。

    或者攒一攒,两块银元也能解决一家人很大开销,甚至可以供侄儿们去读书。

    一月攒两块,一年能攒二十四块,他还有半饷和月粮,如果平时不乱花钱,全省下来,再得些赏钱加行粮补贴等,一年能攒四十块。

    能卖四十亩山里荒地,甚至够他们家盖上几间新木屋,或是买十亩地盖三间屋再娶个媳妇了,他想努力表现,好补充进战兵营,好好努力一两年,到时升为上等兵,甚至可以排队等发媳妇,都不用自己出钱娶。

    两块龙纹银元握在手里,都快攥出水来。

    服务社里摆着不少好东西,丝绸、棉布,甚至还有烟草、水酒,以及肉干、槟榔等一些零售,甚至还可以花钱买到一些破损的皮盔这样的防具。

    要是舍得,还能在柜台边坐下,点一碗酒弄盘蚕豆,或是炸鱼什么的痛快一回。

    可最终赵小楼没舍得,家里人多,日子也还穷呢。

    辅兵民夫虽然不比战兵营危险,但这也是当兵征战他乡拿命赚来的,他坐在船上穿越碧波大海时,甚至晕船吐的一踏糊涂,差点以为自己会死在大海风浪里。

    “寄钱,寄到严州府淳安县永平镇赵家村赵大安,”终于轮到了他,他有些不舍的把两块刚到手没多久的银元放到了柜台上。

    “都寄了?不留点用?可以寄一块,或一块五六,留几钱银子花啊,我们这新到了不少好东西,有宁波卷烟厂新出的新安江卷烟,也有舟山厂出的大红鹰,新安江是你们严州府老家的江吧,你不来两包,味道挺正的。”柜台后的柜员笑着介绍。

    赵小楼有些心动,他抽过营里其它长夫递过的卷烟,刚抽觉得很冲,但回味却又觉得挺不错,尤其是在晚上值勤,或是疲惫的运输过后,抽上一根,确实非常惬意。

    但烟并不便宜。

    据说这种出自吕宋名叫淡巴菰的烟草加工成烟丝,制成卷烟后,一箱十盒,一盒五十支,好些的卖到几两银子,一般的也能卖四五百文,普通一些的都要卖到二十文一盒。

    普通的抽一根都跟吃个馒头一样了。

    “试试。”柜台直接抽了支新安江递给赵小楼,还给他点火。

    烟草这玩意,在崇祯时曾经明令禁止过,不许种不许贩不许买。

    烟草大约从嘉靖年间开始,由吕宋传入大明,一开始是当药草传入的,后来渐渐的有些地方,不论男女老少都吸,以至于朝廷视之为妖草,下达了严禁令。

    满清在关外时,也已经开始禁烟,皇太极曾下旨,不许栽种不许吃卖,被人捉获,定以贼盗论,枷号八日,游示八门,除鞭挞穿耳外,还要罚银九两,赏给捉获之人。

    针对贩卖烟草,凡犯禁者,一斤以上先斩后闻,未满一斤,囚在义州,从重科罪。

    但烟草在明末迅速泛滥,说到底还是利润极大,甚至连蒙古草原上的牧民都被烟草征服,宁愿拿一匹马换一斤烟丝。

    那些烟丝作坊,利润极大。

    甚至已经不仅仅是从吕宋等地贩卖烟叶烟丝过来加工,而是在大明也有许多地方开始种植烟草了。

    朱以海试过这时的烟,感觉味道较重,跟他小时候爷爷自己种的生烟差别不大,对于老烟枪来说,这玩意确实还是很熟悉的味道的。

    有大臣向朱以海提出禁烟,但朱以海研究了解了一番后,认为此时烟草贩卖很厉害,甚至吸食的人也很多,简单的禁止难有作用。

    所以最后朱以海下旨,把烟草种植和贩卖都收归专营卖卖,跟盐一样,要种烟得有特别授权,所产烟叶也只能卖给朝廷官收。

    朝廷垄断烟的种植的加工、售卖,对烟草征收重税,并禁止妇人小孩吸烟。

    堵不如疏,禁不了那就疏通。

    垄断控制,课以重税,专营专卖,这些都会有一些禁烟的作用,而且还能获得不小的利润和税收,用来提升财政。

    比起单纯的禁令,最后把这产业全都推到了走私里去,要强的多。

    正因如此,所以现在军人服务社里也有烟卖,品种还不少,高中低价格的都有,这玩意税高利润也高,当兵的也比较喜欢,所以服务社里卖的好,也喜欢推销。

    赵小楼没推辞过,也就接了,吸了一口发现确实不错。

    “多少一盒?”

    “这个特供版数量有限,十五文一盒,新到的,正好有货,你要喜欢多买几盒,下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补货了。”

    相比起其它动则四五十文甚至几百文一盒的,这五十支一盒才十五文,十支三文钱,确实不贵,虽然这三文指的是绍天通宝,不是那些劣质旧钱。

    “那我拿三盒。”赵小楼犹豫了许久,最后决定先买三盒,他挺喜欢这烟,没那么冲,而且这竹筒做的烟盒上,还画了条新安江,这是他家乡的江,看着仿佛就又回到了家乡。

    “这样,五十文,送你一盒。”

    赵小楼笑着谢过,最后五十文买了四盒烟,身上的零钱也几乎花光,但最后他还是把两块刚发的银元全都寄回了老家,拿着寄钱凭单,一面搂着四盒新安江,嘴里还叼着半截在燃烧的卷烟,他笑的很灿烂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