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大魏芳华 > 第五百六十七章 形势吓人

第五百六十七章 形势吓人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次日,诸葛诞便上呈了奏书,并把同族侄儿的家信、一并送入皇宫。

    皇太后殿诏令,群臣集议,集议的地方在朝堂。这个名曰朝堂的地方,却不是太极殿东堂,而是另一个地方、位于殿中区域。

    洛阳皇宫的主体建筑,太极殿算是其中之一;但太极殿并不在皇宫整体的中轴线上,因为洛阳宫纵向是双轴线。太极殿正对着的皇宫大门是阊阖门,朝堂正对着的门、则是司马门。两道门都是皇宫正门。

    大臣们进宫,常常不走阊阖门和司马门,多走东西掖门。今日去殿中集议,大多人便走东掖门,因为朝堂就在皇宫东部区域。

    朝堂所在,在尚书省庭院的北侧。大臣们穿过尚书省庭院过去,便到了朝堂,主持集议的人是两位三公、高柔与蒋济。

    不过人们很快就听宦官说,皇太后殿下也来了,已到朝堂北边的阁楼里。

    宦官告知此事,正是为了事先示意大臣们、今日不要随便去阁楼,觐见需要通报。因为平时有大臣去阁楼议事,尤其是三公级别的人。当初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的时代,两人轮流到殿中处理朝政,经常呆的地方就是那座阁楼。

    虽然皇太后殿下来了,但今日仍是集议,毕竟殿下没有到朝堂来主持议事。

    议事还没正式开始,堂中仍是一片嘈杂、闹哄哄的。此时司隶校尉一职空缺,没人来主管秩序,最有资历的三公高柔、蒋济

    ,自己都在那里说话!

    司徒高柔的年龄、比司马懿还要大几岁,也比蒋济大,已有七十好几,但他的身体还不错。反而是蒋济老态龙钟,手脚都不麻利了。宦官专门给蒋济搬来了一张坐榻,别人都是跪坐在席位上、只有蒋济垂足坐在榻上。

    其实现在就像在议事了,因为文武百官三五成群谈论的内容,大多就是淮南战役、以及东吴派人来洛之事。正是今日的议题。

    这真是洛阳最近的热门话题,兴许不用朝廷下诏、人们私下里也有兴致谈论!

    大将军秦仲明率军饮马大江,威逼东吴皇帝孙权。此事不仅在吴国极为震撼,在魏国同样如此,尤其孙权竟派人私下里议和、亦是出乎人们的意料!

    高柔便在蒋济面前,说起了一件往事:“犹记明皇帝刚登基那会,接见过一个吴国投降的人。问曰,汝在江东、听到中原地区谁可称名士?降者答曰,仆听说过李安国。”

    老年人喜欢回忆,蒋济果然点头道:“我记得这件事。先帝因此召来李丰见面,后来还把公主下嫁李丰之子。”

    高柔遂感慨道:“是阿。”

    可见吴国在大魏皇帝眼里,正是最受重视的国家。连同在东吴出名的人,皇帝都额外看重。

    北方逃难去东吴的人很多、吴国的人口依旧比不上魏国,不过其地盘确实很大,已经扩张到交州、夷州那边去了!吴国一边与魏国争霸,一边是在吊

    打周边各族。

    虽然大魏一直不承认东吴的地位,但魏吴之间的多次争战、都是有来有回,人们早已默认那是一个可以分庭抗礼的国家!

    孙权更是与太祖武皇帝打过交道的人,比大魏明皇帝的辈分都高,资历摆在那里。

    因此孙权愿意主动表态议和,哪怕只是指使臣子私下里来洛,对于魏国朝臣们来说、仍不失为一件轰动的事!若非孙权真的感受到了威胁,恐怕不愿意轻易松口。

    此番魏军击败诸葛恪十万大军,比起夺取汉中三郡之战、战果不见得更大。然因孙权的态度,在洛阳造成的舆情、却是更大。人们已能想象,大将军秦仲明在羡溪之战中的摧枯拉朽之势、有多么吓人!

    高柔长期干刑律,对兵事的理解、不如蒋济,遂问道:“吾听到一个说法,大将军下令弃守合肥,乃与扬州王公翼密议的一个计谋?”

    蒋济知兵,可谓大魏老将,他想了想道:“这样的言论,也算说得通。合肥一向是要害之地,让诸葛恪先得手,确实可以起到、诱敌大战的作用。”

    周围还有几个旁听的官员,听到蒋济的话、顿时一脸恍然,仿佛掌握了某种不对称的信息和真相,隐约还有些许满足感。

    但究竟是怎么回事,谁又能确定?

    人到得差不多了,高柔这才转头道:“各位同僚,开始议事罢。”

    旁边的年轻官吏也帮忙大声道:“司徒高公请诸位安静,

    开始集议。”

    众人这才回到各自的席位,渐渐安静了下来,然后向坐在侧首的三公执礼。大臣们手里拿着木牌,面前无案;唯有负责记录的书佐面前有木案,还有宦官站着旁听。

    三公九卿是不会先表主张的,否则会影响别人的言论。何桢不久前才从幽州刺史任上、受召回来做尚书,这时他便先说道:“公台明鉴,在下以为、可趁机逼迫吴国主答应条件,放弃帝号,向我朝称臣。”

    周围的人顿时一阵交头接耳,如果真能办到,当然不错!大魏皇帝的合法性,除了法理本身,得到周边各族各势力的臣服承认、也是途径之一。

    但夏侯玄立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吴国主不可能答应,否则派遣正使前来、岂不更好?”

    随即有人附和道:“芍陂之役后,我国与东吴的战事、一直没有真正结束。之后还有吴军攻打相中诸地、我军攻打江陵等后续作战。双方陈兵边境、准备大战之事,更是频发。如今魏军在羡溪大获全胜,不如趁这个机会答应休战,以使荆、扬、徐等州得到休养生息。正始年间以来,两国争战不断,如今我国可以坐实胜利的结果了。”

    夏侯玄的主张,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判断、孙权称帝之后不可能再称臣了!众官都各抒己见,反正集议的结果并不是决策,按理只是参考意见。

    但若集议结论、能与

    决策一致,实行的时候阻力通常会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