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七零年代女厂长 > 110

110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七零年代女厂长 !

    110

    “余主席, 校报办公室昨天晚上被人砸了臭鸡蛋和烂菜叶子。”徐佳佳苦逼地向余思雅汇报道。

    知道同学们反应会很激烈,她万万没想到竟然闹这么大。一大早起来, 校报的办公室门上全是脏东西, 青黄黑交加糊了大半个门,还散发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臭味。

    余思雅并不意外,还告诉徐佳佳一个更坏的消息:“团委的老师找我了。”

    “啊?”徐佳佳张大嘴, 惊讶地望着她, “这,余主席, 我看同学实在太愤慨了, 咱们学生会恐怕都要受到牵连和波及了, 还有啊, 我听很多人对清河鸭也有意见了, 我看这个事要不就算了吧, 咱们赶紧将第二期发出来。”

    岂止是对清河鸭,现在都有质疑余主席的声音了,徐佳佳真怕这个事会影响到余思雅, 让她在同学们中间积累起来的威望就这么没了。

    余思雅放下了笔:“徐佳佳同学, 别着急, 这就是咱们要的效果。放心吧, 我已经跟团委的老师通过气了, 他们也非常支持咱们的工作。这才第二天呢,传播范围仅仅限于学校, 这还不够。对了, 你跟宣传部的人商量商量, 引导一下舆论,暗地里指使几个人说学校不管, 咱们要联合其他学校的大学生,弹劾校报和校学生会!”

    这不是火上浇油吗?徐佳佳忧心忡忡地看着余思雅,真切地说:“余主席,你……你回家路上小心点。”别让人给套麻袋了。

    余思雅听出了她的意思,笑道:“放心,天没黑我就回家,你们也小心点。辛苦了,我知道这几天你们的压力会很大,熬一熬吧,很快就会过去了。”

    徐佳佳叹了口气,要说谁压力更大,没人能比得过余主席了。因为这期特刊上明白地标注了“本期特刊由清河鸭赞助发行”几个大字,因而也把余思雅这个风云人物给推上了风口浪尖。

    原本因为去年高考的事,大家对余思雅和清河鸭都是一面倒的赞誉,但昨天这个特刊出来,就变成了毁誉参半,如今他们在这样暗地里拱火,大家对余思雅的意见恐怕会更大。

    她都感觉压力特别大,非常担心,也不知道余主席还怎么能如此淡定!如今只希望这个事快点过去了。

    徐佳佳的担忧不无道理。

    余思雅去上课的时候,发现以前见面总热情跟她打招呼的同学,如今好多都疏远了她。她坐到那一片,那里的人都要静默几秒,然后说话的声音也特别小。

    崔梅拉着余思雅的袖子,低声问:“思雅,我听说校报这个特刊是你们学生会的主意,是不是真的啊?”

    余思雅笑看着她,非常痛快地承认了:“没错,是我的主意。”

    崔梅眉头拧了起来,纠结地看着余思雅。

    余思雅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拿着东西站了起来。

    崔梅见了连忙叫住她:“思雅,你,你去哪儿?”

    余思雅指了指后面的位置:“我去后面坐。”

    崔梅的脸马上涨红了,赶紧澄清:“我没这个意思。思雅,虽然别人都说……但咱们一年多的同学了,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我相信你。”

    “谢谢你相信我。我先去后面坐两天,你就当帮我这个忙。”余思雅小声说着,并朝她眨了眨眼。

    崔梅见余思雅似乎并没有生气,也没受影响的样子,松了口气,纠结地看着她坐到了后面。

    分开坐后,余思雅自然也就没跟崔梅一块儿去吃饭,下课铃一响,她就抱着书包独自走了,形单影只的,似乎看起来挺落寞的。

    等她一出门,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不少同学纷纷拽着崔梅问:“崔梅,怎么回事?你也跟余思雅闹翻了啊?是不是因为校报特刊的事?”

    崔梅自己也说不清楚,面对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询问,她挠了挠头:“我……”

    “是不是啊?你给句话啊。”一个脾气急躁的男同学迫不及待地问道。

    其他人也跟着追问:“对啊,给句痛快的吧。”

    “我看是,好像崔梅问了一下余思雅,然后两人就闹翻了,余思雅就直接收拾东西坐到了后面,当时她那个脸色可难看了。”坐在崔梅后面两排的一个男生说道。

    其他同学一副豁然开朗的样子:“这样啊,难怪了。你们说余思雅想啥呢,越南都欺负咱们了,她竟然还帮着他们说话,扯什么中越友谊,谁跟这种白眼狼有友谊啊。”

    崔梅几次想说话都插不上嘴,谁说余思雅当时脸色难看了?她明明笑着坐到后面去的,而且她们俩也没闹崩好不好?

    可惜没人听她怎么说,大家都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主观判断。

    有了余思雅亲身下场,当天学校里就传出一则流言,说余思雅的好朋友也因为校报特刊的事跟她闹翻了,两人在课堂上当众绝交。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彻底将校学生会、余思雅和清河鸭也拉了进去,流言甚嚣尘上。

    只要闵昭听到这个话嗤之以鼻:“我就在教室,我怎么不知道?这些人可真会传,白的都被他们说成了黑的。”

    这就是余思雅要的效果,闹得越大,引起的轰动效应就越强,到时候反转了,大家的印象更深刻,甚至于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件事。

    “怎么样?他们有人去联系其他学校了吗?”余思雅淡定地问道。

    闵昭笑着说:“去了,不少人开始发动自己认识的别校学生。我们这期特刊已经有不少流传到省城其他高校了。余主席,是不是该收尾了?我怕再闹下去,到时候收不住。”

    徐佳佳也在一旁忧心忡忡地补充道:“是啊,余主席,可以收尾了吧。今天咱们校学生会的玻璃都被人给砸了。”谁知道下一个被砸的会不会是他们的脑袋。

    看大家都这么紧张,余思雅知道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不小,目前也已经差不多达到她所需要的效果了,便松了口:“印刷厂那边弄得怎么样了?”

    听到这话,徐佳佳松了口气,赶紧表态:“都已经印刷出来了,只等咱们去取。”

    余思雅颔首:“好,你们安排一下,明天一早将报纸送到大家的手里。”

    次日,省城大学的学生们起床去食堂吃饭就看到校学生会的人又在食堂门口支起了桌子,摆着半人高的报纸。

    当场就有人把自己饭盒里刚打的稀饭泼了过去,泼了一个学生会同学一身。

    现场一片哗然,有脾气比较好,先领了报纸的同学见状赶紧出来拦着激动的同学们:“大家冷静冷静,你们看看今天的校报特刊再说啊。我刚才看这内容不一样,是咱们误会学生会的同学们了。”

    大家将信将疑,那同学直接摊开了报纸,展示在阳光下:“你们看,校报和学生会的同学多么用心,这期特刊如实记载了越对我方的侵略,从岛屿岛礁开始,一件不落,从1975年至今的主要冲突都如实记载了。要不是校报的同学有心了,短短三四天的时间,他们哪里能收集到如此齐全的资料,还印刷发行出来啊?”

    大家仔细一看,还真是。这份特刊与其说是校报,不如说是越忘恩负义,屡次挑衅侵略我国的历史手册,一桩桩将越方的暴行公之于众,看得人怵目惊心。

    而且在报道中还特意指明了,越方用来打咱们的武器正是当初咱们节衣缩食支援给他们的,开的车子是咱们捐献的,穿的衣服是咱们援建的服装厂生产的……

    一桩桩一件件,足以挑起大家敏感的神经。

    这一刻,大家对学生会和校报的愤慨都变成了对越方无耻行径的愤怒!

    与此同时,校广播里响起了一道铿锵有力的女声:“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学生会主席余思雅。今天校报特刊第二季发布,相信有不少同学已经看到了。这份特刊是我们校学生会和校报的所有同学花了十几天时间搜集整理资料,编写而成。希望大家能认真传阅,铭记历史,勿忘国难,爱我中华!”

    这通发言简短却掷地有声。

    食堂外的同学们愣了一下,纷纷反应过来,连饭都不打了,赶紧挤到桌子前:“给我一份,给我一份!”

    校学生会的同学们松了口气,一边发报纸,一边提醒大家:“每个人领一份,特刊数量有限,我们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同学能够看到咱们的报纸!”

    年轻学生历来是最热血、最富有正义感的群体。听到这话,很多人主动走出了排队的队伍:“我室友领了就行,回头咱们宿舍一起看!”

    这样的人不少,还有人自动站出来,帮学生会的同学们主持秩序,让大家有序排队,尽快将特刊发了下去。

    这一天,省大的舆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对校报、对学生会和学校的不满全化为了对越的愤怒。

    其他学校的同学还没反应过来,有的过来找老乡找好朋友,问:“咱们不是说好了,要组织省城学生联合会,一起讨伐你们校学生会的吗?”

    “不了,不了,还讨伐什么,咱们学生会那可是真正的爱国,给咱们普及历史呢!”省城大学的学生纷纷摇头拒绝。

    其他学校的同学全傻眼了,大哥,你玩我呢,昨天你都还跟我说要联合大家将你们学生会搞下台,结果今天就投降了,站到了敌人那边?

    为了平息朋友老乡的不满,这些同学只好将第二季校报特刊拿出来跟对方分享,然后解释这个事,是他们误会校报的良苦用心了。看看,人家校报特刊出第一期的时候就标了第一期,这肯定有下回啊,是当初他们自己不细心,没留意到这个事,脑子被愤怒冲晕了头。

    这么一传十,十传百,消息很快就从本校扩展到了省城其他高校。

    省城是C市的省会,全省最大的城市,也是文化经济中心,全省绝大部分高校都在省城。这一传播,几乎相当于省城的学界都对这段历史和中越之间的这场争端有了清晰的了解。

    这虽然只是发生在学生和各大高校之间的事情,但传播如此之广,影响如此之大,还是惊动了省城其他媒体。

    校报第二期特刊发行的次日,路明惠就到学校里找到了余思雅。

    听说余思雅是学校学生会主席,路明惠马上明了,见面就说:“这是你的手笔吧?”

    余思雅笑眯眯地承认了:“真是什么都瞒不过路主编的慧眼。”

    路明惠嗤笑一声:“算了,你就别拍我马屁了。你们这引导舆论的水平不比咱们这专业媒体差嘛。”

    余思雅没有为自己辩解:“我只是希望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的大学生们能了解这段历史,了解我们的祖国从一穷二白走到今天多么不容易,咱们今天的太平安康都是由无数的鲜血浇灌而成!”

    因为不了解,因为巨大的落差,当外面的消息铺天盖地的传进来后,巨大的思潮冲击,不少人才会迷茫,才会产生质疑。但纵观建国以来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能走到今天有多不容易!

    路明惠一怔,愣了片刻后笑道:“你啊你,你让我说什么好,我们媒体的工作都被你们给干了。”

    余思雅笑着说:“这倒没有,我们校报也属于媒体呀,引导同学们的正确思想价值观也是校报的职责所在。”

    这话说得路明惠都有些汗颜了,不由笑道:“你们校报火了,现在市面上对于你们这两期校报特刊那是一报难求,咱们报社都只有一份。我估计啊,你们校报这两期特刊以后都会成为珍藏。”

    要珍藏起来也不错,以后给后人看,让大家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余思雅笑着道:“路主编早说嘛,我给你留两份。”

    也就是说现在没有了,路明惠也不追着这个问了,摆摆手说:“不提这个,你们校报特刊出了两期,还有第三期吗?”

    余思雅没瞒她:“有的。”

    路明惠眼睛一亮:“能给我说说你们的计划吗?”

    余思雅笑了一下,委婉拒绝:“这个还在策划中,具体的计划还没出来,得再等等。”

    路明惠也是识趣的,看出余思雅是想保密,没有再追问,而是接着说道:“今天我来啊,是想报道你们省报这个事,所以想采访采访你。”

    这才是她过来的最主要的目的。

    这股在高校中间刮起的旋风已经对省城市民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边境产生了冲突,对中越之间的历史也不怎么清楚,而校报两期特刊给大家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科普。

    如今走在街上,回到家里,熟人碰面,大家聊的不是你今天吃了什么,而是问你见过校报特刊了吗?知道最近发生的大事吗?你们那小舅子以前是不是去援建过越南啊?省大校报上说的那个事是不是真的?

    看到这种情况,作为全省纸媒传播的龙头,舆论的主要阵地,省报怎么也要发力,至少肯定校报报道的真实性。

    余思雅听明白路明惠的来意后,非常高兴。虽然因为前期的运作,他们将消息传播到了其他高校,在省城各高校中间引起了轰动效应,可校报特刊的发行范围还是太窄了,影响力也有限,远远不及省报。

    如果省报这样的大媒体愿意站出来报道这个事,不光是他们校报要火,更重要是能让全省人民都记住这段特殊的历史。

    所以对此,她自然是大力支持。

    “当然可以,路主编,你有什么要问的,但凡我知道的,知无不言!”

    路明惠拿出了采访本和笔,问了余思雅许多问题,然后又走访了一下学校里的同学和老师,询问他们对这个事的看法。

    两天后,省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份校报的爱国心》,详细讲述了省大校报是如何顶住压力,在被人砸臭鸡蛋的时候也要坚持普及中越历史,文章的结尾还引用了校报特刊第二期的那句话“铭记历史,勿忘国难,爱我中华”!

    十二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这篇报道将省大校报的事迹推向了高潮,引起了新一轮的中越科普热潮,无数的人向周边的人讲述中越这段历史,讲述越侵略我国的无耻行径和对我国边民、军人、侨民造成的人员伤亡。

    与此同时,12月7日,中央军委会议召开。

    也是在第二天,校报发表了最后一季特刊,这份特刊比前面两期简单多了,只有一个页面也只有一篇文章《我爱我的祖国》,呼吁所有的大学生团结起来,建设祖国,强大祖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将咱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民侨胞都不再受欺辱!

    这篇文章还举了米国作为例子。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之一,当初也只是大英的小弟,能走到今天,是一代人一代人不断努力建设的结果!

    余思雅希望能给看过这份特刊的人心里种下一棵种子,等改革开放,接触到国外的先进和发达后,有些人能不经意地想起这篇报道,强盛如米国也不是生来就强的,也有过被压迫奋起反抗的历史。他们可以做到,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文章的最后,余思雅特意留了一句引人深思的话:如果你都不热爱保护自己的祖国,又如何能指望别人保护建设你的祖国?

    这期特刊一发出,在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果然激起了许多同学的爱国热情。也许这片土地也发生诸多不公和一些不平等的事情,但这是我们的根,我们祖祖辈辈守护的家园!纵使有过挫折和痛苦,但他就像一棵被大石头压住的树苗,不屈不挠地从石头缝里钻出来,蓬勃成长,迟早会长成一棵伟岸的参天大树!

    最后一期特刊被省报直接引用发表了,还配了一篇相应的评论文章“中华后继有人”。

    这是极高的评价了,也是对学生的肯定和认可。

    这件事甚至传到了外省。

    余思雅甚至接到了远在北京的杜锋年的来信。

    信里,杜锋年表示,他们北大的学生都听说了C省省大校报的事迹,极为佩服,甚至想做一期相关的报道,他是写信来征询余思雅意见的。

    余思雅能有什么意见?这是好事啊,北大是国内顶级学府,能激发学子的爱国热情,这不是好事吗?

    余思雅提笔给杜锋年写了信,给他们提出了一个建议,可以分两期做,一期现在先挑起大家的愤怒情绪,下一期等中越之间有了结果再做。

    学生们群情激愤,等看到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在短短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能够极大地振奋大家对祖国的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

    而且时间上安排也合适。杜锋年收到她的信后,都快到12月底了,还要做准备工作,第一期特刊发表出来,刚好放假。等开学的时候,自卫反击战也开始了,正好做第二期。

    余思雅写了信后,还附赠了一份省大校报的三期特刊,以及省报的相关报道和评论文章,都寄给了杜锋年。让他帮忙宣传宣传,顺便给他们清河鸭增加点名气嘛,对她接下来的计划没有坏处。

    这封信寄出去后,余思雅去了二门市部,给部队的邵主任打了一通电话过去。

    “喂,邵主任你好,我是沈跃同志的爱人,七月我过来探亲的时候我们见过的,邵主任还有印象吗?”

    邵主任当然有印象:“你送了咱们那个什么火腿肠的小厂长对吧,我当然记得。你们那火腿肠咱们战士可喜欢了,本来还想谢谢你的,后来听说你已经走了。”

    余思雅笑着道:“当时家里临时发生了点事,所以急着回去。下次过来,一定多呆一段时间。”

    提起下次,邵主任没接话,反而叹了口气。现在两国边境局势越来越紧张,磨擦冲突不断,战争一触即发,下次什么时候太难说了,至少部队目前是不准探亲了。

    不好对一个年轻的女同志说这些,邵主任克制住烦躁的心情,笑着问:“余同志,你打电话过来是有什么急事要找沈跃同志吗?”

    他还以为是余思雅家里遇到了什么困难,急着联系丈夫,所以病急乱投医,将电话打到了他们后勤处。

    余思雅连忙说道:“不是的,邵主任,我找你。”

    “找我?有什么事吗?”邵主任觉得非常稀奇,他跟余思雅八竿子打不着,找他做什么?

    余思雅收敛了笑,认真地说:“对,邵主任,我就是找你。最近咱们跟越南的冲突越来越多了,我在报纸和广播电台里都听说了这些事,身为一名军嫂,身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也想为咱们国家的和平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邵主任听得有些感动,语气和蔼了许多:“余同志,身为一名军嫂,你能在老家操持家里,帮助沈营长照顾家里,免了他的后顾之忧。这就是对咱们部队,对咱们国家的贡献了,军功章上的功劳有你一半,你的心意我们领了。”

    余思雅听出来了,邵主任根本没把她想要做贡献的话当回事,还拿这种话来安抚她。她在乎什么军功章的上功劳吗?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余思雅只好说:“邵主任,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你时间宝贵,这电话费也挺贵的,我也就不跟你兜圈子了,我今天给你打电话,不是代表我个人,而是代表我们清河鸭集团,我们集团想向部队捐赠一批物资,你看怎么样?”

    邵主任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这怎么行?咱们有纪律规定,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余同志,你的心意我们心领了,这个事还是算了吧,上次收了你们那么多东西就很不好了。”

    余思雅岂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

    她义正言辞地表示:“邵主任,你先听我说完。咱们赠的物资也不是其他,就你们上次吃过的火腿肠还有鸭腿,邵部长应该看到过了,咱们清河鸭的包装完好,食物保质期长,能够保存半年之久。南边天气热,行军只能吃压缩饼干吧,咱们的战士这么辛苦,他们在外保家卫国,我们也想尽一份力量,还希望邵主任能够成全。”

    其实也有肉罐头什么的可以携带的物资,但我们国家经济困难,这种东西肯定不可能普及,人手带几罐,而且这东西很贵,成本也要高得多。哪像他们清河鸭这么物美价廉又方便携带。

    而且为了让战士们多吃肉,余思雅还只挑了肉多易食用的鸭腿和火腿肠,没有将鸭脖子、鸭架子、鸭爪子等这类骨头多,要嚼很久的食物列在捐赠名单中。

    邵主任想起上次吃过的火腿肠,确实方便,撕开外包装就能吃,几口就能吃完,迅速补充食物,比开肉罐头还方便,关键是这味道也不错,比硬邦邦的压缩饼干强多了。

    只是吧,现在边境局势紧张,驻扎的部队在增多,送个几袋不够分的,多了人家一个小厂子负担也大。

    犹豫了一下,邵主任好心地说:“余同志,这样吧,我向后勤部汇报一下这个情况,看能不能批准一笔资金,用于购买你们的那个火腿肠!”

    余思雅听了这话哪干啊?她又不是为了赚钱,这个节骨眼上,怎么能收钱?以后别人怎么想他们清河鸭?发国难财?

    “邵主任,你是不是担心咱们厂子承担不起?你要不要先听一下我的计划?”余思雅无奈地问道。邵主任似乎一直没把她的话当回事。

    邵主任听出余思雅有点不高兴了,扯着嘴角笑道:“好吧,余同志,你说。”

    余思雅道:“邵主任,我们计划好了,向军区捐赠五十万根火腿肠和五十万小袋鸭腿!”

    电话那端传来哐当一声。

    余思雅吓了一跳:“邵主任,邵主任……”

    邵主任爬了起来,重新坐回椅子上,擦了擦额头上惊出来的汗水,问余思雅:“余同志,你,你说多少?你再说一遍!”

    余思雅又重复了一遍:“邵主任,我说咱们清河鸭集团打算向军区捐赠五十万根火腿肠和五十万你上次看到过的那种小袋装鸭腿!”

    邵主任在心里算了一下这个数字,还是有些不敢置信:“余同志,你真的没多说一个万字吗?这么大的数量你能作主吗?我上次听说你们这产品,一袋就要卖四毛还是五毛来着?这得四五十万元啊!”

    这么大的数字,她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同志能作主吗?他可是知道,沈跃只是农村来的兵,他娶的媳妇家境应该跟他相差不大。

    余思雅肯定地说:“邵主任,你没听错,就是这么多。我也能作主,我是我们清河鸭集团的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我能代表我们单位。当然,捐赠出这笔物资后,咱们集团可能会有一点小小的困难,但我相信咱们一定能挺过去。”

    上次来不还说是一个乡下小厂子的厂长还是什么吗?怎么这才过去几个月,似乎就变得不得了?邵主任还处于震惊中,主要是余思雅太年轻了,给他的印象就是一个邻家小姑娘嘛,谁知道嘴皮子一张,竟然这么大手笔。

    余思雅还以为邵主任不相信她,只能继续保证:“邵主任,你要不信这个,我亲自写一封信过去,由咱们县里面盖章。你不用担心,我们单位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每个月给省城铁路局供的货也有六七十万货款,每个月的营业额在七位数以上,捐赠这批物资咱们有这个能力。”

    邵主任听到这里,已经逐渐消化了这个实事,道:“余……同志,我相信你。只是这个量这么大,我得跟后勤部的领导汇报后才能给你答复。”

    余思雅表示理解:“好,麻烦邵主任了。请你一定要向后勤部的领导表示咱们人民援军的决心,请给咱们清河鸭一个爱国的机会!”

    邵主任感觉不答应似乎都不近人情了,但明明是清河鸭捧着东西送他们啊!

    “好,你放心,余同志,我会向上级表达你们单位援军的决心。”

    余思雅这才欢喜地说道:“那就麻烦邵主任了。”

    挂断电话后,余思雅长叹了口气。

    哎,是她想得太简单了,原来送东西都不是那么好送的。

    不行,这是清河鸭一炮而红的好机会,她绝对不能错过。五十万的物资,实际成本也就二三十万,虽然在这个时代是个天文数字了,但这笔钱带来的效应不可估量,而且后来者想模仿都模仿不了。而且这也是个极有意义的事。

    只是看邵主任那里,事情未必能成啊。

    余思雅担心他们那边不同意,这个事就这么半途而废,黄了,到时候再想活动就迟了。

    可她认识的人,能说得上话的没几个。在脑海里盘点了一通,余思雅觉得还是只有高市长可能能帮上忙。

    她赶紧出门去了市政府。等了半个小时,高市长才有空见她。

    余思雅被许秘书带进高市长的办公室,一进去就看到会客室的桌子上凌乱地散落着一堆报纸,校报特刊赫然在列。

    余思雅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高市长。

    高市长笑眯眯地指着对面的椅子:“坐啊,小余同志,这一个多月不见,你又折腾出新鲜事来了啊!”

    余思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高市长,这都是同学们热情,咱们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应该得到支持和鼓励,你说对吗?”

    高市长好笑:“我还能说不对吗?”

    余思雅赶紧摆手:“没有,没有,高市长,你们这下乡还顺利吧?”

    提起这个,高市长的笑容淡了一些:“本来是一个月的下乡计划,最后差点用了两个月。不下去,咱们真是不了解农民的需求,不了解农村的具体情况啊。这个省里面还要开会做决议,对了,你今天突然跑过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余思雅见高市长不愿多谈下乡调研的事,识趣地没有追问,而是顺着高市长的话说:“高市长,今天我来找你是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帮个忙。”

    高市长点头:“你先说说看。”

    余思雅笑着说:“高市长,你知道的,我爱人就是在南边部队从军,作为军属,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咱们清河鸭想为这些坚守边疆的军人们做点贡献。所以决定捐赠一批物资给南边,但他们那边似乎有顾虑,担心会影响到咱们清河鸭的正常经营。所以我想请高市长帮我搭个线,高市长,你看方便吗?”

    高市长肯定地说:“你们单位有这个心,非常好,军民一家亲,确实不错。那你们单位准备捐多少物资?”

    余思雅竖起了五根手指头:“五十万根火腿肠,五十万小袋鸭腿!”

    “你说多少?你确定?”高市长也反问。他这次下乡,有时候回去晚了,没吃的,大家就用干馒头配着清河鸭吃,再喝几口热水,别说,味道还不错。

    所以高市长也清楚他们厂子东西的价格,五十万加五十万就是一百万,这可不是小数目。

    余思雅认真道:“高市长你没听错,总共一百万份1。”

    “好啊,你这小同志大手笔啊!”高市长感叹了一声,也意识到这个事情成了对清河鸭来说是件极好的事,答应了,“我帮你沟通一下,有消息让许秘书通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