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大明之巅 > 第一百章:真相大白

第一百章:真相大白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大明之巅 !

    正在犹豫不决时,宫外又传来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司礼监掌印黄锦满头大汗神情焦灼,毕恭毕敬的身躯微微下弯,捧着一份奏折,迈着喜人的小碎步,一路小跑向这边过来,边跑边大叫。

    “禀陛下,南京千里加急奏折,魏国公徐鹏举有要事上奏......”

    来不及擦汗,气喘吁吁的黄锦双手托着奏章恭谨地送到嘉靖帝面前,而后退到一旁,才腾出空擦擦汗.........

    嘉靖一愣,苦涩笑笑,一个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的老头能有多大屁事?兴师动众不说,还好意思千里加急?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干了件好事似的?

    嘉靖漫不经心地翻阅着奏折,奏折不长,一目十行,越看越脸色越悲戚,到最后竟不能自持,啪的一声,将奏折摔在条案上,不由龙颜大怒,本就寒霜满布的脸面此时更加冷酷了。

    “大胆赵文华,竟敢欺……欺……诬陷忠臣良将.......”嘉靖沉痛不已,积怒一下,声音透着被深深愚弄的韵味:“....严阁老,你推荐的好啊!”

    说完,把奏折狠狠甩给严嵩。

    严嵩错愕不已,黑锅年年有,今年何其多?怎么什么事都能找上自己?看老大一副被猥亵过的伤心欲绝模样,严嵩惴惴不安欲哭无泪,这又是哪个不省心的货惹出了麻烦?自己识人用人的水平有那么差劲?除了一个胡宗宪,其余都是一群蠢货……

    也不敢再绯腹,赶紧起身离座,抖抖嗖嗖捧起那份奏章,呆愣半晌,终于看明白了----老大的怒火很有道理,再老实的人也忍不住啊!

    此时他终于明白嘉靖怒火的由来了。

    一向不怎么参与朝政的魏国公徐鹏举,竟然亲自上奏‘徽州事件’始末,将整个来龙去脉交代得一清二楚,尤其此事还涉及到了徐婉--魏国公的孙女。

    嘉靖是越看越怒,严嵩却越看越震惊,到最后竟有些哭笑不得,无形中生出了些许凄凉的感觉,这都什么尼玛水平?诬陷曹邦辅也就够了,还顺带免费赠送一个魏国公孙女,自己几斤几两都搞不清楚,还自诩专注诬陷事业多少多少年?有这么办事的吗?简直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擦屁股不成沾了一手屎……

    魏国公世代守备南京,其忠心毋庸置疑,历代帝王信任有加。尤其到了徐鹏举这代,隆恩浩荡无以复加,说句僭越的话,他的话相当于金玉良言,不容人不相信。

    优秀的心腹是怎么炼成的呢?

    严嵩冷汗讪讪,刚才自己的一只脚已踏入了鬼门关口,还好自己灵机一动察觉了嘉靖意图,及时悬崖勒马才没有酿成大祸。赵文华这个干儿子……蠢货闯下滔天大祸,差点把自己也撩进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哎!事已至此,说再多的也没用了。

    严嵩不再言语,也不自辩,战战兢兢,一揖到底,突然全身叩拜在地,呜呜大哭起来,陷入无尽的悲痛中,年迈的身躯随着震颤不断上下浮动,令人不胜唏嘘........

    看着严嵩老迈体衰的凄惨样,嘉靖犹豫片刻,心中终是不忍,长叹一口气,冰冷之色消减了不少,惨白的面容也慢慢恢复血色,微微笑道:“严阁老为国操劳,日理万机,每日经手之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偶有疏漏也在所难免,可以理解的。严阁老不必自责,起来吧!朕说的都是气话,呵呵!”

    猛地闻听此言,严嵩身躯微微一震,一股暖流霎时涌上心头,再次叩首后,站起身来已是老泪纵横。

    “老臣谢陛下不罪之恩,肝脑涂地……”

    嘉靖面带笑容,轻轻摆摆手,和颜悦色道:“严阁老,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不说那些无用的话了……”

    仿佛又想起了什么,嘉靖语气一顿,随即补充道:“……传旨:赵文华代朕祭海,行事圆满深得朕意,虽有过错,但念在尚未酿成大祸……哎!让他回来吧!”

    “老臣代赵文华谢过不罪之恩,今后定当严加管教,不使其再犯错误。”严嵩再次离座叩首。

    嘉靖含笑不语,目视厅外,陷入沉思中。

    徐阶面如止水,看不出一丝表情,心中却翻起了滔天醋意,严嵩深得圣心,根基牢不可破,与他的争斗恐怕难上加难了。

    作为大明王朝最绝顶聪明的帝王,虽然专注羽化飞升事业数十年,深居内宫别院不行朝事,但嘉靖对朝政大局的把控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自始至终,还从没有人敢于忤逆他的决断,往往嘉靖的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一件事的好与坏,就连权势滔天的大红人-首辅严嵩也不例外。因此,当嘉靖金口一开,赦免曹邦辅、赵文华、张明远的旨意便成了最终定局。

    西苑君臣议事结束了,赵文华之所以能在当朝圣眷颇隆的魏国公参劾之下安然无恙,不是因为赵文华代天子祭海有功,也不是因为赵文华多么受宠,而是因为内阁首辅严嵩多年逢迎圣心的关系。

    大明王朝到了嘉靖这一代,前期还能励精图治,创下了‘大明中兴’煌煌盛世。而到了后期,随着嘉靖帝私欲爆棚,开始逐渐疏于朝政,虽然也能控制朝局发展,但王朝灾祸横生、外敌入侵愈烈、百业调弊难为……桩桩件件都需要钱粮支撑,加之嘉靖炼丹修道耗费巨大,此时非需要一个‘治世能臣’收拾残局不可。

    俗话说:乱世须用猛药。

    当然,这个能臣也必须是个猛人,否则不可能完成任务。徐阶、高拱等之流是忠臣,但自诩清流的他们肯定不会施重典治世,更不能为嘉靖带来额外的效益收支,算不上能臣。而严嵩不一样,同为读书人,在朝为官多年,他早就看穿了朝局,揣摩透了嘉靖的脾性,若想赢得老大的欢心,就必须满足他的私欲。

    因此,二十余年首辅生涯,严嵩施重典治乱世,任用无数循吏,不计后果拆东墙补西墙,补了一个又一个窟窿,虽不乏多行奸佞恶事,但总得来说,大明王朝在他的治理下也算能勉强支撑。尤其是满足了嘉靖帝对钱财的渴望,算是两者兼顾,此举也更加赢得嘉靖的信任。

    说严嵩是奸臣,没错,残害忠良大逆不道的事他做的多了;说他是忠臣,也没错,东南抗倭果断启用胡宗宪扭转大局,也是他能识人用人。

    可以说,只要嘉靖在,严嵩就倒不了;嘉靖离不开严嵩,严嵩更离不开嘉靖。

    像赵文华诬陷忠臣这件事,在私欲得到极大满足情况下的嘉靖看来,根本不值得一提,轻轻责骂一句严嵩,点拨一下也就行了,没必要深入追究,若不然,南倭北靼的钱粮何以支撑?尤其是,羽化升仙的后勤保障工作谁来做?靠徐阶之流,想都别想。

    或许饮鸩止渴式的重典治乱世做法被世人诟病,或许严嵩内心也常常自责,但谁让他碰上这么一位控制欲极强的奇葩帝王呢?千秋百年后,是功是过,已无暇考虑了,任由后人评论吧!

    所以,赵文华的小命其实是严嵩拿沾满了血腥的面子换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