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定秦曲 !
而在历史上,作为一个宗室体系,一开始相对而言人丁单薄的例子也不算是少数。
而在中国历史上,宋朝开国之后的情况可以说相当符合这个描述。
……
但是有一点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赵家并非是“孤家寡人”,因为赵家本是一个地区的望族代表。
赵弘殷家族本贯为涿郡赵氏,又称河间赵氏,为战国时期赵幽缪王迁的后人。
由于宋朝皇室的影响力,涿郡赵氏的声望超过了同是望族的天水赵氏。涿郡赵氏与颍川赵氏有关联。涿郡赵氏的赵广汉曾任颍川太守,他的支派子孙后迁居颍川,又衍生出颍川赵氏。唐之后,人口广众多,也是望族。
但是赵弘殷一脉有可能是人丁单薄的范畴,因为根据宋史的部分描述,赵匡胤并没有分封近支宗亲为王的记载:
宋宣祖武昭皇帝赵弘殷,涿郡人(今河北省保定涿州市),后迁居洛阳,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继任者宋太宗赵光义的父亲。官拜后汉护圣军都指挥使,据闻少时骁勇异常,擅长骑马、弓箭。
后来因其次子赵匡胤投靠郭威幕府,赵弘殷被派护驾出征,在儿子劝说之下倒戈,又在郭威和周世宗柴荣手下效力,先后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助周太祖郭威起兵推翻后汉,建立后周。从而出任检校司徒,统率禁兵,封天水县男。
赵弘殷之次子赵匡胤受周世宗柴荣临终托孤,在周世宗柴荣驾崩后,辅佐幼主后周恭帝柴宗训。受部下拥立,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称帝,是为宋太祖。建宋。柴氏后人并未遭不测,而是获得宋室厚待。赵匡胤南征北讨,先后灭后蜀、南汉和南唐等国,再次建立了相对统一中原王朝。
但是也许是宗亲较少的原因,宋朝初期出现的两个著名历史事件,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前提所导致的。
一个是“杯酒释兵权”,另外一个则是“金匮之盟”。
……
在五代十国时期,臣强君弱成为了一个国家灭亡的相当重要因素。
比如是后晋,在后晋建立之前,李从珂继位以后。虽然石敬瑭帮他除掉了李从厚这个后患,但并没有信任他,反而将石敬瑭当成最大的威胁来对待,想尽办法要将他调离河东这块根据地。
石敬瑭认为我不兴乱,朝廷发之,安能束手于道路?遂决意谋反。大将刘知远,掌书记桑维翰也有此意。于是,石敬瑭上表指责后唐末帝是明宗养子,不应承祀,要求让位于许王李从益。后唐末帝撕裂其表,削其官爵,并以建雄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使,将兵三万筑长围以攻太原。
石敬瑭在河东的兵力不足以抵挡后唐的进攻,因此石敬瑭决定求助于契丹。作为条件,他同意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并对辽太宗耶律德光自称“儿”。
于是,辽太宗决定帮助石敬瑭。但后唐君臣对契丹的来援却毫无戒备,没有及早截断雁门诸通道,致使契丹主耶律德光所率的军队顺利度过险要,进抵太原,大败后唐军队,将后唐五万大军包围于晋安寨。
被围于晋安寨的后唐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军心已乱,副使杨光远、大将安审琦劝主帅张敬达投降,遭到拒绝,索性将他杀害,举全军投降了石敬瑭。契丹主作册书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国号大晋,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遂即位于柳林。不久石敬瑭攻入洛阳,后唐灭亡。
石敬瑭依靠契丹自藩帅而夺得帝位,所以每年除了向契丹贡奉大量的财物外,吉凶庆吊,从未遗忘,使者相望于道,奉表称臣,称契丹主为父皇帝,其实他比耶律德光还要大九岁,契丹太后、太子、诸王、元帅以及重要大臣韩延徽等,也都有贿赂相送。每有契丹使者至,必于别殿拜受诏敕,契丹使者小不如意,多出不逊之语。
对于这一切石敬瑭都忍受下来了,但朝野上下咸以为耻,有的大臣也因此而拒绝出使契丹。如兵部尚书王权就是如此,石敬瑭派他出使契丹,向其主献徽号,王权耻于向契丹主跪拜,宁愿丢官,也不愿充使。
但是即使是如此,也就是成为儿皇帝的石敬瑭,其位置都可以说相当不稳:
后晋的将帅们多有不服石敬瑭,他们想凭借自己的实力,夺取天子之位。
如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就是这样一个跋扈的武夫,他常对人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此话虽出自安重荣之口,却反映了当时藩帅们普遍存在的思想。此人虽是野心勃勃的武夫,但比起石敬瑭来,多少还有些民族气节。
史书记载说:他每见契丹使者,必指着鼻子大声谩骂。他不服石敬瑭,遂收聚亡命,收市战马,屯积粮草,准备将来起事。又联合契丹境内的吐谷浑等族以为援,招纳吐谷浑首领白承福等率本族三万馀帐内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契丹的实力。他还公然上书,指斥石敬瑭向契丹奉表称臣,贡献中国珍异财宝,并将此书散发给朝中大臣及诸镇藩帅,使得石敬瑭十分恼火。契丹对大批吐谷浑人的内迁也十分不满,接连遣使责备石敬瑭。
石敬瑭内外交困,焦虑万分,亲自跑到邺都,连下诏书劝谕安重荣,却毫无效果。天福六年冬,安重荣大集境内军民,众至数万,向后晋的都城汴梁进军,由于石敬瑭收买了其部将,导致战败。安重荣兵败被杀后,石敬瑭为讨好契丹,竟将安重荣的头颅送给了契丹,表示自己的一片顺服之心。
早在安重荣起兵之前,后晋的天雄节度使范延光就已经举兵反叛,时在天福二年。当时义成节度使符彦饶、东都巡检使张从宾等,皆举兵响应。只是由于他们各自为战,相互协调不够,才被石敬瑭各个击破。在安重荣举兵的同时,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利用后晋王朝全力对付安重荣之机,起兵于襄州,并进攻邓州,久攻不克,后来兵败身亡。
后晋诸镇藩帅的这种不稳定状态,使得石敬瑭十分不安。武力镇压,显然实力不足,于是只好采取姑息政策,以保住石氏家族的统治地位。因此在后晋统治时期,各地藩帅中骄恣残暴者有之,残酷克剥者有之,专横跋扈者有之,致使当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一种例子有可能成为赵匡胤进行杯酒释兵权的前提之一,因为相对于本身有一定家族势力的石敬瑭家族,毫无疑问的是,赵弘殷一脉的力量相对而言太过薄弱。
……
而相对于杯酒释兵权的情况,“金匮之盟”也有可能是赵匡胤一朝宗室力量相对薄弱,才有可能让赵光义有机可乘。
根据宋太宗的说法,他表示他母亲昭宪太后杜氏认为后周灭亡皆因幼主临朝,所以留下兄终弟及的遗言,要求赵匡胤立下金柜之盟,死后将帝位传给光义,宋太祖被迫接受。
后世历史学家邓广铭、张荫麟等论证金柜之盟为虚构,影响至今,成为最有影响力的说法:
建隆二年杜太后病重时,宋太祖只有三十五岁,赵光义二十三岁,而太祖长子赵德昭也已经十多岁了;当时太祖身体健康,没有短寿驾崩之象,即使太祖只能再活二十年,那时,赵德昭已三十多岁,不可能存在幼主之说。杜太后猜测赵匡胤早死,幼子继位,宋朝重蹈五代的覆辙,是没有依据的。
如果确如杜太后所预料,他的儿子赵匡胤会中年崩逝,杜太后所凭的经验或灵感,也未免太有超前的洞察力了。
但是,赵匡胤活了五十多岁,也并没有早逝,更没有面临幼子主政的局面。如果真有遗诏,赵匡胤临终前就应该命人打开金匮;即使是突然死亡,宋皇后也应该知道此事,掌管金匮的宫人同样也知道此事;但为什么要等到赵匡胤死后六年,才由赵普出来披露?既然公布遗诏,赵光义就应该把遗诏的全文都公布出来,而不是只公布一个大概的内容,而且内容还不完全一致。
更何况,赵匡胤并未按照杜太后的“金匮之盟”办事,亲自将皇位传给他的弟弟赵光义。按大孝子赵匡胤一贯的行事作风,不应该是这样的。
所谓“金匮之盟”,其实是利益当事人共同编造出来的弥天大谎。
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赵普和赵光义互相利用而伪造的。
他们分析了赵匡胤,赵光义和赵普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
第一,赵匡胤与赵普的关系,赵匡胤创业之初与赵普君臣关系极好,赵普由建国初期枢密副使升至乾德二年的宰相。但后来赵匡胤对赵普逐渐厌恶,嫌隙也开始逐渐形成。譬如,赵普曾保荐某人,虽然赵匡胤撕碎了他的奏章,但赵普却糊好之后,第二天仍旧呈上,迫使赵匡胤接受。虽然一般认为这体现了赵普的宰相风度和赵匡胤的善于纳谏,但赵匡胤的不满也再所难免。
另外,赵普常提赵匡胤微贱时的小事,不免也会让已做了皇帝的赵匡胤觉得有损尊严。此外,赵普收受吴越进贡的瓜子金,陷害有隙官员等事件,也会令赵匡胤警觉到赵普的权柄太重。所以,赵匡胤晚期,赵普被罢相,已不再被重用,直至宋太祖驾崩时也没有再召见他。第二,赵光义和赵普的关系。赵光义和赵普原本都是陈桥兵变的重要策划者,在宋王朝建立之初,两人都得宠。
但是在建隆二年六月,杜太后去世后,赵光义处境就相当不妙了。
七月,赵匡胤解除赵光义禁军职务,只命他担任开封尹,权力大大减小。这时赵普却一再升官,到乾德二年已升至宰相,远远高过赵光义。随着时间推移,赵普渐渐专权朝政,赵光义则力图把以开封为中心的东京府经营成独立的小区域。
两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渐渐展开了明争暗斗,冲突时有发生。后来,由于赵普的专权遭到赵匡胤猜忌,而开始失势,赵光义乘机利用“权谋之士“卢多逊攻倒赵普。
赵普以他从政多年的经验,以及他对赵氏家族的了解,深知要使他的命运出现转机,主要要为新皇帝赵光义献上一份厚礼,而且这份厚礼物要足以使他动心。于是,赵普献上了经过他精心打扮的“金匮之盟“的厚礼。
如果真有“金匮之盟”,为什么这么关键的东西谁也没见过?为什么赵普要在赵光义即位六年后才上奏?那个“谨密宫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所有史书都避而不谈?
根据情理推测,此事的真相应该是:杜太后从后周倒台吸取了教训,为大宋江山考虑,可能说过类似的话,但并没形成所谓“金匮之盟”之类的文字。
正因为如此,赵光义才会在侄子赵德昭还没有成为太子之前,迫不及待地将哥哥赵匡胤害死,自己夺取皇位。而为了保住到手的皇位,他又必须尽快把哥哥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害死,甚至把弟弟赵光美也害死。
……
而按照《宋史》的记载,宋太祖当其时的宋朝宗室王爵人数有可能两只手都能数过来:
宋太祖分封其父亲五子为王,王长子封国公,拜节度使,後袭郡王名号。
然而这个记录缺乏的是一个事实描述,那就是作为老大的赵匡济,早薨,追赠太师、尚书令,追封曹王;老五赵光赞,早薨,追赠太师、尚书令,追封岐王。
而同理,作为被封王爵的赵匡胤诸子当中,滕王赵德秀,早亡;舒王赵德林,早亡。
这也就是说,若是将赵廷美,赵光义算进王爵当中,事实上册封的在世王爵只有四人……
而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后世宋朝君王进行了相应的诏令发布:
熙宁二年,诏宣祖、太祖、太宗之子,皆择其後一人为宗,世世封公,以奉其祀,不以服属尽故杀其恩礼。
熙宁三年,太常礼院言:本朝近制,诸王之後,皆用本宫最长一人封公继袭。诏祖宗之子皆择其後一人为宗,世世封公,即与旧制有异。按礼文,诸王、公、侯、伯、子、男,皆子孙承嫡者传袭。若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同母弟,立庶孙。曾孙以下准此。合依礼令,传嫡承袭。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