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权谋 !
李超不理一脸错愕的龙潜,转身离开了树林。
刚刚龙潜展示给李超的天机弩和爆裂箭,对李超的震撼是相当大的,历史上记载,在世界冷兵器历史上,朱元璋是第一个大规模成建制地使用大威力火器的君主,当时火器的威力绝不是单单一个厉害可以形容的。林则徐虎门消烟时,为了防止列强武力侵犯,龚自珍献给林则徐的秘密武器,竟然是几百年前明朝军队普遍装备的火炮和战船,由此可见当时明朝火器已经达到可以和几百年后的列强抗衡的程度。
如果真的有这种大威力火炮存在的话,那么就说明当时明朝社会冶金、火药乃至精密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水准。有这样的工业基础,再加上有天机弩这种类似突击步枪的高科技武器,批量装备军队的话,战斗力的提高将是非常恐怖的。
匹夫无罪,怀壁其罪。
本来只是想在北方找一个代表的李超,现在已经改变了主意,他想要天机弩,他想要爆裂箭,他更想要这一切的制造者——龙潜。
号称武林十大怪杰的龙潜,他的名头有一半是天机弩赚回来的,而且,天机弩很可能是君子堂的核心机密,光靠韩家父子的面子恐怕很难搞到手,而且,贸贸然提出天机弩的要求,很容易被认为是君子堂盗取机密的间谍,就算不出手对付李超,也会提高警惕加强防范,以后再想办法搞就困难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经济渗透!让君子堂越来越多地依靠自己,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龙潜和他的君子堂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李超的附庸。
李超对经济渗透很有信心,战后的日本能在国际舞台上迅速摆脱侵略者的政治孤立的颓势,而成为超级大国的一员,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经济渗透的手段。
龙潜的君子堂虽是以盗贼为主体的帮派,但要想维持组织这么庞大的机构,没有相当的经济来源是不行的,如果仅仅靠偷窃和抢劫来维持日常花销,很容易变成为祸一方的毒瘤而被铲除掉,李超对黑社会帮派的内部运转情况非常了解,越是这样的黑暗势力,越需要从正常渠道输入的金钱,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不至于连过桥的钱都没有。
李超下定决心要吞并君子堂,马上开始着手人参的宣传工作。
其实,人参在近代被被中国人奉为包治百病的神药,但对它的实际功效世界医学界一直有争论。中国人对参的崇拜,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造成的,这种神秘感对于种参业来说,却是其赖以生存和繁荣的卖点。
李超就从此处下手,他用钱买通了大都城内所有药铺医馆里的掌柜的和坐堂大夫,让他们不管遇到什么病人,碰到什么病症,不论开出什么药方一律加入人参,每斤人参十两银子,给大夫按30%提成,如果做得好,年底还有分红。
这是李超那个时代社会上风行的一种社会现象,药品供应商和医生勾结,谋取暴利,并将其中很大部分分摊给消费者。这种方法虽然不道德,但确是非常有效的一种促销手段,再加上李超是唯一的一个幕后黑手,不存在行业竞争的问题,很快,他就控制
了整个行业。
光垄断了行业,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要将人参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来,比如,仙药、灵药之类的。这就需要借助舆论宣传的帮助了。
在这个时空,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没有任何可供利用的媒体,广告宣传多是商贩的吆喝,或人们的口碑,再就是类似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
人们的口碑和金字招牌都不是一躇而就的,要想让李超站在大街上像其他的小贩一样吆喝叫卖,那比杀了他还难。经过两、三天的冥思苦想,李超总算想起来一个新的广告载体——元曲和书会!
元朝的统治者虽是文化相对落后的草原民族,但在他们统治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原地区的科技、对外经济交流、文化,尤其在天文,医学和数学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例如元朝的札马剌丁的地球仪比西方最早的马廷-海贝姆的早二百多年。札马剌丁的地球仪是球状的,对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进行了否定,意义深远。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元代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表达形式—元曲。
唐诗、宋词、元曲。唐宋时期因其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诗和词。当唐诗宋词发展到金元时代,即渐告衰落,其辉煌的黄金时代,已成历史,无论其技巧如何圆熟,声律如何和谐,终究是文人知识份子象牙塔中的产物,与众多的民众脱了节,不符时代的要求,故新兴的诗歌样式因而兴起。其次,女真、蒙古等新兴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之时,中国北部的风俗、语言、习惯等均有极大的变化;音乐方面亦产生无限壮阔的波澜,旧有的词的曲调无法因应配合,不得不及时告退,新兴的曲调-元曲应运而生,这是必然的结果。再者,元代的社会现实亦是促成元曲发展的重要推手,海运的创行运河的沟通,城市经济繁荣热络,促使宏大的剧场,活耀的书会与日夜不绝的观众因而产生,而连年的战争,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吏政的残暴、腐败,天灾人祸,以及对汉民族的压迫,众多的汉民族生活於水深火热的世界,苦难百姓的代言人因之而起,且元代有近80年的时间不设科举,读书人失去了晋身的阶梯,於是,深入到社会的底层,甚至在勾栏、瓦舍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被奉为“书会才人”,甚而“躬践排场,面夫粉墨”,他们的笔下铺叙演成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被成功地塑造出来,成就了一篇篇的元曲佳作。
元曲在当时的盛行绝非幸致,它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而且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元曲反映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态掩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既是现实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间普遍的理想;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喜剧,悲与喜相互转换、涵融,追求团圆结局;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话、舞、斗紧密结合,虚拟与实演相生,形态与神理兼备,此后在清代出现的国粹—京剧,或多或少也收
到元曲的影响。
元曲以其深入的民间性和广泛性成为了贫民阶层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势,这就为元曲提供了足够的生存土壤和发展空间。李超这几日游荡于市井之间,已经见识了元曲在当时社会的生命力,更坚定了使用元曲和书会作为广告载体的信心。
载体选定了,可广告词还没有着落。李超先后找了几个“书会人才”为自己的人参写广告词,可这些人写来写去都不合他的意,最后李超一气之下把这些所谓人才统统赶走了。
最后,李超把心一横,厚着脸皮把后世吴承恩的大作《西游记》从脑子里搬出来救救急,没办法,谁让他的书不但是很容易让老百姓接受的神魔小说,而且,其中的主要人物提出的“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的论调和白莲教宣传的明王救世的主张有不谋而合的地方,所以,只能当一回文学大盗了。
好在《西游记》已经被搬上荧屏不知道多少次,更有个无喱头喜剧明星,恶搞了两部关于《西游记》的电影,并这实火了一把。李超很小的时候就读过《西游记》,早就对其中主要情节耳熟能详,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主要情节写得差不多,前面孙悟空出世直到大闹天宫的桥段是李超最喜欢的地方,写得甚是详细精彩;后面唐僧取经的段落李超不大喜欢,只把主线写出来,其余地方就交给“书会人才”来充实润色。
很快,李超版《西游记》横空出世了!
还是用老办法,用大手笔包下了整个大都所有书会的黄金时间和所有的优秀“书会人才”(反正钱也是从那些贪官污吏那里顺来的,花起来也不心疼),经过三天的排练,评书《西游记》终于要和广大的大都人民见面了。
李超一反常态,所有来听书的人,不但不收门票,还赠送干果和茶水。《西游记》在大都一开讲,就引起了轰动。本来就是书会的黄金时间再加上白送干果和茶水,这样一来,爱不爱听书的人一到《西游记》开讲都往书会里挤,爱听的就往前挤,不爱听的就在后面混个茶水喝,不管怎么样,先声夺人的作用是起到了,现在想在大都找个不知道《西游记》的人,比找个三条腿的都困难。
新奇的故事、优秀人才的演绎再加上李超先进的经营手段,评书《西游记》确实做到了一鸣惊人,但每天的经营费用也在百两以上,李超不是白痴,他搞出这么多噱头出来,可不是为了服务社会,封剑山庄几千张嘴还指望着他吃饭呢,他可没有那么闲钱无谓地往里面砸。等到讲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之后,到书会里混吃混喝的人明显减少,往舞台前面挤的人越来越多,有一次,有两个人竟因为一个靠前的座位大打出手,其实,这样的事情在茶馆或书会里经常发生,谁也没当回事,可李超却认为这是一个信号。
如果花钱去听的书,可以因为一个座位而和别人发生争执,甚至动手,可这免费的书会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原因只有一个,书好!大家听得过瘾!
于是李超果断下令,终止免费活动,门票涨为其他书会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