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南明副榜举人 > 第136章 你又来了

第136章 你又来了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南明副榜举人 !

    为了保证快速机动流动,大西军各都督都掌握一支亲军,这亲军一个个披坚执锐,装备远在普通官军之上,大家多骑着战马,骑着毛驴,以保证行动迅捷。

    张广才虽为张献忠义子,手下不过三千人,但也只有六七百骑,大家骑着战马、毛驴等畜力,在张广才指挥下,大家纷纷向曲水河边退却。

    四条腿的动物体积非常大,行动起来动静更是惊人,现在看到张广才退走,其他流寇顿时乱成一团,大家纷纷夺路而逃,但道路狭窄,人员众多,大家拥挤在一起。

    马潮率领骑兵最先杀到,大家先是点燃手中的三眼铳,冲到人群中间的时候突然放铳。

    三眼铳虽然射击精度不高,但有三个枪管,扣动扳机之后,三个枪管里面的火药被点燃,里面的铁砂(明朝的散弹,在射击精度要求不高的时候,在枪管里面装上大量铁砂,发射之后呈扇状迸出,射杀多人)迸出枪口,落在半米宽。

    由于距离近,三眼铳里面的铁砂能够击穿普通的铠甲,而大西军与所有流寇一样,常常施行人海战术,除了亲军之外,很多人身上没有什么防护。

    身强力壮的将士披着破碎的被子,以作为防护,而那些身上没有任何防护的被铁砂击中,不但可能伤到骨髓,而且还会流脓流血的,在这个时代极不容易医治。

    看到三眼铳火力如此猛烈,大西军根本没有布阵防御,一个个根本不敢阻挡,很多人转身逃跑,但道路上到处都是人,再说了两条腿的将士又怎么跑得过四条腿的战马呢?

    放铳之后,骑士将三眼铳当着大棒使用,舞动着枪柄来回敲打,或者抽出马刀,来回砍杀。

    张广才高声吆喝着,一面驱散阻在道路上的流寇,强迫大家成为炮灰迎击杀过来忠义军。

    虽然这些流寇很多瘦骨嶙峋的,因为营养不良很多面黄肌瘦,大家身上很少有什么盔甲、棉甲防御,有的只是头裹着毛巾,身披棉被,以遮挡箭矢与乱飞的铅子。

    这些人多是被大西军裹挟而来的,大家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现在看到四面八方到处都是忠义军身影,而往日威风凛凛的亲军兵马被挡在阵中动弹不得,大家感到恐惧,有的更是扔掉手中兵器,拼命的向曲水河方向逃窜。

    一时之间,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人,大家拼命向河边跑,但道路边塞满人,正准备骂娘,突然一支忠义军杀来,人群再次变得不安,为了保命大家抱头逃窜。

    各步兵营以大队为单位在宽约两三里的山道边杀入,每个大队基本上沿着一条山路冲杀过来,杀手中队冲在前面,火枪中队在后面支援,如此虽然人数多,但分配相对合理,反而没有多大阻滞。

    在中队长、小队长带领下,突入阵中,如羊入虎群,来回冲杀着惊慌失措的大西军将士。

    流寇中一些沙场老将自恃英勇,看到忠义军杀来,高声叫喊着希望组织反攻,但忠义军将士根本不与其纠缠,在小队长指挥下,常常三个人形成一个战斗小组,一个小组与其纠缠,另外两个小组再驱散其他部众,然后重新杀回。

    大西军将士常常感到自己势单力薄,大家纷纷靠拢,想集结成军阵以阻挡不断冲杀过来的忠义军将士,但还没集结完成,常常看到后面冲过来一个小队的火枪兵,近距离一阵鸟铳,打得大家晕头转向的,然后伙同杀手小队,杀手中队的将士斩杀胆战心惊的将士。

    一些人准备欺负火枪兵(过去火枪兵没有铳刺),但这些火枪兵都按了铳刺,看到大西军将士冲杀过来,也不慌张,大家放完鸟铳之后,迅速的装上铳刺,然后与对方拼杀。

    张广才浑身血污,身旁的大髦无疑暴露自己身份,身上那玄铁铠甲更是耀眼,忠义军将士不断掩杀而来,为了保命,张广才且战且走,但常常被身边的将士所羁绊。

    而看到大西军兵败如山倒,全军混乱不堪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最先高喊:“缴枪不杀,缴枪不杀”,陷入绝望的大西将士眼前一亮,最先是一个,然后整队整队的扔掉手中的武器,举起双手做出投降的样子。

    看到自己将士如此不堪,张广才大怒,挥舞大刀砍翻一个举手投降的将士,周围众人一个个胆战心惊的,看到张广才跑来,胆怯的逃到安全地带,然后举起双手投降。

    张广才感到悲怆,不顾擦拭满脸的汗水、血水以驱赶那些胆敢投降的将士,但兵败如山倒,还是不能阻挡成队成队投降的人马。

    张广才不知道这一疯狂举动更是延误其撤退其撤退速度,忠义军各营循着大髦杀过来,到最后与五十余名亲军一起被包围在猴石沟。

    看到三千大西军不到半个时辰就全线溃败,张献忠义子,大西军都督张广才兵败被围,站在近处山岗上,不时用单筒望远镜观察战争全局的杨轩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由于战前准备较为充足,以忠义军兵力之强悍,全歼这三千大西军将士不在话下,说是三千人,除了张广才那七百亲军战斗力稍强之外,其他两千多人,有七成由流民组成,剩余三成虽然作战颇为悍勇,但很多人多以棉被裹身,裹头,以防备箭矢与零星的铅子碎片。

    除此之外,大西军将士身体看起来非常羸弱,有的更是面黄肌瘦的。

    两柄兵器碰在一起,常常看到大西军将士被砍倒砍翻在地。

    现在重要的是截断王家桥,防止张定国所部主力渡过曲水河。

    令第4营把总姚之帧、第7营把总冯有庆埋伏在曲水河畔,在围歼战打响之后,突然从南北两个方向杀出,以控制王家桥。

    若能控制王家桥,张定国需绕道上游十里,下游十五里才能渡过曲水河,如此战事早已经结束,自己正可以逸待劳以寻得战机再行作战。

    现在杨秉义第5营、刘惟明第6营已经迅速的解决战斗,但大西军将领靳统武则牢牢控制王家桥,大西军将士正源源不断的渡过曲水河。

    担任预备的亲军第一营把总曹章看到其他各营大获全胜,连连请战,希望能够能够率部突击桥头。

    杨轩摇了摇头,指着桥头那狭小空间道:“若我观察没错,大概双方挤在一起,兵力难以展开,如此来回厮杀,断难将对方赶过曲水河畔啊。

    若是这样,再投入人马,到时候战场更挤,兵力更难以展开,若是那样,反而不利啊。”

    殷承柞在旁边楷了楷脸上的汗珠道:“双方为了争夺对木桥的控制,大家挤在一起,情非得已啊。

    大人,这张广才乃张献忠义子,若能招降,定是大有裨益的啊。”

    拿起单筒望远镜再次看了看厮杀的桥头,想了想,向各营派出传令兵:

    令姚之帧、冯有庆集中配属本营的虎蹲炮、三号佛朗机炮,对敌阵进行轰击,然后在火炮掩护下轮番攻击。

    令马潮、杨秉义、刘惟明率领所部打扫战场,清点俘虏,然后就地安营扎寨休整,以防备张定国反扑。

    而杨轩则带领众人打马来到猴石沟,以招揽张广才。

    看到杨轩赶到,护卫大队长杨福全赶忙跑过来,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向对方喊话。

    听到准备招揽自己,张广才显得非常悲怆,挥舞着大刀答话道:“杨轩杨子修,老子过去一直颇为尊重你,认为你是一个清官,为官清廉,不收什么苛捐杂税的,打击豪强,照顾弱势,是一等一的好汉。

    但现在看来,你与那些大明官员没有什么两样?

    我大西军替天行道,铲除世界不平,但你与那些大明官员,与那些读书人一样污蔑我们大西军,口口声声称呼我们义军为流寇,污蔑我大西军将士将要屠川。

    我义军入川以来,是杀了几万朱明宗室后裔,是杀了很多贪官污吏,杀了很多衙门恶吏,豪绅及其家奴,但可未曾伤害那些普通民众。

    你们可好,居然污蔑我们义军禽兽不如,说我等将要屠川。

    此种行为断非大丈夫所为,杨轩杨子修,你说说,你们这些读书人是不是太无耻了?”

    杨轩感到两脸热辣辣的,这一年多来大西军虽然杀人甚多,但主要针对朱明宗室,大明官吏,地方豪强以及那些反抗势力,普通老百姓真正被杀的实在不多。

    虽然杨轩没有宣传什么张献忠屠川,但毫无疑问是一些读书人编纂出张献忠屠川的歌谣,而在这乱世之中大西军军纪并不比很多明军差。

    尴尬的笑了笑,杨轩拿起简易喇叭,劝道:“张将军,本将也曾与你有一面之缘,本将为人将军应该心知肚明,断非做出无中生有之事。

    张将军,如今蛮清鞑子已经入侵中原,我数百万土地恐再次沦落鞑子铁蹄之下,我一万万同胞可能再次成为亡国奴。

    大明与尔等矛盾,不过是兄弟之争,而满清鞑子则是外辱,是仇敌。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将军若能归顺与我,若能化解我大明与尔等的争端,大家同仇敌忾,共同抗击鞑子,百年之后,我等也不会辱没祖宗,我等也可成为民族英雄。”

    张广才凄然大笑,良久道:“杨轩,你又来了。

    去岁我大西军气势正盛,我出使到贵部,你不但表现得与世无争,而且还为我大西军着想,要父皇全力治理都江堰,解决成都平原水患。

    现在为了羞辱父皇,居然编造谎话,说什么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不过是看到父皇率领十万大军杀到,自知玉石俱焚,心生胆怯而编造的谎话啊。”

    杨轩指天发誓,但张广才根本不相信,不但不肯,更不愿为忠义军俘虏,举枪自戕,自杀于阵前。

    而看到都督张广才自杀,其亲军将士失去主心骨,大家心不甘情不愿的举手投降。

    杨轩显得颇为沮丧,本来以为招降工作定然马到成功,不费吹灰之力,但想不到居然是这样一个结果。

    望着倒在草地上的张广才尸首,杨轩凄然而笑,良久叹息道:“我心昭日月,我只是希望两家罢斗,共同抗击鞑子,无奈被误会如此之深,张兄不但不降我,居然举枪自戕啊。”

    虽然内心不解,这位将军为什么人如此执着的违背朝廷国策,居然要联寇灭虏,而弘光朝廷主张则是联虏灭寇,殷承柞左思右想,认为大概是缓兵之计。

    现在张定国率领三万之众来攻,忠义军兵单势孤,断难坚持,不惜违背朝廷国策,用联寇灭虏来缓解目前压力。

    殷承柞感到内心一阵害怕,强压着内心胆怯献策道:“大人,若真的认为联寇灭虏之策可行,不妨将张广才遗体还给大西军,并附上一封书信,希冀双方能够联合,共同抗击鞑虏。”

    杨轩点了点头,令人写好书信,以便与张广才遗体一道送还大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