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58万人的唐朝生活 !
春去秋来,寒暑更替,时间来到了共和十七年,公元636年。当然,公元记年只有县里一些搞历史记载和对比的地方用,而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共和记年跟共和前记年来进行日常记录了。而公元619年,也就是共和元年,所以以前的年份就被称为“共元前”,不过这和公元前实在太像了,所以在记录上,公元前被改成了“西元前”,而这个“共元前”则堂而皇之的成了“公元前”。总之对县里来说这是个非常繁琐的工作,有心不改,但是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又非常麻烦,因为不好解释公元到底是怎么来的。(毕竟公元是从基督教上来了,这时候大唐知道个鸟的基督教)
至于在自然科学技术领域的各种公式和定理,县里则直接就用原来的名字,至于这些名人,比如牛顿,法拉第之类的,就直接说是另一个世界科学家,也从来不藏着掖着。
这个做法反而激发了不少唐人的自尊心,这些人很是对后世那么多的科学技术知识都是出自西方人之手很是不满,所以在共和十六年的时候,直接有三个唐人考生考上了高中!
其中一个人还是个名人,二凤手下的幕僚张公瑾的三儿子,叫张大安!
这个人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但是要说他的孙子,对于中国人来说,甚至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是如雷贯耳的。
他孙子叫张遂,法号一行!
他考上高中之后,县一中数学组的组长和老师们吓了一跳,不过后来也就是释然了。这智力水平也许有遗传因素,但是这位张大安能不能有一行的那个水平,就全看自己的努力和造化了,所以也不必多做照顾。是真金,总要发光的。
当然,这位考上高中什么的还是个小插曲,真正让县里的各项产业出现某些质变的,则是终于攒够了足够的中专生。
县里终于要开始进行产业扩张了。而第一个产业扩张项目就选择了一个县里本身就是最强,而且在这些年里力保水平下降的不是很严重的化工产业。
县里决定在黄淮道的东莱郡即墨县,也就是胶州湾建设琴岛市,也就是(青岛)。并且将此地规划为航运,造船,化工基地。同时在扶桑都护府的筑紫郡福冈建设石油炼化基地。在陇海线的东端,也就是海州郡郡治朐山府建设第三个远期化工基地。当然现在是先建设港口,然后利用陇海铁路,让化工产品能够直入关中。
当然县里也不会忘了作为基础的钢铁工业。已经奔五的秦路威已经规划好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十年。他要干两件事儿,第一是建设马鞍山钢铁基地,第二个是为攀枝花特种钢中心打下基础。然后他就能心满意足的退二线去教书。
作为中国八大矿区之一的马鞍山,其露天的南山铁矿构造远景储量高达7亿吨,而且是容易选矿的磁铁矿。这些矿石经过磁选之后能达到53-64%的品位,可以达到直接进炉冶炼的水准。而且马鞍山本身紧靠长江,水上交通非常便利。按照距离,马鞍山钢铁基地的产量,足以支撑未来二十至三十年内,长江下游城市的发展建设。
现在这里还不叫马鞍山,而叫做当涂。是一个丹阳郡下辖的小县。在得知县里要在这里开矿建设钢铁基地的消息后,当涂县县令,一个叫于二水的人差点没乐疯过去。而且马鞍山钢铁基地的建设,基本上也从侧面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东都的争夺上,金陵大概是要胜利了。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在马鞍山钢铁建设的同时,焦炭的来源,电力的供应,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县里在考虑,是不是在马鞍山附近试着建设一座水电站。
这些都是需要规划和考虑的,但是扶桑都护府那边就比较便利了,在福冈的炼化基地,是说干就干的。
在县里开始开采库页岛石油的时候,福冈作为中继港口,就开始建设储藏和转运能力了。如今依托港口的储存能力,福冈炼化的建设真的仅仅是炼化工业本身的建设而已。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的人力和资金都集中到了这里。
当年的炼铜专家刘长启今年已经是38岁的中年人了。这些年,他基本上就扎根在了别子铜山所在的爱媛县。这甚至让他的普通话都带上了一些当地弥生人学普通话的奇怪口音。
他虽然仅仅是个别子铜山的负责人,但却是整个爱媛县的太上皇。整个爱媛县在建县之前叫伊予,除了有温泉外就是简单的种植稻米和在濑户内海边儿上钓鱼。当地的人属于典型的部落民,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那种。
而现在的爱媛县,则是整个扶桑都护府少数等用上电的地方。虽然这些电力主要是供应别子铜山进行开采和精选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正是因为别子铜山的缘故,整个爱媛县的普通部落民才不挨饿了。
他正在整理一些书面材料。他的妻子正各给他收拾一些简单的行李。当初定了婚约的那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秦心,如今已经成了标准的大和抚子,虽然在他面前还是会时不时的露出儿时的跳脱来。
作为爱媛县的太上皇,刘长启还是要给本地争取一些福利和发展的。作为目前和鹰手营子铜矿一同供应县内铜矿石的地方,刘长启打算跟县冶金委员会的人打打擂台,准备争取一套侧吹冶炼设备,起码别光开采矿石,铜冶炼也要跟上。毕竟在历史上,别子铜山一共开采了两百八十多年。而且这里是后世松山经济圈儿的所在,也不是没有什么发展潜力。
虽然后世这里的最大特产是甜橙和珍珠。
拎着自己的皮包,刘长启从自己家出来,爱媛县的县令已经在门口的马车旁边等着他了。看的出,这人很紧张。
“丹生谷,不要这么紧张,他们又不吃人。”
这位县令叫丹生谷,土生土长的弥生人,虽然穿着一身圆领袍,但是做派上却怎么也没有唐人那种从容的姿态,总是缩手缩脚。他的名字是共和七年,扶桑都护府要求治下所有人都要有名字的时候起的。他姓丹,叫生谷。姓名是从炼铜的胆水上得来的,而生谷就是多长稻子的意思,非常的接地气。但是这几个字连起来非常像后世的日本姓氏,这让刘长启总是直呼他的全名。
“下官,下官只是……”坐进马车里,丹生谷下官了半天,也没说出个完整的话来。
“好啦,到了地方,你只要把爱媛县的民生情况说一遍就行,剩下的我来。”
“喏~多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