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娱乐圈毒奶影后 > 卷4:华国超新星第六章17

卷4:华国超新星第六章17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娱乐圈毒奶影后 !

    第2个片段表演结束就到了第3个片段。

    如果说第2个片段只是让肃顺从众多官员之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咸丰帝的赏识的话,那么,这一个片段就更能说明肃顺的能力了。

    左丘依白知道要掌握这一段的表演节奏,首先得要知道背景,这段剧情不多,但前情却不少。

    清朝咸丰8年就是干支纪年的戊午年。

    这一年正逢首都,也就是北京顺天府的乡试。当时的主考官是协办大学士,从一品,军机大臣,蒙古正蓝旗人柏葰,副主考是户部尚书朱凤标和,左副都御史程庭桂。

    8月初8日乡试一开场,就有谣传说,考场所在的贡院大堂发现了大头鬼,据传贡院中的大头鬼不轻易出现,出现一定有大案将要发生。

    9月16日发榜,前10名中赫然就能看到旗人平龄,他是一位著名的京剧票友,经常登台演出,因而引起舆论大哗,大家都质疑优伶竟然能高中举人吗?

    十月初七日,御史孟传金上奏咸丰皇帝,参劾此次乡试有舞弊行为,特意指出“平龄朱墨不符”。

    为了防止考官认出考生笔迹从中舞弊,清代科举考试规定考生亲笔所写的试卷用墨笔,然后指定人员用朱笔照抄呈送考官批改,“朱墨不符”即意味着平龄的试卷已经被篡改或调换。

    咸丰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全庆、兵部尚书陈孚恩会审此案,戊午科场案就此开场。

    平龄被提审,但不久即死于狱中。

    等重新勘察平龄的试卷后,竟然发现其墨卷内的草稿不全,朱卷内也有七个错别字曾被人改动过。

    十月二十四日,此次乡试的全部试卷在圆明园的九卿朝房重新勘察,发现“本年乡试主考、同考荒谬已极”,有错误的试卷竟然有多达50多本,甚至有一人的试卷错别字达三百多字,竟然也中举。

    咸丰闻讯大怒,立即将主考官柏葰革职,朱凤标和程庭桂解任。讽刺的是,就在此次乡试结束不久的九月,柏葰升任正一品文渊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清朝只有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谓为“真宰相”,是真正的位极人臣。

    随着案情的深入,柏葰直接卷入舞弊的证据浮出水面。

    考生罗鸿绎通过同乡兵部侍郎李鹤龄的关系,结识了同考官浦安;浦安又通过柏葰的看门人靳祥的关系,请求柏葰同意调换罗的试卷使其中举。

    事后罗鸿又向柏葰、浦安行贿。

    咸丰九年二月十三日,载垣等人向咸丰汇报案情及处理方案,拟将柏葰“比照交通嘱托,贿买关节例,拟斩立决”。

    由于柏葰是咸丰的爱臣,因此咸丰皇帝想替他开脱,但“诸臣默无一言”无人附和,而户部尚书肃顺当场力争,认为科举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应该严格执法,才能改变科场上由来已久的恶习,力主将柏葰明正典刑。

    在此情况下,咸丰认为柏葰“情虽可原,法难宽宥”,同意将他“斩立决”,但咸丰很痛苦,“言念及此,不禁垂泪”。随即同案犯浦安、李鹤龄、罗鸿绎与柏葰一同四人被押往菜市口斩首,此事震动朝野。

    随即同案犯浦安、李鹤龄、罗鸿绎与柏葰一同四人被押往菜市口斩首,此事震动朝野。

    有清一朝,极少有正一品大员被公开处斩,罪大恶极如和珅也仅是被赐自尽,连柏葰本人也认为皇帝会下旨特赦改为发配边疆效力,因此甚至还备好了行李,没想到等来的竟然是执行斩首的命令。

    戊午科场案并未随柏葰四人被杀而终结,案情还在进一步发展。

    在之前的审讯中,浦安供称他听说副主考程庭桂曾烧毁过请托者递送的条子,程庭桂因此被捕,招认他的儿子程炳采接到过几个人的条子,都是通过几位官、二、代的关系转送的,其中竟包括了参与审案的兵部尚书陈孚恩的儿子陈景彦。

    这是一起有组织的大规模舞弊活动,先后有刑部候补员外郎陈景彦、翰林院庶吉士潘祖同、工部郎中李旦华、工部候补郎中谢森墀、学政学录王景麟、附贡生熊元培、候选通判潘敦俨等人向程炳采递送或转送条子,让他利用其父程庭桂的职务之便,在考试中帮忙打点关照。

    这些请托者和递送条子的官、二、代全部被捕,咸丰九年七月全案审结,载垣等拟将程庭桂、程炳采父子共同斩首,咸丰念及程庭桂是两朝老臣,不忍将他们父子一起处死,法外开恩将父亲程庭桂发配军台效力,儿子程炳采仍然处斩,案中的请托者七人宽大免死发配新疆,戊午科场案至此结束。

    这第三段就是肃顺对柏葰的处置。

    根据《大清律例》的规定,对被处以死刑的犯人,通常要考虑八种法外开恩的情形,统称为“八议”。

    八议者,一曰议亲,二曰议故,三曰议功,四曰议贤,五曰议能,六曰议勤,七曰议贵,八曰议宾。

    柏葰身为一品大员,符合“议贵”的情形,即“爵一品、及文武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者”,都享有定罪时从轻发落的特权,这也是清代极少一品大员被处以极刑的主要原因。

    而且柏葰本是个洁身自好的人,道光二十三年奉旨出使朝鲜时,朝鲜按惯例给予清朝使者馈赠,柏葰都一概拒绝。

    因此柏葰下狱后,同情之人居多,认为他本身并没有贪污行为,顶多只是失察,让自己门丁钻了空子而已。

    因为有八议的规定在,柏葰真正被处死的可能性极低,按惯例是先押送至菜市口候斩,然后由皇帝施恩减刑,免除死罪改为流放发遣。

    这一个片段一开始就是柏葰在行刑之日照例冠摘缨冠,穿上元色外褂,与官差同赴菜市口,先对着皇宫方向感谢皇恩,然后静候驾帖。

    这时候在场的人大部分包括柏葰自己都相信咸丰皇帝必有格外施恩的旨意,死罪一定可免,不确定的无非是流放至新疆还是军台而已。

    所以直到临刑前,柏葰还交代自己的儿子,让他回家打包一些长途应用的衣物器具。

    而肃顺带着圣旨来到现场,宣读圣旨。

    这事本不该是肃顺做,但是艺术嘛要有冲突性,所以剧本里面肃顺据理力争之后快马加鞭领着圣旨就来到了菜市口。

    ------题外话------

    感谢闻溪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