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明末大财阀 !
三月份在李亨的持续关注下,火铳厂实现了月产三百六,超额完成了当月任务,而纸弹厂也完成了二十万发的储备量生产,经过培训后的这些新妇女每个月可以给李亨带来五十万发纸弹的产量。
而随着手里的火铳越来越多,训练消耗也越来越大,平均每个士卒两天能打十发纸弹,每月就是三十万发。
打了三十万,储备二十万,预计到五月底六月初出发的时候,每个士卒备弹能达到二百发,其中士卒自己携带一百发,后勤携带剩下的二十万发纸弹。
按照正常情况这么多纸弹足够打一场战役了,后世有过研究,这个时代的燧发枪,一场遭遇每个士卒平均能射出的子弹不超过五发。
剩下的要么是敌人退了,要么就是敌人上来了要肉搏了,根本没有时间在发射了。
李亨觉得自己就是出去浪一年也未必能碰到四十场遭遇战,除非是哪里有事就往哪里钻,或者遇上守城之战。
即使守城这些纸弹也够用了,经过训练,李亨这只乡勇燧发枪的命中率达到了百米内百分之二十。
带着四十万发弹药的李亨把纸弹全部打完能够杀死八万名敌人,所以城要么在李亨纸弹打完之前就破了,要么就是敌人经受不住这个损失就撤退了。
有了富余的铁匠,李亨又制造了新的铸铁模具,搞手榴弹,看多了抗日神剧你就会觉得手榴弹应该是能打飞机能炸坦克,战列舰航母来上一枚那也得立马沉没。
实际上黑火药手榴弹其威力也就那样,李亨采用的是木柄甜瓜样式,大明的科技水平可能不如边区,但是胜在李亨有的是时间可以精心雕琢。
例如预制弹片,完全可以制作好钢模具,然后批量话生产。
清朝有人使用全钢模具造炮,月产量比泥范高了数百倍,后来经过实战发现,这种炮出现各种问题不实用。
不过当钢模铸造技术用到手榴弹上,那就完全没有问题了,这本来就是一次性的东西不要求质量有多高,能炸碎才更好。
但是实际效果确是,一般情况下装药二两爆炸范围也不过六七米的样子,当然装的越多威力越大,但是再重一点就仍不远了。
二两装药加上铁壳木柄的重量加起来已经到一斤半了,如果选择优秀的掷弹兵能够扔出五十米的样子,感觉实战应该没有问题了。
没有重火力的情况下,李亨只能选择用手榴弹来代替了,不过看着士卒拿着火折子在那点燃引信,李亨觉得可以搞一个拉发引信。
这玩意又不是啥高科技,尤其是李亨已经点亮了燧发枪技术线的情况下,燧石摩擦就会发火,关键就是要设计一个结构保证在拉动之前燧石不会自己因为碰撞而自燃,那就很尴尬了。
当然这个结构最好还容易制造,拉发的成功率要高,经过多次实验,一种带垫片的摩擦结构最后被采用。
燧石先捣碎成小块然后混入少量火药用米浆做成一个环状结构阴干,然后用拉环穿过一截有棱角的铁丝,然后引燃导火索完成引燃过程。
手雷作坊开工,因为模具李亨一口气制造了一百个,所以一天造几千个手榴弹壳都不成问题,不过拉环结构确是个精细活,雇佣了五十个手脚勤快的妇女,一天能做一千个,平均一天一个人才造二十个。
即使这样,一个月也是三万枚了,对于李亨的两千人加上周万年的两千人也足够用了。
李亨打算每人预备十枚,不够了就在从后面运,至于带的更多,不是不想,实在是后勤压力太大了。
一个手雷一斤半,加上装箱什么的平均两斤,四万枚就是八万斤,大明一辆普通马车载重最多也就是一千斤左右了,八万斤,光是马车都要八十辆。
这路上还要带纸弹,还要带备用的火铳,还有大量的粮食、草料、帐篷、炊事工具等等,要知道光一个月的粮食就要三百车,一次出征准备李亨现在已经要带八百车的东西了。
除非一直沿着运河走,打仗也一直不离开运河边,否则后勤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八百辆马车就是八百个车夫,然后还要不少于五百人的护卫力量,江南能买到的驾车用马其实不少,价格大多是十两银子一匹左右。但是能托着人打仗的战马就是稀罕玩意了,有钱都买不到。
三月底周万年再次来到宝山县:“李兄,哈哈,我又出来了!”
李亨翻了翻白眼:“马上就要考试了,你来我这晃荡个啥?”
周万年哈哈一笑:“当然是邀请你一起来参加院试了!”
李亨看看他:“那我真要谢谢你了!怎么样?今年有信心考中么?”
周万年得意的说道:“那必然是考不中的,要不然还要去参加乡试,又要被我叔叔唠叨。”
李亨无语的看着他,你这么理所当然的一点都不惭愧是认真的么?
周万年笑完之后也叹了一口气:“我叔叔说,‘不中秀才始终是个白丁’今年我要是在考不过,等他回来我就要头悬梁锥刺股。”
看着忧郁的周万年李亨甚至有些想笑,不过周万年忧郁之后有哈哈大笑:“不过这次会试我叔叔最少也要明年下半年才能回来,我还能玩一年半!”
李亨想了想:“也好,反正闲来无事,咱们就备考吧,考中考不中不说,只要咱们还在学习的路上咱们就还是读书人,要不然岂不是真的成了白丁。你带书了么?咱们一起温习!等考试的时候在一起出发。”
周万年愣愣的看着他:“书?你这里没有么?好歹你还是卖书的,还有报纸,你不会连这些都没有吧?你以前的书呢?”
李亨斜眼看他:“你没带就是没带,扯上我干嘛!我的书……自然是在……家里。”
其实他的书放在那里了,他还真的不知道,反正从松江府搬家来这里之后李亨就从来没有在翻过那些书了。
这要是回去问传到李氏的耳朵里,那岂不是要气出病来?
李亨眼珠子一转:“我这街上好像就有书铺,我带你去买吧,我的书也旧了,正好买一套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