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大清巨鳄 > 第三六八章 爱惜元奇

第三六八章 爱惜元奇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大清巨鳄 !

    西暖阁里一片安静,一众大臣都仿佛老僧入定一般眼观鼻,鼻观心,人人心里都明白,除了元奇这个怪胎,没有哪家票号钱庄银行有胆子承接朝廷发行的巨额国债,动辄上千万两的白银,别说没这分实力,就算是有实力,也没人敢冒险。

    原因很简单,民间私人之间借贷发生纠纷,还可以讨债,讨债不成,还可以将官司打到官府衙门,可是,把钱借贷给朝廷,朝廷不还债,跟谁讨要去?连官司都没地方打,况且,国债不仅利息低于市面上的利息,期限又长,谁吃饱了撑的,愿意做这风险奇高且还亏本的生意。

    虽说众人心里都明白,但谁也没想到卓秉恬会当着道光的面如此问,一个个心里都有些忐忑,暗怨卓秉恬冒失,穆章阿也是低眉垂眼,不敢接这话茬。

    见众人都不吭声,道光缓声问道:“为什么元奇敢于承接朝廷发行的大额国债?”

    听的道光如此问,众人心里都是一紧,卓秉恬却不慌不忙的躬身道:“回皇上。元奇承接国债是为效仿西洋,在大清建立金融市场。”

    这一点,户部左侍郎吴其浚在国债顺利推行的折子中提及过,道光也记得,但吴其浚在折子中语焉不详,道光也不明白元奇为何要建立金融市场,正自沉吟,穆章阿却是开口道:“元奇以亏损数百万的代价建立金融市场,目的何在?”

    见他有意将众人往沟里带,王鼎沉声道:“元奇建立金融市场,自然是为了顺利推行国债,亏损一两百万元,总比将所有国债都在攥在手里强,将国债投放市场,自由流通,有利于国债的持续发行,有利于国债发行正常化,规范化,穆大人莫非不看报?”

    “《西关日报》对于西洋的国债发行,西洋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等有着详尽的介绍。”卓秉恬接过话头道:“元奇银行从创建之初,便是仿效西洋——低息放贷,建言发行国债,创建金融市场,这一步步都是有迹可循,目的就是在大清建立成熟完善的金融体系。

    英吉利之所以强盛,之所以能够建立强大的海军舰队,之所以能够支撑与法兰西国长达百年的战争,就是因为拥有完善的金融体系,有活跃的金融市场。”

    王鼎故意问道:“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很重要?”

    “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富国强兵的根本。”卓秉恬缓声道:“完善的金融体系,活跃的金融市场,有利于吸纳民间大量的闲散资金,这不仅是利于朝廷发行国债,也有利于商业繁荣,有利于手工作坊——也就是工厂的兴盛发展。

    元奇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手头掌控了巨额的资金,机器制造厂、造船厂、弹药局、机器缫丝厂、机器榨糖厂,铁路修建,昌化铁矿,哪一样不需要大额的资金投入?

    元奇在快速壮大的同时,也为朝廷带来了大额的税银,仅是广州府的机器缫丝厂一年就缴纳税银六十万元,元奇如今一年上缴的税银已经将近二百万元,在过一两年,随着机器榨糖厂的推广和昌化铁矿的大量开采,元奇一年的税银将轻松突破三百万元。

    英吉利为什么富庶?为什么能够有钱打造庞大的海军舰队,就是因为英吉利有着不少象元奇一样庞大的商业集团公司。数年前解体,以前一直垄断广州贸易的英吉利东印度公司,就是一家比元奇还要庞大无数倍的大公司。

    大清若是多有几家象元奇一样庞大的公司,也能有充裕的财力打造庞大的海上舰队,何至于被英吉利威胁!”

    “如此说来——。”穆章阿似乎是自言自语一般的说道:“元奇敢于承接朝廷发行的巨额国债,是因为每年要交纳大额税银......。”

    “此言大谬。”王鼎毫不客气的道:“元奇敢于承接国债,是因为元有能力筹建金融市场,有把握将国债在金融市场流通,两淮盐商,江西铜商,山西票号,每年缴纳的税银亦不少,可敢承接朝廷国债?”

    穆章阿沉声道:“元奇一家独大,非朝廷之福,亦非元奇之福!”

    暖阁里再次安静下来,穆章阿这话不无道理,元奇本就垄断广东钱业,若是再垄断两江的钱业,对朝廷而言,对元奇自身而言,确实都不是什么好事。

    默然半晌,道光才开口道:“英吉利东印度公司是怎么回事?”

    “回皇上。”卓秉恬躬身道:“《西关日报》对于东印度公司的介绍并不详细,微臣仅知道东印度公司是英吉利最大的公司,垄断英吉利与大清贸易一百余年,英吉利在海外众多殖民地,皆是该公司开辟的,印度的棉花贸易,鸦.片贸易,广州的茶叶贸易,皆是该公司掌控,为何会倒闭,微臣也不甚清楚。”

    略微沉吟,道光才道:“着吴其浚在广州打探一下东印度公司的情况。”

    “微臣遵旨。”卓秉恬连忙躬身道。

    道光为什么要了解东印度公司的情况?穆章阿心念一转,随即躬身道:“皇上,地方商团相互制衡,方合中庸之道,元奇若是一统江浙钱业,必然是一家独大之局面,日后难以制衡,奴才窃以为,朝廷在江浙发行国债,不必急于一时,可缓缓图之,元奇一统广东钱业,也不过只用了两年时间.......。”

    听的这话,道光心里一动,元奇要想一统江浙钱业,也非是一蹴而就之事,至少也需要两三年时间甚至更长,有这时间,为何不能扶持其他钱庄银号?任由元奇发展,日后必然会有尾大不掉之患。

    稍稍沉吟,他才缓声道:“此事稍后再议。”说着,他拿起林则徐的折子道:“林则徐建言,大张旗鼓调集重兵防守天津,以绝英夷攻击天津之念,转而吸引英夷攻击江宁.......。”

    见道光将话题转到兵事,卓秉恬心里不由的一沉,很显然,穆章阿的话打动了道光,若是朝廷决意在江浙另外扶持一家钱庄银号垄断江浙钱业,又或是在江浙各省扶持钱庄银号各自垄断一省之钱业,会是什么情形?元奇又将是什么反应?

    道光话一落音,江苏吴县人,熟悉大江航道情况的大学生潘世恩就开口道:“皇上,江宁至海口航道水文复杂,英夷舰队多大舰,岂敢冒险进入内河,逆水而上攻击江宁?”

    “这折子你们看看。”道光说着拿起折子看了一眼兵部尚书祁寯藻,道:“实甫,你来念念,最后一段。”

    林则徐在折子里说英夷舰队可以乘着涨潮之机进入海口,并有蒸汽轮船可以拉拽战舰逆水而上,且有熟悉内河航道之汉奸领航。祁寯藻一念完,王鼎就开口道:“英夷舰队进入内河攻击江宁,能否把握机会一举全歼?”

    这话可没人敢接,英夷舰队在东南沿海肆意劫掠,沿海府县对于英夷舰队战力都有详细的禀报,而且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一句话——不可力敌。就算是英夷舰队进入内河,那大江也甚是宽阔,甭说是一举全歼,能取得一场大捷,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见的没人吭声,潘世恩迟疑着道:“江宁是江南都会,亦是兵家必争之地,毁于战火,或是陷落,必然导致两江糜烂,损失之大,不堪设想......。”

    祁寯藻缓声说道:“林则徐、易知足预判英夷大举增兵,必然不会再满足于沿海骚扰,而是会攻击重要目标,以逼迫朝廷接受割地赔款等丧权辱国之条件,攻击目标不外乎三个,广州、江宁、天津,这三地皆便于英夷舰队攻击,而广州因为防备森严,遭受英夷攻击的可能性最小......。”

    听的这话,潘世恩赶紧闭嘴,天津乃京师门户,英夷一旦攻占天津,必然会乘势兵临京师,两相比较,自然是天津为重,江宁为轻。

    “潘大人说的是——。”穆章阿缓声道:“两江是财赋重地,若是英夷攻陷江宁,糜烂两江,没有十数年,怕是难以恢复元气,还望皇上三思。”

    潘世恩不由的暗骂了一声“无耻。”他是坚决主张禁烟和抗击英夷的,哪能甘心被穆章阿当枪使,当即躬身道:“皇上,不坚决抗击英夷,禁烟便难以贯彻,微臣虽不忍江宁毁于战火,但更不愿鸦.片流毒天下。”

    道光面无表情的看了两人一眼,没有吭声,兵部满尚书裕诚揣摩了下道光的心思,才缓声道:“引诱英夷舰队进入内河攻击江宁,虽无十足胜算,却有放手一搏之机会。”略微一顿,他才接着道:“英夷既有汉奸领航,应该也不乏汉奸打探军情,不可轻忽,如何向江宁增兵,须的妥善布置。”

    道光当即顺着话头道:“说的好,只要英夷舰队进入内河,就是机会。至于如何调集兵力防守天津,如何向江宁增调兵力,军机处和兵部商议一下,限两日内递个条陈上来。”

    “微臣等尊旨。”一众大臣连忙躬身道。

    略一沉吟,道光才道:“王鼎、卓秉恬留下,其他人跪安。”

    待的其他人行礼退出暖阁,道光看了王鼎、卓秉恬一眼,道:“元奇低息放贷,积极缴纳税银,承接国债发行,主动大额捐输以增强广州防务,组建团练协助绿营水师抗击英夷,修建铁路以供朝廷考察.....堪称商团之楷模。”说着,他轻叹了一声,道:“朕何尝不希望大清能多有几个元奇这样的商团.......。”

    多有几个元奇这样的商团?卓秉恬咂摸了下,躬身道:“皇上,微臣窃以为,元奇模式,难以仿效......。”

    “嗯?”道光略微有些意外的道:“为什么?静安且说说。”

    “回皇上。”卓秉恬从容说道:“元奇是通过茶叶崩盘,挤兑的广州钱庄银号纷纷面临倒闭,这才能一统广州钱业,随后又通过顺德的生丝霸盘,将广东丝商一网打尽,积累了巨额的本金,确立了钱行霸主的地位,随后,元奇银行采取低息放贷,高息存款的方式,挤压得其他府县钱庄无利可图,最终才得以一统广东钱业。

    元奇银行规模虽大,本金也雄厚,但因为是低息放贷,高息存款,实则利润微薄,支撑元奇获取高额利润的,是机器制造厂、机器缫丝厂,后继还有机器榨糖厂和昌化铁矿。

    微臣斗胆揣测,就算两江钱庄能够勉强捏合在一起,垄断两江钱业,筹建起证券交易所,却也没有胆量敢承接朝廷发行的巨额国债。”

    道光皱着眉头道:“发行国债,广州不是有例可循?”

    王鼎直言不讳的道:“发行国债,纯属吃力不讨好,而且还是亏本生意,最主要的是,他们担心朝廷赖账。”

    道光一阵无语,半晌才道:“国债乃是朝廷的信用所在,朝廷岂有赖账之理?”略微沉吟,他才缓声道:“朕是爱惜元奇,才不让元奇一统江浙之钱业......。”

    卓秉恬迟疑着道:“能否提高国债利息?让钱庄有利可图?”

    这是什么馊主意?国债发行动辄上千万,一借三五年,甚至是更长,利息高了,如何负担得起,元奇还言之凿凿的表示要逐步降低利息,这里却让提高利息!道光瞥了他一眼,道:“江浙的国债利息提高,广东的国债也必然要提高,不说多,一分的息发行二千万国债,朝廷一年要还多少利息?贰佰肆拾万!朝廷背负的起?”

    王鼎、卓秉恬登时都不吭声了,道光沉吟了一阵,才道:“元奇不是想在江浙推广机器缫丝厂.......?”

    什么意思?卓秉恬一转念就反应过来,这是想让江浙的钱庄仿效元奇,垄断江浙的机器缫丝厂,如此公然挖元奇的墙角,元奇肯干?而且缫丝机、蒸汽机都掌控在元奇的手中,元奇还不卖出天价来!除非是夺了元奇的机器制造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