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明末阴雄 > 第177章 皇权不下乡

第177章 皇权不下乡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明末阴雄 !

    但是,问题就出现在这,他们虽然很有干劲,也很有信心,但是他们并不是专业的炼铁工人,也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完全是凭借满腔热血在做事,结果可想而知。

    对于炉温控制,铁矿石选择,煤炭去杂质,操作流程等等一些列的操作,他们都不知道,能炼出来一部分合格的钢铁,已经是一件很奇迹的事情了。

    孔有德的想法,其实就是用这种土高炉来炼钢,结构他已经知道了,大概的步骤高中化学课本里面有,他也有些印象,建立起那样的高炉完全不是事儿。

    具体操作他也不清楚,但是大概流程还是知道的,大不了让下面的人一直试验就是,他有的是人力物力财力,一次不成功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只要每次做好记录工作,总结经验,总有一次能成功。

    一旦能够炼出第一炉合格的钢材,炼出第二炉,第三炉乃是第一万炉,那都不过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想清楚了这些,孔有德就开始根据记忆,开始书写炼钢的办法了,包括高炉的结构,炼钢需要的材料,

    当然,只是一个指导思路罢了,并不能够当做具体操作,至于如何炼出钢,还需要赵一,王江这些铁匠们自己去钻研。

    他还是在其中记载了一些,有关提高成功率的方法,比如将铁矿石打碎,不要用大块的铁矿石,用焦炭替代煤炭,宋朝开始就有了制取焦炭的技术,这一点没必要担心,还有其他的一些他能够想到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孔有德刚吃完早饭,赵一,王江,吕兴初就按照昨天的吩咐,来到了总兵府。

    孔有德就将这些东西给了赵一,王江等人,并且开出了赏格,只要他们能够成功的炼出钢材,一共五百两银子的奖赏,由吕兴初负责分配。

    后面的事情,孔有德就不打算参与了,自己知道的也只是不过是理论罢了,一些有用的东西他也记载了下来,实际操作还是交给下面的人好了。

    炼出钢材几乎是注定的,当然不大可能一次就成功,而且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他也就没必要在冶炼坊里面苦等着,只要练出来通知他一声就行。

    交代了这些事情后,冶炼坊的几个人感恩戴德的户去了,他也准备去登州府学,这里同样是一个对他来说很重要的地方。

    “乌焦巴弓,牧隗山谷,车侯宓蓬,全郗班仰,秋仲……”张益达一边背着识字课本,一边偷眼看着在远处同那口铜钟并列悬挂的那几样东西,不由得咽了一下口水。

    “该死,我又忘了!秋仲后面是什么?”

    “秋仲伊宫!”

    一旁用皂角揉搓着衣服的吕小布,笑嘻嘻的提示了他一下。

    “我说老张,你是不是又惦记着那个了?”吕小布有些戏谑的指了指高高悬挂在墙上的腊猪腿。

    “去!就好像你不想似的!”张益达黑脸微微发红,啐了一口,继续背书。

    当初拿下登州城之后,白沐霖因为成功的说服了耿仲明打开城门,功劳甚大,孔有德就把他安排到了登州府学,担任副校长一职,至于校长一职,自然是孔有德担任了,虽然他并不怎么管事。

    以前的那些个祭酒,司业,教谕等等职务,孔有德听着不习惯,直接改成后世的名称了,听着舒服多了,反正他也不准备继续在体制内做事,没那么多顾忌,只要能够打赢朝廷的平叛大军,这些都不是事儿,打不赢怎么做都没个好下场。

    张益达和吕小布都是被白沐霖按照孔有德的要求,从辽民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分子。

    按照孔有德的条件:要熟悉农桑之事,年龄要在二十岁以下,最要命的一条,要识字,要会计数,身体没有残疾。

    这一下,让白沐霖犯了难,懂得这些的人不是没有,但是,要是在一个人身上都具备的,可就少了。

    没法子,孔有德只得条件放宽,不认识字的没关系,但是要会算账、计数的。

    最起码,要懂得背诵小九九。

    矮子里拔高个,在这接近十万辽东难民里,挑选出了张益达,吕小布他们这些人,这批为数一百五十五人的政事堂学生。

    至于这府学里面以前的那些秀才,生员,廪生以及负责管理的祭酒等人,都被孔有德赶跑了,他们现在受到的儒家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很难重新塑造,与其浪费那个力气,不如招募一些难民,从新开始。

    这政事堂,就是孔有德为了以后的统治打下的基础,招募过来的都是辽民,跟他这个辽东出身的总兵天然的合得来,再在教育期间,训练他们对自己的忠诚,那么自己就培养出了一批嫡系人马。

    当然,新的政事堂听名字就知道,不是一所军校,都是为了除了处理以后的地方事务,为了让权力能够到达基层,为了能够让自己以后的统治更加的稳固。

    明朝的皇权,只到县一级,再也没有向下了,也就有了一种说法--皇权不下乡。

    也不光是明朝的去皇权不下乡,事实上哪怕到了民国时期,凯申兄名义上统一了全国,但是权利也没有到达基层,然后,就被太祖等人从基层颠覆了。

    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中国土地面积过于庞大,人口过多,但是受教育的百姓比例非常低,古代集权政府想要跟近代国家一样,把国家权利渗透进地域社会,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另一方面,封建王朝独特的集权制度,基本能保持国家的稳定以及发展,所以官府也少有向基层社会渗透权利的意愿和动力。

    “官吏”这个词虽然会被连起来说,事实上官与吏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官是一定要通过科举考试的,而吏则并不需要,基本上都是由本地人担任,而且很多都是世袭的。

    最基层的官,即知县,辖内人口少则几千户,多则上万户,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