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半城风雨半城秋 !
孟无忧醒来时己是卯未辰初,春雨正淅淅沥沥的打在房顶的瓦片上,没有阳光的早晨象遮着块灰布似的,灰蒙蒙一片。
赵嬷嬷也一夜不曾睡安稳,但毕竟是在宫中侍候了十几年,即便心中不安,面上却不显。
孟无忧看到朝食中,有一小碟赵嬷嬷亲手做的碧玉卷,顿觉得赵嬷嬷远比表面看来要紧张。多年相处,孟无忧发现赵嬷嬷但凡遇到极烦心或极开心的事,都会下厨亲自做一回碧玉卷,这个习惯恐怕赵嬷嬷自已也是不自知的。孟无忧也从未点破。这会心下倒是奇怪:
“照理,自家实力赵嬷嬷是知之甚祥的,父亲惹下的事情虽然不小,可也不是什么捅破天的大事,主家除非抄家灭门,不然也罪不及奴仆,况且赵嬷嬷还是自由身,这紧张,倒是耐人寻味。”
赵嬷嬷因总管内院里的事务,平日里己极少亲自侍候孟无忧用餐,今天孟无忧刚醒时迷瞪瞪的,倒似乎听到赵嬷嬷正小声的吩咐着负责厨房采买的吴妈妈一些什么事宜,声音太小倒没听真切。
知道赵嬷嬷在,即便没什么胃口,孟无忧还是慢条斯理的用着朝食,那一小碟子碧玉圈用完,还用了一碗碧粳米粥。
终于收拾完的孟无忧装作才知道赵嬷嬷在外间:
“宜春,我怎地听到嬷嬷在外间似的,你去问问,嬷嬷可是寻我有事?”
宜春应声:“是”。
转身出了外间,伸手打帘子时小小的翻了个白眼,心下想着:
“装得挺象样子,平素逗弄一下我们倒也罢了,这会连赵嬷嬷也敢唬弄。”
赵嬷嬷进来的脚步倒与平时无异,孟无忧不由从心里赞叹一句:
“不愧宫里出来的,这份不动声色,就不简单。”
宜春也不用吩咐,自去搬了绣墩给赵嬷嬷。赵嬷嬷也没端着,斜签着身子落了坐,宜春又自家主子和孟嬷嬷端了茶,才站在一边候着。
赵嬷嬷端着茶杯,用杯盖子轻轻拔着茶水中细微的茶叶沫子,并未急着出声。
孟无忧不由愣了一下,心下思忖:
“父亲的事,昨日几个大丫鬟也是知道的,什么事连宜春都听不得了?”
作为大丫鬟,自是极懂眼色,宜春向孟无忧告了声:
“小姐,前儿晒的菊花,发散了好一阵子药性,应该可以泡茶了,宜秋今早才说小姐昨晚睡得不安稳,怕是昨日晒了太阳,我这就去寻了菊花出来,拿点蜂蜜泡了水给小姐解解暑气,可好?”
孟无忧不由笑了起来,心道:“这丫头倒是越发上得台面了。”嘴里却应:
“好春花,赶紧的去,今早才觉着嘴里有点发苦。”
宜春心道:
“您哪里是嘴里发苦?出了候爷这一出,估计您是心里发苦呢。”
转头对赵嬷嬷,问:
“嬷嬷,也给您泡上一杯,可要多加点蜜?”
“那就麻烦咱宜春了。”
赵嬷嬷对自己调教出来的这丫头也是满意的。
“小姐,嬷嬷说句越矩的话,候爷的事,还是要早作打算。你年纪虽轻,但一直是有成算的。”
赵嬷嬷也不藏着掖着,开门见山道:
“可心里再有成算,你年纪毕竟在这,经的事少,也有些事下知情,难免会把有些事看轻了。”
孟无忧听这话,赵嬷嬷仿佛是话中有话:
“嬷嬷说的是,不瞒嬷嬷,昨晚实在是想了半夜,也没想出个有章程来,倒是越想越迷糊了。今早嬷嬷不来,我也是要去寻嬷嬷的,祖母年纪大了,母亲身体又时好时坏,忧心多了对养病也没益处,二叔倒是有主意的,可相隔得远,这信一来一回的总得个来月,若有事就怕担搁了,总应该想了些稳妥的主意才好商议着,哥哥明年也该下场小试了,分了心终归不妥,倒是嬷嬷见多识广,给我拿个主意才好。”
孟无忧这话让赵嬷嬷心下无比妥贴,不论别的,这番信任就十分难得。
“小姐可有想好的章程,说出来一同参祥一二倒也要得。”
赵嬷嬷也没回帮拿主意的话。
“倒是想了个大概,”
孟无忧道:
“杨三出事,此事本是他自作孽,但杨家行事,自己总不会有错的,所以这责任,父亲是要担着的,宫里还没有消息传来,不知今上是何态度,嬷嬷在宫中也日久,可能猜测一二?”
赵嬷嬷想了想,倒有点明白了,杨家虽然手眼通天,但只要不想造反,对皇上的态度还是要有所顾忌的。
“今上倒是个心有仁义的,人也清明,杨家明着下手应也有几分忌惮。”
“那就只能下黑手了!”
孟无忧食指轻叩着檀香木茶几:
“祖母一品浩命,平日里深居简出,母亲母家得力,且不好惹事,与京中内宅妇人多有交好,交恶极少,哥哥行事端方,且随杨大儒游历,二叔手有重兵,且据守要塞,我又远在这刑州,一个女娃他们估计也不放在眼内,这么想来,能下手的还着眼着我父亲处,父亲领兵在外,还是怀王的封地,杨家是全无顾忌的。”
说到“全无顾忌,”孟无忧下意识的停顿了一下,抬眼直直的看着赵嬷嬷。
赵嬷嬷很快回道:
“今上与怀王倒无嫌隙,当年乐妃能出宫,当年还是二皇子的皇上也曾多方为其周旋,皇上并无杨家人的品性,倒是十足柴家人的大义知恩”。
孟无忧听这话,高高提着的心倒是稍稍往下落了落。但到这,孟无忧倒是有点不解了:
“庆朝立国一百六十余年,共经六代,自玄宗起,后三代皇后均出自杨家,作为君主,自是自小授受为君之道,应当明白外戚权力坐大的弊端,卧榻之则,岂容他人酣睡。况玄宗,乃至于先皇都不是无能之辈,即便是今上,也是有雄才大略的,为何对杨家如此容忍?”
赵嬷嬷想了想问:
“不知小姐可听说玄宗是因何立杨氏女为后?”
这孟无忧还真听过祖母说过一耳朵,只是当日并不十分留意:
“据说是舍了性命救了太宗太皇太后一命,太宗太皇太后感念其孝心,便将其予与玄宗为后?”
赵嬷嬷听这话,一副嗤之以鼻的表情:
“何至于舍了性命,舍了二两血肉罢了。”
孟无忧微微侧头好奇地看着一副不以为然模样的赵嬷嬷:
“二两血肉?”
说了这一大会话,赵嬷嬷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发现茶已微凉,看了下孟无忧杯中的茶汤,也还剩大半,两人这一停下来,倒都觉得有些渴了,于是孟无忧也任由赵嬷嬷将旧茶沷掉,换了新茶后逐重新说起话来:
“也是在宫中听说的,那会奴婢还在尚膳房当值,当年皇宫里冷宫里禁了位先圣宗的原淑妃,是因一言冒犯了的太皇太后而被贬了进去的,在冷宫侍候的只有一个宫女,平素里的饭食都是另有小太监由尚膳房取了送去,其时奴婢刚进宫第二年,时值立冬,宫中分发冬衣,人手短缺,于是吴姑姑便着我送了饭菜到冷宫。
因宫人大都觉着冷宫下吉利,平素几乎无人往来,行至宫门,便听那位前淑妃与伺候她的说:'不过是凭割了这二两血肉得的富贵,倒真的目中无人了。我娘家已然败落,自是再难出头,你侍候我一场,却白白误了你,估计我一去,你也不能善了,你不是一直奇怪杨家于玄宗太皇太后有什么救命之恩么?我也不瞒着你。
当年玄宗太皇太后去相国寺礼佛回来便病了,莫名其妙的心慌气短,夜不能寐,即使睡着了,也是恶梦连连,御医,太医都已诊过了,却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连方都只开一般的安神方子。法事都不知道做了多少回,和尚,道士,连道姑都诏了来,却都不曾好转。圣宗是个纯孝的,张贴了皇榜广招贤能,最后一个游方僧人揭了榜。
僧人到宫中看了一回,作法煨了符水,玄宗太皇太后居然得了一夜好眠,兹以为大好,圣宗当要大赏,僧人却拒不受,只言他道行浅薄,只能止一时,却不是长久计。
玄宗太皇太后与圣宗心存侥幸,结果当夜先太皇太后又被一通恶梦挠得又受了惊。圣宗急召了游方僧人寻长久之法,游方僧人道只有庚寅年三月初三生之人,命格有大气运的女子的血肉做引,辅以他的一药方,便能痊愈。
因要用生人血肉,宫中倒不便大肆宣扬,只私下里暗访一番,先着令户部查京中庚寅年三月三生人的女子。时年庚寅年女子年少者十六,年长者七十六,长者已难寻,少者却寻得数人,然游方僧人观之,均言其命格不贵,难压邪祟。
杨家,其时不过是吏部待郎,恰有一女,正是庚寅年三月三生辰,不知从何处得了消息,自动进的宫,寻了人往先圣宗跟前递了话,说愿以己之血肉奉献。
事关母后安康,先太上皇自己不会怠慢了杨氏女,当即在景阳宫中召了见。
杨氏女自报了家门后,开门见山便说了愿献身与玄宗太皇太后作药引。圣宗即召了游方僧人,游方僧人一见杨氏女,即与圣宗言“我佛慈悲”,当即出了宫。
圣宗对杨氏女正不知如何应对,要剜自己臣女的血肉,实在不知如何动手。杨氏女自说不必皇上寻人,她自己动手。
接过太监递过去的旨首,当场便在左手臂肉则剜了自己的一片皮肉,当即便鲜血淋漓,别说当时侍候一旁的宫人太监,连太上皇自已都倒抽了一声冷气。待太监接过血肉,扬氏女也痛得昏死了过去。
宫中好一通人仰马翻,终是止住了血保下了杨氏女的性命。
说也奇怪,僧人留下的药方,玄宗太皇太后也曾服用过,却并无效果。那入加入了血肉煎,当夜即起了作用,太皇太后一顿好眠后,第二天更是神清气爽。
久不得松快的玄宗太皇太后自是大喜,要重赏杨氏女,并留其在宫中养伤,杨氏女道自已自小衣食无忧,倒是希望慈幼局的孩童多一件御寒之物,太皇太后若真要赏赐,便折成银子送予慈幼局。
玄宗太皇太后更感其心纯纯慈悲。
杨氏女留宫中二旬,太皇太后病情日渐见好,竟比未患病时精神更舒展。
杨氏女待玄宗太皇太后大安后,自求要出宫,言多日未见,极思念其祖母与母亲,入宫时祖母甚为忧心,太后已大安,自是当回去待奉祖母。
一月后玄宗太皇太后便下旨以德妃之位迎了杨氏女进宫。
据说其后但凡太皇太后偶有疾,已为德妃的杨氏女都偷偷舍半碗血以做药引。
后太后病逝,太后之位便落到了杨氏身上。”
“奴婢当时听了这辛秘,自知非是好事,当即吓得不轻,幸四顾无人,方又倒退了十丈,故意边走边弄出声响,及至到冷宫门前,原淑妃的声音倒是停了。此事在宫中亦不得提及的,因而知情者并不在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