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失去才是真正的拥有 > 第二章 个性精神日渐陨落

第二章 个性精神日渐陨落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失去才是真正的拥有 !

    刚开始的日子总是从零开始,所以总是最难的。

    其实在几种大花:玫瑰、奥斯汀、毛茛、牡丹之中,奥斯汀最为繁复,做起来最为耗时,但花型却是我觉得最为精致细腻的。但显然国人还是对玫瑰情有独钟,所以玫瑰做的最多。

    因为每一片花瓣都是用原料擀成非常纤薄的薄片反复加工而成,所以糖花制作的关键在于两点,其一是反复制作而练成精巧自如的手感,其二是无限的耐心,耐心,耐心……

    制作一朵完整的玫瑰花,首先从花芯开始。将18号铁丝一端弯成一个圆。这个圆不能太小,不能只是一个弯,这样才便于支撑住花芯和整朵花。也不能太大,不然容易穿破花芯。称取18g花卉干佩斯,来回拉软。在手上拍一些淀粉,以防干佩斯粘手。把干佩斯先搓成球,再搓成“水滴”状。然后把刚才的铁圈从水滴的底部插入,插到水滴整体2/3的位置,再将底部插口收紧实。完成后的高度应该与宽度大致等长,如果感觉稍高,可以从顶部下压,但压的时候必须要均匀,最后再将顶部提尖,维持水滴状。完成的花芯放入最小号花瓣模具中,水滴尖至模具顶部需要留有1/3左右空间。

    其实哪怕就这几步,就已经够练很久了。因为“弯的程度”,“水滴成型”,“收口”,“按压修整”,这些落到实处,除了反复操练积累手感,没有任何机械方法可以帮助。但这也恰恰是纯手工艺术的精湛卓然之所在。

    然后就是花的制作。因为从内而外花瓣逐层增大,而花瓣需要用模具刻出来,所以模具亦会分不同型号以对应每一层的花瓣大小。因而整体的过程是:1号模具,3层;2号模具3~4层;3号模具1~2层;每一层都是3片花瓣。最后一层,3片2号花瓣,1片1号花瓣。模具的号码越大,模具越大,刻出来花瓣越大。

    可能读到这已经完全不知所云,很正常,没有亲自操作过,基本无法直接想象这种繁杂的操作流程。简而言之:上面提及的层数是每一种大小的花瓣需要贴的层数;用不同大小的模具刻出很多片花瓣,然后这些花瓣经过加工,以每层3片的方式贴在花芯上,逐层贴。所以一朵花,至少需要擀制并精加工30片左右的花瓣,每一片都得是手工擀至薄而不透程度。新手通常一天时间只能做一朵。

    而玫瑰是所有大花种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因为每一层花瓣数量很少,加工的工序也简单。比起奥斯汀6束内芯,4层外包而言,简直是热身活动。而比起牡丹每一片擀出的花瓣都需要再穿入细铁丝而言,技术性更是幼儿园级别。

    鉴于制作流程的繁复,我仅介绍一层的加工与贴合,而后不再赘述。

    加工:首先用小一号(相对于所制作的型号)的模压出所需型号花瓣(此时花瓣可稍厚),再将其擀得根部稍厚(但不能特别明显的厚),边缘很薄(薄而不透,透明感非常强最好),然后用所需型号模压出花瓣。擀制是一个非常技术的活,力道和方向,唯有经历了才懂哈哈。

    之后压模,压模时候可以拍点淀粉以便之后取下。这一步一定要把花瓣的尖部定在膜的根部,放在膜的正中间压,不然压不出玫瑰花花瓣的花纹出来,会使得花瓣看上去不够逼真灵动。最后刷自制胶水贴上花芯。贴的时候,第一层:花芯尖部贴到能让顶部留有1/3空间处再粘住花瓣,第一瓣两边选择其中一边内侧再刷胶水以贴合上花芯;第二瓣则垂直于第一瓣(未刷胶水的一边)贴合于花芯,然后将第二瓣处于内侧的一边刷胶水贴合于花芯;第三瓣插入第一瓣未刷胶水一边与花芯的间隙,然后盖在第二瓣内侧刷胶水的一边上。贴的时候还必须注意三瓣高度必须一致,贴完后需要放平调整。如此以后完成30瓣左右加工贴合。

    所以大概可以体会为什么我如此强调“耐心”。非静心、耐心,不可进一步。

    而之所以如此繁复,当然并不是因为想“自我折磨”,而是因为如果想要仿真,那必须从花型整体,到花瓣通透度,到纹路细节,都逼真至极,才能真正达到仿真的效果。看上去也才真正有艺术感染力,否则如果只是粗略模仿,一眼即可看出,倒不如直接去买塑料假花。那也根本谈不上工艺技术和艺术感了。

    说实话,再翻起当时的这些笔记,除了历历在目的制作过程令我感怀,艺术工艺的无限魅力亦显得愈发深刻。虽然努力用文字去记录,去量化过程,但真正的艺术感永远是无法通过文字去理解的。艺术工艺操作起来的美感和真正的技术流程,从根本而言,是完全不能够也没必要去描述和记录的。它们需要的是更多的人来参与,来经营,从而实现传承与弘扬。

    但在当下这个“功利”至极的社会里,在万事总会被问“有什么用”的社会里,我很忧心这些工艺技术是否还能持续创新,持续进步。

    和我相识的同学朋友,偶尔聚在一起,除了学习/工作内容,10句之内基本无法摆脱游戏和各种综艺节目。我们这个时代的灵魂,被虚拟的世界和包装出的明星世界,深深裹挟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愈发同质化,愈发虚无。可有些戏谑的是,我们却总是想寻找“有趣的灵魂”。

    我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兴趣,都去投身于艺术、文化事业。而是想反过来看,如果整个社会的娱乐/业余兴趣却都落在了同样的领域——“游戏/综艺”,那么,这个社会每一个个体的精神独立该如何实现?所以恰恰相反,如果每个人兴趣迥异反倒会是好事。

    大家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构建日常交流的内容,虽然人与人之间的可沟通性不断增强,但是,沟通内容的多样性却在锐减,不同思维碰撞出火花的可能性越来越少,那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主题会”而不是“讨论会”。

    至少我觉得这还挺令人忧心的,因为当人们不再愿意投身于真切的现实生活,投身于自我发掘,这就意味着社会个性精神构筑的彻底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