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美人心若遇浅香 >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作者:D家的天星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美人心若遇浅香 !

    苏婉儿满心欢喜的从外间回来,祁管事一脸严厉的迎上前“夫人怎买了这么多东西?”

    “祁管事可是府中出了什么事吗?”苏婉儿好奇的询问道

    祁管事想了想,低声道“夫人出府之后,侯爷抓了个胆大的细作,现在正在审问呢”

    “哦”苏婉儿有些好奇的凑上前问道“是谁啊?敢如此胆大包天?”

    “这、、、、”祁管事看了一眼懵懂无知的苏婉儿,不像是装出来的模样“是夫人的送嫁丫头,丹微”

    “丹微?”苏婉儿回眸问道“小喜,送嫁队伍中有一个叫丹微的吗?”

    小喜点了点头,“那人原是滇京城西头林家的丫头,后来林家落了难,他家的大老爷病逝。一众奴仆都被变卖了,公主瞧着丹微可怜,又看出她人仔细,办事还算稳妥就买回了王府。小姐出嫁的时候,需要送嫁的丫鬟,丹微念着公主的好,第一个同意跟来幽州的”

    “哦,那平日里做事如何?”

    小喜又道“在王府做事的时候还算事事上心、仔细,可来了幽州之后,就连着病了好几天,说是水土不服。奴婢便停了她手中的活计,让她好生休养。嬷嬷来侯府的时候奴婢还去瞧过,那小脸瘦得都不成样子了。”

    苏婉儿看了看祁管事“想必其中是有什么误会,亦或者那丫头被有心之人给利用了。你去回禀秦子阳,不,你去告诉侯爷,务必查清楚才是,莫要冤枉了无辜之人”

    “是”祁管事领命便退了下去。

    回到院子苏婉儿便换了装扮,叫上四个丫头拿着买回来的礼物,兴高采烈的就去找桑榆。方嬷嬷也不拦着,只是简单叮嘱了两句,便说要去书房找侯爷。苏婉儿也不理会,一面吃着糕点一面往东侧小院而去。

    “郡主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

    苏婉儿看着小脸微白的桑榆,从众多礼物中拿出一匹上好的杏花缎子“用这个给你做一袭裙子可好?”复又拿起一匹藏蓝色苏杭锦缎“这个给副将做一身长衫可好?”

    桑榆面色一笑的点了点头,又听得苏婉儿指着其中一锦盒喜道“这是我出嫁时大姐姐送与我的一对如意玉珏,寓意万事如意。听大姐姐说是她成婚时是皇后娘娘送的,如今我瞧着与桑榆倒是相配。对了还有一对相思子呢,这可是经了葛家五爷的手打磨过的”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对,就是这个意思。桑榆你知道的可真多”苏婉儿挠头笑了笑。小时候自己闲不住母亲也不多方由着自己,姐姐们读书习字的时候,自己在外面玩耍。姐姐们抚琴作画、吟诗颂词的时候,自己同两位哥哥在马场狂奔,恣意放纵。

    桑榆淡淡一笑,见苏婉儿拿出从外面买回来的小玩意,脸上的笑意更是浓了两分“郡主不会将我当小孩子了吧?”

    苏婉儿笑道“我瞧着你整日站在廊下,定是想出去玩。我有个姐姐,比我先出生半个时辰。因为是早产加上出生时受了惊,也落下了心疾的毛病。这些年父亲母亲都是格外小心的看护,平日里连大门都不让出去。都是我悄悄的从外面带回好吃的、好看的,为姐姐说外面的事情”

    桑榆很是羡慕,想起已故的母亲,当年也是如此看顾自己。后来母亲身子渐渐不好,却依旧护着自己不受一点委屈。哥哥来了,母亲才真正的开怀,那是自己第一次见到笑着的模样,好看极了。母亲说,父亲最是喜欢看她笑,说她笑起来最好看。

    这边二人在房中说了好一会的话,翠娥奉上茶水,躬身侍立在一旁。瞧着郡主也是真心对自家小姐好,这才放下芥蒂之心,温柔待之。

    桑榆看着面色有些愁苦的苏婉儿,立即打趣道“我这烹茶的技艺可没方嬷嬷的好,郡主就将就着吃些吧”

    说起方嬷嬷,苏婉儿便想起今日的事情,又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桑榆听了只恨当时没在现场,没看到方嬷嬷发火的模样。

    翠娥听了面上却是钦佩之色“要奴婢说,方嬷嬷当真是个厉害的人物,这心思与胆量是我们这些奴婢无法企及的”

    苏婉儿听翠娥夸赞方嬷嬷,故作不悦“翠娥姑娘不用如此说,我瞧着你也不错。做事稳妥、小心,桑榆有你照顾也是极好的。方嬷嬷那是挨了多少教训才有如今的模样,这份辛苦还是不要去尝试的好”

    这边说的真开心,简姑笑吟吟的进来,说“方嬷嬷在院中等夫人,说是有事相禀”

    苏婉儿这才起身,有些依依不舍的出了小院子。桑榆看着欢快的背影,只觉得好笑“原以为这苏婉儿是个娇养过头的郡主,如今看来,倒是我想叉了”

    翠娥唤上丫头婆子收拾屋子,“小姐,奴婢瞧着夫人性子不错。那小喜姑娘也是个讨喜的,只是那方嬷嬷不甚好相与的”

    桑榆摇了摇头,那众多礼物当众留下了那对相思子“方嬷嬷虽严厉,可胜在忠心耿耿。一心一意的为苏婉儿着想,这一点便胜过她诸多的缺点了。好在方嬷嬷也没什么缺点,对了,你将那藏蓝色的锦缎为副将送去,量身之后赶身长衫出来”

    “是”翠娥笑着退出了房门,桑榆看着相思子难掩脸上的欣喜。

    回到院中苏婉儿并没有见到方嬷嬷,有些无聊的坐在秋千架上,听着简姑的回禀的话,脸色微变。

    “这表小姐当真如此难应付?”

    简姑点了点头“早年间表姨母领着表小姐来过两次侯府,桑榆小姐身子弱没有出面。这对母女就在府中颐指气使的,侯爷念着已故大夫人的面上也没有多计较,反而躲在军营中不闻不问的”

    “不是秦子阳的亲姨母吧?”

    “不是,中间隔了一辈,夫人您也知道,侯爷身边亲人少,好不容易有个不畏惧的表姨母来侯府小住,自然是尊重的,早些年表姨母还有意送个女儿进来,那个时候正巧陛下赐婚,也就不了了之了”简姑一边摇着秋千,一边细细说道“现在夫人来了就好了,府中有主母接待,想来那表姨母也不会多管闲事了”

    苏婉儿“嗯”了一声,看见方嬷嬷低垂着脑袋从外面回来,脸色有些不好,赶紧唤道“方嬷嬷”

    方嬷嬷上的前来微微福身,简姑瞧出方嬷嬷的异样,淡淡一笑的退了下去。

    “丹微死了”

    “什么”苏婉儿惊愕“方才不是还好好的吗?”

    方嬷嬷微微叹息“受了刑罚,没支撑住就没了”

    苏婉儿只是叹息,并未言语。方嬷嬷又道“丹微有个同胞弟弟,林家落魄时被变卖了。丹微便以为那弟弟早已经死了,谁成想姐弟二人既然在幽州相逢。丹微自然是高兴的,几下便被那小子哄骗,做了细作。如今事发什么都招了,可还是没能保住性命”

    “事出有因,秦子阳也不能放过吗?”苏婉儿想起那张冰冷的脸就后脊背发凉。可当听到方嬷嬷的话,只觉得丹微可怜。

    方嬷嬷摇了摇头,“小姐知道那小子现在何处便不会如此说了”

    苏婉儿略微想了想,不可置信道“不会在戎卢吧?”

    方嬷嬷点了点头,苏婉儿再次长叹一口气“罢了,当初那丫头跟在小喜身边的,就让她去送最后一程吧,也算是尽了最后情分”

    方嬷嬷点了点头,见小姐最近似乎常常叹息,不免有些忧心“小姐与公主越发的像了”

    “哪里像了?母亲最是娴静乖巧,就连哥哥与姐姐亦是如此。唯独我是个例外,嬷嬷莫不是一时着急糊涂了不成?”

    就连父亲看着自己都说,“几个姐妹中,唯独你是个例外。琴棋书画皆是半吊子不说,还整天男儿打扮搅得滇京上下不安宁。仗着太后娘娘的宠爱整天恣意妄为,哄得你母亲格外的疼护于你。哪个姐姐像你如此这般模样,只盼你日后嫁人能有所收敛,莫要让夫家笑话才是”

    方嬷嬷突然想起什么,呵呵一笑。转身便离开去处理丹微的事情,刚迈出两步又回眸,“小姐,您还是得亲自去找侯爷一趟。丹微毕竟是咱们带来的,您是主子有不查的责任在。还有您与侯爷的婚事也是不能再拖了,昨儿个收到公主的来信,说是陛下派了画师前来为小姐与侯爷画像,就算您心中依旧不愿意,这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应付的”

    “知道了”苏婉儿从秋千架上起来,讪讪一笑。提步就往书房的方向而去,方嬷嬷跟在身后连连摇头。

    书房中,秦顾街到滇京的来信,眉头微皱。穆安掩嘴偷笑“眼下倒是一个好时机”

    黑子有些不明白的问道“什么好时机?将军好几日没去军营中了,可是要准备回去了?”

    穆安无奈的看了黑子一眼,“郡主来幽州多时了,这长公主不放心专门派了方嬷嬷前来照顾。昨儿个这院子中的阵仗早就传遍了整个幽州,如今将军与郡主再不成婚,怕是会惹得陛下不悦了”

    黑子憨憨一笑,看了看一脸春色的穆安“要不就后日吧,两对一起成婚不是更好?”

    咳咳咳秦顾冷眼看了看黑子,头一次觉得他的法子不错,可面上依旧镇定自若“随州孟家的表姨母与表小姐何时到幽州?”

    “计算着路程,明日傍晚便可到了”穆安撇了撇有些出神的秦顾,又道“这郡主身边有方嬷嬷在,那可是个厉害的嬷嬷,自然是不用担心的。可就是这丹微姑娘的事情,郡主怕是会多想,毕竟是跟着送嫁队伍一起来的,审讯时怕是还有些东西没有招认”

    秦顾放下手中的图谱,知道是方嬷嬷带来的。“这图谱你二人可看过?”

    黑子点了点头“属下看过两眼,可看不懂啊!”

    穆安拱手礼敬道“属下看过其中两种兵器的锻造,那千斤锁与长方勾。将军是否也发现了其中的微妙?”

    “当年岷山的墨氏最得意的便是锻造之术,且山庄中养了不少的江湖中人,还自立了门派,在江湖上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若是本将军没有看错,这图谱便是当年墨氏家主所绘制的其中一本《千奇兵器谱》”

    穆安同意的点了点头“当年陛下亲自赐婚将昭华长公主下嫁到了墨氏,没成想不过短短十二年的时间,墨家便成了烟灰,就连、、、、、、”

    穆安觉察秦顾脸色不对,赶紧闭嘴。侯府中的老人都知道,当年将军与墨氏的嫡女有婚约。墨氏被灭了族,昭华长公主也带着那女娃跳了崖,尸骨无存。

    “当年谁都没有见过墨氏那个嫡女,就连母亲两次上得岷山都只是隔着帘子匆匆见过一面。若她当真是死了,那为何昭仁长公主会将玉佩赠与本将军?”

    穆安也想不明白,秦顾又道“罢了,长公主迟早会说的,想必是现在还未到时候吧”

    二人都是自小便跟在秦顾身边,对于当年昭仁长公主赠玉佩一事,多少也是知道些的。只是当时以为,一来,是长公主想为将军留个念想。二来也是想主动与将军示好,毕竟长公主与大夫人是故交。

    这十年来,长公主在滇京没少为将军操心,朝堂的风向也是经老王爷与大公子的手传信到了将军的手中,不然幽州哪里会如此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