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美人心若遇浅香 >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作者:D家的天星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美人心若遇浅香 !

    庄严肃穆的大殿内,顿时雅雀无声。幽州的八百里军报,于昨日子时抵达宫中。今儿也是难得的卯时就敲起了晨钟,待听了军报,个个都提心吊胆,屏息凝神。生怕一个不甚,招来杀身之祸。

    尤其是其中几位以往主张大御与西域各部族之间的融洽、和平往来的大臣,如今却是紧握的手心布满冷汗。

    “戎卢事先有细作混入幽州城内,里应外合来了一个突袭。众爱卿有何想法啊?”

    慕容海天面容深沉如海,看向底下的臣子,尤其主合的一些文臣。眼眸似冰、似火“老六,此事你如何看待?”

    慕容青云听到这句话,忽的眼眸一沉。看了看身后安静的文臣,硬着头皮启奏“父皇,毅勇侯秦子阳此次未能事先察觉戎卢部族的计谋,导致幽州城差点成为他国之物。儿臣觉得、、儿臣、、、”

    “你是想让朕治毅勇侯的罪?”

    吓得慕容青云张大了嘴巴,赶紧解释“儿臣并非此意,儿臣只是觉得毅勇侯分身乏术,前线与幽州不能两顾,这行知周楚吓得都只身逃出了城,儿臣的意思、、、、、”

    话还未说完,便被慕容海天一记凌厉的目光给杀了回去。“老四如何看待此事?”

    “禀父皇,戎卢两年前假意停战且有修好之意,今次又突然袭击,其信誉不可信。儿臣愿请缨前往幽州,与毅勇侯一起抗敌”

    说话男子身躯凛凛,相貌堂堂。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大御四殿下,慕容芜华,字星楚。生母是后宫备受宠爱的楚贵妃,其母家更是曾获先帝御赐丹书铁券、配享太庙的永宁侯,楚成。

    慕容星楚虽是武将,朝堂之上,也是多为武将说话。在戎卢修好一事上,也是主张战,与慕容青云多有不和。朝堂争吵已是屡见不鲜,也顺带着楚贵妃与云妃多番不和,见了面也是言语犀利或是暗中较量。

    “父皇,这几年边疆战事频发,百姓连连受苦。就是国库也不能如此消耗,西域王庭使者已经出发在路上行了两月有余,三日后便可到达滇京。这戎卢棣属于西域王庭,届时咱们何不询问他们的说法再行打算?”

    “若是那些使者推得一干二净,六弟当如何?这西域三十四部族,也不是每一个部族都是心甘情愿的臣服王庭。这戎卢背信弃义的事情又不是第一次了,这王庭也奈何不得。且这次幽州之所以能守住,全靠清宁郡主,若是在商谈之时,戎卢再施计量,幽州又有何人来守?”

    “武将征战,后方亦是得大出血,这些年光是幽州的战事,国库就已经有些吃不消了,何况大御将士百万,这一笔数目,四哥可算过?清宁郡主不过一介女流之辈,四哥从何处听来的流言蜚语?这八百里军报昨夜才呈达,毅勇侯都未言明幽州是郡主守下的,四哥又是从何处晓得的?”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连身后的文臣与武将也开始争论了起来。慕容海天铁青着脸坐在明晃的龙椅上,听着底下一文一武的争论,猛的一拍桌子。

    “每次有事,你兄弟二人都在朝堂争论不休。一点规矩也无,西域王庭使者既已快到滇京,那就等使者到了再行打算。这幽州城好在有毅勇侯镇守,其手中有三十万破军外加十万的秦家军,那戎卢也只是小打小闹,不足为惧。此次幽州能守,与清宁郡主有何干系?老四,这些消息乃是胡言乱语,莫要在朝堂之上拿来辩论。行知周楚临危之际只顾自己逃生,刑部兰方之何在?”

    “臣在”

    “朕命你即刻前往幽州将周楚缉拿,暂时命你接替幽州行知一职”

    这兰方之是刚入刑部不久的一个小郎中,今次也是第一次上朝堂,虽说是钦差之命前往幽州,可留任一事、、、、、凡是在外的官员无不是想着挤破脑袋的来滇京,如今这往外任的还是头一个。

    朝堂恢复往日那般,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众臣这才舒了一口气,纷纷退出朝堂。

    宫门口,慕容垂文早早的就等候再此。见到一身英勇出来的慕容星楚,赶紧抱拳行以军中之礼“四哥可算是出来,父皇如何说?”

    “十弟,这清宁郡主守幽州一事,你是如何知晓的?”进宫之前慕容垂文来找自己,说守下幽州的其实是清宁郡主,可方才大殿上,父皇却矢口否认,还说与苏婉儿毫无干系。

    这件事知道的不止慕容垂文,朝堂之上,慕容青云一开始也是想如此说,中途被慕容海天凌厉的目光,将那些话生生给吓回了肚子里。

    “实不相瞒,是有人偷偷告知我的。这件事可大可小,若真是如此,那毅勇侯可是临阵脱逃,弃幽州百姓于不顾,这可是死罪。”

    “死罪?朝堂之上,父皇亲自言明,守下幽州与清宁郡主毫无干系,都是那秦子阳以及破军的功劳。这幽州行知怎么说也算是皇后娘娘一枝,如今陛下让兰方之前往幽州缉拿,十弟还是赶紧去凤宸宫看看皇后娘娘吧”

    说完便直接大步迈出宫门,上了马车便扬长而去。慕容垂文呆呆的站在原地,过往巡逻的士兵见到皆是停下,微微行礼。

    凤宸宫内,皇后窦氏端坐在凤位上,看着底下一个面色平静、一个眼眸含泪,垂头低泣。从一个开始比武招亲就是一场闹剧,陛下做的决定,谁也不能更改,更是不能有任何的异议。

    好在昭仁长公主最后想明白了,这大公子也没有再出现在比试台上。这淮王妃到底是武将出身,想事情总是过于的简单。淮王这些年又在并州,不理朝政之事,更是不关心战乱之事,一心只在那半圆方地。

    “这宫中尚有两位及笄的公主,臣妇与郎君唯有清秋一个女儿,皇后娘娘,您可要好好劝劝陛下啊”本来陛下同意清秋比武招亲,全家都松了一口气。可现在突然召见郎君,属意清秋嫁去西域。这让全家如何能接受?又如何能舍得?

    “王妃慎言,后宫不得干预朝政。这陛下既已决定,清秋就安心在府中待嫁便是。”若是没有礼楼一事,或许陛下真的会从公主中选一位。“本宫也会亲自为清秋备下一份礼物,陛下的意思是封清秋为昭合公主,出嫁的礼仪与嫡公主相等,你与你家郎君该是好好为清秋准备准备了。”

    “皇姐,您得为妾身说说话啊”淮王妃紧拉着昭仁公主的手,“皇姐,您府中的孩子,个顶个的好。如今那媚儿也待字闺中,脾气秉性什么的也是极好的。清秋那丫头就是个骄纵任性的,您也是知道的啊,若是去了西域,还不得闯下祸事来。”

    昭仁公主脸色微变,看着淮王妃竟有些不满“这事在皇上不在本宫这,媚儿生来体弱,就算本宫去陛下跟前说,也是行不通的”

    自己一开始不着急清秋的婚事,现在陛下透出风来,就开始着急了,还搭建礼楼比武招亲。这不是公然给陛下难堪又是什么?如今还想将媚儿拉下水,早知如此,那第一天就不该让浩明上比试台。好在第二日浩明就领了差事出滇京了,若是不然,岂不是要得罪陛下?

    “好了,现在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让外人瞧见了,岂不是笑话淮王府?好歹都是宗亲,这点子事情怎么就想不通透呢?”窦氏又唤来嬷嬷将淮王妃送下去好好镇静之后再上来,转头看了看依旧平静的昭仁公主“听说幽州起了战事,婉儿可有消息?”

    昭仁公主摇了摇头,想起一早国公府就有人送来消息,当时自己也是吓了一跳。那丫头虽然顽皮了一些,可战场也是从未经历过的,想必定是吓得不轻。

    “本宫听陛下说起此事,心口一惊。好在幽州是守下了,只是八百里军报上半字未提及婉儿一事,实在是心口难安。”这苏婉儿虽然做不成自己的儿媳,可好歹也是看着长大的孩子,出了这样的事情,关心还是要有的。

    “那丫头最是古灵精怪的,小的时候又喜欢跟在十殿下身后学了些粗浅的武艺,想必自保还是可以的。说不定过些时日就有那丫头的消息传回,皇后娘娘也莫要忧心了”

    皇后面上淡淡一笑,见昭仁公主这个做母亲的都不甚着急,也就舒了一口气。“媚儿如今也到了婚配的年纪,你也莫要再留在身边了。身子再弱,那也是要嫁人的。”

    昭仁公主立即便明白了皇后的话中之意,当下便盈盈一笑“劳娘娘费心了,媚儿这丫头自小有自个的主见,与婉儿不同。上月宫中举办宴会时,曾对孙阁老家的小孙子颇有好感。”

    “那便好,这孙阁老虽然没怎么处理朝政之事,可四个儿子亦是不错,且孙子辈的也是不乏佼佼者。皇妹口中的莫不是那最小的一个孙子,孙启?”

    昭仁公主点了点头,故作有些为难“媚儿自小有些自卑,怕那孙启瞧不上自己是个有病的,哭了好几场,整日在府中也是无精打采的模样,本宫见了都有些心疼”

    窦氏盈盈一笑“这有什么?孙阁老是个通明达理之人,皇妹若是不嫌弃,本宫就做这中间之人,可好?”

    这孙阁老虽然已经没在朝中了,可朝堂之上他的学生也是不少。就是他那四个儿子也都在朝中任职,底下孙子共七个,文的文,武的武。其中还有两个有正经的官职,关山校场的副将。若是做了两家的中间人,这孙家与苏家都会记住自己的好,日后想必也是会站在这一边的。

    昭仁公主喜笑颜开的点了点头,说了几句告谢的话,才起身告退离开。待出了凤宸宫才稍稍松了一口气,领着桂嬷嬷出了皇宫。

    “方嬷嬷回来了”一上了马车,桂嬷嬷便小声说道“公主每次进宫,太后娘娘总是旁敲侧击的询问方嬷嬷在何处,如今方嬷嬷回来,公主也可安心些了”

    昭仁公主看着车窗外往来的客商、百姓,想起方才皇后所说的事情,不免有些微皱眉头“那孙启的脾气秉性,你可都问清楚了?”

    桂嬷嬷点了点头“六小姐也知道公主的意思,一直都在府中安静的待着,如今有皇后娘娘做这中间之人,想必孙家也是不会拒绝的”

    这七小姐远嫁了,公主每日都担忧得吃不好睡不好的,若是六小姐再远嫁的话,公主怕是真的熬不住。

    “淮王府最近怕是不安宁,你去告知二小姐与三小姐,若是清秋郡主去找了她们,就好言相劝几句,莫要提及远嫁一事”

    “是”桂嬷嬷应下,待马车停在齐王府门口,看着公主进了王府,又马不停蹄的赶去国公府。

    窦氏的速度很快,这边刚出宫门,那边就已经有嬷嬷前去孙家打探。孙阁老年岁虽大,可脑子很是精明,瞧见来妨的嬷嬷一脸的笑意,言语间也掩藏不住的欣喜“敢问嬷嬷,娘娘是属意哪家姑娘?”

    嬷嬷看着一屋子的俊秀之才,上前拉着最小的一个“娘娘说了,瞧着孙小公子很是不错,与齐王府六小姐很是相配呢”

    孙启身高近七尺,偏瘦,穿着一袭绣绿纹的紫长袍,乌黑的头发在头顶梳着整齐的发髻,套在一个精致的白玉发冠之中。

    听了嬷嬷的话,敛了敛神色,不言语的垂首站在一旁。

    “多谢皇后娘娘”孙阁老面上淡淡一笑,又与嬷嬷简单说了几句,便客客气气的将人送回了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