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子午春秋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吴国崛起、缘于巫臣

第三百六十三章 吴国崛起、缘于巫臣

作者:云垂天地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子午春秋 !

    鲁成公七年(BC584)王正月,鲁国开始为将要举行的郊祭做准备。鲁成公亲自到养牛场去,为郊祭挑选牺牲。牺牲被选中后,就被牵到一处温暖干燥之地单独喂养。

    过了几天,养牛的小吏发现牛角被鼷鼠啃出了几个豁口。牺牲身体出现瑕疵就不能用于献祭了。鲁人经占卜后又选了一头牛,但是牛角又被淘气的鼷鼠磕坏了,所以这一年的郊祭就没有用牛献祭。

    本年是春秋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因为就在这一年,对吴国人的详细记载首次出现在春秋史册中。

    吴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武王(或周成王)进行大分封之时。

    当年,周太王(公亶父)打算立第三个儿子季历为继承人,又不想使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对季历构成威胁,于是命太伯和虞仲带着军队和一支移民到今山西陆平建立了古虞国。

    太伯成为虞国的开国君主,但是他没有后代,他便立兄弟虞仲为继承人。

    周朝建立后,周天子从虞仲的后人中选出一人,将他封到姑苏,为子爵,国号句吴。当时华夏地区和南方遍布着夏商时期建立的方国,越国是其中一个强国,而吴国的地理位置正处于越国北上的必经之路上,因此周人封建吴国的用意十分耐人寻味。

    当时的姑苏处于东南的荒蛮之地,五百里内没有国家,只有大小不一的部落。句吴东临大海,西望群舒,南有钱塘江做为天堑,北面是徐、郯等国。吴国气候湿热,水系纵横、物产丰富;人民断发文身、勇猛彪悍、生活安逸。

    周王室就像一个风流浪荡、四处留情的公子哥,在姑苏种下一颗种子后就把它遗忘了。数百年来由于道路不通、地缘政治和战略方向的问题,吴国和王室基本上断绝了来往,成为王室天威和恩泽无法所及的失落之国。

    吴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开化,当初华夏人把楚人当成“蛮夷”,楚国人却把吴人当成“蛮夷”,华夏人则视吴国为蛮夷中的蛮夷。但是吴国公室不是不遵周礼,而是因为无法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不知周礼为何物。

    由于周边没有强敌,所以吴国没有强大的军队和统一的装备;吴国人不养马,所以没有战车而只有步兵。但是吴国的造船技术相当发达,水军在附近那片儿所向披靡。由于气候炎热,士兵们也不穿戴甲胄,通常赤着上身作战。

    就是这样一个无拘无束的国家,一直享受了四百多年的大和平,这四百年间也没有留下什么历史痕迹。直到鲁宣公八年(BC601),吴国的名字才首次出现在《左传》中:就在那一年,吴、楚、越三国君主在巢湖附近举行会面并订立了盟约。

    鲁成公六年,吴子寿梦即位,成为吴国历史上序位不详的第多少代国君。于是在春秋中前期(如果将春秋二百七十年分为前、中、后三期,那么从鲁宣公二十八年到鲁襄公三十一年的九十年相当于春秋中期),吴国与华夏的民间接触逐渐变得频繁密切起来。

    寿梦的父亲名叫“去齐”,去齐在位时便开始制定和执行国家扩张战略,这种扩张在初始阶段也就是采取聚众斗殴的方式,对周边的小部落大打出手,迫使其屈服或者迁移。通过十几年的械斗,吴国的领土面积扩大了数倍,成为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国。

    去齐又派人到华夏国家去请一些有学识的人回来,向他们讨教华夏的历史和文化。吴国人对灿烂的华夏文明羡慕不已,但是这种交流只限于民间,吴国公室一直没有派使与华夏诸侯取得联系,这或许是因为吴人自卑,或许是因为吴人自大。

    本年春天,寿梦终于决定用侵略的方式打开通往华夏的大门。他率军北上进攻郯国,郯国位于今山东郯城附近,子爵,是少昊的后裔。小小的郯国公室奢靡,人民疲敝,内无强兵,外无援军,很快便放弃抵抗,向吴人求和了。

    季文子说:“中国不振旅,使得蛮夷入侵,而华夏竟然不能帮助郯国抗击外敌!这就是盟主不善啊!《诗经》说:‘不吊昊天,乱靡有定。’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盟主不善,盟国哪能不遭受苦难?国家亡无日矣!”从此鲁国开始加强守备,以抵御外敌。当时有人说:“知道恐惧并采取措施,国家就不会灭亡了。”

    对于吴国北侵,晋国人则表现出漠不关心、甚至放任的态度;而且晋景公不但没有将吴国当成危害华夏的敌人,反而在本年向吴国派出使者,开始大力帮助吴国发展军备。这位使者就是叛逃到晋国的楚国大夫——申公巫臣。

    其中的缘故还要从子重、子反迫害申公巫臣的家族说起。原来楚国使宋国屈服之后,子重自以为建立大功,便向楚庄王请求,希望楚庄王能将申县和吕县赏赐给他。

    楚庄王本来已经同意了,但是屈巫说:“不可。申和吕历来为王室所有,承担着中军王卒的军赋;两地还是国家的北方门户,负有防御敌人南侵的重任。如果将其赏给大臣,王室就失去了对两地的控制;晋、郑两**队必将穿过申、吕,直达汉水。”

    楚庄王因此收回成命,改用其他城邑做为对子重的赏赐。子重从此对屈巫怀恨在心。

    子重和子反是楚庄王最为信任和依靠的兄弟,但是在这对兄弟之间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子重性情内敛、遇事沉稳、喜怒不形于色,而子反性格张扬、行事急躁、喜欢掩人而上。

    子反还是下大夫时就无所顾忌地一级一级掩上去;当他位居大司马时,他就专掩令尹子重了。在旁人看起来,子重对于子反做出的冒犯举动似乎并不在意;但是子反想做的事,如果得不到子重的支持则很难做成。

    在兄弟不和的情况下,屈巫的家族还可以暂时得到安全;但是后来子重也动了杀心,所以惨剧就无法避免地发生了。

    屈巫与苗贲皇不同,他既没有罪,对楚人也没有仇恨。屈巫虽然也为新主效力,但是不愿意做有损楚国的事情。

    后来皇戌跟随郑悼公到楚国参加与许国的诉讼,结果郑国人败诉,皇戌被楚人扣留。子反感到机会来了,他便暗中要求皇戌向子重“揭发”巫臣对楚国犯下的种种罪行。皇戌在对方的威逼利诱下作了伪证。

    子重怒,立即上报楚共王;楚共王大怒,命子重调查此案。子重此时又记起旧恨,由于恨屋及乌,他就把与屈巫的族人和亲友都扣上“间谍”、“楚奸”帽子。楚共王受到了蒙蔽,便命子重全权处理此事。

    本年夏天,子重、子反和王子罴尽杀巫臣一党,罹难者包括清尹弗忌、子阎、子荡、黑要等人;凶手们抢劫并瓜分了受害者的全部财产。

    这场大屠杀将屈巫彻底推向楚国的对立面。暴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并给楚国带来巨大的恶果:它直接导致了吴国的崛起,使楚国的社稷几乎毁在吴国手里。

    屈巫怀着最大的愤怒给两名刽子手写了一封信,信中内容相当简短:“你们以谗慝贪婪侍奉君王,屠杀无辜之人,我定将使你们疲于奔命而死!”

    然后屈巫就去见晋景公说:“楚国有方城山为城,汉水为池;即便是齐桓公统领的华夏联军也不敢进攻方城山。楚国的重甲在北而软腹在东,东方地势开阔,江汉淮水之间散布着群舒等众多小国,一盘散沙,无法对楚国构成威胁,所以楚国从来没有把东方人放在眼里。

    “但是,臣曾到过东海的句吴,它的开国君主是周太王次子虞仲之后。吴国盛产鱼盐、国力强大,吴人断发文身、民风强悍。不过吴国数百年来地处句蛮之地,与华夏隔绝,虽独大一方,却既不够开化,也不擅长军事。所以臣请求出使吴国,对吴人施以教化,帮助其发展武备,以削弱楚国。”

    晋景公大喜,马上就把他派到吴国去了。

    寿梦得知巫臣出使的目的,不禁失声叫道:“上天助我!”,他与晋人一拍即合,迅速与晋国建立了同盟关系。晋国从此源源不断地向吴国派出各种工匠,工匠们向吴国人传授制作战车兵甲的技艺;晋景公又派出战车三十乘及随车军士,帮助吴国培养军官、训练士卒。晋人教授吴人驾驶战车,教导吴人使用战阵,教唆吴人挑战楚国权威。

    巫臣命儿子狐庸做为两国的联络官,全权负责对吴事务。不久吴国开始伐楚,伐徐、伐巢;子重不得不奔命救徐。马陵盟会之后,吴军攻陷州来,子重被迫率军从郑国赶去相救。子重,子反一年之中往返七次奔命以抗击吴军。蛮夷小国臣服于楚国者,吴国各个击破,都将他们夺去。至此,吴国开始迅速壮大,成为与华夏诸侯平起平坐的东南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