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走过三十 !
12
苏涵请了几天假在家休息。因为她做手术的时候胎儿月份比较大,所以手术流血多,恢复起来也相对慢些。她每天都倦怠地躺在床上,遵照医生嘱咐的,少活动,多休息。
何征对苏涵的关怀从以前的照顾有加上升到了此刻的无微不至。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他对此次事件的支持。捶背揉腿端水,随传随到,而且不停地问苏涵想吃什么。
“别折腾了”,苏涵打趣地说,“我都快被你供奉成皇太后了。”
“所以要充分利用你的特权,”何征一本正经地回答,“过了这个时候可就不是这个待遇了。”
“那是什么待遇?怎么,还要给我降级吗?”
“当然,变成朕的贵妃是分分钟的事儿。”何征在苏涵的脸上狠狠亲了一口。
“连个正房都没混上,这待遇是不怎么样。”
“但你是朕最宠爱的妃子,跑不掉啦!”
从怀孕状态过渡到非怀孕状态也真是件奇特的事儿。苏涵早上起来想吐的感觉在手术第二天就消失了,消失得那般无踪无影,好像只有下一次的怀孕才能把这种感觉再带回来。苏涵在何征的照料下,一天天地康复起来,体力逐渐恢复了,脸上也渐渐地有了红润。
等苏涵恢复得差不多的时候,何征和苏涵商量什么时候去一次云南,看苏涵的爸爸。路途遥远,他们订了飞机票,计划一个周末加上两天的工作日来安排这次旅程。苏涵对于回家这事儿特别的开心和期待。她很快给她爸爸打了电话,首先在电话里正式地介绍了何征,还有想要和他结婚的意愿。苏涵的爸爸对此虽说感到突然,但他相信女儿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并不纠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他问了问何征的一些基本情况,知道了他们是同班同学,觉得这也是让人值得放心的地方。由于苏涵是第一次正式地带男朋友回来,在家里怎么说都算是件大事儿。苏涵告诉了她爸爸他们的行程,就只等出发了。
之前苏涵回老家的时间都宽裕,所以每次都是从北京坐火车到昆明,再转车到安宁。这样的旅行安排对苏涵来说也是第一次,所以她和何征一样都有新鲜感。两个人坐机场快线到了首都机场,排队换票,等待登机,四个小时之后就到了云南。
对于一直生活在北方的何征来说,云南就是另外一道风景线。那里的风光极美。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苏涵对北京感觉到干,感觉到压抑和沉重。呼吸着云南那温暖潮湿的空气,享受着宁静的鸟语花香,何征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就连街上行走的市民,步伐也不是那么快,和北京高效率的生活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何征对苏涵感叹道。
苏涵带着何征进了家门之后,发现家里多了一个人。苏涵有一年多没有回家了,他爸爸在电话里也从来没有提起过这个人。苏涵愣了一下。
“苏涵,这是刘阿姨。”苏涵爸爸给自己的女儿介绍。
“阿姨好”,苏涵诧异过后回答,“爸,这是何征。”
也许是受中国传统的影响,大部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谈,可以是吃饭喝水穿衣工作这种事无巨细的小事,但对于精神世界里的感情问题却是很少交流。苏涵意识到,父亲给她介绍的这个阿姨,一定是和父亲有了稳固的感情基础,才会被正式地向女儿推出。她自己何尝不是呢。和罗斌,和顾云之间交往的那些事儿,爸爸也很少知道。现在同何征准备结婚了,才见上一面,得以正式的引荐。如果子女一直在家乡生活和工作,那么情况或许会好一些。但对于在外工作生活的这些年轻人,和父母以这种方式交流的,非常普遍。
苏涵对于父亲找伴侣这件事没什么意见,不仅如此,她甚至感觉到很欣慰。毕竟女儿在外,不方便照顾老人,家里有人陪着父亲总归是件好事。苏涵爸对于苏涵的婚事也没什么意见,女儿一个人在外打拼,终于有了归宿和依靠,当父母的也能放下心来。所以苏涵和父亲的态度大体一致,对于彼此的新生活和新伴侣都给予了支持和祝福。何征在苏涵家是待美了,没有压力不说,周遭的风景、风俗人情就把他迷得够呛。他不断地说,来的日子太少,有那么多好玩的地方都来不及去,下次一定要多待一段时间,要玩得过瘾。
从云南返回北京之后,何征的家里开始正式筹备婚礼。临近婚期,何征和苏涵向单位请婚假,回家完婚。同事们都很惊讶于两人的闪婚,纷纷给予祝福。两人回到东北,拍婚纱照,租礼服,挑选戒指和首饰。按照何征家里的安排,婚礼在一个大饭店举行。何征家里为筹备婚礼雇了主持人和摄影师,婚礼当天需要进行的程序也是听主持人指挥。苏涵对于这种大场面不太适应,也很紧张,好在何征总是能救场,在关键时候把话接过来,有时候也逗得众人大笑。仪式过后是给每桌宾客敬酒点烟,何征领着苏涵,在他父母的指引下穿梭于各桌之间。说实话,除了家里的亲戚,何征对很多人也都不认识。何征很早离开家上大学,父母的同事同学都和他的生活没什么交集,在婚礼的酒桌上也都是陌生面孔。何征的父母让两个新人叫着某叔叔大爷姑姑阿姨什么的,他们就跟着叫一声,然后换到另一桌。等到宾客都吃完了,他们四个才开始吃饭,还有一些家里的实在亲戚一起,说说话,照个相什么的。苏涵一时间根就认不全何征家的亲属,也只能附和地笑着,找机会小声问何征和她说话的那些人谁都是谁。
何征妈对于一件事情有着挺大的疑惑,她找机会问何征,“苏涵几个月了,为什么穿衣服一点儿都显不出来?”
“妈,出了点事儿,孩子没保住。”
“这么大事儿你怎么现在才说!”何征妈怒了,又不太好发作。
“你别去问苏涵啊,人家伤心着呢。”何征嘱咐他妈。
“孩子说没就没,不知道怀上的时候是不是真的。”
“妈你这是在说啥啊”,何征严肃起来,“这样的话你可不要乱说。”
“我这不就是和你说说嘛,怕你冒傻气,被别人骗了都不知道。”
婚礼是件累人的差事。一家人忙活了一天,回家的时候每个人都是疲倦的。何征和苏涵又在家里住了几天,就告别父母,返回北京继续上班了。他们也带了一些钱回去。新婚的两口,两家都给了几万块钱,作为新生活的开始。
一进家门,何征就幸福地说,“总算回来了!终于到了我们俩的窝!”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再返回,总会被根据地的熟悉味道所再次包围,就又有了想要拥抱这个世界的冲动。
“娘子,我要原房!”何征大声嚷嚷着,喜悦的感觉充斥着整个房间。
13
因为何征和苏涵是同班同学,所以两人邀请了班上仍然在北京生活的同学们一起吃顿饭。班上毕业的学生有二十八个,算上他们两个有十八个都留在了北京工作。很多同学从毕业开始就没有做自己的专业工作了,有的转做销售,有的转做广告,还有像何征苏涵这样的,找到一个事业单位在办公室工作。当然也有几个同学毕业后去了工厂和实验室,从事着与化工产品相关的职业。同学们对何征和苏涵两人怎么就凑到一起又结了婚非常的惊讶和好奇,寻思着为什么大学四年都没擦出火花,毕业之后反倒是走入了结婚的殿堂。
何征把他和苏涵结婚的消息也告诉了罗斌。罗斌震惊之余还是有些怀疑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你要是不信,咱就见个面吧”,何征建议到。
何征约了罗斌来家里吃饭。罗斌带着他的女朋友赵新月一起过来赴约。罗斌和苏涵已经两年多没有见面,再次相见时,两人都觉得,对方变化很大。
赵新月对于他们三个人来说是新人,也是大家着重关注的人物。罗斌给他们介绍,赵新月是他的同事,今年刚刚毕业,现在还在实习期。
赵新月跟着苏涵在厨房里忙活,何征陪着罗斌在卧室里聊天。
“你们到底是怎么好上的?怎么从来都没听你说起过?”罗斌逮到机会,安耐不住地问何征。
“我们两个单位的办公地点不是挺近吗,都在一栋大厦里面,这不就有机会接触了吗。”
“你之前不是和小惠好吗,上次见你的时候你们还在一起,没听你说有什么变化啊。”
“这计划没有变化快啊。我和小惠分手了。”
“那,苏涵和那个男的?”罗斌依旧是念念不忘。
“他们也分手了,你不是也说,那样的关系长久不了。”
“总是觉得苏涵和你,太突然了。”罗斌嘀咕着,“你们好了多久就结婚了?”
“嗨,这不是家里催吗。你看我们这年纪,都老大不小了,家里人等不起啊。”何征赶紧把锅往父母身上扣。
“时间过得确实也快。这事儿如果搁以前,我肯定接受不了。和苏涵分手的那会儿,一想到以后她会嫁给别人,我就要发疯,想都不能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她一定会和我结婚,不可能有别人。”罗斌一通感慨,“现在知道了,没有接受不了这一说法,时间久了,就啥都能接受了。”
“你这是看破红尘啦,罗施主。”何征笑他。
罗斌也笑起来,“你还记得吗,那会儿在学校我和苏涵好的时候,咱俩差点儿打起来。一晃都五年多了。”
“当然记得。你那会儿是个混球儿。”
“我怎么混球了,你摆臭架子,一定要教训别人。”
“我怕你对苏涵不认真,平时你都一副不把女生放心上的样儿,谁知道你是怎么打算的。”
“现在你知道了,我当年是多纯情的一小伙儿。”
“拉倒吧。”
“话又说回来”,罗斌琢磨了一下,“看起来那时候你对苏涵就是情深似海啊,这战线拉得可够长的。不管怎么说,以后你可得对苏涵好啊。”
“这不用你操心”,何征一本正经起来,“好好照顾你的现任女友赵小姐吧。”
“操,你这不也一脸混球儿样!”
14
罗斌他们走了之后,苏涵收拾碗筷,何征在一旁帮忙。苏涵对何征说,“看见罗斌现在这个样子,我倒是安心了,要不然一直觉得自己给他带来的伤害挺大的。”
“你刚离开他那会儿,他的状态是不怎么样”,何征说,“后来慢慢缓过来了。罗斌在你走了之后,和我聊天,说你们以前的生活中经常有不愉快,是吗?”
“两人在一起生活,难免吧,”苏涵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我,我们以后的生活如果可以,应该避免有可能避免的不愉快。”
“怎么避免?”何征很感兴趣,“婚姻生活过好了确实不容易。那么多的书、影视剧都在讲这些矛盾,还有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和谐的婚姻的确不多啊。”
当何征在说着这些时,苏涵已经放下了手中的碗筷,洗了手,拿出了一张纸和一只笔。
“你这是要干什么?”
“我们来起草一份协议吧。”苏涵来了兴致。
苏涵拿起笔,写下了题目:何征和苏涵的婚内协议。接下来,苏涵写到,在以下几个方面,协议对夫妻二人的权利和义务有如下的明确规定:
第一,手机,邮箱,个人电脑属于私人物品,没有对方的许可,不可以私自翻看;
第二,夫妻双方共同分担家务。包括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整理东西等等。如果不会的话,要积极接受培训;
第三,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里的开销,比如房贷,水电费,买菜买日常用品。在分担收入的同时,也有各自的可支配收入。对于可支配收入部分,夫妻双方可以自行决定要买什么,钱怎么花。
何征看见苏涵写下这些,笑了起来,“你写得也太严肃了吧?看这情况,你在以前的日子里,没少受苦吧?”
“这都是经验的总结,值钱着呢。”苏涵一点儿也不含糊,“你也想想,完善一下。”
何征考虑了一番,又加上了三条:
第四,夫妻双方需要承认对方的爱好,对此表示认可,不能以有用没用来衡量;
第五,在分担家务的前提下,对做家务活儿的标准需要商定,不能以一方为准;
第六,民主解决争端,接受和平抗议方式,以双方都接受的意见为最终意见。
苏涵看了最后一条,乐了,“你这是指什么?”
“有水平的决策者都得显出民主的重要性,加上这条,看看,这档次立马就不一样了。”
“不就是多沟通多交流的意思吗?”
“该拽的时候得拽”,何征更加来劲儿了,“对了,还要加上一条:协议需要至少每一年修订一次,必要的时候可以缩短时间。怎么样?这下完美了吧?”
“我是认真的”,苏涵再次强调,“这些东西对我们能好好地在一起生活,很重要。”
“同意,老婆大人!”何征说,“不过说真的,我觉得你想到这个方式,很好。我非常的赞同。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把它再补充,再修改。这是个好的开始,我喜欢。”
说完,何征在落款处签上了他的名字。苏涵也跟着签了自己的名字。
在他们结婚多年之后,回忆起这个协议的订立和起草,都依然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当然,他们日后又在这个协议上面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条款。他们都认为,这份协议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他们婚姻的发展方向,是一份非常实用的、适合他们自己的婚姻指南。
在忙完了婚礼,宴客,会友等等仪式,并向世人和国家宣布他们的合法关系之后,何征和苏涵的婚姻生活正式开始了。
15
早晨,苏涵的闹表总是最先响起。清晨的觉睡得香,当苏涵被闹表吵醒时,她通常会眯着眼睛把它关掉,翻个身,把脸埋在枕头里再赖上几分钟。然后,她慢慢地坐起身,看一眼旁边还在睡着的何征。她捏捏他的鼻子,或是摸摸他的脸颊,告诉他该起床了。何征晃着脑袋挣脱苏涵的打扰,有时候迷迷糊糊地说上一两句“老婆”,“几点了”,“还早呢”,就继续他的美梦。
苏涵这时候起身下床,先喝一杯温水,然后刷牙洗脸梳头上厕所。这一通事儿都做完了之后,就正式叫何征起床。这一次通常没有前一次那么温柔,苏涵经常是拉开窗帘或是直接掀开被子,给何征的起床时间下最后通牒。何征就睡眼惺忪地伸个懒腰,然后倏地坐起身来,把正在床边的苏涵抱住。苏涵有时候会亲何征的脑门一下,告诉他快起来;有时候直接挣脱他的怀抱,和他说来不及了,赶紧的。
在苏涵叠被子的时候,何征去卫生间。何征这会儿的速度就快得惊人,经常是苏涵刚刚叠好被子,甚至还没叠好被子就看见了已经从卫生间出来的何征。苏涵开始的时候就惊讶两个人在处理个人问题时的速度差异,不过一直到后来也还是搞不明白为什么差距总是那么大。何征再重新回到卧室的时候,他们两个开始换衣服。经常发生的情况是何征已经换好衣服了,苏涵还在衣柜前不知道选哪一件好。
何征也不催她,就那么看着等着。有时候苏涵会问他意见,不过他知道他说的准不是苏涵想要的。“问你也是白问”,这是苏涵的习惯评语。“你穿啥都好看”,这是何征给的标准答案。苏涵换衣服的时候常常会招到何征的偷袭,用何征的话说,这是报刚才睡梦里被捏的深仇大恨。苏涵就一边闪躲一边警告,理由都是时间已经有多么的紧张。
等苏涵换好衣服,他们一起换鞋,下楼,到楼下的早点摊买早点。时间宽裕的时候,他们就坐在早点摊里面的一个小房间里要点粥,馄饨或是豆腐脑儿,配些油条或是包子。时间来不及的时候,他们就直接买点东西带到公交车上吃。苏涵经常是吃了一半就吃不完了,或者觉得何征的那份更好吃一些,想和他换。何征这个时候就会做出让苏涵觉得最性感最有男子气概的表现,说“吃不了的都给我”,或者“不爱吃的都给我”。苏涵就如释重负地把自己吃不完的或是不爱吃的早点递给何征,也因此不会产生丝毫的浪费食物的愧疚感。
公交车在三十分钟以后到站,他们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下车,来到单位门口。何征和苏涵相互道别,约好晚上见。何征在苏涵转身离开的时候还是留在原地看她走远。苏涵这时候也总是会回头和他再道最后一次再见。
白天他们都在各自的办公室和各自的同事一起工作。苏涵不忙的时候,会想起在楼里另外一个角落的何征在做什么。何征如果不忙的时候就给苏涵传个讯息,不过经常也是很长时间得不到回应。中午他们两个人的单位都有食堂,他们也都是和各自的同事一起吃饭。吃完午饭的这个时候就会盼望时间过得快点,可以快些见到彼此,一些享受下班的自由时间。
两个人在都不加班的时候,总会约着一起走。在公交车上,他们谈论单位的工作,与同事的相处,中午吃的午饭,都是闲话,却总是聊得欢。下了公交车他们一起去市场买菜。苏涵总是问何征想吃什么,何征总是给苏涵模糊无比的答案,苏涵就因此根据自己的心情来选。不管苏涵说吃什么,何征都在一旁说他也想吃这个。然后苏涵就按照何征的最后答案心安理得地挑选食物。她总是确信她拿的菜是最好的。有时候何征也去拿,苏涵就反复看何征拿的是不是足够好,如果不满意就换掉。何征总结出他还是负责拿塑料袋比较好。
回到家,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苏涵下厨,何征在旁准备葱姜蒜。苏涵做好饭,两个人在餐桌前一边聊一边吃。吃完饭何征来洗碗,苏涵在旁边指挥。苏涵总觉得何征洗碗洗得不够彻底,台面擦的不够干净,洗碗池的四周在洗过碗后没有及时的清理,这需要不断地统一标准,不断地重申要求。何征这时候就想早点了结这差事,结果越糊弄越容易遭到批评。苏涵偶尔也会指导何征做两个简单的菜,然后给予评论下次如何继续改进。这种情况下何征在洗碗的时候就质疑一个问题,“老婆,为什么你做饭是我洗碗,我做饭还是我洗碗。”苏涵马上回过去,“学费都没交,洗碗算是便宜了。”
晚饭之后的时间最惬意了。何征无论做什么都好,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在苏涵还精神的时候独自睡觉,这是他总结出来的心得体会之精华版。他们有时候一起去散步,有时各看各的书,各看各的电影,有时候一起看电影或看球,当然也有一起看成人片的时候,那是何征的最爱。待到不睡觉不行的点儿,苏涵和何征开始洗漱,准备就寝。何征又是飞快地弄好在床上等苏涵。苏涵慢慢悠悠地洗漱好,钻进被子时,通常都是暖的。苏涵就笑着,知道何征刚才在她这边曾逗留过,于是她感受着何征留下的体温,美美地躺下。当何征的鼾声响起,她也翻身调整好舒服的姿势,随着何征的呼吸,安静地睡去。
16
苏涵在同何征结婚一年多之后,怀孕了。
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是采取避孕措施的,因为苏涵做过流产,需要一段时间恢复,不适合短期内怀孕。半年过后,这件事情正式解禁,两个人就对于要小孩与否进行了商讨。何征的意见是尽快,因为以他们的年龄来看,都不算年轻了。苏涵何征同岁,这会儿都已经过了二十八周岁,如果马上计划怀孕,孩子出世的时候他们也快到三十了。但苏涵对于要孩子这件事并不如何征那么积极,他感觉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当妈妈。另一方面,他觉得同何征两个人待在一起挺好的,如果一下子弄出个小孩在他们中间,还真令她难以想象。延续香火这件事就又拖着,直到几个月后的一天晚上,何征把这事又提了出来。
“我刚遇到你的时候,还以为你已经准备好要抚养小孩了呢。”何征说。
“情况不一样啊,那时候没有选择,现在是有的啊。”
“这有选择了,反倒没机会了呢。”何征揶揄地说。
“又不是你怀孕,你当然不知道有多难受,妊娠反正只是个开始,后面还有好几个月得遭罪呢。”苏涵反驳道。
“这事儿如果我能办,肯定不用你操心”,何征说,“问题是凭我一己之力,难以实现这宏图远大的理想啊。而且老婆你看,你现在的年龄正好,等过了三十岁之后身体都不好恢复了。”
“现在三十多岁以后生孩子的多着呢,我不明白你为啥这么着急呢?”
“生了一个还有生第二个的可能性,我们俩都是独生子女,努努力可以再生一个。”
苏涵被何征的宏伟目标吓到了,“谁说要生两个啦?”
何征一看不好,赶紧把话题往回拉,“没有谁,那是很久,很久以后再讨论的事儿。现在,只研究一个娃。”
“那我也没准备好。”苏涵低着头说。
“老婆,我知道这件事对女人事关重大”,何征语重心长地说,“这从皇后到皇太后可是关键的一步。”
何征用一本正经地语调说着一点儿也不正经的话,苏涵忍不住笑起来。
“看你这情形,还有什么阴谋诡计在后面吧。”苏涵说。
“那是自然。苏涵你知道,和你有一个孩子一直是我所渴望的。到时候我一手搂着你,一手抱着我们的娃,那该多有成就感啊。想想就觉得幸福。”
苏涵事后回忆起这天晚上发生的事,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何征一定是给她灌了迷魂汤,让她鬼使神差地被他所打动。从那以后,他们对避孕这件事放松了警惕,虽然也不是刻意地去执行造人计划,但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顺其自然了。何征对自己那天晚上的豪言壮语当然是非常的满意,毕竟事情的走势开始在向着他期待的方向被推进着。只是他当时没有预料到,一个孩子的到来会对婚姻产生如此之大的冲击,大到足以改变一桩婚姻的格局。在两人变成三人,甚至四人五人的家庭中,婚姻中的很多元素都变了味道,露出了它本来的面目。
17
苏涵被确认正式怀孕的时候,何征围着苏涵不停地转圈,难以掩饰心中的兴奋和喜悦。
“你这是要干什么啊?一会儿还准备唱歌跳舞吗?”
“好多民族,他们在有小孩的时候都唱歌跳舞,你看看,你孤落寡闻了吧。”
“孕期才刚刚开始,医生说得等到三个月才能稳定了。”
“对对,你现在需要静养”,何征赶紧把苏涵扶到床上,“快躺下休息。”
“你这也太夸张了吧”,苏涵说,“咱们确实应该想想去哪家医院建档。我同事有在妇幼医院生小孩的,不过她们说孕妇超级多。”
“我去排队,不行就通宵,肯定能排个位置。”何征一点儿也不含糊。
“那里真的很多人”,苏涵皱着眉头,“每次孕检都得排很长时间队,不就是生个小孩吗,费那么大劲儿干什么,哪家医院不行啊。咱家附近不是有东铁营医院吗,人少,家又近。”
“那怎么行?那家医院太小了。”
他们俩对选择在什么样的医院生小孩有着不同的看法。何征主张去最好的最有名的,苏涵觉得像他们俩这样在北京没什么关系的家庭,如果想去热门的孕产医院就得费好大的劲儿,折腾一通不说也不一定行。苏涵觉得一般的医院,离家近就好了,毕竟不是看什么疑难杂症。最后两个人折中了一下,选了天坛医院。医院的规模不小,是三甲,但妇产科不是那么热门,孕妇排队的情况也好些。
何征对苏涵的照顾自然是全力以赴。吃的喝的用的,只要是苏涵想的,马上照办。过了前三个月不舒服的阶段,苏涵从妊娠反应中解脱出来,食欲和精力都缓解不少。何征和苏涵一起去医院建档,之后何征开始陪着苏涵,进行常规的孕检。苏涵每次的检查都是正常,除了那次做糖筛。苏涵从怀孕开始就迷上了吃甜品,也没想过这个测试会出问题。在医院被要求喝了一大包糖水后,血糖指标不合格。结果那天晚上的西瓜就被何征给没收了,说等糖耐的检查合格了才可以吃。好在下一步糖耐检查的结果没出范围,何征才让苏涵继续吃上了她想吃的甜品。
苏涵在怀孕之后除了口味较之前有很大的变化之外,令她吃惊的还有欲望的变化。过了怀孕最初的三个月后,她这样也算是正常,才放下心来。何征真是求之不得。他观察到,苏涵在怀孕期间皮肤更润滑,头发更浓密且有光泽,胸部也更丰满。何征于是秉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在兴奋无比的状态下积极为苏涵分忧,保证做好本职工作。
胎儿在苏涵的子宫里长得飞快。这个时候更容易让人感觉到时光如梭的力量。苏涵很快就感受到了胎动,一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之一。何征从B超的图像中尝试体会苏涵之所感,尽其所能地想象自己也参与其中,而不只是开头的那十几分钟。他们并不认识医组人员中的任何一个,所以他们就不会被告知胎儿的性别。但这个问题对他们也不重要,他们有耐心等到最后一天来揭晓这个答案。虽然何征曾渴望这是一个男孩,但当他们在谈论孩子性别的时候,何征都会说,健康更重要。不过苏涵心里清楚何征的期望,无论他说或是不说。苏涵也猜测过这个孩子的性别,她觉得应该是个女孩。或许是她心里更期盼这是个女孩。但这些也真的不太重要,如何征所说,能够顺利卸货,大人孩子平安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孩子的名字也是另一项值得关注的内容。由于不知道性别,他们在每个假设上面都想了一些,不断地否定,不断地备选。不过等孩子出生之后,这些提前想好的名字一个都没用上。当他们真正见到了自己的孩子、产生了一种真实的感情时,才发现他们之前假设的感情和假设的名字都不对。
苏涵怀孕过了七个月之后,他们开始着手购置婴儿床,婴儿手推车,贴在墙壁上的儿童贴画,奶瓶,洗澡盆等等。苏涵说婴儿床和手推车在网上都可以买二手的,但何征坚持要买新的,而且选的价格都比较贵。“多不容易才盼到这个小东西的大驾光临,可怠慢不得。”何征总这么说。但苏涵当时没有想到,等到孩子出生之后,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其实是她,并不是何征。母性的光辉一旦被触及,那将会是一道耀眼的光芒,凭着本能就可以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随着苏涵产期的来临,另一个重要问题也摆在眼前。苏涵坐月子,谁来照顾?还有即将出生的婴儿,谁来帮着带?如果苏涵的母亲在世,前一个问题是很好解答的。但现在的情况是只有何征的妈妈。苏涵的意见是请月嫂,不过她对后面带孩子的处理也没个方案。何征家里,他妈妈对这件事的态度是非常的主动,在何征没有邀请的情况下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本来就是退休在家,何征妈觉得由她来照顾自己的孙辈,责无旁贷。她三天两头地给何征打电话,问苏涵的状况,判断孩子的预产期并已经开始规划来北京的行程。
何征面对自己母亲这么殷切的关心,是不可能去泼冷水的。他试探着和他妈提起现在比较流行请月嫂的想法,他妈是一百个不同意。何征知道,在家里人看来,月嫂不只是一份不菲的开销,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老人在关键时刻对自我价值的衡量。而且月嫂一个月就走,后面照顾孩子的问题,尤其是当是苏涵产假休完回单位上班的时候,也真的是需要他妈妈来帮忙了。
苏涵虽然不希望婆婆来北京和他们一起住,但随着新的家庭成员即将诞生,这变成了一个不接受也得接受的现实。
18
苏涵生了一个男孩。
从技术层面上讲,苏涵不觉得这个孩子是自己生出来的。她本来是做好了顺产的准备,最后几次孕检一直正常,医生也是这样建议的。苏涵还看了不少有关顺产方面的书和视频,包括如何调整呼吸,如何为产程做准备等等。但是当宫缩开始羊水破裂后,胎儿的心跳被检查出不规律的上下波动。苏涵在被宫缩折腾了好几个小时,紧接着又被推进了手术室。她这会儿痛苦得已经想不了太多,只盼望这非人的折磨早点过去,孩子能够平安就好。进手术室的时候苏涵并不是空腹状态,不过情况紧急,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苏涵很快地被术前处理,麻醉,切开子宫,缝合。能够把产妇整得死去活来的生产过程在医生们的手里变成了几十分钟的活儿,如果单算手术的话,应该也就十多分钟。所以苏涵觉得严格上讲,孩子不是被她生出来的,是被拿出来或是被取出来的。
不管是拿出来还是取出来,当医生把孩子送到她面前,当她第一次看到这个小生命平安无恙的时候,她并没有她想象中那般激动无比的感情。她没有哭,她被一种无关自己的恍惚感觉包围着,似乎觉得这个世界正在离她远去,她终于完成了一项使命似的解脱了。当她被推出来,家属们都等在外面,何征,何征的父母,苏涵的父亲,当他们都怀着无比的喜悦为这个新生命而欢呼雀跃时,苏涵觉得他们根本体会不到她的感觉,他们和她,在生育这件事上,就不是一伙儿的。
奇迹应该是发生在苏涵回到病房里,第二次看到这个小生命的时候。或许是第三次,或许是这后面的许多许多次。她再次看到他的时候,那个小巧、娇嫩、还依然脆弱的生命,蜷缩在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时而闭眼,时而睁开一小会儿,她的心里突然有一股暖意升腾出来。她那么的想抱他,亲他,好好地爱他。苏涵感觉到在她面前正开启着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她正经历着她从未体验过的角色。她被这个生命本身所打动,被这奇迹般地创作所震撼,并十分地确定孩子的性别在此时此刻是那么的无关重要。
何征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也有些恍惚,谜底揭晓之后的喜悦更是难以形容。三十岁的他,有了自己的骨肉,而且是个男孩。这是他的作品。他无法断定此刻他的喜悦是来自于兴奋还是自豪,不过眼下的责任感是需要他马上就抗在身上的。他跑到苏涵身边,握住她的手,告诉她他为她有多么的骄傲。此时苏涵正在麻药的褪去中感受着疼痛,并没有进入他的喜悦之中。这不要紧。何征陪着苏涵,抚摸着她的头发,静静地看着她。在苏涵需要活动的时候,何征扶着苏涵在病房溜达,在苏涵被还没有长好的伤口弄得很疼时给她安慰。何征的悉心照顾给了苏涵家人似的感觉,当她需要何征的帮助才能上厕所和完成相关动作时,两个人的关系上升到一种亲人的情意之中,比起身体只是被用做享受层面上的关系更加亲近,也更值得依靠。
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和建议,宝宝名字的最后方案是明睿。苏涵三天后出院,何征家的两居室暂住了六口人。何征和苏涵带着婴儿睡他们之前的卧室,何征爸妈睡另一个卧室,苏涵的爸爸睡客厅。苏涵的爸爸在孩子出生几天后就回云南了。苏涵很难过。在经历这样的事情面前,苏涵对爸爸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之前没觉得爸爸在她生小孩这件事上有多重要,家里离得远,父女俩都是在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但自从孩子出生,看见身边的爸爸那种关切、担心和挂念的表情,苏涵一下子就体会到了至亲的那份力量。爸爸关注更多的是他的女儿,而不是什么别的。苏涵也知道了爸爸在这世界上疼她,也永远会胜过任何人。
何征把岳父送到火车站。家里剩下了苏涵,还有何征的一家人。苏涵在医院里就有很明显的体会,何征爸妈和何征是一家人,他们对她,始终没有亲人的那种感情。虽然他们在说着辛苦苏涵,一定会好好照顾苏涵的话,但他们的心思都在刚出生的孙子上面,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他们来到她的生活中,是因为何征,还有何征的孩子,没有别的。这种感觉也是相互的,苏涵看到何征的父母也不觉得亲切,也不觉得他们是她的家人。当她的公婆亲吻她的孩子时,她从心里不愿意接受。卫生方面比如传播病毒是被考虑的一个方面,但并不全是。她可以接受自己亲宝宝,何征亲宝宝,但换成公婆,那种感觉就很不一样了。她甚至不愿意让他们碰他。
何征妈正式担起照顾产妇和婴儿的重任。何征妈很自信。她买菜,做饭,给苏涵做下奶的产妇餐,哄新生的宝宝。苏涵爸听从苏涵妈的安排,做些简单的工作,但因为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大部分时候是闲待着,看看杂志或电视。何征在孩子出生的最初三周有假,在家里帮忙照应着。他觉得自己在家像是麻将里的“会儿”,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何征妈让何征买了猪蹄回来,这是最标准的产妇餐,在老一辈宝贵的经验中世代流传,经久不衰。
何征妈拿起烧过的猪蹄,刮去焦掉的皮毛,洗净,切块,泡好,煮沸,滤掉血水,正式进入烹饪步骤。当她忙活了半天把猪蹄连汤带水地端上桌让苏涵来吃时,苏涵一点儿也没有胃口。她看着那盆油腻肥厚的汤水混合物,拿着筷子,半天愣在那里。
“苏涵”,何征妈在旁催促,“猪爪下奶最好了,特别有效果,快尝尝,我把毛都弄干净了,煮了挺长时间,一点儿都不腻。”
苏涵尝了一小口,带着痛苦的表情摇摇头。
“吃不下去也得吃啊!”何征妈用过来人什么都理解的感情劝慰道,“生完小孩不爱吃饭正常,我生完何征之后食欲也不好,都得硬吃才能恢复体力啊。”
“妈,我真吃不下去。”苏涵想离开饭桌。
何征妈不高兴了,“苏涵,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得为孩子着想。市面上奶粉质量那么不好,经常被曝光,怎么和母乳比。你不好好吃饭,奶都从哪儿来啊?让这么小的婴儿饿着?吃那破奶粉?”
苏涵深吸了一口气,夹了一块猪蹄往嘴边送。刚咬一口,就吐了出来。
“吃不下去干的的喝点这个汤也好啊。”何征妈递给苏涵汤勺。
苏涵放下汤勺,回屋了。
“哎呀,这么吃饭可怎么行?这大的也不为小的着想啊。”
苏涵听着婆婆的埋怨,掉下眼泪来。新手妈妈最怕别人说自己不称职,不照顾孩子。她有多么在意自己的孩子,她心里知道。被扣上这样的锅,苏涵觉得难过极了。
苏涵和何征私下里说猪蹄汤的事儿,说她实在喝不下去。
何征私下里再告诉他妈,不要给苏涵做猪蹄汤了,苏涵实在喝不下去。
何征妈第二天准备了鲫鱼汤。
何征妈费了一番周折做好鱼汤,苏涵喝起来一股腥味儿从嘴里一直冲到胃里,途经食管,就把腥味儿留在各个角落了。苏涵没有勇气喝第二口,只想赶紧把这腥味儿赶走。
何征妈在厨房嚷嚷,“没见过这么难伺候的!这生完小孩就什么都不吃啦!也不想着得喂奶这件事!”
何征赶紧让她妈小点儿声,同时往卧室里跑。
卧室里,苏涵正在哭。她只想哭,一直哭。她觉得没有人能明白她的感受。她想她的妈妈了。
19
何征三周之后回单位继续上班。何征爸爸也回本溪了。只有何征妈和苏涵在家里。何征妈本是极力主张何征爸和她一起住在北京,全力以赴地带孩子。何征妈一直说何征爸也需要别人照顾,家里什么活儿都不会干,回去一个人可怎么生活。但何征爸对北京的环境一点儿也不适应。在北京住着,做饭和照顾孩子都轮不上他,日子过得无聊,又没有朋友一起说话打麻将,每天除了上火就是上火。何征爸对于回去的生活可不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嘛,有你妈在这儿就足够啦!”何征爸兴致冲冲地买票回家。没有了何征妈的约束,正是放飞自我的好机会啊。
何征在没有孩子的时候没觉得上班有多好,大部分时间里他还是挺有抵触情绪的,愿意自己的时间多些,在家待着看书或是和苏涵出去玩。但是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孩子的出世让现在的何征无比热爱自己的工作。有时候光是想想上班就开心。每天早上,在离开家门的时候,在把一大堆乱糟糟的东西甩在身后的时候,何征都能体会到一种畅快,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工作比之前显得更有吸引力,同事们比以前显得更可爱,何征现在知道,很多事情原来比带孩子和处理家庭纠纷都要容易得多。
何征一直是对这个孩子充满了期待的。他以前虽然也听同事议论过一个婴儿的出生会有很多麻烦,但实际情况还是超乎了他的想象。这个小东西好像分不清什么是白天什么是晚上,哭声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在夜晚响起。他睡得正香的时候肯定会被苏涵推醒,起来检查尿布,抱起来哄哄,再不行的时候抱过去让苏涵喂奶。他多希望他儿子可以照顾一下当爹的多日以来的身心疲惫,把这些步骤尽量放到白天,在白天里尽情地哭闹也是没关系的嘛。但他儿子不。白天大部分的时候都睡得香。在白天,母亲大人醒着,苏涵醒着,有张力的场景随时随地都能出现,何征的任务似乎比晚上更加艰巨。儿子只会哭不会投诉,但大人们不一定哭但一定会投诉。处理不好后果就很严重。问题是他觉得自己又很难处理得好。他只能尽力。大家对突发的状况都需要适应,慢慢习惯了就好了,他有时这样想。儿子终究会一天天长大,生活会逐渐恢复到正轨,这是世间规律,也是定理,何征尽可能地让自己相信。小朋友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招人喜欢,为他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这是他的亲人们的一个共同目标。既然目标一致,就说明在一个战线上,那就不会有什么原则上的阶级仇恨,毕竟都是同志嘛。
何征开始上班的第二天晚上,吃晚饭的时候,何征妈对何征说,“你现在上班了,孩子晚上总哭,你老睡不好觉可不行。”
何征和苏涵都被说得一愣。“妈,没事儿”,何征说,“这不是我儿子嘛,再闹也得带着啊。”
“我晚上带吧,把明睿放我那屋,他哭了我就哄哄他,如果想吃奶,我去找苏涵。你就在客厅这儿睡吧,反正有床。”何征妈好像都计划好了。
苏涵看何征,何征看苏涵。
“妈,晚上孩子醒的次数多,放你那屋也吵着你睡觉啊。这时间长了会把你累着的。”何征说,“还是就放我们卧室吧。”
“我和苏涵不上班,白天得空儿都能休息会儿,是吧苏涵?”婆婆突然对着苏涵说,“何征在外面工作辛苦啊,不能让他白天晚上的熬着,是吧苏涵?”
苏涵觉得婆婆把理都拿她那边去了,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这时孩子突然哭了一下,苏涵起身去看。到了婴儿床那儿,苏涵拍了拍儿子,那小娃娃就继续睡了。苏涵看着孩子,特别不愿意让婆婆晚上把他抱走。“他是需要我的”,苏涵想,她有感觉,孩子和她在一起的安全感最强了。但婆婆心疼老公,不想让何征受累,那当妈的就应该一个人挨累吗。苏涵想,自己其实连月子都还没出,虽然身体状况比刚生完小孩儿好了一些,但也还是没恢复过来,总感觉到疲劳,情绪也不好。一想到婆婆计划为了解放老公把孩子放到她那屋,让苏涵不能随时随地地看到他,苏涵就觉得接受不了。
“何征睡客厅吧,明睿还是放我那儿,晚上我起来哄他。”苏涵回到餐桌上,冷冷地说。
“那不行”,何征马上说,“苏涵身体还没恢复好呢,太折腾她了。”
“不是说好放我那儿了吗?怎么苏涵突然又说自己看着了。”何征妈不满地说,“何征你这疼媳妇也是疼得很呢。”
“妈,就按现在这么安排不挺好的吗”,何征接过话来,“我哄着啊。都别争了。”
“那根本就不是个长时间的办法!”何征妈说,“你总这么熬夜得熬到啥时候?苏涵下个礼拜就出月子了,那不能两个啥事儿没有的人晚上睡觉,让另一个白天晚上干活。你们说说,到啥时候能让何征好好睡觉不耽误白天的工作?”
“妈,你先别着急,”何征赶紧说,“说不定过段时间这小家伙儿的睡眠就调整过来了。现在就还这么安排,不动了,就这么定了啊。”
何征看见他妈妈一脸的不高兴,苏涵也是一脸的不高兴。
后来发生的事实并没朝何征那乐观的想法去发展。何明睿小朋友的睡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个问题。一周之后,何征妈又把这事儿提了出来。这一次的解决方案是小朋友留在原地,何征搬到了客厅去住。
20
苏涵出了月子之后,每天和婆婆一起带孩子。在这段日子里,给苏涵留下的感觉是,两个人有数不清的分歧,后来就发展到了争执。在婆婆的衡量体系中,自己的儿子孙子不受委屈,那是第一位重要的,对婆婆来说这也代表着公平。她认为自己的儿子最好,没有一个世俗中的女子能够配得上,那么儿子受到照顾,受到最好的待遇就理所应当。从前在这个家庭里何征洗碗的传统在婆婆来了之后也彻底遭到了破坏。每当吃完晚饭,何征站起来洗碗的时候,婆婆都要一马当先地拦着,让何征休息,反正是不让他进厨房忙活。苏涵有意识地让何征再继续他的刷碗工作,但几乎每次都遭到了婆婆的阻拦。但是当苏涵和婆婆一起吃午饭的时候,婆婆却并不抢着洗碗,有时候吃完饭她会看看孙子,碗筷就是苏涵来洗了。
苏涵的底线是,婆婆如果更惦记自己的儿子,处处护着,虽然苏涵心里觉得不公平也不好受,但她会选择不跟她计较。苏涵能够理解,婆婆对何征的感情毕竟和对她不一样,那是她自己的孩子,从小养到大,偏心是在所难免。苏涵也并不致力于一定要扭转婆婆的价值观,在家里创造一个更公平的体系出来。苏涵觉得自己没那个本事,也没那个兴致。但是如果分歧出现在事关自己的孩子身上,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对苏涵来说,选择抗争到底是个不容置疑的态度。
典型事件的矛盾之一:
苏涵:妈,书上都说了,六个月内的婴儿,母乳喂养不需要喂水,您别给明睿喂水啊。
婆婆:你看那孩子嘴唇干的,喝一点水湿润一下不行啊,又不喂多。
苏涵:小孩刚生出来胃只有几毫升大,一个月的时候也就能长到六十毫升左右,您喂水会占他胃里的空间。
婆婆:你说的都是照本宣科的东西,哪有给小孩测量胃容量有多少毫升的?我们带孩子那会儿没人告诉小孩胃口有多大,不都给带大了?还都长得壮实着呢。不给小孩喝水,他不渴吗?
苏涵:渴了他可以喝母乳。
婆婆:你那点儿奶,根本就不够,还不让填奶粉。小孩饿的都睡不好觉!
苏涵:我有多少奶和他的需求是同期匹配的,也会同期增长。不是您觉得不够就不够!您给他喂水,他会不爱吃奶,这样会影响我后期母乳分泌不足的!
婆婆:你的奶水不够,怎么还赖上我了?这还讲理不!
苏涵:反正不能给孩子喂水!
婆婆不说话了。两天后,苏涵发现婆婆又给孩子喂水。
苏涵:妈,不是说不能喂水吗?您怎么又喂!
婆婆:你这房间这么热,小孩上火呀,喝点水去去火不行吗?
苏涵:您怎么知道小孩上火的?您又不是他,您自己上火不表示孩子也在上火。
婆婆:我怎么知道的,看还看不出来!又不是没带过孩子,上火不上火能不知道吗?我是上火!喂一口水就犯下大错误了是吗?那孩子渴成那样,一口水也不让喝,有这么带孩子的吗?
从这时候开始,苏涵在婆婆照顾明睿的时候总是要盯着,以防婆婆给孩子喂水。她上厕所的时候都不放心,想赶快出来,生怕婆婆在这个时候弄事情。有时候她恨不得把婴儿床搬到厕所。有时候她尽量趁婆婆买菜或是做饭的时候上厕所。这种关系中充斥着不信任,并不像是一个战线上的战友,到成了随时都需要提防的敌人。
典型事件的矛盾之二:
婆婆:苏涵,秋天了,天气冷了,晚上那么凉,要给孩子多穿点!可不能冻着!
苏涵:妈,小孩的体温中枢还没发育成熟,不适合捂着。
婆婆:怎么捂着啦,你摸摸,那小手小脚都凉了,得加衣服了。
婆婆过去给小孩加盖了一个毯子。
苏涵:妈,宝宝的心脏小,每次收缩,血液从心脏到达四肢末端的也比较少。小孩的手脚有点偏凉,这是正常的状态。
婆婆:他这么小的孩子穿得比我还薄呢,老冻着哪行。
苏涵:孩子穿得多,会抵抗力下降的。儿科医生从来不主张宝宝穿衣太多,孩子新陈代谢更旺盛,穿多了会出汗,反倒容易着凉。
婆婆:你过来看看,摸摸,哪里出汗啦?天冷多穿,怎么就不对了?这么小的孩子,着凉了最容易生病,孩子适当地比成人多穿一件两件的正合适。他现在不会爬不会走,整天都是躺着,不活动当然容易感觉冷。我要是在那儿坐着不动还会冷呢,小孩就不是人啦。
苏涵摸摸宝宝的后颈。婆婆走开了之后她就把毯子给掀开了。
婆婆过了二十分钟后回来发现毯子被拿走了,非常生气。
婆婆:这是怎么当妈的!天都凉了,还给穿这么点儿,刚给盖了毯子就给揭开!
苏涵:妈,明睿都三个多月了。一般情况下,三个月以前的小月龄宝宝,应该比大人多穿一件,三个月后的宝宝,应该比大人少穿一件。而且明睿挺胖的,脂肪也厚,更不能捂着。
婆婆:哪有带孩子一直看课本的,非要把孩子冻坏不可!我就不信这个邪了,看看我到底能不能把孩子给捂着。
婆婆搬来一把椅子,坐在婴儿床旁边,不走了。她把小孩盖得严严实实的,放心了。
苏涵:妈,您这是要干什么啊?
婆婆:看孩子!等何征回来,让他坐这儿,接着看!
苏涵真想马上给何征打电话让他回来。但她又不想婆婆以后拿这儿说事儿,怪苏涵耽误何征工作。苏涵就只能忍着,等何征回来再对小孩到底该穿多少衣服要个明确的说法。但何征回来以后,根本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他身边的这两个女人,带孩子的方式一个是书本理论型的,一个是实践经验型的。一个根据的是科学——科学是文明,是进步,怎么能反驳得了呢?另一个根据的是实例——就是何征自己,他就是被他妈这么带出来的,貌似被照顾得也挺好,长得挺壮,没得什么重大疾病,免疫力也没毛病。他没法改变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想法,做一点折中都看似不大可能。可以预料到的是,苏涵和婆婆之间,在孩子应该穿多少这件事上,矛盾将会一直存在。
典型事件的矛盾之三:
苏涵给已经四个半月的儿子喂了奶,小家伙吃着吃着就睡着了。苏涵觉得儿子睡熟了,就把他放到婴儿床里。小家伙刚碰到床单,就迷迷糊糊地哼起来。苏涵尝试着拍了拍他,小家伙根本就不买账。这时婆婆过来,把孩子抱起,熟练地抱着,摇着,小家伙一会儿又睡着了。
苏涵:妈,把明睿放下来吧,老抱着,他都习惯了,不好哄。
婆婆:小点儿声,这才刚睡着。小孩得把觉睡好了才能长个儿。
苏涵:但他现在越来越依赖抱着睡了。放下就容易醒。
婆婆:等大点儿就好了。反正现在也能抱得动。我抱着。
婆婆一边抱一边走着,接着,坐在了沙发上。小家伙儿又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婆婆连忙站起,恢复到边抱边走动的状态中,孩子又睡着了。
苏涵:妈,把他放下吧。
婆婆:等会儿!
苏涵的心里像有什么东西在挠着,很难受。
婆婆抱着小孩睡了半个小时。当她把小孩放到婴儿床上时,孩子的哭声再次响起。婆婆第一时间又给抱起来,继续哄着。
苏涵已经安耐不住了。
苏涵:妈,你快把他放下吧。
婆婆:放下他就醒了,你不是看见了吗?
苏涵:醒了就醒了呗,说明还不够困!醒了就不睡,过会儿困了再睡,就这么一直抱着睡得抱到多大啊。之前就跟您说过好多回了,睡着了就放回去,别总抱着,您怎么总是不听啊。
婆婆:孩子睡不好能行吗!觉要是睡不好,他也没精神吃,也没精神玩儿!
婆婆坚持抱着孩子,孩子在她怀里睡得倒是香,根本不理会她们谈论的都是他。
苏涵生气地回屋了。
晚上,小家伙把白天的戏又演了一遍。
半夜一点,苏涵被儿子的哭声叫醒,起来给他换尿布,喂奶,然后哄他再次入睡。放下去的时候小家伙开始哼唧。苏涵抱起来拍拍,睡着了又把他放下,还是不行。苏涵想到了白天婆婆对儿子的抱睡方式。儿子一宿得醒好几次,眼见着他对抱睡的依赖越来越强,苏涵的神经也是越来越脆弱,根本就睡不好觉。婆婆对抱睡的鼓励实际上就是对她的折磨,苏涵委屈地想,这样下去,孩子睡觉都要靠抱,这让她怎么受得了。她下定决心,如果儿子再哭,一定不把他抱起。
小家伙的反抗可想而知。他在婴儿床里先是哼唧,然后是嚎啕大哭,不给抱起来绝对不罢休。苏涵在一旁拍着他,和他说话,他根本就不理会,哭得认真着呢。何征被哭声叫醒,跑进卧室。
何征:这怎么回事?
苏涵:你妈妈非要抱着哄睡,现在不抱不睡觉。我给他放床上两次了,都是一放就醒,抱起来就睡。
何征要抱。苏涵说别抱。婆婆闻声赶来。婆婆赶紧把小孩抱起,开启抱睡模式。
婆婆:何征,赶紧回去睡觉,明天还上班呢。
何征:妈,这老抱着不是个办法啊。
婆婆:怎么就老抱着了!孩子睡醒了不得哄哄么,谁家不是这么带孩子的,能让孩子使劲儿哭吗?
婆婆看苏涵。
苏涵:我怎么没哄了?他非得让抱着,放回去就醒,谁能整夜这么抱着?
婆婆:之前不就和你说了把孩子放我那屋了吗?孩子醒了我哄。你带得了你带,带不了这不还有别人呢吗,谁也没非让你带!
苏涵:就是您老抱着他睡我才带不了的!和您说多少次了也不听!
何征:都别着急,咱们再商量商量,事情总会有办法的。
婆婆:何征,把婴儿床搬我那屋,然后你回去赶紧睡觉!
苏涵:不行!孩子得放我这儿!
何征:咱不吵吵了啊,大半夜的,邻居都能听见。咱换个时间,再想想办法。妈,把明睿先放下来吧,他这会儿应该是睡着了。
何征妈小心地把孩子放到婴儿床上,小朋友马上皱眉头要哭。何征妈就赶紧又抱起。她抱着孩子,客厅厨房一顿走,孩子终于睡熟,被放回了小床上。何征也回客厅继续睡觉。但他久久不能入睡。他知道,这种家庭纷扰并不会被解决,只会越演越烈,他的麻烦大了。
当明睿已经长大,很多事情都过去了之后,苏涵问自己,她和婆婆之间的矛盾是不是真的不可调和。如果她再生第二个孩子是不是也还会像当年那么较真儿。广泛流传的一种说法不是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么。但是想来想去她觉得自己还是无法接受在养育孩子方面,让婆婆要做主而她可以睁一眼闭一眼地得过且过。真的不行。不管是照书养还是照猪养,都得是由孩子的母亲来说了算的。孩子的母亲可以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认知甚至不同心情下选择不同的方法,但这必须是母亲自己的选择,这个权威将是永远都不能被触动的。苏涵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母亲,而有责任感的母亲在关乎于孩子如何被养大、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是不会让另一个人起主导因素去影响着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