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残暴王爷的黑月光 !
今日的绥安伯府有些热闹,自打城门下了禁令,已经许久没这样热闹过了。
姜萱在松涛苑听着那热闹,不觉有些好笑。
“这下可好,老夫人可要气坏了。”
银签叉了一片桃,入口是香甜绵软,好吃的让人连眼睛都要眯起来。
还未入秋,便已有桃子吃,可谓是人生一大奢侈。何况如今正值旱灾,许多人家连水都要省着用,何况是这鲜嫩多汁的香桃。
姜萱对这桃子的来历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在意的情绪,那人既然能把这桃子送到她的面前,必定是有什么办法。她有的是吃就很好,可懒得过问这蜜桃的出处。
碧荷正捧着个笸箩,挑着绣线,打算给姜萱绣一块帕子。
“今早听林家有些响动,好似是他家老太爷仙去了。”
松柳打了珠帘进来,恰恰听到这句,忙说:“林家老太爷昨日摔了一跤,家人们本是担忧,要请个大夫来。林老爷子非说不用,而且一直到今晨都行色如常,喝的了茶,吃的了饭,言谈举止都不见有异。听说是刚吃过午饭,突然就从凳子上摔下去,脸都涨紫了。没等把大夫喊来,人就咽了气。”
碧荷听完很是唏嘘:“林老爷子一辈子都过得吝啬,也不知道后不后悔。”
姜萱咬着银签,忽然想到,梦里周老夫人便是摔了一跤后,身子骨大不如从前了。又一场急病后,虽是缓过来了,可人也渐渐的憔悴,没坚持两个月,便撒手人寰了。
梦里只知道人大约什么时候没的,却并没有说她如何摔倒。况且,梦中的预兆与现实虽然可以对应,但也有一些出入,不好全部当真。
夏日暑热,姜萱的胃口又不太好,约莫是有些苦夏。吃了点简单的饭蔬,只饮了几口酸梅汤,便推说不用了。
她有些困倦,但昨夜睡的沉,唯恐夜里睡不着,便让人奉了茶,捡了本游记看。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院子外面的热闹也一点点的停了下来。
直到,碧荷从外间进来,一张脸带着几分愤慨。
“又是谁招惹你了?”姜萱放下书册,好笑的问。
“婢子能受什么委屈。还不是……十三娘!”碧荷又急又气,“郎主要给崔郡守捐粮,打开粮仓打算取用了一些。老夫人却不许他拿许多,郎主觉得没面子,二人就在屋里吵了一通。最后郎主气极而去,半道遇见了十三娘。她一听此事,竟说娘子守着小库房,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好东西。拿个一两件出来换成银子,肯定能买许多粮食。还说回头在郡守面前,捐了这么多粮食,简直就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姜萱一听,笑了。
姜若要是不给她惹一点事,她才要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也难为她思来想去,还得想出这种迂回的法子惦记着她库房里的宝贝。
“这些年她和萧莘惦记阿娘的嫁妆,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年年都要来上一回,她们不腻,我都要烦了。”
“难道娘子就要这么算了?”
“我看着像好欺负的?他姜延波要拿阿娘的嫁妆去做脸,也要看他自己够不够格。正巧,田地的事也该拿出来了。”姜萱捻了一块糕,咬了一口轻轻咀嚼后,说:“就让老夫人好好敲打一下,省的他不知天高地厚,忘了自己是谁。”
“那就好。”碧荷松了口气,“可这十三娘也未免太坏了。”
“她啊,从来都是又蠢又坏。”
*
骑士从驿站一路换乘,终于抵达上京。
那封染着汗水和血迹的急信,最终摆上了仁孝帝的案头。
在他手边,这样类似的信笺已经有好几封。有从并州来的,也有从郓城来,更有建康崔文亲手写得。
这一个月来,江南旱情一再严重的消息让朝堂上的气氛愈发沉默。这种情形下,谁也不敢擅自发言,唯恐要被抓去充壮丁。
李常悄悄在案头放了一杯清雅的花露,“陛下先饮一盏花露润润喉吧。江南事大,不好处置,依奴才看,还得慢慢来,可急不得。”
仁孝帝抿了口花露,感觉喉间的干渴稍显缓解,才道:“我记得仁德皇帝在时,应天曾遇过一场旱灾。具体是哪一年,我已记不大清了。”
“回陛下,应当是庆元三年的事。那时陛下还未出生,估计是听了哪位宫人提及。”
“那时的旱灾又是怎么个情形。”
“奴才那会儿还只是个小小内侍,只能在殿外伺候。据说应天的旱灾严重,十室九空,百姓流离失所。好在先帝任用贤才,旱情处理及时,才未酿成大祸。此后,应天用了十余年修水渠,拓河道,引白水河水入城,以应对旱情严重时城中无水可用。”李常提及那一年,也是唏嘘不已:“当时流民一路北上,已经到了距离上京不足百里的地方。倘若不是灾情控制得当,上京也要受牵连。”
仁孝帝若有所思,忽的问:“对这旱情,你可有什么好建议。”
李常一听,先是无奈,而后是苦笑:“奴才也就是借着比陛下年长几旬,说些大话。奴才如今能在陛下身边伺候,拼的也是年长。可如今让奴才想想如何应对旱情,倒是半个字都想不到。”
“无妨,不过是闲聊罢了。比起那些唯唯诺诺的朝臣,我倒是愿意听听你的意见。”
“以往应对旱情时,多是先安抚灾民。一旦灾民积聚过盛,就容易引发暴乱。依奴才的想法,还是得先发赈灾粮。”
“不失为一个办法,就是浅显了些。此次的旱情虽在江南,以并州为首,过鹿城,再到建康。而金陵未受影响,一直到北上其余州县也未见旱情。建康郡守崔文当机立断令人关闭城门,将流民挡在城外,只怕是容易出现暴动。”
李常思索了下,“建康乃是前朝都城,面积广大,城中百姓众多。崔郡守这般决定,恐怕也是为了一城百姓好。举凡有流民入城,必定有灾祸。何况,城中粮食紧缺,也得先保证城中百姓们的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