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极品鉴宝神眼 !
经理亲自,毕恭毕敬,把这家小古玩店的镇店之宝捧上来,交给秦霄过手。一边让秦霄过手,他和掌眼,还一人一句,不厌其烦地给秦霄讲解。
之所以需要讲解,并非他们瞧不起秦霄的鉴宝水准,而是他们知道,秦霄是一个瞎子,看不见。
这家小店的镇店之宝,是一幅画。
这幅画非常有名,有名到如今是故博压箱底级别的珍贵馆藏之一。
三十年前,物价和今天截然不同。
那时候,故博就大出血,花了一千八百万,买下了这幅画的真迹。
程文勉旗下这家小古玩店的镇店之宝,这幅画,当然不是真迹。
真迹在故博呢!
即便如此,不是真迹,摹本仿画,也堪为镇店之宝的级别。
这是一幅宋画,绢本,淡设色,画心纵五十二厘米,横一百二十五厘米。
此是一幅山水人物画,画卷的开首部分便是吴兴南园一角,主体建筑为一座重檐歇山顶的楼阁,相配小亭栏杆回环曲折,花草树木掩映,庭中有鹤,亭角有花一株,环境幽雅而气象恢宏。楼阁内,马太守正陪二老对坐弈棋;小亭内,二老手扶栏杆,一面赏景一面闲话;另二老或携琴或曳杖,款款而来。此外有童仆衙役陪伴侍候。
这是一次风流儒雅的**,轻松愉快,表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气氛。
这幅画,表现出了三首诗的内容。
分别是:《吴兴太守马大卿会六老于南园人各赋诗》、《庭鹤》、《玉蝴蝶花》三首。
若再仔细赏析,南园临水而建,湖对岸远渚汀洲,村庄茅舍,树木葱浓,群山耸翠,依次表现出《孤帆》、《宿清江小舍》、《归燕》、《闻砧》、《宿后陈庄偶书》、《送丁秀才赴举》、《贫女》七首诗的内容。
一幅画,表现出这么多首诗的内容或意境,怎一个牛比了得?
其实秦霄自己能看见,不过还是等经理和掌眼七嘴八舌讲解完,才挑了挑眉头,感兴趣道:“有点意思,张先的孤本,尽管是摹本仿画,也不得了!”
秦霄一语中的。
这正是北宋大词人张先一生唯一的画作。
张先,字子野,北宋诗词婉约派代表人物,进士为官,一生顺遂。
好像也正是因为他太顺了,不像李白、杜甫、苏轼那般苦大仇深,一着急上火就写诗,越着急上火,越能写出千名篇。
因此,比起那三尊大神,张先名头不够响亮。
但其实,张先也是个轰动级别的才子。
且他顺遂的人生,是李白、杜甫、苏轼,做梦都可望不可即的人生。
他属于官员里的浪子,‘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什么私会尼姑,老年纳妾,天天给官女支写词,都是他干的事。
文人和画家,虽说都是艺术工作者,但明显不算同行。
画家写诗词的不少。文人画画,还能画出千古名篇的,却是不多。
张先便在此类。
张先的绘画作品,无论历史流传还是文献记载,仅此一幅。
张先的画,算北派山水的继承,属于荆浩、关同体系,而无李成、郭熙痕迹,更不入南宋格调,堪为自学成才的典范,有很强的时代痕迹。
他唯一的作品,正是大名鼎鼎的《十咏图》。
宋熙宁五年,当时张先已经八十二岁了,出于对父亲的怀念,翻阅父亲生前诗作,当读到一首七律《吴兴太守马大卿会六老于南园人各赋诗》的最末两句‘它日定知传好事,丹青宁羡洛中图’时,张先不禁为之触动。
于是这首诗,引导他创作出了流芳千古的《十咏图》。
三十年前,在那个物价环境里,故博大出血,一千八百万买张先《十咏图》真迹,可谓是轰动全体古玩行的大事件。
谁花冤枉钱,故博肯定不能花冤枉钱。
故博砸了那么多钱,必然自有其道理。
道理一:张先的《十咏图》很写实,跟拍照没啥区别,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为人们研究宋代的历史、正治、经济、文学、书法、美术等,都提供了新的课题和证据。
道理二:张先的《十咏图》真迹流传经历颇为传奇,直至故博买下,《十咏图》过了不知多少名人的手,身上加盖了不知多少铃印。
张先死后,《十咏图》真迹流传于世。据卷尾‘悦生’、‘秋壑’、‘秋壑玩赏’三印,可知南渡后,此画曾入藏宋理宗权臣贾似道家。
此后兜兜转转,过无数人之手,此画最终藏于清内府。
乾隆皇帝是盖章狂魔,硬生生把这幅画给盖成了麻子脸。
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将《十咏图》真迹偷运出宫,运至北国春城伪皇宫,藏于‘小自楼’。
溥仪仓皇外逃,余下小白楼数千件书画未及带走,被士兵哄抢散佚。
《十咏图》真迹自此流落民间,五十年不知下落。
直至三十年前,此画再度面世,故博果断出手,以一千八百万的高价,从一祖上是溥仪伪皇宫守卫的老农手里购得。
以上,是真迹《十咏图》的经历。
掌眼为秦霄解释道:“小哥,之所以跟你讲解真迹的流传,是因为咱们镇店的这幅摹本仿画,跟真迹的流传经历大有关联!”
“小哥,你虽然看不见,但我没骗你。”
“咱们这幅画,和真迹有所不同。”
“故博里那幅真迹,倒腾了太多手,以乾隆为首,多少历史人物都在上头盖章,把真迹盖成了麻子脸。”
“而咱们这幅呢?脸上干净得很!”
“只有三个印章!”
“悦生、秋壑、秋壑玩赏!”
“悦生、秋壑,皆是南宋权臣贾似道的名号!”
“说明什么?”
“说明咱们这幅摹本仿画,是贾似道仿出来的!”
“贾似道其人,功过是非,咱们不评价。但贾似道贪财,是出了名的!”
“他定然是想自己保留真迹,然后把仿画卖出去捞钱!”
“可惜没多久,贾似道兵败,被抄家。”
“真迹,随着后续贾似道兵败被抄家,兜兜转转,最后进了故博。”
“而这幅仿本呢!应该是抄家贾似道时,有人私吞了!”
“《十咏图》真迹名头太响,抄家的人知道吞不下去。所以他就把仿本给私吞了!最后这幅摹本仿画,从另一条渠道流传,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