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我在大唐能签到 > 第六百零六章 利诱

第六百零六章 利诱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我在大唐能签到 !

    ,我在大唐能签到

    林轩在周满仓的陪同下,把周庄周边的田地巡视了一边,发现不管是玉米还是土豆的长势都不错。

    “不错,你做的很好。”林轩夸赞道。

    “当不得侯爷赞,这都是侯爷的功劳。”周满仓黝黑的脸庞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虽然是里正,但是认真算起来别说官了,就是吏都算不上。

    平常也只是配合朝廷收税,或者安排一下徭役罢了。

    而周庄有一半多的土地都是林家的,他家也种了一部分林家的田地。

    林家的话对于他们来说,甚至比皇帝的话还管用。

    这话可一点都不夸张,为什么说,土地兼并是历朝历代都要面对的问题。

    世家兼并那么多土地,他们自己也不可能种的过来,最终还要租给百姓种。

    这么看来,土地兼并并没有那么大的危害。

    毕竟不管是世家还是地主,田地还是要交税的。

    然而当百姓成为世家或者地主的佃户后,被他们剥削,累死累活的收成大多都被地主和世家拿去了,他们剩下的能够一家人勉强户口就算是地主和世家心善了,大多数的佃户连勉强糊口都做不到。

    而百姓没有粮食只能找他们借,但是百姓根本还不起。

    而那些地主和世家也没指望他们还,只是通过这种手段掌控那些佃户。

    而那些佃户没有田地,又欠下了债,只能依附于世家和地主。

    不然世家那些私兵都是哪里来的。

    而那些百姓被剥削的根本没有余粮,出现天灾人祸,他们一点抵御能力都没有。

    只能靠朝廷赈灾,这样对朝廷的压力就非常大了。

    百姓自己有土地,就算出现天灾也有些余粮,朝廷的压力就要小很多。

    一个王朝强盛的时候还好说,但是一个王朝怎么可能一直保持强盛。

    土地兼并等于是在吸食朝廷的血肉,壮大自身。

    而历代皇帝自然也知道这个问题,也想过很多方法,却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很多人认为,土地兼并是因为古代制度的问题。

    如果说是制度导致的,那为什么要继续这样的制度,千百年来重复着这样的不能解决的问题?

    制度是由皇帝的利益决定的。周代井田制强迫百姓耕种王田,百姓留下能使自己活下去的口粮,其他生产的一切归王室贵族,结果百姓以偷懒为武器来反抗,造成生产萎缩。结果皇帝采用土地私有,让土地的主人交完税,剩余都是自己的,提高了民众生产积极性。但是土地私有就是土地可以自由转让买卖,这样一来也就有了土地兼并。

    这个问题有办法解决么?

    任何问题都是有办法解决的,但是解决的办法肯定会带来另外的问题。

    要想解决很简单,土地国有化,百姓只有使用权,没有交易权,这样自然就兼并不了了。

    但是这种办法在古代根本玩不转的,王莽就这样干过,结果也顶不住压力,不得不叫停。

    林轩前世看一些,很多人穿越者穿越到古代,想各种办法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但那只是而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没解决的问题,历史上那么多名臣都束手无策的问题,你凭什么解决?

    以李世民的才智,王莽改制的历史他肯定了解,也明白土地国有的好处,但是他有打算这样做么?

    什么是权利?

    林轩觉得权利就是认同,认同你的多了,你自然有权利。

    这也就是所谓的人心。

    杨坚为什么能代周立隋,就是因为认同他的人多了,皇帝没人支持,就成了傀儡。

    赵匡胤也是同样的。

    李世民自然明白他要是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他这个皇帝也做不安稳了,因此他只能去打压世家,遏制这种情况。

    谷筀/span但是他也非常明白这种情况是遏制不了的,就算五姓七望消失了,也会有新的世家代替他们。

    都说唐朝以后世家消失了,但是真的如此么?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世家,已经不像唐朝以前的世家影响力那么大了而已。

    林轩不认为自己能改变,甚至这方面的事情,他碰都不会碰。

    历史上改革的有几个好下场的?

    不过他也会尽力为这个时代做一些事。

    他开发海外,不就是为了让上层人物,把目光放在海外,别盯着那点土地么。

    有没有用他不知道,但是最起码做了,不是么?

    林轩点了点头,古代的农民对于农作物非常谨慎,宋朝的时候占城稻就被引入了中原,却经过多年才推广开来。

    对于百姓来说,田地的收成关乎他们一家人能不能吃饱独子,万一种其他的,收成不好怎么办?

    不过因为有土豆的前车之鉴在,周庄的百姓倒是对林轩让他们种植玉米和土豆没有太大的抵触。

    “棉花呢?”林轩问道。

    棉花又不能吃,至于跟百姓说什么保暖,我肚子都吃不饱,想什么保暖。

    别以为贞观时期,百姓的生活就有多好。

    即便是历史上那几个非常出名的盛世时期,依然有许多百姓吃不饱。

    想象后世七八十年代就知道了,那时候条件再苦,也比古代强吧?

    但是还不是有很多人吃不饱饭。

    周满仓有些迟疑的说道:“棉花种植的并不多,不是他们不听侯爷的,而是各家田地都比较多,根本忙不过来。”

    什么忙不过来,是根本不重视吧。

    棉花种植又不需要耕地,只需把育好的苗挖坑种下去就可以了,有什么忙不过来的。

    “总共种了多少?”林轩问道。

    “只有二十多亩。”

    林轩无语了,整个庄子几百户人家,二十多亩平均下来,一户都不到一亩。

    看来还要想办法,提高他们的热情才行。

    宋朝的时候棉花就已经开始利用起来了,但是到明朝的时候都没有大规模种植,导致朱元璋不得不下旨,逼着百姓种。

    更别说现在的百姓连棉花具体有什么效果的不知道,你能指望他们多用心?

    “这样,你告诉庄上的百姓,只要他们用心照料,种出来的棉花我全收了,保证一亩地的手入,不会比他们种粮食收入少。”

    靠自觉是不行了,那就只能靠利诱了。

    就跟养蚕一样,都知道能卖的出去,收入还不低,很多地方都有百姓以养蚕为生。

    百姓眼光浅,只要有利可图,不怕他们不用心。

    至于他要那么多棉花干什么。

    没见签到奖励的织布机还没利用起来么。

    那个织布机根本不是用来织普通的布的,而是织棉布的,没有棉花怎么行。

    棉布可比现在市面上的那些粗布和丝绸什么的保暖效果好多了。

    到时候根本不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