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如果如果书店 > 第三百五十九章 意难平

第三百五十九章 意难平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如果如果书店 !

    如果如果书店第三卷退缩还是奋进第三百五十九章意难平刚回到厨房,汪敏忽然一拍脑袋:“瞧我这脑子,家里好像没菜了,我去菜场买点。”

    说着她就一边解开围裙走到门口,准备换鞋。

    杨大伟将双肩包放在沙发上,来到厨房前,看了一眼,砧板上放着切了一半的黄瓜片,旁边的碗里放着白菜豆腐,忙说道:“不是有菜吗?你之前准备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忙那么多。”

    汪敏笑着摇头:“那哪儿行。你不在家,我和你爸饭量小,吃的清淡,全是素的。我去给你买点五花肉和排骨,炖点红烧肉给你吃。你以前最爱吃了。”

    “我现在已经不爱吃红烧肉了。”

    话一出口,杨大伟便觉得不对。

    汪敏的脸色一暗,抿着嘴唇,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杨大伟看着更是难过,连忙又解释道:“我现在减肥,一直在吃素。”

    汪敏这才好转了一些,盯着杨大伟看了一眼,摇头说道:“你这孩子,跟外面学的坏毛病,你哪里算胖了,就减肥,不许减了,听到没?反正菜场离这不远,我一会儿就回来。你自己在家看会电视,或者玩会手机,WiFi密码是你生日。”

    “真的不用了。我在路上才吃过饭,不饿。”

    “那我让你爸带点凉菜回来,附近有家虎皮鸡爪不错,跟你以前喜欢吃的那家是连锁店。”

    杨大伟点点头,顺势问道:“我爸呢?他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

    汪敏换回拖鞋:“他啊,说回来跟我待着没意思,每天下班之后,都要去找他那些狐朋狗友潇洒一会儿。”

    杨大伟默然看了看宽敞又陌生的新家。

    以前他们的老房子,不过八十平左右,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在角落里放个响屁,整个家里的人都能听到。很多个夜晚,杨大伟待在自己房间温书的时候,陪伴他的都是父亲那大如响雷的呼噜声。

    可那时的房子小虽小,但却是热闹的,温暖的。

    如今这个新家,听母亲说过,一百二十平左右,三室一厅,还有个宽敞的阳台,父母装修时花钱做成了个阳光房,能摆下一张小桌子和两把椅子。

    这个新家宽敞得够一家三口每个人都有个自己的小空间。

    可对于两个年过半百的中年夫妇而言,它未免也太宽敞,太冷清了。

    杨大伟不止一次听母亲说过,新家过年时没有老家过年时暖和。

    所以,父亲为何下班后不愿直接回家,而是去和朋友待在一起,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杨大伟看向母亲,忽然发现这个许久未见的女人鬓间已经有了些许白发。

    父亲一直是个交友广泛,擅长与人沟通的,所以常常出去,日子想必过得不至于太过冷清。

    可他这个母亲,却一直不是活泼开朗的性格。能够玩得来的朋友,也就那么两个。想必不可能如父亲那般常常出去潇洒。

    如果是年轻人,抱着手机,便仿佛与全世界在交流。

    可她似乎也不太喜欢玩手机。

    那她一个人面对这个空荡荡的家,心中又会是如何一副光景?

    杨大伟有些不敢去想。

    他强迫自己放空心思,笑着对母亲说道:“他还是喜欢打麻将吗?”

    重新系上围裙的汪敏点头又摇头:“最近几年麻将打得少了,倒是迷上了下象棋?”

    “为什么?”

    “还能为什么?麻将要四个人,象棋只要两个人就能玩。”

    因为凑不齐人吗?

    听到这个答案,杨大伟又是默然无语。

    作为一个喜欢独来独往的人,他不太常体会到这种三缺一的感觉。

    但仔细想想,若是这两年没有一个钟小丫陪他打游戏,那那样的日子未免也太可怕了些。

    也许他早就坚持不住,病入膏肓了,也不会现在才拖到进医院。

    说来这个社会的发展还真快。

    在并不很久以前,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还是留守儿童。可不过二十多年过去,空巢老人已然有了与留守儿童并驾齐驱的趋势。

    这让杨大伟忽然有些弄不清楚,社会的发展太快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当物质文明不够发达的时候,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便随之匹配了一个很低的态势。

    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每个人为了全家老少的一口口粮而日夜奔波,又怎么有余力去关心谁冷落了谁?

    但与此相反的,在那种一切都很匮乏的年代,人们所展现出来的对理想的渴求又是那么的纯粹而坚定。

    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环境下,才出现了赤色黎明军那一大批信仰纯粹又坚定的人,打破旧樊笼,建立起了崭新的梦之国。

    而到了现在,物质文明日渐兴盛,人们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后,自然提升了对精神需求的追求。

    一方面,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但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家庭主妇,空巢老人,一个个时髦又饱含生活辛酸的词汇应运而生,抑郁症之类的富贵病渐有大行其道之势。

    杨大伟原本对这些东西并不关心。可是不久前,他才发现有些东西并不是不关注就真的牵扯不到自己的生活。

    譬如他的父母,就成了标准的空巢老人。

    对此现状,他也不是没有犹豫过,想要改变,可每当提起回家的念头,一些深埋已久,但却从不曾忘却的记忆便会不自然涌上心头。

    终究是意难平。

    说句难听的,这次要不是那么巧合地撞见了钟小丫身上的一摊子烂事,对他有所触动,他也许还要很久才会回来,甚至,永远不回来。

    反正他的生命按照之前的生活节奏,也许撑不了多久了。

    死亡或许是一件很艰难的事。

    但当活着也变成一件差不多艰难的事时,杨大伟才发现,还是死亡更简单一些。

    就在杨大伟习惯性胡思乱想间,母亲打电话的声音将他重新带回了现实。

    “杨松林,干嘛呢?赶紧回来。”

    电话那头随即传来杨大伟熟悉的高调嗓门,不过相比于以前,声音还是不免多了些老态:“我这好不容易才坐到,屁股都没坐热,二饼。”

    “赶紧回来。儿子回来了。”

    “三饼碰,你刚才说什么?谁回来了?”

    “你儿子回来了。等会回来的时候去菜场南门买点凉菜,虎皮鸡爪要有,其他的你看着买。行了,我这还忙着,挂了。”

    听着母亲与父亲的对话,杨大伟找回了一些家的感觉。

    这么久时间没回来,老杨似乎并没有如同他曾经宣扬的那样重振雄风,从老婆手里夺回一家之主的话语权。

    打完电话,汪敏便又进了厨房忙活着。杨大伟挽起袖子想要帮忙,却被母亲推了出来。

    无奈之下,他只好靠在厨房门口干看着。

    看着砧板上准备的都不够一人份的食材,杨大伟不禁问道:“你们晚上就吃这么点?白天还要给那些小学生上课,能有精神管住他们么?”

    “嗨,刚才你爸说了今晚不回来吃饭,我便做的一人份。不过,年纪大了,饭量确实也没那么大了。而且以前你在家的时候,原本就是你一个人的饭量顶得上我们两个。”

    “这倒也是。”杨大伟笑笑,“对了,搬了家之后,你们这边认识人多么?老杨他平时都跟谁一起玩?”

    “可能还不太熟悉吧,认识的没几个。你爸他能和谁?还不是以前的那几个,你以前基本都见过,来家里吃过饭的。老张,老李几个。”

    杨大伟停顿了一下,做足了心理建设,才笑着问道:“那杨念桐呢?他们还一起玩吗?”

    他的语气平缓,但听在汪敏耳中,确实石破天惊。

    原因无他,因为这个名字给这个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带来的伤害太大了。

    大到时间都无法将之完全抹除。

    汪敏心中一惊,手上动作一顿,菜刀更是差点切到手,但她并没有敢表现出更多的异样。有些事儿子已经忘了,她就不能容忍儿子再将之记起。

    “嘚嘚嘚……”

    利落地切完手边的半根黄瓜,汪敏抬手用手背擦了下汗,方才假装平静说道:“早就没有了。本来离他家就不近,搬了新家离得就更远了。渐渐的关系也就淡了。”

    这个事实和杨大伟印象中的有些不太一样。

    在他还小的时候,杨念桐便是家里的常客,而且是来往最频繁的那个。

    这得益于这一对朋友都出自徐杨庄,也得益于二人都喜欢打麻将,还都是有些成瘾的那种。

    这两个人坐到一起,不必谈天,也不必说地,只聊什么清一色大四喜,便足以从半夜聊到黎明。

    这忽然让他想起了更多的细节。

    以前母亲跟他说过,他们最初看中的房子并不是眼下的世纪利华,而是在水仙市北半边的梧桐别院。那里同为学区房,但价格却比这边要低个千把块一平方。

    一平方千把块,一套房子便是十多万。这个数字对于这个不算富裕,只能说是一般的人家来说,已经是不小的一笔钱了。

    可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这边。

    至于理由,母亲说她更喜欢这边的装修风格。

    这话说的时候杨大伟便不信。

    母亲节俭了大半辈子,所认同的唯一的装修风格便是简陋风。去别人家做客,只要是看上去很省钱的装潢,那必然很好看。但若是看上去就很败家的装潢,当人家面上不说,可回来之后肯定要挑两嘴毛病。

    而联想到以前的小学同学群里的只言片语……

    他继续问道:“他家似乎买在了梧桐别院?”

    汪敏心中越发慌乱,一个鸡蛋没磕好,直接从台子边缘滑落到了洗手池里,作废了。

    她一边小心地收拾着鸡蛋壳,一边心中疑问不停。

    儿子怎么一而再再而三地问起那个人?莫不是想起了什么?还是只是巧合?若是前者,那该怎么办?

    汪敏只觉得一颗心脏都要从嗓子眼蹦出来了。只能不断在心中念叨:“不能慌,不能慌。”

    她打开水龙头,让冰冷的自来水冲去池子里的鸡蛋液,同时也冲洗过她的手掌。

    冰冷的触感让她恢复了一些镇定。

    她头也不敢回,就那么小声说道:“你说杨念桐吗?没怎么打听过,但好像是说他家前几年搬进了梧桐别院,比我们早几年搬的。”

    那便真的是为躲着他家而买的这里吗?

    杨大伟看着垃圾桶最上方的碎鸡蛋壳,张了张嘴,却什么再就这个话题说什么。

    有些事,还是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去说,才有可能说的清楚。

    至于最后说不说得清楚,说不清楚的后果会如何,杨大伟已经不愿意去想了。

    事到如今,还能有比现在这样的疏远更糟糕的局面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