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抗战:重生湘江畔,名将收割机 > 第120章 一万大洋

第120章 一万大洋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抗战:重生湘江畔,名将收割机 !

    大战结束后,赵国忠就不再关心浅显的战事,除非有什么巨大的变动。

    但是想来,梅津美治郎也不会干出添油战术这种事。

    兵工厂已经发展的极为迅速,在加里奥杰夫的主持下,兵工厂掌握了电渣重熔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钢材的利用效率。

    其实电渣重熔技术,就是大号的电焊,这样理解起来就方便多了

    不仅如此,还有好消息传来。

    兄弟部队所在的忻州有部分钨矿,这玩意可是炼制合金钢的稀有元素。

    北方那是很难找到的,有了这玩意,兵工厂的产能也能再次扩大。

    兵工厂生产的钢材都是质量不高的钢材,用来制作炮管枪管,强度不够,打个实际发就坏了。而龙城兵工厂是有一套完整的电炉炼钢设备的,只是,缺少稀有元素,只能将废钢回收来生产武器。

    现在好了,解决了稀有元素,煤铁资源走不是问题,接下来便是子弹问题。

    没错,铜质弹头太消耗铜了,一次大型战斗少说也要打出去几十万发子弹,甚至百万发。

    根据地没有那么多铜,那就只能用其他的材料来替代了,赵国忠拿出了独有的技术,这便是钢芯附铜弹。钢芯一般都是低碳钢冲压而来,这对根据地来说不是问题。

    而长治正好有铜矿,也解决了铜矿稀缺的问题。

    虽说对精准度有一定影响,但是可以大量生产。

    (这里大家轻点喷,大家再提点建议,或者,还是别带脑子了吧,头疼,呜~)

    从忻州到根据地,虽说要经过阳泉。

    但是在四个团的压力下,阳泉的旅团也是乖乖就范。

    钨矿运到根据地,立刻开始炼钢。

    不仅如此,其他的兄弟部队接连发来电报,说他们那边还有镍矿。

    前往长治寻找矿产的探矿队伍还发现了铬矿!

    本来赵国忠是奔着铜去的,结果,这接二连三的好消息传来,让赵国忠都手忙脚乱起来。

    这还有什么说的,赶紧开采。

    大炼钢铁,有技术在,完全可以量产设备出来。

    仗为什么难打,就是因为工业差距,钢铁差距。

    那位花了那么多钱买的设备,全部被鬼子堵在海外进不来。

    兵工厂生产武器用的都是囤积的炮管等等,要不然也不至于,那么长时间,上百门炮造不出来。

    再看看同期的其他兵工厂,克虏伯、基洛夫,那个不是大名鼎鼎的?

    说到底,战争打的是钢铁,是工业。

    工业国欺负农业国,就是这么容易。

    赵国忠一心扑在兵工厂发展上,却不知外界已经炸了。

    ···

    山城

    熟悉的开场,熟悉的味道。

    “娘希匹!”

    “他赵国忠怎么敢的?谁允许他私自发动这么大的战斗?这是违抗命令!”

    “你把那个李从事叫来,不是说,赵国忠已经投效我了吗?怎么我到现在都没听到有什么动静?”

    雨浓在一旁战战兢兢的,不敢抬头多说一句话。

    待到人走远后,他又拿起报纸,那上面“赵国忠全歼日军36师团,击毙中将师团长舞伝男”的几个大字狠狠地刺在他的心上。

    就在这时,那位走了进来。

    “莫要再生气了,那赵国忠,不过是一介武夫罢了。”

    “哎!我不是生气,我是搞不懂,为什么这样的人才不愿意跟着我?就因为林城?我已经原谅他了啊。”

    “达令,这赵国忠,只是个年轻小伙,这是被抗日冲昏了头脑。他已经接受了你的好意,等到未来局势明朗,只需稍加拉拢,大事可成。”

    不得不说,她是会哄人的。

    一番言语下来,气也消了,眼界也开阔了。

    “对对对,还是你懂我。”

    “只是,这样一来,怎么嘉奖呢?”

    一番深思熟虑下来,那位不情愿的拟出一则电报。

    ···

    总部

    几位老总坐在一起正在探讨根据地的发展问题。

    “报告,各位首长,181师电报。”

    放下香烟,大首长笑道:“国忠同志又有什么好事情啊?”

    通讯员笑道:“赵师长派兵南下,全歼了日军36师团,切断了长治公路,缴获多得很呢。”

    扔下香烟,首长急忙拿过电报,仔细看完:“哈哈哈,好!好!好!我军有赵国忠这样懂技术还懂打仗的不多啊!”

    “首长,快让我们也看看。”

    “不愧是国忠同志啊,一个旅四个团,就全歼了小鬼子一个师团。”

    “大家不要太过夸赞啊,这只是个乙种师团而已。”

    “老总,你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哈哈哈。”

    “虽说部队损失也很大,但是,能打成一比三的战损比,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咱们还缴获了十几架飞机。”

    “国忠同志估计又要装备一个炮团了,看得我直流口水啊。”

    “哈哈哈,我听刘师长他们说,隔着山,都听到那边炮火连天,这炮火已经能压着鬼子打了。”

    “嘿,你还真别说,小鬼子不拿出重炮,奈何不了正太根据地。”

    “听说国忠最近又在发展兵工厂,几个根据地不停地找矿产,这是要干嘛?”

    “老总,有那么几种稀有的矿产,对炼钢很有帮助,普通的钢用来生产武器弹药,用不了几次就坏了,有了这些东西,强度会更高。”

    “这样啊,那得全力支持啊,国忠同志发展兵工厂,其他部队都有子弹炮弹使,这是好事啊。”

    在众人乐乐呵呵的聊天的时候,通讯员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报告,山城电报。”

    “山城?”

    “他们说什么?”

    “鉴于181师作战有功,嘉奖,一万大洋。”

    “就这?”

    “看来那位还是对我们抱有敌对之心啊,按理来说,取得如此大的战功,少说也该提拔到军级指战员才对。”

    “不过,一万大洋,也是一笔不少的经费了。”

    “他一个最高指挥,就拿出这么点来嘉奖,这不是恶心人吗?”

    一时间,老总们都为赵国忠打抱不平。

    “好了,好了,其实不过是一个名分而已,只要国忠同志能打更大的胜仗,在所有人的压力下,他就算想打压也没用。”

    只是多大的胜仗才会堵住所有人的嘴呢?

    譬如,拿下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