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抗战:重生湘江畔,名将收割机 > 第122章 拔除钉子

第122章 拔除钉子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抗战:重生湘江畔,名将收割机 !

    江城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

    在南面部分机构迁至江城后,该地实际成为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在占领金陵后,就开始研究攻占江城的作战,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暂时搁置。

    4月初,日军大本营决定实施徐州会战时,亦决定实施江城作战,在制定徐州会战计划时,即“预想到会战以后的形势并把将来进行江城作战也考虑进去。

    5月底,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决定了在当年秋季进行江城作战 。6月15日,日本御前会议正式决定实施攻占江城的作战 。

    而这个时间点,进攻中原无望,即便占领,也会耗费不必要的兵力得到一片难以利用的土地,所以鬼子接下来的战略重心放在了江城。

    日军集结35万人,这在当前情况下可是绝对的主力了。

    大量的人员物资调动,致使梅津美治郎多批次提出围剿赵国忠的计划都被驳回。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第一军下属只有三个师团、两个旅团,再加上其他地方的牵制,对赵国忠来说,完全构不成威胁。

    不过,这也是相对的。

    赵国忠拿下长治和正太线地区,占据了晋省东南大部分地区,这让阎东山心里很不是滋味。

    说到底,这晋省是他的地盘,赵国忠占据这么大一片地区,日后怎么办?

    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而小鬼子和阎东山有着一些联系,双方互相扯皮,最终达成一致,你打你的赵国忠,我不干涉。

    但是梅津美治郎也拿不出多少兵力针对赵国忠,江城之战,将第一军的重炮旅团都调走了,108、109师团又全是战力偏低的特设师团,只有土肥圆拿得出手,但14师团刚刚调回太原,还要防备各地的动荡。

    因此,这也给了赵国忠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

    阎长官的动作赵国忠自然知道,连中央军都插手不进来,可见阎的态度。

    不再关心阎长官,赵国忠专心的看起地图来。

    小鬼子虽说大军南下,可面前的几个师团也不是好果子。

    寺内寿一也看不惯赵国忠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调集了一个骑兵第四旅团进入晋省。

    而在阳泉的日军,是独立混成第四旅团。

    阳泉和太原暂时还是动不了,赵国忠将目标放在了南面,榆社和武乡还有日军两个联队,蚊子再少也是肉。

    先拿下这两个县城,拔掉这两个一直插在根据地边缘的钉子,断掉太原向长治的交通,保证根据地西面的安全。

    榆社和武乡的日军,是日军第109师团下辖的步兵第31旅团驻守,旅团长谷藤长英少将。

    虽说是乙种师团,但是,这个师团完全是由常设师团的部分成员与预备役组成的,战斗力还是非常高的。

    想要拿下这两个县城,就必须考虑太原的鬼子和临汾的鬼子。

    太原方面,毫无疑问,第一考虑肯定是土肥圆这个家伙。

    临汾方向是108师团。

    至于阳泉,就让独立混成第四旅团老老实实的待在城里别乱动吧。

    在地图上榆社和武乡的位置标上一个大大的红圈,赵国忠看向徐勇:“参谋长,制定作战计划,目标,拿下这两个县城。”

    “师长放心。”

    参谋长拉着几个参谋,详细准备了几个小时,终于做好了作战计划。

    108师团能够出动得兵力,最多也就一个旅团,那边牵制了阎东山大量兵力,不可能有大的变动。

    109师团的另一个旅团,118旅团部署在汾阳平遥一带,支援过来,最快也要两天的时间。

    而支援距离最近的,也就是太原的鬼子。

    不过,根据情报,14师团在豫东作战当中损失七千多人,士气低迷,估计不会被轻易派出来。

    独立混成第三旅团驻扎在崞县,距离较远,不予考虑。

    那就只有一个骑兵第四旅团需要防备。

    “骑兵第四旅团?”

    赵国忠怎么没听说过呢?

    骑兵旅团下辖两个骑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运输队。

    骑兵联队下辖四个骑兵中队,外加一个机枪中队,兵力1400人左右。

    骑兵中队144人,战马134匹。

    整个骑兵旅团,编制是五千七百多人,但是实际上,骑兵第四旅团,只有四千多人。

    王革命和齐平安原来的防区由李本忠和李仙铃的8团9团接替,这段时间和现成的鬼子打了不少的交道,小规模战斗不计其数,几乎是每天都在打。

    这也是没办法,8团9团一直干着防守的事,憋坏了,乍一交手,双方都打蒙了。

    8团9团那是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虽然一直干着防守的事,可部队的训练没有落下。

    兵工厂大力发展,子弹供应不是问题。

    小鬼子以为换了一批八路,结果打的更狠。

    而我军也发现,这些小鬼子也不是一般人,战术动作虽不是很熟练,但已然是精锐。

    赵国忠的作战电报发到李本忠和李仙铃手里,两个人都开始部署起来。

    两个县城的鬼子都是一个联队,和8团9团不相上下。

    一对一的情况下,谁也分不出个胜负。

    不过,这种打一个旅团的仗,两个团还不够。

    将张文的2旅从阳泉调往西面,由一旅来驻防阳泉地区。

    另外,梁晓明的6团也从长治调过来。

    由6团阻击临汾来敌,2旅主攻榆社。

    命令下达,上万的兵力开始调动。

    小鬼子早就安排了细作进入根据地,这么大的调动,鬼子肯定是要做出应对的。

    一番分析下来,鬼子认为,赵国忠对榆社和武乡动手的概率最大。

    两个县城深处山区,又夹在太原和长治中间。

    赵国忠肯定放心不下根据地时时刻刻在鬼子的威胁下。

    当然,阳泉不算。

    各部调动,探查敌情。

    小鬼子做出了应对,临汾方向,108师团力所能及的派出一个联队支援,太原骑兵第四旅团出动。

    虽说这两个县城有些鸡肋,可在梅津美治郎看来,这是面子问题。

    我主动放弃那是一回事,失败撤退那是另一回事。

    而且,梅津美治郎一直都不认为赵国忠所部是帝国的军队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