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 > 第107章 都是义商。因祸得福郑元乃。

第107章 都是义商。因祸得福郑元乃。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 !

    打姜汤的正忙着,也没多耐烦:

    “我哪里知道,等你分配到住处,自己出去打听吧。”

    闻言,吕三翁只得老老实实被领着去喝了一碗粥,又分配了住的帐篷。

    这才准备出去打听自家儿孙的去向。

    没想到,正要出帐篷,便和自己的大儿子吕大牛撞个正着。

    “爹!我终于找到您了!您没事儿真是太好了!”

    父子两个抱头痛哭。

    哭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互相打听彼此的情况。

    原来,吕大牛带着弟弟和儿子走了一天多,便在路上遇到了郑少爷领着的车队,提前把小虎那样的老弱妇孺与病人送到了南都城。

    等他们赶到南都城,便顺利地在病人营那边找到了小虎,病都已经快好了。

    据说小虎说,他们一去就有大夫看病,还有专人熬药,不会被风吹雨淋,吃得又暖又饱,被照顾得很好。

    而他们自己,带来的粮食则被营地外的富商们以市价统一收购了,全都换成了钱。

    虽说因为被雨水打湿折了一点价钱,却算是十分公道的价格。

    吕三翁有些吃惊:

    “那些粮商平日里最是奸猾,这被雨水打湿了的粮食,没多久就要发芽发霉,他们竟然肯收?”

    吕大牛开心地点点头:

    “收!爹,您不知道,这次来的可都是义商,他们收购去的粮食,直接就给灾民们煮来吃了。据说那些商人捐了几百万斤粮食给灾民们呢!”

    “还有咱们二伯家那两头大鹅,也被义商们以公道的价钱收去了呢,总算是不用愁怎么养了!”

    “小虎他们用的药材,也是义商捐献的。请大夫的钱,还是义商捐献的!”

    吕三翁活了一辈子,不知听过见过多少逃荒的灾民,多少人不是家破人亡。

    竟是从没听过灾民能得到如此好的安置,闻言不由满心感激地道:

    “我们这次可真是走运,遇到了这么多好人!”

    “对啊!”

    吕大牛点头。

    “听说这次有这么多商人积极响应,主要是因为有南都城的严大人号召,这几十万人的营地能如此井井有条,也多亏了严大人率领众衙役主持安排!”

    正说着,便听到外头传来喧哗,有人欢呼道:

    “严大人来了!”

    “严青天来了!”

    父子两个钻出帐篷一看,果然见一个穿着官袍的中年男子正打着伞,身后跟着几个衙役,显然是在冒雨巡视营地情况。

    吕三翁感动极了。

    “严大人可真是爱民如子,简直是这世上最好的官老爷!”

    想起自己之所以能活下来,他又补充道:

    “那扬州的郑大人也是最好的官老爷!没有那郑少爷亲自带领车队来接,你爹我这条命恐怕就交代在路上了!咱们以后有条件了,定要给他们供奉长生牌位!”

    吕大牛重重点头。

    如同吕三翁一家一样的灾民还有很多。

    众人无不对此次救灾的官员,商人们充满感激。

    而被叨念着要给立长生牌位的郑元乃,则依旧在营地里奔忙着。

    跟着来的小厮不由得提醒:

    “少爷,您可歇会儿吧,您这都连续忙了好多天了,可别把身子累坏了!”

    郑元乃随便用袖子一抹脸上的雨水,毫不在意地道:

    “没事儿,我如今身子骨好着呢!”

    其实他在率领扬州商队的人回到南都城就病倒了。

    毕竟他的身子不比常人康健,在扬州号召商人们出钱出力就花费了不少心血,等组织好了人手物资,又赶着回南都。

    一番奔忙之下,直接在路上就生了病,到家时便病得很严重。

    原以为这次必然凶险。

    谁知道竟是因祸得福。

    下山来巡视救灾准备情况的慧云道长得知他病了,回去禀报了观主。

    第二天,就给他带来了观主赏赐的一瓶仙露。

    喝下仙露之后,他不仅多年的沉珂迅速痊愈,还觉得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

    得知他受到的奖赏,众多富商官员的信众们羡慕不已,也是越发卖力。

    连定国公府都不仅捐了五千两,还派了好多家丁丫鬟参与救灾。

    因为大家都知道,观主一直在暗自关注着大家的表现。

    毫无疑问,等救灾结束,表现突出者一定会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奖赏。

    郑元乃本人也是大受鼓舞,对于救灾一事越发热情高涨。

    然而,由于其他人也过于积极,导致他一时间在营地竟然找不到事情做。

    后来从第一批来的灾民那里得知,有好多老弱病残都被落在了队伍后头,他才灵光一现,决定组织一支车队,专门去接那些被大部队落下的老弱妇孺们。

    如今可算是把最后一批都接过来,不用担心有人因为走不动被洪水淹死了。

    浑身蓦然觉得轻松了许多。

    几日不在,他得去看看扬州商队那边的情况再休息。

    最近太忙太累,都没机会长肉,接下来他要好好吃喝睡觉。

    等赈灾结束回到城里,保准脱胎换骨,叫夫人大吃一惊!

    哼哼,他没得痨病之前,那也是个风度翩翩少年郎好么!

    *

    听说最远一个县的灾民也已经全部抵达了灾民营地,前来视察的慧云便登上了回慈航观的马车。

    回到观中,天已经黑尽。

    慧云顶着一身水汽前来向陈青竹汇报情况。

    陈青竹看她身上的衣袍半湿半干的样子,便道:

    “知道了。你也快去沐浴歇息。明日你还得在山下继续监督,确保官府的救援及时续接上。”

    也是为了替商户们扬名,这次灾民们来到营地时,先用的便是富商们捐献的物资钱财。

    朝廷拨付的那些,则是一批次一批次地送达的,全部放在后头。

    这样做,等朝廷的物资一次性到齐,也能有个明白的总数,叫上头那些经手的人在贪墨时也收敛些。

    “是!”

    慧云铿锵领命,眼睛闪闪发亮。

    这次救灾,她才第一次发现,原来身为女子,也能主导关系着数十万百姓生死存亡的大事。

    虽然外头无人知晓,可身为慈航观的一员,她比谁都清楚。

    真正主导此次救灾,在幕后运筹帷幄的,正是自家观主!

    而她,也同样有幸作为慈航观的监督者参与进来。

    只可惜,观主做了这么多,那些灾民却一无所知。

    他们感激的只有参与的官员与商贾们。

    而且,观主还严令不许将慈航观的名头宣扬出去。

    如此,她也只好锦衣夜行,深藏功与名。

    陈青竹不是不知道得力下属心中的遗憾,却没有出言解释。

    这次灾情肯定会被皇帝关注,慈航观自然不能在救灾一事上太有存在感。

    不然,以她如今的实力,可不敢保证被皇帝注意到后,还能平安脱身。

    况且,低调隐身并不意味着她没有收获。

    相反,可以说她才是这次救灾的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