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大时代的中华梦 !
五十个师,总人数大概六十八万人,相比于其他国家可能算是极多了。可是和列强的一战兵力一比,就连极其重视海军的英国在开战前也有四十万(包括殖民地)备陆军。其他列强国家除了意呆利和白头鹰之外,随便都是百万以上,毛熊更是达到恐怖的三百四十万常备陆军。
不过因为华夏和欧洲美洲的遥远距离,列强想要击败拥有五十个师的华夏,最少得一百个师,加上补给和高额军费,除非他们傻了才会这样干!哪怕列强真的围攻华夏,也可以动员预备役,到时候想要击败华夏最少也得二百个师。
所以在韦珣看来,五十个师的常备陆军足以保证复兴党的国防安全。
在四年内复兴军不会再有大的战事,所以趁此机会将奥匈帝国提供的枪炮都替换下来,然后军工厂开足**生产,将陆军的军械标准化统一化。
而四年后复兴军将会加快统一华夏的步伐,对荷兰东印度殖民地也会用兵,那个时候需要防御的范围会加大,征召预备役是势在必行的。
届时将征召的预备役的士兵整编,扩编到一百个陆军师没有太大问题。
韦珣计划在1909年将华夏复兴军扩编到最少一百五十个师,这样就有近两百万规模的常备陆军,在东方战场,同时面对西北、西南、南洋、脚盆鸡也没有太大的压力。
比起自信的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会在一年内结束的欧洲人。以韦珣的先知先觉,哪怕是一战前军工业生产的水平勉强赶上西方,也可以提前完成物资、弹药的准备。
这个计划韦珣称之“八年备战计划”。
计划在1903年,完成东北(鞍本工业基地)、西南(滇桂川粤工业区)、华东(庐江、马鞍山等)三个工业基地的建设并投产。
1904年完成五十个师的常备陆军装备更新,增加半自动步枪、狙击枪、火箭筒。
在1905年之前完成东北、华东、西南的铁路干线铺设,扩编常备陆军至一百个师。
在1908年扩编陆军至一百五十个师,1909年完成所有陆军装备更新。在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秘密建造大量的军火库和弹药库。
所有军工厂自1906年起九开足**,制造枪支弹药和火炮。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战争期间最为重要的东西——粮食。
开发东北、外东北、库页岛,这只能满足东北和京津唐地区的粮食需求;华东华中可以自产自足,两广地区加上河内平原,也能满足西南地区的需求。
1904年年尾将满清驱逐到天水、平凉以西,肃清外蒙、内蒙的亲满分子,从实质上统一华夏的核心地带。
在一年的稳定期之后,和荷兰争夺东印度殖民地。只要夺下东印度殖民地,那么华夏就可以从粮食的进口国成为出口国。
除了粮食之外,南洋还有一个对二次工业**极其重要的原料——橡胶。
现在华夏已经开始研发和试产汽油发动机,这项技术是从德国获得的。
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在曼海姆制造出汽油引擎装置,架设在马车上的三轮汽车,有0.85**汽油引擎。
柴油发动机也是从德国获得的技术转让,1893年德国人狄赛尔发明柴油机。
现在的发动机技术不像后世那样先进,哪怕是韦珣知晓轮子式发动机比往复式发动机好,但是因为造价和工艺要求,也没有办法制造出来。
现在华夏的官道还算不上公路,大部分地方都是土路,交通不行,想要搞机械化部队还得等到一战之后。
等到一战之后,华夏的核心地带的基建就能完成省、郡之间的公路贯通,到那个时候再组建机械化部队也不晚。
现在韦珣把汽油、柴油的发动机技术弄过来,甚至聘请了德国的工程师到这边来任教,主要目的还是想培养华夏发动机方面的工程师。
不期望他们搞什么发明创造,只要他们有过硬的基础和经验,能顺着韦珣给的思路研究出跨时代的东西就行。实在不行,可以对世界上先进的发动机进行仿制和改进也可以接受。
飞机、坦克这两种东西是二战的主角,是左右胜利的强大力量,这韦珣是深刻知晓的,不过因为华夏的工业,韦珣不希望这种东西提前出现,最少不要在一战出现成熟的产品。
否则一战弄出了成熟的产品,以欧美等国的生产力,很容易仿制并反超。只有等华夏的工业和欧美差距不大的时候,才可以大量生产,利用信息差建立决定性优势。
虽然这些东西在一战后期被欧洲战场的交战双方研发出来,那也不过是雏形,真正实现跨越性的发展的是三十年代开始,那个时候飞机和坦克的研发才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
华夏可以超前秘密研发,但是一战结束前除非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地步,否则不会使用的。
要说华夏近代飞机研发的最佳人选,除了冯如真就没谁和他竞争了。对于飞机这样重要的武器,韦珣自然不会忘记布局。
现在的冯如、朱竹泉、司徒璧如、朱兆槐、杨标、余炳扬、吴势等人都在德国慕尼跟着力学专家路德维希-普朗特黑学习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再等几年,这些人回国之后就可以开展华夏的飞机研发。
韦珣计划中的飞机研发在1906年,先研发一下双翼飞机,等经验充足了就可以秘密研究铝合金外壳的单翼战斗机。
坦克研发韦珣倒是不太担心,只要柴油发动机技术成熟,到时候装上履带、装甲、火炮基本就是“陆地巡洋舰”了。至于坦克的悬挂装置、转向装置这些较为困难的问题,其实韦珣还是有点印象,到时候找几个机械方面的工程师顺着思路研究,总会解决的。
哪怕是1910年开始研发,对于华夏来说也来得及。
按照韦珣几次去看过的机械动力研究的进展,四年内就可以实现成熟的发动机并进行量产,那个时候可以先搞一搞轮式装甲车,搞一搞卡车来辅助运输。反正韦珣有把握在1910年之前在东北组建三五个师的汽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