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长夜笛 > 第一百四十四章 狡猾地政事堂

第一百四十四章 狡猾地政事堂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长夜笛 !

    人性有许多弱点,比如固念。

    当机械时代还没来临前,人们的生活节奏显得非常舒缓。

    就如走路,迈着四方步,从政事堂的大门走到政事堂的大殿中这三百多步最起码需要一刻钟。

    赵博南说此步法传自于许旌阳的心圣门,心圣门里称为铁牛离地功,因为它主要模仿了木犁犁地的原理,久练可以养心聚气,增加下肢功力,还有歌为证:

    铁牛犁地基本功,祛病延年显神通,练气天下第一桩,根梢三节任由松。

    气沉丹田鼓小腹,力贴膂脊命门分,平起平落双足意,有如铁牛把地耕。

    双手如抓玄牝门,双肘前顶能含胸,心经上翘丹田出,含胸坐腕勿丢松。

    六阳之首坐中宫,动股里旋如拧绳,双腿似剪肾经摩,竖项灌顶诸脉通。

    折踝屈膝坐腰胯,双腿如圈向前弓,炼得丹田一气转,身康体健病不生。

    好吧,权当是课间操了,可这些天方知元也学习起了赵博南的四方步,元无极只得捂着牙帮子坐在大堂等着他们一步两颠的把课间操做完。

    旁边立着一脸恭顺的高迁。

    没法不恭顺啊,来了两个月,先前还一脸傲娇的样子,但每次一说到盐税、矿场的事情,就被有意无意的晾在一边。

    也是看到人家政事堂是真忙,每个人顶着一大堆的文书需要批复,没人理他也是自然。

    但昨天长安又遣了使者过来,一方面是询问第一道圣旨的情况,一方面又带来一份旨意:

    齐帝高逸加封自己为冠军大将军,率军二十万御驾亲征。

    梁国也借机出兵,以右卫王野利思为镇国大将军,帅兵六万,进驻朔州,随后拓跋连及亲率大军十万,也往朔州而来。

    高逸闻讯,赶紧派北军大将军裴元之火速领五万北军前往恒州,自己驻军翼州,命支离堎尽起二十三万南军,准备攻打兖州。

    消息传到长安,元韬泽紧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朝堂上,没有商量出如何派兵出兵司州,反倒在尉迟纲的带领下抨击颜淳祐丢失敦煌,致使尉迟揾兴和武勇营全军覆没的罪责。

    升任兵部侍郎的郭郐出列想为颜淳祐说上几句,但本就对武勇营覆没之事深感愧疚的颜淳祐挡在郭郐身前,认下罪责。

    元韬泽犹豫片刻,免去了颜淳祐殿前司统领和征西将军的职位,将西军八万人马交给孙伯阳,由孙伯阳带领,前往潼关汇同潼关吕大眼的兵马,驻守潼关,以待时机,收复司州。

    颜淳祐出宫,正要上马回营,郭郐追了上来,埋怨颜淳祐没有据理力争,颜淳祐笑着摇头:“自酒泉回长安以来,我数次请旨,愿领军西征,想要收复河西,可无人附和。”

    “今日才谈及西域之事,不是想着如何西征,却是有人看上这八万西征军的军权。”

    “可叹大魏,丢失中原百里江山,宁愿固守潼关,却无人愿意领兵收复,太宗皇帝打下中原,是等待恢复民生后作为跳板,谋夺天下的。”

    “哎,败军之将,不可言勇!”

    说完头也不回,前往西军交接军务,次日带领五百亲军,往蜀中而来。

    待元韬泽得知消息,派兵前去堵截,才知道颜淳祐早在一月前就将家眷暗中送往蜀地。

    这是早有投靠的心思啊!

    所以下旨命蜀王府捉拿颜淳祐,解送长安治罪。

    兜里摸出一包炒豆子,丢一颗在嘴里。

    嘎嘣一声嚼碎,元无极像看白痴一样看着两位传旨的使者。

    豆子是加了五香料在封闭的铸铁锅里蹦出来的,酥脆香甜,再品一口绿茶,神仙般的过活。

    这是元无极用来打发时间的,可惜叫厨房一做出来就被政事堂诸位大臣看上,现在成了他们常备的零食,每天叫厨房每人烤上一袋子,阅读公文的闲暇泡一杯清茶,抓一把五香豆,咯嘣咯嘣的嚼着,真不知道这帮老家伙老了老了,牙口还这么好。

    方知元看到元无极心情不错,拿来两篇文稿递给元无极,全然不顾旁边站着的两位使者。

    元无极纳闷地看了方知元一眼,见他示意自己翻看,只得拿起书稿。

    见上面写着:道德经第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还有一段评语:“易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故君子处事,阴阳相符,刚柔并济,仁义施与民,方可聚力以御外患。”

    元无极还是不知道方知元的意思,继续翻看底下的文稿。

    倒是一手的好行书:“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下面还有策论:“故君子立身,莫不效仿古之圣贤,民之所向,在乎国士所为,上好之,下必有甚焉,蜀王有言: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盖为天下士子之所向也。”

    元无极疑惑地看向方知元。

    方知元这才笑道:“这两篇文稿是我从大试举子的策论中挑选出来的,第一篇是资阳黄匡的,此子对道家典章深有见解;第二篇是眉山左菊成的,此子志在著书育人。”

    “我想将这两人留在学府,请殿下允许。”

    元无极看了一眼停下脚步,耳朵竖的老高的赵博南和袁鉴修,奇怪的看着方知元。

    “委任官职,是政事堂的事啊?”

    突然明白过来,白了几位老头子,站起身往殿外走去。

    “我已经说过,亲政之前,绝不过问政事,今日只是过来坐坐,高常侍,你们还是要和政事堂几位商量,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