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骊之湄 !
姬柔就这样怀着满满的恨意来到了晋国。
坐在送嫁的马车中,她含着眼泪告诉自己。
过去那个单纯天真的允柔早已死在了大狐氏。
如今存活下来的,只有暗自发誓要报复狐突全家人的姬柔。
她要凭借自己并不输给姬琼的美貌,夺走诡诸的全部宠爱。
她要让狐突和他的儿女们明白,当年的他们是多么愚蠢。
他们竟然一手促成自己家族的血脉独守后宫,忍受一生寂寞孤寂的结局。
却让一个外来的野丫头分走了君主的宠爱,享尽原本应该属于姬琼的富贵荣华。
可惜,姬柔虽然的确貌美,却并未得到过诡诸多少的宠爱。
以前,是因为姬姝,后来,是因为姜佩。
不过,让她稍微感到有些欣慰的是,诡诸也同样不宠爱姬琼。
十五年来,两人都在诡诸逢场作戏般的临幸下,先后怀上了子嗣。
紧接着,又都先后顺利地生下了公子。
姬琼所出的公子重耳,只比姬柔所出的公子夷吾大几个月。
但是,她们都很清楚,只要诡诸一天不立两个公子中的其中一人做世子,两人的斗争就永远不会结束。
她们就这样在外人面前无比虚伪地维持着看似和睦的姐妹亲情。
却在内心深处时刻思考着如何才能比对方赢得更多诡诸的恩宠。
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儿子扶上世子之位,并且让他顺利继承君位。
然后,处死那个与其争斗过的兄弟,在这场斗争中获得最终的胜利。
其实,就连她们自己也不知道这场争斗究竟要进行到何时,也许,她们要永远不停地继续争斗下去,直到拼得你死我活,方可彻底罢休。
沉寂已久的空气中渐渐掀起无形的惊涛骇浪,看似风平浪静的和谐美满背后,残酷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回头望着姬琼的寝宫,姬柔的脸上露出嫉恨的表情。
“哼,姬姝,你以为,你比我更早生下了儿子,就有足够的资本巩固你的地位了吗?
等着看吧,我一定会博得比你更多的君宠,等到君主薨逝的那天,就是我儿子夷吾即位的时候。
到那时,我一定要你们大狐氏的全族人都跪在我的脚下,向我谦卑的磕头谢罪,我会向你证明,我,允柔,才是这场战争最后的赢家!”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秦国都城雍城,却在发生着一件足以改变历史的大事。
夜色如水,在这迷蒙而神秘的夜色中,大司马府内的庭院显得格外寂静。
淡淡的檀木香充斥在其中一间屋子里,镂空的雕花窗棱射入斑斑点点细碎的月光,屋内,只有一个简单的青铜案和几张坐席,沉郁厚朴的色泽不动声色的装饰出主人气度的不凡。
一个满面沧桑却眼神犀利的中年男子站在屋子的中央,他正是这里的主人,秦国的大司马,谷仲。
谷仲犹豫的看了一圈周围的大臣,他们都是秦国的重臣,几乎掌握着秦国全部的兵马和人才,身份重要无比。
可是,现在他们都跪坐在这间大司空府内的议事厅内,望着大司马凝重的神情自顾自的思索着自己的心事。
似乎是看出了众人眼中急不可耐的迫切,谷仲终于缓缓开口说道。
“近年来,晋国依仗自己势力强大,屡次来犯我国,边境人民早已忍无可忍,纷纷恳求君主尽快派兵击退晋军,扬我国威。
只是,君主生性懦弱,迟迟不肯出战,倘若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此言一出,底下一群大臣便悄声议论起来。其中一个性子急的干脆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件事情,我们已经劝谏过君主很多次了,君主就是不愿意,我们有什么办法?
大司马若是实在想要为民解忧,不如就在明日早朝时提出来,只要不怕为自己招来横祸就好。”
底下的几个大臣们纷纷点头赞同此言:“不错,向晋国出兵之事,我等已经上书劝谏了不下百次。
实不相瞒,我等早已对君主彻底失望了。
大司马爱民之心固然可嘉,但要让我等冒着触怒君威的风险再次上奏,却实在是为难我等了。”
谷仲皱起眉头,露出满面忧虑之色。他很清楚,他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因为类似的情况真的发生过,而且就发生在不久之前。
这件事情,还要从赵恬即位后的第一年开始说起。
那时的赵恬,刚继位不久,就碰上了周王朝的宫廷政变。
卫国和燕国联合攻打周王室,把当时的周王阆赶出了朝廷,拥立了周王阆的叔叔王子颓篡位为王。
赵恬的几个近臣得知此事后,曾经多番上奏,力劝赵恬以勤王的名义出兵,但赵恬却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还残忍的用酷刑处死了他们。
这件事情,成为了秦国朝堂上每个大臣心中巨大的阴影,自此以后,他们发誓绝不再为起兵之事向赵恬进谏了。
谁知道,才过了几个月,晋国就开始攻打秦国,搅得秦国边境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当然,不少秦国的大臣第一时间便想到要劝说赵恬起兵反抗,但是,有了上次的前车之鉴,他们都变得无比胆怯萎缩,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犯了君威,被赵恬迁怒问罪,遭遇到和之前几个大臣一样的命运。
但是,谷仲却知道,赵恬并不是残暴无仁的君主,他所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有自己的原因。
虽然几个月前的那场血腥的惨祸,乍一看上去像是因为赵恬固执己见引发的君臣矛盾,但这其中必有更深层次的隐情。
不过,谷仲同样也很清楚,朝中的群臣们已经因为那件事彻底丧失了对君主的信心,任凭现在的他说什么都无法挽回。
看着满屋子垂头丧气的同僚们,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
“其实,我也知道各位同仁们在经历过上次的事情后,都对进谏之事心生恐惧。
但如今乃是国难当头,黎民百姓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倘若因为顾及到自己的安危,就不去全力保住秦国的江山社稷,那我们有什么脸面去见九泉之下的秦国先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