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 > 第9章 函谷关有变!

第9章 函谷关有变!

作者:麻辣涮牛肚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 !

    “主公!”

    贾诩朗声道:“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秦霄已经预感到了贾诩想要说什么,却还是点头道:“你说。”

    “主公若志在天下,当取门阀世族支持。祁县王氏,乃并州第一豪强,若能得到王氏支持,对主公未来掌握并州有极大助益!”

    贾诩劝诫道:“以联姻笼络祁县王氏,对主公霸业有益无害。至于离间计,以主公识人之能,何须担心?依臣之见,主公当纳司徒之女,至于这嫁妆,可以多要一些,也算是让王氏表现一下诚意。”

    嗯?嫁妆?

    秦霄突然警觉起来。

    这年头,嫁妆很高吗?

    详细问了一下贾诩,秦霄才明白,按照汉朝习俗,在民间嫁娶,彩礼、嫁妆往往都很高,不过大体也算有来有回,一方即便吃亏,也不会差太多。

    而贵族阶层之间的联姻,则是取决于哪一方强势。

    弱势一方,就要付出更多的彩礼或者嫁妆。

    当然,大多数时候是嫁妆。

    一般来说,都是弱势一方将女儿嫁给强势一方,并送上高额的嫁妆,以表示联盟的诚意。

    比如说未来刘备娶糜家之女,糜家就“资助”了大量的钱粮军械。名义上是资助,其实还是嫁妆,只是换了个说法。

    曹操的儿子娶甄宓,甄家也是倾尽家财作为陪嫁之礼。

    以目前秦霄和王氏所掌握的力量对比,显然秦霄是属于强势一方,王氏给的嫁妆若是少了,便不足以体现出“诚意”。

    秦霄本来是不太愿意搞什么联姻的。

    但听到贾诩说嫁妆这个问题,不知为何,突然感觉有些心动。

    嗯,绝对是为了嫁妆,不是贪图貂蝉的美色。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秦霄自己是信了!

    看出了秦霄的意动,贾诩立即添上一把火,沉声道:“若是主公有意,便由臣去和司徒王大人谈,保证不低于这个数!”

    说着,贾诩伸出五根手指,在秦霄面前比划了一下。

    “五十万两?这没啥意思吧?”

    秦霄皱眉,区区五十万两,就要自己娶个面都没见过的女人?

    当我秦霄没见过银子吗?

    贾诩摇摇头,将手掌翻了一下,沉声道:“五千万两!”

    五千万两?!

    秦霄的资产,当然远远不止五千万两。

    别的不说,光是在这个副本世界的收益,秦霄就有把握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但,资产,和现金,这是两回事。

    让秦霄一次性拿出上千万两的现金,根本不可能。

    何况,秦霄虽然财富不菲,但供养麾下的军队,开销也很大。

    单单只是高额的军饷,就让秦霄的财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考虑到这次副本的时间跨度,秦霄也不太可能将军饷全部拖到副本结束、回到领地之后。

    这样一来,秦霄就更加迫切地需要在副本内搞到大量的钱财。

    五千万两的现银,对秦霄的诱惑还是很大的。

    别说五千万,就算是五百万两,秦霄都会认真考虑。

    只是……

    秦霄皱眉道:“王氏拿得出五千万两?”

    秦霄对历史的了解不深,但也知道,几千万两银子,在这个时代,对整个朝廷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更不要说一个豪门世族了。

    就算祁县王氏再怎么牛哔,这东汉末年又不是未来海外白银大量涌入的明、清,银子还是很值钱的,哪来的五千万两?

    “全部现银他们当然拿不出来。”

    贾诩摇摇头,说道:“金银方面,最多不会超过一千万两,其余部分可以用土地、资源、人口折价。”

    顿了顿,贾诩又解释道:“以臣的了解,五千万两,会让祁县王氏大出血,甚至伤筋动骨,但大致应该在他们的底线附近。就算没有五千万,至少三四千万这个数字,臣可以保证谈得下来。”

    用土地、资源来折价……

    那没事了。

    秦霄顿时明白,贾诩为什么断定祁县王氏能拿得出这笔“巨款”。

    王氏的基本盘位于太|原郡,掌握了郡中绝大多数的土地、人口,以及资源。

    众所周知,太|原这地方,矿产丰富,哪怕这个年代的探矿和开采技术不高,一些表层矿脉还是能够开发的。

    单单只是铜、铁、煤三大矿产,就足以让王氏积累不菲的身家。

    五千万两银子看起来很多,但若是以矿产折价的话,也就是几座矿的问题。

    会让王氏感到肉痛,甚至伤筋动骨,但却不会超过他们的底线。

    虽然和预期的有不小的差距,但,若是一次性能得到价值数千万两银子的资源,也是一笔相当丰厚的收益。

    当然,这笔收益并不能立即到手。

    至少需要秦霄进兵并州,打通了和太|原郡之间的通道才行。

    不过,除了不能动的矿产和土地之外,这笔“嫁妆”的其余部分,倒是能够很快就拿到,也能缓解一下秦霄的经济困境。

    “但是……”

    秦霄还是有些纠结,这不是成了吃软饭的了吗?

    “主公何必庸人自扰?”

    贾诩对人心的把握非常厉害,一眼就看出了秦霄的疑虑,当即道:“光武帝昔年为得真定王相助,娶其甥郭圣通为妻。高祖皇帝起事之前,也曾穷困潦倒,依靠吕氏娘家接济才勉强度日。就连始皇帝之父,不也曾为了夺嫡,立赵姬为后?”

    言下之意,前人都这么干,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有本事依靠联姻来获取资源、势力方面的扶持,本来就是自身能力的一部分。

    这番话并没有打消秦霄的疑虑,但也算给了秦霄一个台阶下。

    连秦始皇他爹都这么干了,还有什么拉不下脸的。

    秦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天平。

    右侧是财富、资源,以及权势。

    另一端是秦霄自己的节操。

    本来天平还能勉强保持平衡,但在贾诩一番话之下,却渐渐向着右侧倾斜。

    “既然如此……”

    秦霄一咬牙,道:“那就这么干!”

    顿了顿,秦霄忽然又生出一个疑惑:“貂蝉只是舞女出身,被王允认作义女,这层关系……不会有问题吧?”

    既然是联姻,和一个“义女”联姻,算怎么回事?

    自己这边倒是无所谓,毕竟貂蝉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但凡是个正常男人,都不可能一点都不心动。

    比起完全没有听说过的王氏嫡女来说,反而貂蝉的知名度和身份,更加让秦霄感到期待。

    但,祁县王氏那边,会认可这种联姻吗?

    貂蝉和他们家,可是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仅仅只是认个义女,就能让他们相信,貂蝉在过门之后,会为王氏说好话?

    “主公,这事也是有先例的。”

    贾诩再次引经据典,开口道:“先秦战国年间,秦惠文王与楚国和亲,相中楚国民女芈八子,因其出身低微,楚威王认其做义女,封为公主,嫁至秦国。在秦惠文王在位期间,秦、楚两国虽有争端,却大体保持友好。可见,是否有血缘关系,对联姻之事并不重要。嫡女也罢,义女也好,只要双方认可,便是合适的人选。”

    咦?

    芈月不是楚威王的女儿吗?怎么变成义女了?

    秦霄有些疑惑,却没有在这个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多想。

    见贾诩信誓旦旦地这么说,秦霄犹豫了一阵,便开口道:“既然如此,就麻烦先生代为相商。”

    顿了顿,秦霄强调道:“金银和军械物资,不能少于八百万两,这是底线!”

    不管你王允是怎么想的,我反正就是死要钱。

    既然决定了通过联姻换取利益,秦霄当然要选择利益最大化。

    这种事,秦霄自己出面去谈,一来是不太妥当,显得有失身份。

    二来,秦霄也不擅长这种谈判的事情。

    交给贾诩去谈,就没有这些顾虑了。

    以贾诩的口才,以及对世族的了解,想必是可以给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主公放心便是,此事,便交给臣了。”

    贾诩见秦霄终于答应,不禁松了口气,抬起头看向秦霄,露出心照不宣的笑意。

    “对了!”秦霄忽然想起一事:“刚才王允说貂蝉多大年龄来着?”

    贾诩不明所以,答道:“年方二八,也就是十六岁。这有什么问题吗?”

    “十六岁,太小了,至少得十八以上。”

    秦霄皱眉,想了一会,开口道:“可以先定亲,等她十八岁以后再成亲,这是底线。具体怎么谈,你看着办。”

    未成年什么的,秦霄实在下不去手。

    更重要的是,秦霄也怕被scp-404神兽给盯上。

    至少也得到成年之后再下手,就没这个顾虑了。

    贾诩有些不解,但见秦霄的态度坚决,也没有多劝什么。

    反正,只要亲事定下就行,什么时候完婚,虽然不至于说完全无所谓,但也不是什么大事。

    ……

    并没有花太长时间,贾诩便代表秦霄,和王允达成共识。

    秦霄与王允的义女貂蝉定亲,等貂蝉年满十八岁之后,再择日完婚。

    至于祁县王氏给出的“嫁妆”,目前秦霄能拿到手的,就是价值一千万两银子的钱粮、军械等物资。

    其它的东西,就得等秦霄打通了出关的通道,将势力范围扩张到并州之后,才有兑付的可能。

    如果秦霄做不到这一点的话,那么双方的“联姻”,就仅仅只是王允义女嫁给秦霄,不带有其它任何政|治条件。

    这也是选择貂蝉这个“义女”,而不是王氏嫡女的好处,更加灵活,容易变通。

    如果秦霄真的能够成事,自然就是一段类似于楚国芈八子嫁入秦国的“美谈”。

    如果秦霄像董卓那样,很快衰败下去,王氏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

    对于这一点,双方都心知肚明,却谁都没有点破。

    忠诚度面板上,王允的忠诚度达到79点,不算十分可靠,但也算是能够给予一定程度的信任了。

    在解决掉王允的问题之后,其实长安城内乱七八糟的问题还不少。

    比如袁氏一族的掌门人,汉献帝太傅袁隗。

    又比如中郎官蔡邕。

    这些人,也是秦霄无法利用神秘基地直接收服的,而且立场摇摆不定。

    不过,在获得了王允的支持之后,再加上商鞅、李儒的压制,蔡邕、袁隗等人倒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何况,这些人虽然能力不强,但身份特殊,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利用的到,先留着也不是一件坏事。

    暂时不管已经初步平稳下来的朝堂,秦霄的注意力转向内部的发展和开发。

    关中之地虽然不算广袤,但却也能容纳数百万人口生活。

    单单只是这片肥沃的粮仓,想要完全开发出来,就得上百万的壮丁。

    这还只是农耕的部分。

    为了供应大军所需的装备、军械等等,又需要开采各种资源,也需要大量的人力。

    再加上工匠等等,秦霄目前所掌握的人口资源,还有很大的缺口。

    整个关中,除去军队不算,目前的总人口大约在两百万出头。

    当然,这个数字,没有计算关中士族家中的“私奴”。

    这些豪门世族的垄断,并不仅仅只是在官位、知识、土地、资源方面。

    就连人口,也大量被他们所垄断。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这个年代的豪强,想要争霸天下,就必须设法取得世族的支持,否则根本无法成事的核心原因。

    秦霄暂时没有和这些世族翻脸的打算,自然也不会去动他们的核心利益,试图从世族手中“解放”一批人口充实领地。

    但,仅仅只靠手中这两百万人口,显然并不足以满足关中发展的需要。

    要知道,这两百万人口可不全是壮丁,里边还有相当比例的老人、妇孺。

    整体的壮丁比例只在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七十多万人。

    即便再让成年女性和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担任一些简单的工作,顶多也就再加上五十万人左右。

    这样算来,整个关中地区,人力方面的缺口高达百万以上。

    想要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

    神秘基地的人口额度,大部分都要用于补充兵源,不可能召唤过多的平民劳力。

    这会大大拖延秦霄扩张的步伐。

    在一开始,秦霄也只能拿出少量的人口额度,“适当”招募一批平民劳力,来缓解关中内部的劳力需求。

    当然,这里的“少量”,其实数字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少召唤一个有特性的士兵,就能多召唤出一百名不带任何特性的普通劳力。

    工匠的“价格”要贵一些,但和兵源比起来,也要便宜得多。

    现在秦霄一天的人口额度就高达二十二万,拿出两天的人口额度,就能补充一大批基础劳力和低阶工匠。

    秦霄消耗了两天的人口额度,召唤了三十万壮丁,外加数千名工匠,用来填充关中的人口。

    此时正值初夏,距离冬小麦播种的时间还有好几个月,正好可以先搞一轮基础建设,修复在战乱中受损的城池、伐林垦荒、开掘沟渠等等,等到几个月后,开始耕种。

    时间错开,虽然会对管理体系造成较大的负担,但却能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

    用一百万人口,干出一百五十万人口的事。

    新增的人口,和之前收拢起来的平民被按照区域重新分配工作和土地。

    一部分人口过多的乡镇,难免会有一些家庭需要迁到严重缺乏劳力的耕种区、矿产区。

    这或多或少引发了一些抱怨,但在这个年头,习惯了逆来顺受的“贱民”们,几乎没有什么人敢于反抗。

    为了追求最高效率的发展速度,秦霄已经顾不上考虑底层平民的感受。

    在这乱世,能免于战乱,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家人,已经是最大的幸福,就不要奢望更多了。

    怨愤当然是有的,却被控制在了最低限度之内。

    为了激发百姓的积极性,秦霄并没有按照主世界领地内的模式,推行土地共有制。

    而是按照这个时代的习俗,认可土地私有。

    只要是无主的荒地,谁家开垦出来,耕种满一定的年限,就归其所有。

    这也算是一种激励。

    华夏民族,对土地,尤其是可耕种土地的执念,是刻入基因深处的。

    开采资源、开垦荒地、挖掘沟渠……

    各处都要人手。劳动力的短缺,也让领地内无法开工什么大型的工程。

    唯一算得上“大工程”的,大致就是郿坞的拆除了。

    董卓为了修建郿坞,征发了数十万民夫,但只是建起了一个雏形,就兵败身死。

    秦霄并不打算学董卓,躲在一座堡垒之中花天酒地等死,直接命人将郿坞拆除,好歹能回收一些材料。

    关中地区经过连年兵祸,许多城池都有破损,修复的时候正好用得到。

    本来,秦霄还打算在后世的潼关处修建一道关隘,用来取代函谷关的战略价值。

    驻守潼关,距离长安更近,无论是兵力调动还是后勤补给,都要容易得多。

    从稳固后方的角度来考虑,潼关比函谷关更适合作为长安东方的屏障。

    但无奈人力的缺口实在太大,秦霄又不能像董卓那样,不考虑领地未来的发展,只能暂时放弃这个计划。

    目前的重点,还是放在了粮食、矿产这两个方面。

    前者自不必说。

    这次三国副本的时间跨度要以年为单位,而且没有“大型本土势力”作为盟友。

    要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光靠从领地带进来的物资,又或者是军功兑换,是不可能维持得起的,而且也不划算。

    秦霄必须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在本世界获取粮食的问题。

    手握关中这片肥沃的粮食产区,只要全部开发出来,至少也能在满足了本地百姓的口粮需求之外,供应得起百万级别的大军。

    当然,这是在不遇到天灾人祸的情况下。

    秦霄隐约记得,三国时代,全国各地的灾难似乎是挺多的。

    黄巾起义,就是因为连年天灾,再加上朝廷内部的问题,导致许多百姓活不下去,才爆发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

    未来的曹操、刘备、孙权,似乎都不同程度上遭遇过天灾的问题,导致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大量开发耕地,囤积粮食,既是为了供养军队,也是在为日后应对天灾做准备。

    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尤其在这乱世之中,有兵,有粮,比什么都管用。

    大量的人口填充下去,关中三郡各地,开始大规模的垦荒行动。

    石料、木料、铜铁矿产等等,也都纷纷开始开采,运送至长安郊外。

    大片的工坊在这里落成,数千名工匠,和数以万计的劳力集中在这里,将源源不断送来的物资加工,打造成军械、装备。

    不但新军的装备需要打造,已有的军队,也需要准备一定比例的装备,以防出现损坏,需要替换。

    还有箭矢等消耗品,需要的数量就更加庞大。

    某种程度上来说,一支庞大的军团,就是一头吞金恶兽,源源不断地吞噬着领地的财政。

    另一个吞噬领地财政的源头,便是由贾诩初步建立起来的情报体系。

    早在火影世界的时候,秦霄就想要构建一个类似于锦衣卫的情报机构。

    对内,可以防范外部间谍。

    对外,则可以针对性地搜集各种信息,利用情报优势来压制敌人。

    但因为没有合适的人手,秦霄将这件事拖延了下来。

    如今,贾诩勉强算是这方面的人才。

    或许不如魏忠贤、毛骧这种“专业人士”,但光靠着SS级的文臣和SSS级谋士的基础面板,也能勉强胜任。

    再搭配上感知忍者部队,搭建起一个略显粗糙的情报体系,还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所谓的“粗糙”,那也是和后世的锦衣卫、东厂等大名鼎鼎的情报机构相比。

    在这个时代,不说多么的领先,至少是勉强够用了。

    这条情报网络,花费了大量的资金。

    毕竟间谍活动,需要各种贿赂什么的,开销自然不可能少了。

    单单只是银子,秦霄就投入了两百多万两进去。

    这么一大笔钱花出去,效果自然是很显著的。

    如今,这个被暂时命名为“军情局”的情报组织,已经渗透到函谷关外,与外界建立起了联系。

    ——虽然吕布、华雄的大军堵在函谷关,但若只是少量精锐忍者,要做到进出自如倒也不是多困难的事。

    大把的金银珠宝砸下去,各路诸侯手下的人当中,总有能够被金钱买通的。

    让他们背叛主子,给秦霄卖命,或许不太可能。

    但帮忙搜集一些情报,这种“风险不大”的事情,还是能做到的。

    目前而言,秦霄最需要的,也正是情报。

    根据军情局打探来的消息,董卓身死的消息已经传出关外,被各路诸侯所知晓。

    情报的来源,似乎是袁术在关内安排了人手。

    他在获知这一点后,本想独吞这个秘密,获得最大的好处,但他的手下,却又有其它诸侯安插的暗探,将这个消息给捅了出去。

    结果不但秘密没守住,反而还得罪了一大票人。

    因为这个导火索的缘故,各路诸侯之间的矛盾愈发的激化,虽然勉强还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但已经隐隐有些压制不住的趋势。

    各个诸侯之间,有人想要迎献帝重归洛|阳,有人想浑水摸鱼,收服吕布、华雄及其麾下兵马。

    有人想知道秦霄的身份,也有人喊着秦霄是“下一个董贼”,必须立即讨伐之。

    表面上看,各个诸侯似乎立场分明。

    但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表面上的立场,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壮大自己、削弱其它诸侯,以求在未来的乱世到来之前,能够拥有更多的筹码。

    所谓的筹码,往大了说,可以包含很多东西。

    但归根结底,无非就是钱粮、兵马、地盘。

    自然而然地,驻守在函谷关的吕布、华雄,就成了各路诸侯眼中的香饽饽。

    哪怕提议要打的人,也未必是真的想要灭了这支大军,而是希望给他们施加更大的压力,好在接下来的谈判当中占据主动。

    这样一来,吕布、华雄本来就不太好过的日子,也就愈发艰难了起来。

    函谷关内,驻扎着二十万余大军。

    当然,这个数字是有一些水分的,包含了一部分战斗力不强的杂兵,平日里更多的是当做民夫、苦力来用,在战场上最多充充人数,壮壮声势,起不到什么关键性的作用。

    不过真正的精锐部队,数量也在十二万人上下。

    若是不考虑粮草物资的消耗,十二万大军驻守在函谷关,即便是百万大军,也难以攻破。

    但,十数万大军驻扎在这里,怎么可能不吃不喝?

    要守城,滚木礌石等物资也必不可少,一旦敌军来攻,往往是靠这些“消耗品”去杀敌,而不是依靠士兵一对一地搏杀,对物资的消耗是很大的。

    董卓死后,失去了关中的物资支持,函谷关这支军队,虽然一时半会之间还不至于陷入困境,但日子也渐渐开始难过了起来。

    何况,在这支军队内部,也并非没有麻烦。

    董卓离开的时候,指定的主帅是华雄,吕布虽然勇武,但并不是十分受到董卓的信任,只能算是个打下手的。

    如果董卓不死,吕布当然不敢违逆董卓的命令。

    哪怕有什么小心思,至少不会在短短几个月里就爆发。

    但董卓一死,心高气傲的吕布哪还甘心给华雄当手下?

    在他看来,自己的勇武举世无双,自然也该成为一军之主。

    董卓已死,其家人又全部被秦霄下令诛杀,理论上,吕布这个“义子”是有权继承董卓的遗产,也就是函谷关这支大军。

    但华雄又哪里肯放弃手中的权利?

    他对董卓确实忠心耿耿,但对吕布可没什么好感。

    董卓一死,华雄所谋划的,就只剩下了自身的利益。

    他也算武力出众,距离顶尖层次有明显的差距,但在三国当中也勉强排得上一流末尾。

    至于被关羽一刀斩了这事……

    关羽的战斗风格本来就是这样,要么打半天打个平手,奈何不了敌人,要么就是几刀秒杀,从来没有过大战几十回合击败对手的情况。

    被关羽秒杀,并不能说华雄很弱,只能说他比关羽弱而已。

    华雄没有吕布那么大的野心,对自己做诸侯、争霸天下没有太多的想法。

    但,他的权势欲望也不低,还指望着择一明主效力,换一份前程。

    光靠武力,华雄有把握获得一定的地位。

    但也就仅仅如此而已了。

    真正想要获得高位,还得依仗函谷关中的这支大军。

    因此,华雄根本不可能将军权交给吕布。

    两人的矛盾便由此而生。

    吕布手下有张辽、高顺等人的支持,虽然没有军权,但却也有一定的势力。

    至于华雄,在董卓死后,胡珍、徐荣等人继续遵从董卓的命令,在华雄手下效力。

    这几人,论能力,显然是不如张辽、高顺的,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但他们的优势却在于,都是董卓麾下的“老人”,比吕布的资历都要高,对军队的控制力也强。

    吕布一方个人实力强悍,华雄一方则是掌握着军中的控制权,两方针锋相对,谁也不肯让谁。

    好几次想要心平气和地通过谈判划分大军的归属,但谈着谈着,都差点打起来。

    要不是两边手下都有几个理智的人劝着,说不定早就火并起来了。

    随着函谷关内的粮草库存一天天减少,两人心中的危机感大大增加,争权夺利的时候,顾虑也越来越少。

    谁都知道,必须要尽快平息“内乱”,掌握了筹码,才好和“下家”谈判,要求更好的待遇。

    一名变身成普通士兵,潜伏在函谷关内的忍者,将这条重要的情报传回长安。

    贾诩接到情报之后,立刻意识到了这件事的重要性,毫不犹豫地放下手头上的事,赶往长安郊外求见秦霄。

    贾诩来的时候,秦霄正在和芙蕾尔切磋。

    两人都没有动用自己的能力,单纯依靠身体力量和武技比拼。

    芙蕾尔有一代代阿克蒙德的记忆传承,哪怕只是单纯的武技,也要远远强于人类所谓的“大宗师”。

    秦霄的虽然玄妙,但修炼的时日尚短,在技巧上,自然不可能是芙蕾尔的对手。

    不过,这种切磋的目的,本来就是芙蕾尔为了帮秦霄快速提升近战格斗水平而提出来的,属于是帮秦霄“喂招”,也不至于把秦霄按在地上揍得满头包。

    秦霄早就有过命令,贾诩等一些重要的手下前来的时候,不需要经过汇报,直接就可以来见自己。

    正挥舞着长棍,艰难地抵挡着芙蕾尔的进攻,秦霄眼角的余光看到急匆匆小跑着赶来的贾诩,立刻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大事。

    刚想要叫停,就这么一分心,被芙蕾尔虚晃一招,骗出一个破绽,一拳打在了眼窝上。

    尽管没有动用魔力,但光是深渊小恶魔强大至极的体魄,这一拳就打得秦霄眼冒金星。

    芙蕾尔没有追击,停留在原地,有些不满地问道:“怎么这时候走神?!”

    “等会再继续,贾诩来了,估计有什么重要的事。”

    秦霄对芙蕾尔摆了摆手,随手一甩,长棍准确地落在武器架上,严丝合缝地镶在一处凹槽中。

    “主公……”

    贾诩赶来,抬起头,正看到秦霄顶着一只熊猫眼,颇为的滑稽。

    这个未来的主母,性子看起来可不像是贤妻良母啊……

    贾诩嘴角微微抽了抽,心里吐槽着,表面上却一副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取出情报,双手递给秦霄,道:“主公,函谷关有变!”

    秦霄接过情报,一目十行地扫过去,立刻了解到发生了什么事。

    华雄和吕布的争权夺利,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

    这个时候,函谷关内,随时可能出现变化。

    无论谁胜出,在铲除了对手之后,接下来必然会有大动作。

    要么投靠某一方诸侯,要么干脆自立。

    而即便两人谁都奈何不了对方,僵持下来,也有可能为了获得这次权利斗争的胜利,寻求外部支持。

    而且这个可能性很大。

    无论是哪一种局面出现,都意味着变数。

    而变数,就有可能影响到秦霄对未来的规划。

    万一他们投靠了关外诸侯,又或者进兵关中,对秦霄想要掌控函谷关的计划都是非常不利的。

    当然,最好的局面是,其中一方在获得权利斗争的胜利之后,倒向秦霄这边。

    秦霄并不介意给他较高的地位和待遇。

    能不费一兵一族拿下函谷关,收服函谷关内二十万大军,哪怕给出一些封赏,也是绝对值得的。

    怕就怕,吕布、华雄倒向了关外诸侯,获得关外诸侯的支持之后,和秦霄纠缠到底。

    若是函谷关无法控制在手中,意味着整个关中,都时时刻刻处于敌人的威胁之下,秦霄根本不可能安心发展,更不要说腾出手来攻略西凉了。

    翻阅完情报,秦霄闭上眼,将局势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几条可能的支线延伸出来,各自通向不同的结果。

    而这些“支线”当中,对秦霄算是有利的,只占了极小的一部分,不到四分之一的比例。

    如果什么都不做,任由吕布和华雄的矛盾自行发展下去,很大概率,会出现对秦霄不利的局面。

    睁开眼,秦霄看向贾诩,问道:“你怎么看?”

    “臣打算立即准备,出使函谷关!”

    贾诩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由贾诩去劝说吕布、华雄投降,这是一开始就定好的。

    只是出发的时间没有确定下来,为了等军队扩张完毕,一直拖延到了现在。

    但,既然函谷关有变,就不可能等到扩军完成再出发,大概率会来不及。

    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就是这样。

    再好的计划,也会因为局势出现变化,而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贾诩先是定下一个基调,而后道:“劝降一事,臣有一半的把握。但具体条件方面,需要主公定下一个底线。”

    既然是劝降,肯定是要给对方许诺归降后的待遇问题的。

    哪怕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对方并无选择的情况下,至少还得说一句“投降不杀”呢。

    何况,现在是秦霄更需要函谷关,吕布、华雄占据着主动,至少许诺高官厚禄是必须要有的。

    至于其它待遇,就要看在秦霄的计划当中,将他们摆在什么位置了。

    “吕布,华雄……”

    秦霄念叨着这两人的名字。

    其实,对这两人,秦霄的印象都不算太好。

    吕布虽是三国第一猛将,但却有勇无谋,而且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一生的经历几乎就是不断的背叛旧主,背叛了一个又一个。

    对于这样的人,秦霄当然是喜欢不起来。

    何况,以吕布的等级,神秘基地的洗脑能力对他肯定无效,留在手下还要防着被背刺。

    如果不是函谷关实在太重要,秦霄甚至想要直接杀了吕布,免得日后生出麻烦。

    至于华雄,秦霄对他的印象,大抵就是“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个故事。

    似乎是个看起来很猛的家伙,结果被关二爷一刀给砍了。

    当然,这种战绩并不能体现华雄的真实实力,但在秦霄眼里,难免有些看低他。

    不过,至少在人品方面,华雄还是要比吕布强得多的。

    犹豫了片刻,秦霄开口道:“吕布和华雄这两人,我都不打算重用。高官厚禄可以给,但他们不在我的核心计划当中。当然,话不要说得太直接,含糊其辞便是。”

    秦霄的意思很简单,许诺两人高官厚禄。

    但,到了自己手下之后,秦霄就要想办法开始剥夺他们的军权了。

    尤其是吕布,为了防止背刺,军权是绝对不能给他的。

    迟疑了一阵,秦霄又说道:“至于其他人,吕布那几个手下,如果可能的话,尽全力帮我挖过来。尤其是张辽、高顺这两人,若是肯效忠于我,可以给予仅次于岳飞的待遇!”

    虽然不喜欢吕布,但对张辽、高顺这两人,秦霄还是很偏爱的。

    前者是三国时期最顶尖的名将之一,不但个人武力出众,在统帅方面的价值更高,尤其是投于曹操麾下之后,几乎没怎么打过败仗。

    后者的战绩远不如张辽出色,但练兵能力却是公认的强。

    “陷阵营”的威名,任何一个三国迷都耳熟能详。

    而且,高顺还是以“忠义”闻名,最后为了尽忠而死,很难让人不对他产生好感。

    “张辽,高顺,臣记住了。”

    贾诩知道秦霄来自“未来”,对于秦霄关注这两名此时还不算太出名的武将,也没有什么意外。

    又和秦霄商议了几句,约定出使函谷关的细节之后,贾诩便立即告辞道:“臣这就回去做准备,后日之前便启程前往函谷关!还请主公做好准备,万一臣未能成功,主公当立即调集大军,强攻函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