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唐式土改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唐式土改

作者:柳外花如锦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重生之征战岁月 !

    唐秋离的一番话,说得极为真诚,慕容博望老先生颇为意动,他倒不是有心推辞,而是觉得,自己一直致力于经商,对政务一窍不通,害怕耽误了唐秋离的大事儿,自从女儿慕容雪,到独立师广州军事学院学习之后,老先生已经将自己视为独立师的一员。

    唐秋离看出了老先生的顾虑,近一步阐述自己的设想,说道:“这个中南半岛新秩序,不是以殖民地方式推行的,而是建立在,以中国人为主导,各民族共同管理国家的模式,我们不分三六九等,可以兼收并蓄,但是,中国人掌握绝对权力这一点,绝不动摇。”

    “至于慕容老先生所虑的能力问题,根本不是障碍,以老先生在华人华侨中间的威望,登高一呼,必然会应者云集,届时,各方面人才,岂不是齐聚帐下,何愁大事不成?我们建设的,是自己的家园,而后,中南半岛乃至整个东南亚一带,中国人的足迹,必将踏遍每一寸土地,您想一想,投身到这么伟大的事业之中,今生能有几次机会?”

    慕容博望被唐秋离的话打动了,也为他描绘的美好愿景以及蓬勃的气势所感染,旅居海外数十载,二等公民的隐痛,殖民者和当地势力的压榨、刻意打压,用生活在夹缝之中求生存来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尝遍了艰辛,对于改变自己处境,有一种深深的渴望。

    一旦想通了,慕容老先生也是个爽快的人,站起身,郑重其事的朝着唐秋离深深鞠一躬,说道:“老朽不才,承蒙唐将军不弃,委以重任,若再推脱,到显得矫情,好,这个官儿,老朽做了,不过,老朽还有一个要求,请唐将军给老朽一个基础班底吧,否则,孤家寡人,岂不是失去了主席的威风!”

    众人皆大笑起来,送走了慕容博望老先生和仰光华人总商会一行人,唐秋离的心情很是愉快,给唐秋生打个电话,“秋生哥,刚才与慕容博望老先生一席长谈,老先生应允出任仰光市政管理委员会主席一职,总算了解我的一桩心事,具体的地方事务管理,总不能始终牵扯你的精力呀,秋生哥,以仰光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的名义,下达一个通告,宣布此事可好?”

    唐秋生却不同意,他说道:“仰光军管会和市政管理委员会是平级,这不符合体制,还是由中南半岛军政委员会发文为好,而且,还要以你的名义,别忘了,你现在的名气,可是传遍整个中南半岛啊,”最近,诸事进展顺利,唐秋生也难得开起玩笑来。

    唐秋离却笑不起来,他正在发愁,不为别的,中南半岛极度缺乏管理地方的干部,说起来,这也是无奈的现状,中南半岛地区的华人,一如慕容老先生那样,系数在商界发展,若论起做买卖,头头是道,个个精明强干,多大的摊子都敢接过来。

    可是,若是说到治理地方,管理政务,那就是个门外汉,这也是海外华人华侨的生存现状,尽管为地方的经济,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可一直不为主流社会所接受,始终游走在权力的边缘,更谈不上参政议政,取得一定的官方地位。

    中南半岛这么大的一片土地,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种各样的矛盾,始终没有消除,英国人和日本人统治时期刻意制造的民族矛盾,多年积下隐患,民计民生,极不均衡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盘根错节的地方土著势力,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一个高效而得力的政府去处理。

    当地的华人成为政府首脑,可以将地方控制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可是,若是治理地方,却远远不够,别说自己也是个半拉架子,就算是有能力,也不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治理地方上,还有多少仗要打!

    而将中南半岛建成稳固的大后方,又刻不容缓,即将开始的东南亚战争,需要中南半岛为部队提供有效的后勤保障,人力、物力、财力源源不断的支援,组建一个成熟的地方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之前成立的中南半岛军政委员会,不过是个空架子,分到各地每地半个人都不够,没办法,唐秋离又把注意,打到定边经济特区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定边特别市市长刘翰章身上,以及山东、华北等地地方政府身上,具有管理地方成熟经验的人员,只有这几个地方可以调出。

    他给刘翰章的命令是,在一个月之内,抽调能组建一千个地方县级政府的人员,大约为一万五千余人,给山东的命令是,在一个半月之内,抽调能组建五百个地方县级政府的人员,大约为七千五百多人,给华北的命令是,在两个月之内,抽调能组建一千五百个地方县级政府的人员,大约为两万三千余人。

    接连三道命令下达,让这三地的军政主官忙得焦头烂额,叫苦不迭,独立师控制区域之内的地方政府,都按照尽量精干的原则配备,用后世的话说,叫小政府大社会,地方县级政府人员,不过三四十人而已,师长这道命令下来,最起码要抽走一半儿以上的人员。

    本来就是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人手相当紧张,刘翰章首先来电报叫苦,“师长,接到命令之后,定边特区军政委员会全体成员,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落实师长的命令,中南半岛地方的有效管理,刻不容缓,但是,特区实在是有具体困难,一个月之内,实难完成师长的命令。”

    唐秋离了解刘翰章的难处,定边经济特区,一直是独立师控制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干部的摇篮,开辟山东根据地,一下子调走了一半左右的地方干部,随着独立师控制区域的扩大,部队在前面打地盘儿,留下的区域,就由地方政府管理,而干部,又是来自定边经济特区。

    一茬又一茬,定边为各地提供了多少地方干部,恐怕连刘翰章自己也搞不清楚,用他自嘲的话说,“在定边,只要你有能力,参加工作三天,就能当个县长,比火箭式提拔还要快,不过,要随时做好到新区工作的思想准备。”

    与此同时,华北和山东两地,也上报了类似的困难,请求师部,是否可以宽限时间到半年左右,唐秋离的回答很干脆有不可更改,“不行,必须按照命令执行,如果哪一个地方完不成任务,就由该地最高行政长官,亲自带队到中南半岛来,不过,要从最基层做起。”

    当然,唐秋离也给他们出了个主意,比如定边,不是有行政干部管理学院和各类专业学院吗,那不都是人才?四年制的学院,读到三年级的,就可以提前毕业,分配到中南半岛来,所缺的人手,再从地方政府里抽调,不就可以解决了吗?

    刘翰章知道,自己不可推脱,师长已经将办法摆在眼前了,嘴里叫着“竭泽而渔,”底下却只能全力去办,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作为独立师大本营的定边,都捏着鼻子照办,山东和华北地方,也不好再讨价还价,便一丝不苟的遵照师长的命令执行,回电报表示,一定完成任务,乐的唐秋离喜笑颜开,去电报将三地的领导人,大大的称赞了一番,三地的领导人,只有苦笑,自己的困难自己知。

    干部的问题解决之后,唐秋离又一头扎进中南半岛土地改革方案草拟之中,总体来说,中南半岛除了几个大城市之外,还都处于农耕社会,绝大多数人口地农民,这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土地问题,土地兼并问题十分严重,与后世记忆之中的民国时期十分相似。

    在这方面,建国后.政权的做法,给了他极大的启发,没收地主的土地,无偿分给失去土地的农民,一下子就赢得了占当时中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民,死心塌地的追随,为随后的抗美援朝战争,打下了坚实的人力和物力基础。

    当然,唐秋离是不可能全盘照搬.的做法,地域不同、情况不同,民族不同,如果采取.激进的做法,唐秋离是给自己树立了无数的敌人,在中南半岛地区,占有大多数土地的人,往往是当地的土司,或者是头人,统治基础根深蒂固。

    唐秋离的办法就是,对拥有土地的土司和头人,又打又拉、恩威并施,采取半赎买半强迫的方式,拿到土地之后,无偿分给农民,再让这些土司或者是头人,把得到的钱,投入到工商业之中,逐步成为资本家和工商业者,这又是借鉴了国民党退守台湾之后,进行的国民党特色的土地改革。

    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两天时间,一份具有唐秋离特色的土地改革方案草案,新鲜出炉,看着厚达几十页的草案,唐秋离一副志得意满的架势,给自己的方案,起名叫“唐式土地改革大纲。”

    沾沾自喜半天,享受刘心兰温柔小手,按摩肩膀的同时,唐秋离突发奇想,自己的土改方案施行之后,得到土地的中南半岛的农民,会不会像当初中国农民对待毛伟人那样,将自己的画像,挂在堂屋正中,早晚上香膜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