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绝代霸主(岳龙鹏) !
可是京城以及京城周围的年轻高手在这一个多月来几乎全部都输在了术赤的手中,就算是京城年轻武者之中的翘楚京城十虎也有四个人输在了术赤的手中。剩下的六个人直接自认不敌干脆就没有出手。脸上极为不好看的宣武帝便一直派人去盯着术赤的擂台,一旦术赤落败就马上报告自己知道。
宣武帝所说的几人是大齐年轻一代名气最大的几个,其中韩啸天、孙伯元、王渊、孟建伟四人则是大齐世家之中最杰出的四位,被称为四大天王。
宣武帝每说一个,那小太监就摇一下头。等宣武帝说完之后小太监开口说道:陛下,击败术赤的不是这几位中的任何一个。
不是这几个之中的任何一个?也对,吕昊卿这会应该还在给皇弟祝寿,妙愿小神僧应该也在皇弟那里,就算没去想来以妙愿小神僧佛门弟子的身份也不会轻易去和别人打擂。韩啸天还没回来,孙伯元也美誉结束闭关。王渊和孟建伟也很早就出去游历了,没听得他们回来的消息。那击败术赤的到底是何人?
宣武帝一脸高兴的问道。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无疑就是人才。而人才之中年轻人才更加重要,因为他们代表着未来。新出来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年轻俊杰宣武帝自然很高兴,因为这代表着大齐年轻俊杰很多,大齐的未来充满希望。
小太监叩首说道:陛下,击败术赤的人教风清遥。是纪大人所招赘的二女婿。
哦?
宣武帝听到小太监的回答有些惊讶了。
纪老爷身为朝中众臣,家里的情形宣武帝也是知道一些的,清楚纪嫣然是怎么个情况。赘婿的地位本来就不怎么高,一般来说有才能的人都不会去当赘婿的。再加上纪嫣然的情况很不好,入赘的人应该不会有什么才能才是。
可偏偏就是这个应该没什么才能的人竟然击败了术赤,宣武帝自然是有些惊讶的。
看来纪爱卿找了一个好女婿啊。那术赤是先天高手,纪爱卿的女婿能击败术赤,一身修为应该也达到了先天,很不一般啊。
唔……既然是纪爱卿的女婿,那就更要重赏了。传旨。赏赐风清遥黄金五百两。绫、罗、绸、缎各二十匹,赐玉带一条。
领旨。
听到宣武帝的旨意,小太监忙退下前去纪府传旨。
风清遥,好样的。呵呵。
等小太监离开之后。宣武帝在一边的纸上写下风清遥的名字。看着风清遥这三个字微微一笑开始继续处理眼前的奏折。
不过听到术赤落败的好消息。宣武帝的心情好多了,脸上一直都带着笑容,好像眼前纷杂的朝政也不是那么枯燥麻烦了。
………………………………………………………………
几位爱卿。昨天那犬戎武者术赤被人击败的事你们可都知道?
第二天,朝会一结束宣武帝就把朝中包括三公在内的几位大臣交到御书房,等几位大臣坐下之后笑吟吟的开口问道。昨天一整天,宣武帝的心情都是非常好的,今天对几位大臣说起昨天的事还是带着满脸的笑容.
术赤在京城摆擂的事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原本一个武者摆擂并不算是什么事,甚至可以说与宣武帝以及朝中大臣没有一点关系。可是如果摆擂的是一个敌对的犬戎人,更重要的是这擂台摆了一个多月没有人能战胜术赤,这就关系到大齐的脸面问题了。
朝中大臣对这件事也是非常关心的,几乎每一位大臣都派人去盯着术赤的擂台,每天给自己通报消息。
术赤落败的消息也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以三公为首的一众大臣自然也都知道了打败术赤的就是那位奇才风清遥。
听到宣武弹问,太傅马伯元捋须笑道:陛下,术赤落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更重要的是术赤是被一招击败,这表明我大齐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真正的人才不屑于和术赤交手,所以才对术赤摆擂的事置之不理。不过术赤太过于嚣张,惹得我大齐真正的人才不满,出手将术赤击败。
马伯元的话让所有人脸上都微微一红,什么叫大齐真正的人才不屑于和术赤交手,京城十虎在大齐年轻武者之中也算是翘楚了,不过却不是术赤的对手。所以才造成术赤在京城摆擂一个多月都没有人能击败,现在被风清遥击败可以说是意外而已。
不过并没有人反驳马伯元的话,一个人要面子,一个国家就更加要面子了。马伯元这么说也算是挽回了大齐的一点颜面。
宣武帝干咳两声开口问道:诸位爱卿,这位风清遥你们可有人知道?
马伯元笑道:陛下,如果是问其他的人,我们可能不是很清楚。不过这位风清遥我们却是非常了解,我想朝中很多大人都对风清遥有一些了解的。
哦?这位风清遥还是个名人?满朝公卿知道风清遥的还很懂?不过朕怎么从来没有听过这位风清遥啊。宣武帝有些奇怪的问道。
呵呵,陛下,您不知道也是正常的。说风清遥是个名人不错,不过这个名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只有少数接触过风清遥的人才知道。李子清笑着向宣武帝解释道。
哦?只有少数接触过风清遥的人才知道?那不知诸位爱卿对这位风清遥的了解多少?他有什么样的才能啊?
说起才能嘛,这位风清遥还真不简单。武功就不说了,能一招击败术赤,已经足以说明风清遥的武功之高。在我大齐年青一代之中绝对是最顶尖的。不要说在年青一代之中,就算是整个大齐武功比风清遥高的可能也是屈指可数。李子清笑吟吟的说道。
嗯,不错,术赤在京城摆擂一个多月没有人能击败,却被风清遥一招击败,足以说明风清遥武功之高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宣武帝点头赞同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