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诗意的情感 !
文化疲劳张宝同2017.10.4
在现社会,还有什么东西能打动人心,振奋精神?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人们争先恐后,趋之若鹜?恐怕也只有钱了。钱能买来食物、衣服、住房、轿车和一切东西,但是,也有钱买不来的东西,比如文化,至少不能买到文化的精髓,特别是全民的文化素质。
历史上中国曾出现过许多文化复兴与文化发展的朝代和时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民众文化素养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文化也曾两度繁荣,一是文革之前,一是文革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开始到金融危急之前,那时,也是中国文化复兴与重大发展时期。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和音乐空前地繁荣,涌现了一大批中国当代的经典作品。那时,人们腰包里的钱虽然并不多,但是人们除过挣钱,还渴望着读书看报,看电影,听音乐。我记得许多同事都订了一些报纸和刊物,有文学的,有专业的,也有纯消遣性的。所以,人们读书看报的氛围很浓。
可是,金融危急之后,由于经济不再宽余,许多人取消的订刊订报,由于纸张、房租的价格飞涨,印刷的成本提高,许多报纸和杂志难以为继,纷纷停办,电影也开始出现萧条,电视虽然还在活跃,可是没有高质量的文学与文化支持,节目的内容和质量也在大幅下滑。到了金融危急之后,只有少数的报纸和杂志还在继续生存。这些报纸和杂志不是因为发行量大,就是因为依靠国家的补贴和资助。
文化是一种消费品,需要大量和持久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才能长期见效,持续发展。如果整个社会都想急功近利,或是只想索取而不想投入,那么,就会出现文化的疲劳或是文化的萎缩。而中国的文化疲劳也许就是从这时开始。
人在疲惫时会感到疲乏乏力,无趣无味,心情烦躁,昏昏沉沉,甚至会感到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心情抑郁。处于这种状态中,除了休息,别的什么事也干不好。如果你非逼着他坚持工作,他只能给你敷衍应对,得过且过,不可能给你尽情地投入,更不会为你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文化疲劳的现象也如同人的疲劳一样,在它疲劳的过程中,它不可能出现大批的文化精英,也不可能创造出大批的文化经典和文化效益。所以,从90年代末起,我们的文学、电影、电视、音乐和春晚,几乎很少再能看到和听到非常经典的作品。文学杂志几乎没有人看了,有些文学杂志几乎成了一些编辑和作家的自留地,成了他们互惠互利的礼尚往来。电影因为缺少深刻而精美的题材和剧本,许多电影导演只好依靠先进的光电技术和宏大的场面来吸引观众,而故事情节单调枯燥,很难能见到精品。音乐除过那些反复播放的老歌,新歌几乎没有多少人爱听,有时整个春晚都听不到一支好听的新歌。电视的数量很多,可是,古装戏和抗日神剧铺天盖地,而有质量有品味的现实题材的作品却是寥寥无几。
有人说文化艺术的衰落是因为网络文化的冲击,有人说文化素养的倒退是大众文化品味的降低。可是,文学界、影视界、音乐界和各种文化艺术界的人士和精英们,难道你们就问心无愧,没有责任吗?你们是国家文化艺术的栋梁和引领,你们是不是尽职尽责地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难道你们就不反思一下,你们阵地的失守和大众文化的降低是因为你们首先感到了疲劳,感到了浮躁,受到了金钱与名利的诱惑?
不是人们不喜欢读书看报,不是人们不喜欢文化艺术,而是当今有多少值得人们爱读的书?有多少能让人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过去雷振邦为写一首歌,坐着几天几夜的绿皮车去新疆,到了新疆,又要坐很长时间的汽车,到了不通汽车的地方,又要骑马和走路,才到达要采风的地方。可是,现在的一些作曲家,往钢琴旁一坐,摇头晃脑,振振有词地熬上大半夜,一支曲子就写出来了。有很多的电视剧本居然是几个编剧坐在一起,吸着烟,喝着茶,吹着牛聊着天写出来的。完全不是人们想像的那种含辛茹苦和绞尽脑汁。许多的文学作品已不是十年磨一剑了,而是一天更新八千字,上万字,甚至有人雇用写手,分工到人,分章节到人,进行流水作业。这些“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文化作品能流传千古,成为经典吗?这样快餐式的文化作品,人民大众能喜欢吗?
我们鼓励人们读书,可不能老是让人们去读那几本文学名著。我们老是期待着国人能去拿诺贝尔文学奖,拿世界音乐大奖,拿戛纳电影节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可是,当今社会和我们的文化精英们能拿出多少的经典和名著?而我们的电影总是花开花落,纷纷繁繁,可有几部能让我们惊奇拍案,回味深长?
我们的文化看起来是一片繁荣,但那只是虚假的繁荣,人们的文化水平是在不断提高,但我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品味却在不断衰落。无论是在候车室里还是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拿着手机在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可是,你知道他们在干嘛?他们在玩游戏,在看仙侠小说,或是在玩微信,真正在看正经书的人能有多少?而那些中老年人也在玩手机,他们在干嘛?他们根本就不看书,而是在跟别人发微信和聊天。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他们喜欢看的东西。
文化与文化素养似乎成了人们生活中无关痛痒和无足轻重的事情,有好歌了就听一听,没好歌了就不听;有好电视了,就看一看,没好电视了,就去打牌打游戏。好像这一点都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因为他们对文化的意识和需求正在逐渐地淡漠和淡化。其实,谁不想听支好歌,不想看部好的电影和电视,不想读本好书?可是,我们的当今社会却拿不出这多的好作品,而铺天盖地和迎来而来的多是那种粗制滥造的快餐式作品。这些作品就像那种快餐一样,不吃还罢,吃了还会感到不舒服。所以,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现在打牌和打游戏的人要比看书的人多。
人们的心已被金钱所物化,眼睛里只盯着钱,把挣钱当成了生活和人生的唯一的目标。因为人们要生活,要买房子;有了房子,还要买车子;买了车子;还要养孩子。总之,钱就是挣得再多也是不够花。所以,人们很容易用金钱观去看待所有的事物,对所有的物品和行为也是以金钱作为衡量的标准。如你做这事能挣多少钱,你写这部作品能值多少钱。如果你做的事和写的作品没有给你挣来多少钱,那你就是在做无用的功。可是,有些事和作品只是在体现它的意义,并不能用金钱来进行衡量。
如果我们挣钱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和增添财物,没有什么梦想和理想可追求,那么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感到疲倦不堪,烦躁不止。要不,有些人为了想生活得好一些,就拼命地挣钱,可是,当他挣钱挣多时,却发现他其实一点都不快乐,也不幸福。因为他的心中没有文化的丰富与滋润,不懂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文化塑造着人的人格与心灵,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而优秀的文化作品,能以深刻而喜悦的美感感染着我们,引领着我们不断地向往美好和创造未来。我们常常回想着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那个岁月里,我们没有多少钱,生活艰苦,整天地忙碌,可我们的心情却非常地快乐。现在我们的钱多了,生活好了,可是,我们的心里老是空空荡荡,忐忑不安,像是少了什么,丢了什么。也许是我们的心情疲倦了,我们的心灵衰老了。
人疲劳了,睡上一觉或许就能恢复过来。可是,文化疲劳的恢复却需要多少人多少年的艰辛努力。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养分,传承着我们民族的尊严与希望,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美感与美德。如果我们的文化事业和人文素养提高不了,即使我们人人开豪车住新房,也不能称之为富强,相反,还会阻碍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不要以为文化只是一种消费品,对社会和人们的影响无足轻重。文化的力量经过深刻丰厚地积累,会像潮水一般推动社会的重大变革和科技的突破。欧洲文艺复兴引发了一场科学与艺术的重大革命,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而中国在春秋战国、唐朝和宋朝也经历过像欧洲文艺复兴类似的运动,不但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贡献了丰富的文化思想,而且使得唐朝和宋朝在经济与文化上高度繁荣,成为中国文化、外交和贸易的重要的输出国。宋朝金融资本的兴起比工业革命还早800年。当时宋朝的GDP占到了世界的百分之50以上,比现在美国要强大得多。只是善良的中国人没有把强大的制造文明和技术运用于军事,而宋朝重文轻武,居安而不思危,最后被元朝所灭。
许多年来,我们比较重视经济和科技,而对文化和艺术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出现了道德与素养下滑的趋势,这是很可悲的。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而文化与道德的下滑决不是我们改革开放所要的结果。我们必须要重视文化,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文化的复兴是民族的复兴。而民族复兴,人人有责。我们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用诗意的情感美化心灵,追求心灵的高贵和道德的情操,努力去做一个有文化品味的高尚的和有情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