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文艺生活 > 第四百一十八章 公益广告

第四百一十八章 公益广告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文艺生活 !

    华国女性导演作品研讨会在一间会议室内举行。

    林晓玲正襟危坐,认真的听着在场前辈的发言。

    这儿有来自艺术院校的著名电影理论家,有拍过不少电影的女性导演,还有出名的女演员,以及女性社会活动家。

    大家围绕着女性电影是什么,怎么拍,如何发展等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这个说起来挺复杂,简单来说,在商业大片中,男性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女演员只能作为附属存在,或者扮演花瓶的角色。

    英雄救美的桥段是观众的最爱,女演员只要拥有美貌就足够了。

    从片酬上也能看得出来,在一部大制作的影片里,男演员的片酬比女演员要高出许多。

    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华国国内,说实话,电影圈是男人主导的世界。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西方女权思想的崛起,这种格局正在慢慢的改变,女性电影开始展现自身的影响力。

    女性电影就是以女性角色为主的电影,通过女性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虽然女性电影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不过女性导演善于拍摄细腻温情的片子,这类影片无论票房还是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都不能和那些商业大片相比。

    这是女性电影的局限性,也是女性导演的局限性。

    女性电影想要走出困局,不能光关注女性情感的问题,或者拍摄女同性恋这类题材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应该塑造女性英雄的形象。

    你拍一些情情爱爱的影片,或许思想深度有了,可观众不爱看,效果不大。

    谈到女性电影就要和女权主义牵涉上关系,正是由于女权主义的兴起,女性电影才获得了发展,在这方面,西方的女性电影走在了前列。

    华国的女性电影只能说是处于起步阶段,女性导演不多,拍的片子影响力不足。

    随便在街头采访,他们能说出张亿谋和姜闻,却说不出哪位女导演和她们的片子。

    在国内,女导演的影片只是主流电影的装饰品和补足物,小众中的小众。

    这一次沪城国际电影节举办这个专题,集中放映一批女导演的影片,有推动国内女性电影发展的意图,也算是和世界影坛接轨。

    林晓玲听着这些人的讨论,大家讲述最多的是女性电影在创作上遇到的困难。

    研讨会成了诉苦会,大体上还是希望国家的有关部门能对女性电影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比如成立女性电影扶持基金,不用导演四处筹资。

    投资商听说拍女性电影都没有兴趣,拍出来不赚钱,谁还愿意投资。

    林晓玲觉得自己相当幸运,听了这些前辈的发言才知道女导演那么不容易,她刚刚入行,还没有经历太多的波折。

    她把自己的稿子偷偷收了起来,不准备发言了。

    因为她写的稿子充满了正能量,对女性电影的未来信心十足,和在座的前辈相比,显得过于幼稚,和现场的氛围不合拍。

    开完研讨会,林晓玲回到酒店。

    “晓玲,研讨会怎么样?”慕姗姗询问道。

    “嫂子,别提了,我本来还挺兴奋的,以为可以和圈子里的前辈们交流拍片的心得体会,没想到受打击了,女导演这行不好混啊。”林晓玲抱怨道。

    “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咱们有自己的电影公司,你想拍什么题材和你哥说,让他给你投资就行了。”慕姗姗说笑道。

    “不光是资金,还有好多麻烦,以前不觉得,今儿一听挺有道理的。”林晓玲郁闷道。

    在社会上,性别歧视始终存在,女导演掌管一个剧组,遇到的麻烦比男导演要多,想拍好片子,就要有一股气势,不能被人小看了。

    林晓玲没有管理一个庞大剧组的经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别想那些了,你的剧本准备的怎么样了?我和你哥琢磨了一下,准备先用这个题材拍一支公益广告,由你来制作。”慕姗姗提议道。

    “公益广告?”林晓玲疑惑道。

    “嗯,就是犯人出狱后遇到的生活困难,和家人相处的情景,三分钟到五分钟的长度。”慕姗姗说明道,“这个广告拍出来对你的影片也有帮助,上面可能就准许你到监狱里拍戏了。”

    林子轩打算用几万块拍一支公益广告试试水,呼吁社会对出狱的犯人给予理解和包容。

    这么做让上面的人看看效果,对《回家》这个本子获得审批会有好处。

    这属于电影前期的准备工作,拍广告的时候顺便也选了演员,如果这支广告能在华国电视台播出,那宣传的作用就大了。

    “这个主意好,我先练练手,找找感觉。”林晓玲赞成道。

    她这些天一直在搜集素材,甚至到小红的家里进行了走访,了解小红父母对小红的态度,有没有原谅小红,这会成为电影的原始材料。

    当然,电影不会按照真实的情况来,最终还是会以家庭和解收尾。

    不过其中的矛盾冲突,父母的态度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电影就是这样,给观众留有希望。

    公益广告虽然时间短,却相当于微电影,对林晓玲以后拍片有不小的作用。

    “那就行了,具体的事情你来弄,拍完后来我的节目,我帮你做宣传。”慕姗姗安排道。

    “谢谢嫂子。”林晓玲高兴道,“对了,老哥呢?”

    “他和电影节的组委会说事去了,中午不回来,咱们自己吃饭去。”慕姗姗回应道。

    林子轩和沪城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的人员见面,讨论《小城之春》的事情。

    《小城之春》在沪城上映后,口碑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专家大力赞赏,认为这部影片在艺术性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另一方面观众普遍反映影片沉闷,看不懂,不好看。

    虽然顶着威尼斯金狮奖的光环,但国内的观众买账的不多,媒体报道,《小城之春》在沪城遇冷,观众反响平淡。

    这其实正是文艺片面临的困境,圈内人一片好评,圈外人漠不关心。

    电影始终是要面向观众的,《小城之春》的遇冷预示着文艺片的冬天已经来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