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蚁贼 > 94 绕袭

94 绕袭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蚁贼 !

    常遇春虽身为上将,但是自恃勇武,却好阵前显耀,喜欢与敌将单挑。≥

    原本的历史中,直到北伐中原时,朱元璋还告诫他:“遇春为大将,顾好与小校争能,甚非所望,切宜戒之!”可见,他的这个喜好根深蒂固。

    三通鼓内,带上赛因赤答忽、王保保选择武将以及武将出阵的时间,连斩了三个元军悍将,而他本人却毫未损。

    吴军是见惯了的,燕军、元军皆惊。燕军是既惊又喜;元军是既惊且骇。王保保见机得快,当即下令,命派出轻骑,取常遇春。数百骑呼啸出阵,人未至,箭先。常遇春的铠甲好,在箭雨下,不慌不忙地归往本阵。

    他“长臂善射”,不但不乱,还走走停停,取出弓矢,时不时地回马射上几箭。箭不虚。每一矢,必有一敌落马。每有一敌落马,吴军必举枪高呼“威武!”射箭、中敌、敌人落马,吴军高呼。类似情景一再重复,士气涨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此时此刻,就好像是他一个人在敌对万余的元军一样,且还将之玩弄于鼓掌之间。

    不知道赛因赤答忽、王保保这会儿是什么样的心情,赵过颇是心服。他叹了口气,说道:“常、常参政勇武绝伦,胆壮如铁。遍、遍观我海东军中,似唯有傅、郭可比。”他认为,只有傅友德、郭从龙可与之比勇。

    杨万虎要说也够勇,但他是步将,难以与常遇春在马上争锋。高延世也很勇,但年岁较轻,似不如常遇春正年富力强,最鼎盛、巅峰的时期。

    如此这般,常遇春且战且走。不多时,便在冯国胜、蔡迁等的接应下,安然归入了军中。元军轻骑无功而返,丢下了十几具尸体,也回了去。

    鼓声三通,角声亦三下。

    第二声绝时,常遇春归了本阵,经过略微地准备,第三声绝。

    燕、吴两军士卒齐声大喝:“杀!”

    一声杀后,鼓角声停,军卒无声。

    随之,吴军的左、右两翼开始缓缓向前推行。

    元军相对的右翼方位举起盾牌、竖起枪戈,亦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后边的火铳手、弓弩手支枪、开弓、架弩,只等敌人进入射程,便要开射。投石车等物也都相应地做好了准备。各军各营里,各级的掌旗官、鼓角手或者紧紧地握住旗帜,或者拿住鼓槌、抬起号角,时刻准备给下级传达上官的命令;而他们的上官亦紧紧握住刀剑,目不转睛地盯住各自上级军官的旗帜,侧耳倾听他们的鼓角,也是时刻准备传达并服从命令。

    数万人都屏住了呼吸。

    吴军出战,元军迎战,燕军观战。

    就在这个时候,吴军中军的后阵,突然生乱。中军是三军之魂,中军生乱,两翼必不稳。况且,现如今还正在两翼刚刚开始向前推行之时!常遇春适才回来,人虽没受伤,坐骑中了箭,刚刚换了匹马,在观看两翼前行,突闻后军嘈乱,他心知不妙,急遣人前去探看。

    派的人还没去,后军已经来报:“军后有鞑子来袭!”

    城西门外,屯驻的有元军一部。不过,这部分的元军已经绕城前来,汇入军阵中了,皆在前面。那么,这后边的元军却是从何而来?

    却是在昨夜,赛因赤答忽用王保保之计,悉散金帛,出察罕帖木儿所赐的玉佩、宝剑、精铠,招募了五百敢死士,配以勇将,趁夜出城,远远绕出,潜伏在了吴军营后十几里处。他们是地头蛇,地形熟悉,吴军没有能及时现。提前相约:待两军对阵时,趁机杀出,乱吴军阵型。

    那么,这股元军却又为何不去埋伏在燕军后,而是埋伏在了吴军后呢?

    也是王保保的提议。

    他认为:“赵贼非常强悍,与我军作战多次,接连获胜,而且军马众多,有近两万人,难以取。而常贼远来,是为客军,且军少,相比赵贼,比较弱小,可先灭之,壮我士气。既灭遇春,再鼓勇奋力,灭赵过必矣。”

    燕、吴两军定下的作战方案是吴军先战,燕军再出。元军定下的作战方案则是先败吴军,再战燕军。一个是合力,一个是分别击破。

    两军都不知道对方的方案,因此就出现了现在的这个情况。

    吴军刚动,元军就趁机从后突袭了。阴差阳错之下,导致在战事刚刚开始,双方的主力还没接刃,便形成了暂时对元军有利的局面。

    吴军中军后阵大乱,两翼惊愕,进退失据。

    ……

    赵过、潘贤二在望楼上看见了。

    潘贤二“哎呀”一声,说道:“战未起而后方生乱,阵未成而中军不稳。大人!吴军危险了。如果鞑子的主力趁机突袭,吴则必败。吴若败,我军必陷苦战。请大人点精锐,做好出阵救援的预备!以防不测。”

    ……

    元军望楼上。

    赛因赤答忽笑与王保保说道:“常遇春固然勇悍,特一匹夫耳!果然无备,致使中军生乱。吾儿此计大妙!”

    “父帅打算何时遣骑兵出列,冲吴贼阵型?”

    “不要着急。吴贼中军才乱,两翼还没有生变。现在出击,容易陷入混战,燕贼尚在左侧虎视眈眈,不可妄动。且稍等,等吴贼的两翼回撤之际,便是我军骑兵出击之时!”

    ——,之前,因吴军摆出了攻击的阵型,元军在相对的方位做出了一些调整,以示守御。却原来只是在哄骗联军。看似守而实攻。随着赛因赤答忽军令的传下,放在后边的马军6续提前,已经做好了突击的准备。

    ……

    吴军生乱,燕军欲救,元军欲攻。

    ……

    吴军中军阵里,常遇春遇乱不惊,他下令,说道:“打旗语,敲鼓!命左、右两翼继续向前。并遣人去燕军壁垒,告诉赵左丞,就说如果元军趁机出骑兵来犯我阵,便请他也即出马军,袭元军左翼,以作我之策应!”

    统带两翼的是冯国胜、蔡迁。

    见到旗语,听到催战的急促鼓声,他们两人反应不同,一个当机立断,一个微做迟疑,但是最终下的命令却完全一样:“继续向前!”

    冯国胜是左翼,并传下军令:“敢有右顾者斩!”蔡迁是右翼,亦传下军令:“敢有左顾者斩!”军令传下没多久,常遇春的军法官分别赶至两军中,又宣读常遇春的军令:“禁狐疑。鼓声毕,若仍未接战,诸将皆斩!”

    ……

    赛因赤答忽的笑容渐渐凝固,吴军的两翼虽然停顿了一下,但很快就又继续前行了。他扭头看了王保保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不可置信。王保保喃喃说道:“竟不顾中军!如此悍然?竟不顾中军!”

    望楼下,做好准备的骑兵将校遣人前来问令:“是否出击?”

    赛因赤答忽转顾燕军阵地,看见在他们阵后的马军队似有向前调动的迹象,迟疑了一下,不甘愿地摇了摇头,说道:“吴贼两翼未乱,我骑兵纵出也不能胜。一旦不能胜,没有了足够的骑兵,就不好应对燕贼的马军。罢了,且先撤回军中,再等战机。”

    ……

    燕军,望楼上。

    潘贤二脸上变了颜色,说道:“常遇春单骑挑战,临危不惧;军后遇袭,处变不乱。军令一下,虽然中军不稳,但是两翼却竟能做到不顾向前!大人,你看到了么?吴军两翼数千的士卒,甚至没有一个扭头的!令行禁止至此,胆识、勇武至此!吴军有此将,吴军有此卒,隐若一敌国矣!”

    ……

    偷袭吴军后阵的五百元卒,如虎入狼群,皆奋勇拼杀。

    吴军初时不备,被其连破两队。一队,就是五十人。五十人,五个九夫长;百人,十个九夫长。并有一个百户、一个副百户。十二个军官,眨眼间,悉数横尸。负责后军阵的千户率队赶来,与率领元卒的勇将对战,不敌,又被流矢射中,堕落马下,幸得亲兵拼死抢救,好容易抢了回去。

    元卒一路势如破竹,都是敢死之士,浑然不顾性命,受了伤还往上冲,腿断了用手爬,手断了用嘴咬,势如疯虎。

    吴军节节败退,不到半刻钟,连连丢掉了四五队。情势危急!两千人对五百人,要说兵力占上风;但是吴军的阵型乃是面向前方,种种的守御设置也都是放在了前边。军后一乱,确实不好抵挡。只调整阵型就不易。

    后军的急报,接而连三,送到前边。

    常遇春身边的诸将、亲兵俱皆惊惶。常遇春却稳坐马上,神色泰然,徐徐问道:“俺的军令可送去两翼军中了么?”

    “已经送到。”

    “请赵左丞协战的话,也送到了么?”

    “也已送到。”

    回答过他的问题,诸将你看我,我看你。

    蓝玉上前说道:“将军!后阵大乱,告急求援之声接踵而至。将军为何却先令两翼不顾,继而稳坐阵前,不理不问?若后阵破,前阵必危。前阵危,则中军必失。中军失,则两翼必溃。末将请令,愿引百人援之。”

    常遇春不置可否。

    他又看了会儿两翼,见两翼快与元军接战了,这才转过马来,立在阵前,环顾军士,提高了音调,说道:“鞑子偷袭后营,是想乱我军的阵型。如果此时向后,徒乱自家阵脚,正中鞑子计谋,必败。诸军!你们大多都是家在江南。此为山东,去家千里,中间还有徐州、黄河为隔。如果战败,怕是连骸骨也无法送回故乡!只能暴尸荒野。但是,如果你们肯追随本将,不顾后军,向前力战,出鞑子不意,则必胜!胜,功名俱显!”

    他接过亲兵递来的长枪,握在手中,目光炯炯,看着诸人,问道:“是想打胜仗?还是想打败仗?是想骸骨不返,还是想功名俱显?你们自己选择!”

    诸将这才知晓他的意思。他却是想不管后军,率前军与两翼一同冲击元军阵地!后军生乱,不思守,反欲攻!胆气实在豪壮。

    蓝玉热血沸腾,带头行礼,叫道:“末将愿随将军向前力战!”

    诸将齐躬身行礼,叫道:“末将等愿随将军向前力战!”

    前军的千余士卒齐声叫道:“宁胜而死,不败而亡。愿随将军向前力战!”宁愿战死疆场,也不肯因战败而亡。

    常遇春乃身先士卒,遣别将往后军压阵,命蓝玉引百人居前先行,鼓主力随后而乘之,自将精骑急追两翼,大呼叫道:“虏军破矣!”

    众腾踊争前。

    目睹此状,燕军错愕,元军惊骇。

    以潘贤二的好出奇险计,他也不敢想出这样的作战方法;凭王保保的血气方刚,他也不敢想到吴军能勇猛如斯!两个人都变成了结巴,一个忘记了言语,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眼前的所见才好,只能说道:“常、常十万。”一个抓住衣袖而不自知,连连说道:“常、常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