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大宋王侯 > 第五百九十三章 殿前吐黑血

第五百九十三章 殿前吐黑血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大宋王侯 !

    然后两人交换着天气之类的寒暄话语,安生亮神色举止中透着一股热情。

    但寇准却是压着心头的不耐,沉下心来应付着宋准,这时候,几声钟响从宫中传出,宫门终于开了。

    当值的阁门使走了出来。

    不用他多话,考生们按着名次先后,立刻排起队来。前日太常礼院的礼官,已经向这三百八十二位贡生们教导了进宫面圣时改有的礼节,没有哪人敢于错上半点。

    安生亮连忙挤回去,他礼部试的名次排第四,比起九十多名的寇准要靠前得多。寇准漠然的看着他的背影一眼,在自己的位置站定,不再去想这只有些烦人的苍蝇。

    从左掖门进了宫中,考生们被阁门使领着直趋集英殿。周围有禁军的士兵护卫监视。旁边还有监察御史盯着,没有人敢于做出任何失礼的行为,也不敢抬头张望。各自看着脚下的路,盯着前面人的脚后跟,向前疾步走着。

    一路上到殿中,宫廷韶乐从集英殿中回响。天子还未到,但今科的考官已经都在殿中等候。

    寇准却还是第一次来到宫殿之中。虽然心中一直担忧着正在度鬼门关的老师叶尘,但却也不影响他用眼角余光打量着周围的布置。

    虽然不错,但比起皇家这个身份来说,也算是寻常而已。

    殿中陈设的器物,装饰的布幔,梁柱的油漆和彩绘,都已是老旧。根本比不上有着无数善男信女捐献的大相国寺、开宝寺等大寺庙的主殿。

    也只有规模,算是勉强让人不会小觑了皇家的体面。尽管集英殿只是诸殿之中,规模排在后面的殿阁,但二十多丈的宽度,十余丈的进深,还是让每一个贡生心中震撼不已。

    寇准想起自家老师说过,当今天子生活节俭,极为反感铺装奢华,当然这也有大宋自建国之后对外用兵不断,大灾小灾也是不少,朝廷经费一直很紧张的缘故。

    两排有数人合抱粗细的梁柱,在大殿内,隔出了东西两厢。两厢之中,排满了桌案。桌案都是旧的,跟国子监差不多。而且桌案都不高,只有一尺多,不到两尺的样子。给考生们准备的是用来跪坐蒲团。

    在考官们的监督引导之下,三百八十二名贡生们在集英殿中央排好了方阵,打头的三人是在礼部试排名最前的三个。

    几声净鞭响过,乐声止歇。在礼官的叱令下,所有的考官和考生,无一例外的都跪拜了下去,静静的等着天子的到来。

    寂静的大殿中,寇准低着头,研究着大殿地面上作为铺垫的砖石。虽然是烧制出来的砖石,却是泛着幽暗的金属光泽,也难怪外界传言说,宫中使用金砖铺地。

    如果是汉代,殿上都是铺着地板,进殿要拖鞋。但到了南北朝之后,周时的礼节就已经开始变了。到了现在,已经可以穿着靴子走在大殿上。

    连串的脚步声终于从前方传来。

    并不吵闹,很整齐,静悄悄的响起,又静悄悄的结束。

    然后礼官的又吊着嗓子半吟半唱的发号施令。三跪九叩。

    向着当今的大宋天子,统御亿万兆民的皇帝,叩拜下去。

    一拜一起之间,都能看着殿上的人物。但隔着有些远了,光线又很昏暗,看不请坐在御榻上的赵匡胤是个什么模样。

    只是站在天子两侧靠下位置还有三人也在列。不出意外,应该是宰相薛居正和两名参知政事的卢多逊和吕馀庆。

    一连串事先已经被礼官传授的礼仪之后,考生们终于可以落座。在内侍们的引导下,一盏茶的功夫,就已经各自就位。

    然后今次的考题题目便出来了。

    ‘古之明王,求贤而听之,择善而使之。法不足以有行也,改之而已;人不足与有明也,作之而已……以守位则安,以理财则富,以禁过则听,以讨罪则服,以交鬼神则飨,以来蛮夷则格,以上治则日月星辰得其序,以下治则鸟兽草木得其性……朕夙兴夜寐,心庶几焉,而未知所以为此之方。子大夫其各以所闻,为朕言之……以所见言之毋隐。’

    果不其然,别看今次皇帝亲自出的考题洋洋洒洒数百字,本质上就是一句话:地方上的行政阙失,可以放胆直言。

    关于地方上的行政的阙失,本来便是叶尘在这两年以来布置给寇准最重要的作业,寇准在这两年中可没少思考研究,甚至前往州县,走防民间调查,按照叶尘所教的方法采集一些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

    所以,关于眼前的考题,寇准可以说是胸有成竹。寇准要做的,就是将自己脑子里面早有存在的东西默写下来,稍加修改而已。

    寇准胸有成竹的振笔疾书,草稿纸上,转眼就出现了一行行墨迹淋漓的小字。

    下笔畅快如此,实是平日作文时难得一见的情况。乃是早就心中有数的原因。书写起来自然不会有半分滞碍。可即便如此顺利,寇准也没有去争夺前几名的想法。

    天下聪明人数不胜数,能从百万士子中杀出来的集英殿上这三百多人,眼光长远的也所在多有。在寇准想来,不仅仅是自己曾经思考过地方上的行政阙失问题,三百八十二人中,至少有十分之一都事先对此问题有过思考。

    但寇准很安心,只要注意不要将大宋历代天子的名讳带出来,就不会有失败的危险。进士已经到了手中,区区名次而已,何须他孜孜以求。

    赵匡胤在殿中慢慢走着,薛居正、吕馀庆和卢多逊跟在身后。

    见到天子过来,考试中的贡生要起来行礼的时候,便会被赵匡胤所阻止。他是来看考生应考的,不是来打扰考试的。

    赵匡胤的视线在一份份卷子上掠过,只要上面有让他眼前一亮的论断时,赵匡胤就会稍稍停步,记下这一个考生的姓名。

    从前到后,又从后走到前,在考桌前后的空隙中,天子、宰相悄无声息的踱着步子。

    对于寇准的形象,赵匡胤自然早早就注意到了,看着叶尘的这位弟子,正心无旁骛的笔走龙蛇。

    寇准在贡院中一直拖到最后才交卷的事,赵匡胤也听说了。明白寇准并非是七步成诗、落笔如江河的捷才,而是喜欢深思熟虑的稳重性格。现在写起来如此顺畅,当是灵感来了或者平时便对地方上的行政阙失有过思考研究。

    赵匡胤不想打扰到寇准的行文,只准备看上两眼,就打算离开。但视线落到试卷上,两脚便迈不开了。一直站了好一阵子,从头到尾的将已经完成的部分看了两遍,才慢慢的又点了点头,回头对薛居正、吕馀庆、卢多逊低声说着:“没有让朕失望。”

    薛居正赶紧附和称是,吕馀庆欲言又止,想起陶谷在礼部试时做的蠢事,终是没有说出‘文字尚有待琢磨。’之类的话。

    殿试的交卷速度,要比礼部试快上一点,不管怎么说,也没人敢让天子等到三更之后。

    殿试都是开始的早,结束的也早。

    到了午后时分,天子已经转回到后殿休息,而最后一名考生,也终于交上来自己的试卷。

    接下来,就是批改的工作了。

    以卢多逊、陶谷、徐铉为首的知贡举的那批考官,并没有出现在殿试上,而是由赵匡胤另外任命一批官员,担任考官——详定官、编排官、弥封官。

    殿試审核之制,与礼部试差不多一样,仅仅稍有区别。

    应考举人交卷之后,先交付编排官,去掉卷首姓名籍贯,改以字号数字来排列。然后给弥封官,指挥三馆书吏誊抄、比较。接下来,交付考官定等,再次弥封后,交送覆考官再定等。前后定等完毕,最后交送详定官启封对照考官和覆考评判的异同。详定官最后确定下名次,将试卷誊本重新缴还给编排官,揭开籍贯姓名,与本卷中的字号对应,将确定下来的名次,呈递给天子。

    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就是礼部试的翻版,大同小异。但接下来就不同了,因为评判出来的结果要交给天子审核。这一事,就会改变进士们最后的排名。

    到了快入夜的时候,赵匡胤给殿中等候结果的考生们赐了酒食。听着前殿的谢恩之声,今科进士名次的榜单,连同考生们的试卷正本,一起呈到了赵匡胤的面前。

    刘寅、安守亮、王嗣宗。

    这三人是考官们定下的前三名。

    赵匡胤将三人的试卷找了出来,文字绝对都算是出类拔萃,但内容却实在是太过平常,或者说没有新意,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特别是赵匡胤看着后面的名单,一直看到了一百多位,也没有看到他方才关注的两个举人的名字。着意找了下寇准,竟然被放在了第二百五十六名,归属第四等,几乎是最末了。

    这样的结果,自然不是赵匡胤想要看到的,所以看着排名,他眉头蹙了起来。心头便多了几分不快和怒意。

    然而,不等他发怒,前殿正在享用他赏赐酒食的考生们传来一片惊呼,紧接着便有内侍跑来汇报说是有考生喝了陛下赏赐的御酒吐了一口黑血,昏死了过去。

    第二大更送上,九孔说话算话,初八开始恢复一日两更以上。苦求捧场,求月票和红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