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南宋之我主沉浮 !
张文谦的亲笔信,在节度使衙门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郝经、张柔、许衡、窦默以及郭守敬等人,都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毕竟他们都曾经在蒙古朝廷,知晓蒙古大军进攻的战略目标,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蒙古大军进攻的战略目标都应该是四川,而不应该转移到襄阳。
郝经等人的怀疑是有道理的,蒙古大军强悍,蒙古铁骑更是天下无敌,不过蒙古大军还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水师力量的匮乏,毕竟草原以及北方不需要大规模的水师,而且多年以来,蒙古朝廷也不重视水师的建设,这让蒙古大军在北方乃至于中原能够所向披靡,可是到了南方,就需要面对大宋的水师了。
郝经等人另外的怀疑,就是忽必烈既然决定从襄阳方向展开进攻,如此重大的决定,怎么可能让张文谦等人知晓,按照蒙古朝廷的惯例,如此重大的决定,唯有蒙古亲王才有可能知晓的,这一次专门公开,是不是想着混淆视听,让大宋朝廷以及吴邵刚做出错误的判断。
吴邵刚是完全相信张文谦亲笔信里面的消息的,毕竟穿越的他,熟知历史。
尽管因为吴邵刚的穿越,历史出现了诸多的变化,不过大的潮流依旧没有什么改变,穿越的吴邵刚,也一直都在尽力集聚自身的力量,没有想过主动去进攻,他甚至希望在自身真正具备改变历史潮流之前,大宋朝廷以及蒙古朝廷不要有任何的异动。
小的变化还是存在的,至少成都府路、利州西路以及云南路等地,已经被吴邵刚占据,这些地方,以前都是蒙古朝廷所占据的。
张文谦的这份文书,牵涉到吴邵刚的部署,所以绝不能够疏忽。
就在吴邵刚还在想着如何召集郝经等人商议的时候,第二封信函来了,是张文谦提出来的建议,这个建议与吴邵刚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就是趁着蒙古大军全力进攻襄阳的时候,四川驻扎的大军朝着北方进攻,尽量多的占领地盘,壮大自身的实力。
吴邵刚很清楚,蒙古朝廷内部也不稳定,历史上蒙古大军在攻陷临安之后,因为海都的反叛,迫使忽必烈调遣大军进入漠北,平定海都的叛乱。
吴邵刚的想法很简单,这个时候他不会想着成为忽必烈以及蒙古大军主攻的对象,能够在蒙古大军进攻襄阳的时候,得到一些便宜就足够了。
让蒙古大军与朝廷大军拼命的厮杀,实力受损,四川驻扎的大军一边休整一边占领更多的地盘,实力增强,如此才能够从容的迎接最终的决战。
经过几天的思索之后,吴邵刚做出了决定,他麾下的众人,必须要统一思想,如此才能够凝聚众人的力量,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变革。
节度使衙门,厢房。
从大都来的两封信函,都摆在桌上。
郝经、蔡思伟、张柔、许衡、窦默、郭守敬以及曹文刚等人,都看过信函了。
众人的意见没有能够统一,除开蔡思伟与曹文刚两人的意见不明确,其余人都认为张文谦亲笔信的消息有假,不能够完全相信。
墙上挂着地图,上面已经做了标记,四川方面的利州西路和利州东路,襄阳以及两淮都做出了重点的标记,中原的淮北、京兆府路等地,也被重点标记了。
蒙古大军尚未有大规模的调动,其主要兵力依旧集中在大都一带。
吴邵刚进来的时候,众人的目光从地图方向转过来。
“诸位,今日我们重点商议张文谦的亲笔信函,你们想到什么就直接说。”
吴邵刚很干脆,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意思,郝经看了看众人,现如今他已经是云川节度副使,兼任成都府知府,其地位在吴邵刚之下,众人之上,如此重大的事情,他肯定是需要首先开口,表明自身意见的。
“大人,下官以为,张文谦的亲笔信,有很多值得怀疑的地方,最为主要的方面,下官认为如此重大机密的事宜,作为汉人大臣的张文谦,是不可能知晓的。”
其余人都跟着点头,这方面的怀疑的确是存在的,近些年蒙古朝廷之中的汉人大臣遭遇到大规模的排斥,根本不可能参与到机密事宜的商议之中,更是不可能知晓如此重大的消息。
郝经看了看众人,继续说下去。
“下官与众人也仔细商议过,我等不怀疑张文谦信函的真实性,只是觉得这是蒙古朝廷故意转移视线的做法,多年以来,蒙古朝廷进攻的重点都是四川,突然之间做出重大的改变,可能性是不大的,襄阳城池坚固,想要攻陷绝非易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进攻四川则不一样,能够占领诸多的地方,采取步步推进的稳固战略。。。”
郝经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也是经过了认真思索的。
郝经说完之后,张柔也发表了自身的看法,认为郝经之分析完全正确,按照惯例来说,蒙古大军不会选择从襄阳展开进攻,而是会继续从四川方面进攻。
蔡思伟和曹文刚两人依旧是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他们对蒙古朝廷的事情不熟悉,更是不清楚忽必烈这个人,也就无从发表意见。
终于等到众人说完,吴邵刚站起身来,走到了地图的前面。
所有的目光都转向吴邵刚了,大家明白,最终的决定是吴邵刚做出的。
“诸位,我想到了一件事情,当初张将军率领大军进攻四川的时候,忽必烈派遣了哈必赤领军,进攻两淮,那次我们也分析过了,哈必赤进攻两淮的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劫掠了不少的钱财,还迫使朝廷与之谈判,这可能是忽必烈在思考从什么地方展开全面进攻。”
“现在看来,至少两淮方向,已经被忽必烈完全抛弃,认为从这里展开总攻不合适。”
“我也在思索,为什么不合适,看见庐州以及建康两座城池之后,我有了答案,忽必烈既然想着对朝廷展开全面的进攻,那就要集中兵力作战,保证每次战斗的胜利,最大限度的消灭宋军的有生力量,而两淮的庐州与建康两座城池,就好比是两个犄角,相互呼应,忽必烈若是选择进攻两淮,就必须要兵分两路,同时进攻这两座主要的城池,而且两淮湖泊众多,道路难行,蒙古大军展开进攻的难度会增大。”
“忽必烈不会做这样的选择,故而放弃了两淮。”
“再来看看四川,从四川方面展开进攻,一直都是蒙古朝廷战略的重点,表面上看起来,忽必烈是不大可能做出改变的,而且从四川展开进攻,有利于蒙古大军的施展。”
说到这里的时候,吴邵刚的脸色变得严峻,脸上浮现一丝冷笑的神情。
“可有一件事情诸位不要忘记了,合州御前诸军这些年来剿灭的蒙古军队,总人数已经超过十万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足以令忽必烈认真考虑的数字。”
“忽必烈想要一统天下,想要灭掉我大宋朝廷,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忽必烈也有顾忌,若是蒙古大军挥师前往四川而来,一旦作战遭遇到失利,则对其军心是沉重的打击,甚至可能毁掉忽必烈所有的安排部署。”
“诸位不要忘记了,蒙古朝廷的内部并不安稳,忽必烈依旧需要注意漠北的局势,一旦征伐出现重大的失利,或者是遭遇到挫折,漠北的其他势力一定抓住这个机会,势必蠢蠢欲动,让忽必烈难以决定。”
“我们再看看襄阳。”
“从战略地位来说,襄阳是朝廷的门户,其重要性远远大于四川与两淮,忽必烈一旦拿下了襄阳,就阻断了四川与京城方面的任何联系,除非我们倾巢出动,驰援襄阳,可我们若是驰援襄阳,则四川地方空虚,忽必烈又可以趁机拿下四川。”
“得陇望蜀,忽必烈选择从襄阳展开进攻,是最佳的选择,襄阳城池坚固,短时间之内的确难以攻陷,不过忽必烈大可不必着急,慢慢来就是了,一旦拿下了襄阳,则南方的门户大开,接下来剿灭我大宋朝廷,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宜了。”
“至于说诸位考虑到张文谦不可能知晓如此重大的事宜,我看未必,忽必烈此举,或许是为了展现自身的雄心,让朝中的汉人大臣彻底归心。”
“张文谦的亲笔信,是可信的。”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好一切的准备,按照我的预计,冬季蒙古大军是不大可能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最佳的进攻时机,是在来面的春季。”
吴邵刚扭头,对着身边的袁世春开口了。
“近段时间,情报署的重点转向大都方面,我想忽必烈既然做出了决定,其兵力方面的调配,必定会有所表现,情报署尽力侦查清楚。”
“我们获取的所有情报,没有必要禀报朝廷,有些事情,需要朝廷去应对,我们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为朝廷做这些事情。”
“粮草的征集现在开始动作,尽量从两淮以及江浙等地购买尽量多的粮食。”
“诸位,我们也要做好一切准备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