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武周大闲后 !
在门口停住看了一会儿榻上的人,皇帝轻轻地走到了榻前,在榻前的脚踏上坐了下来,疲惫的身躯靠在了榻上,闭着眼睛一声长叹:“冯英啊,你说朕怎么这么累呢?”
没错,躺在榻上的正是差一点被武旦揍死的冯英。
听得皇帝的话,榻上的冯英睁开了眼睛,其实他早知道皇帝已经来了。冯英没有答皇帝的话,只是轻轻地看着皇帝。
皇帝偏过了头,对上了冯英的眼神,二人相视一笑。
“冯英,你觉得太子怎么样?”皇帝笑着问冯英。
“奴婢听说咱们北都也闹灾了是吗?”冯英没有回答皇帝的问题,反而问了皇帝一个问题。
所谓的北都,便是并州,也有称之为晋州的,也称晋阳,早在李唐的时候它便是北都,只因李唐兴于晋阳。武则天祖籍是并州的,所以它也成了大周朝的北都。
“是。”皇帝回答,他说:“听说闹得还很凶,被下头的官府给压下了,不知道能压多久。朝臣们怕关中生变,建议尽快迁都洛阳,一衍也说七月前若不迁都洛阳恐有大凶。可是太子不同意,他改‘迁’为‘幸’,太子妃连游幸都反对。”
“太子妃参知政事了?”冯英有些吃惊。
皇帝笑着说:“那孩子颇有几分灵性,朕想看看她在朝上有什么表现。”微笑变为苦笑,“只是没有想到,她第一回上朝便送给朕了一个大礼,反对,全盘地反对!呵呵,朕算不算得是自作自受?”
冯英点了点头,道:“陛下严重了。”一顿,又问道:“看来陛下是主张去洛阳了,皇后娘娘呢?她是什么意思?”
“皇后?”皇帝一声冷笑,道:“今天王家人又闯祸了,在早朝上,太极殿,当着满朝上下的那么多人,王铣清把侯方奎给打死了!就因为候方奎是支持太子的。”
听了皇帝的话,冯英默了默,言道:“陛下问奴婢觉得太子如何,奴婢觉得太子仁孝可嘉,忠勇可嘉,仁义可嘉!”
“你说的是反话吧?”皇帝失笑。
“不,奴婢说得是真心话,大实话。”冯英摇了摇头,认真地道:“奴婢可以对天发誓,奴婢所说绝对发自内心。”
皇帝定定地看着冯英,眼里满是不解和不敢相信:“他差点把你打死耶,你,你还愿意为他说话?为什么?”
“就因为奴婢这满身的伤!”冯英解释说:“正是因为太子差点把奴婢打死,奴婢才感觉到太子的真心,他真的是陛下您的儿子!”
“没打你你就不觉得他是朕的儿子了?”皇帝好笑道。
“至少不全是。”冯英说:“儿臣,既是儿又是臣,奴婢看得出来太子是真的将您当成父亲,而非皇帝。”
“你这打挨得倒是稀奇。”皇帝笑道。
冯英又说:“奴婢得天之福,深受陛下宠幸,虽贱为残缺之人,却总受人以恭顺待之。不管是宫里的奴婢们,还是朝堂里的达官显贵们,无不是对奴婢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就连懿怀太子和皇后娘娘,对奴婢也都是礼遇有加,客气又周道。可太子却敢把奴婢往死里打,而且还是当着皇上您的面!这是为何?不过是因为他觉得奴婢没有服侍好您,替您担心而已啊!”
“没想到你这一顿打挨出了这许多感受。”皇帝笑了笑,说:“你说得也有些道理,老六这孩子确实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一顿,然后猛地看向冯英,幽幽地问他:“你说朕退位,让旦儿现在就上位如何?”
冯英一副被雷劈了的模样,怔怔地望着皇帝,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你说啊,怎么样?怎么样?”皇帝催促着,他说:“朕跟你说实话,这个皇帝朕当得真的是没趣味得很,早就不想当了。”
“陛,陛下……”冯英哆哆嗦嗦地看着皇帝,诚惶诚恐道:“这,这话非奴婢能答的啊!也非,也非奴婢该答的啊!陛下,饶了奴婢吧!”
“真是没趣味。”皇帝白了一眼冯英,摸着下巴喃喃道:“可以想一想,真的可以想一想。”
“皇,皇,皇……”冯英给吓坏了,结结巴巴地“皇”了半天,也不知道是想要说些什么。
“算了,你歇着吧,回头朕再来看你。”皇帝一摆手,打断了冯英,一边喃喃自语着一边就走出了屋。
望着皇帝的背影,冯英只觉得头大如斗:“五爷啊,你不会是来真的吧?”
……
回到了东宫,李成秀唤来了六生和大妞等人,让他们将东宫的改革方案详细地整理出来,送两份去太极宫,皇帝那里一份,皇后那里一份。又着重与二妞说道:“你把咱们的食谱也整理一份出来,将每一餐的搭配,每一道的食材选用,烹调方法都写详细了,也一并送去。”看了他们,强调,“要快,最好是今明两天就弄出来。”
“是。”六生、大妞等人恭敬地应了,各自忙去。
转眼就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李成秀说武旦有伤吃油腻的东西不益,便叫二妞给厨下说做点菜粥,弄两张胡饼,再配些小菜就好。
饭菜做得端上了桌,却是还没有等到开吃就被从太极宫传来的消息震惊得傻掉了。
就在要两刻钟前,从两仪殿里飞出了五道圣旨。
第一道:“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工部侍郎王铣清当堂击杀工部尚书,以下犯上,犯杀人重罪,特命左威卫缉拿归案,着大理寺连夜严审!”
第二道:“左仆射王铣奂执宰不力,又教弟无方,罢其全部职位,降公爵为侯爵,命其闭门自省,并罚俸一年。”
第三道:“右仆射伤太子,乃是误伤,其情可原,其罪可减,将国公为县公,罚钱万贯,以示惩戒。”
第四道:“为减长安粮荒之威,朝廷游幸洛阳。”
第五道:“朕躬违和,太子旦仁厚勇毅,可堪大用,赐太子旦监国之权。自即日起,朝中诸事悉决于太子,太子妃临朝听政,参知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