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1895淘金国度 > 第478章 暴行(第一更)

第478章 暴行(第一更)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1895淘金国度 !

    第478章  暴行(第一更)

    我擦昨天居然忘记上传了啥话不说了,今日三更(三万字啊,各位老大投点啥票鼓励一下吧)

    ………………………………………………

    阿尔泰山口

    1920年12月31日,几乎所有阿拉斯加的报纸都用硕大的黑体大字标注如此五字。

    随着阿军仅仅一日就攻克苏俄叫嚣阿军三个月也无法攻克的横锁山口东段入口的镰刀、铁锤两峰防线后,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全国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阿尔泰山口”攻防战,各国军事观察家此时甚至尚未从阿军奇迹般地进军速度以及辉煌胜利的惊讶中回过神来。

    但当视线被转移到阿尔泰山口要塞之后,这些所谓的军事专家又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表明自己的态度“阿拉斯加国防军将会在山口要塞遭受重创”,像前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就对外界宣称阿尔泰森林将被阿拉斯加士兵的的鲜血染红。

    相比于潘兴的断言,被视为法兰西杰出统帅的福熙元帅则要含蓄许多,但意思却是同样的:“阿拉斯加军队尽管在科雷马河战役,在攻加战役,在欧洲,在远东,在太平洋都有着杰出的表现,但在阿尔泰,他们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但……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占领阿尔泰山口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火力这是苏俄无法比拟的优势,欧洲的经验已经证明,这个世界已经不存在无法攻克的堡垒和要塞唯一的问题,也许就是……此战之后,阿拉斯加人到底将会损失多少优秀的士兵”

    全世界的军事观察家对阿军攻克阿尔泰山口都不持怀疑态度,但即便是最乐观的人也相信阿尔泰之战将会被阿拉斯加士兵的鲜血染红,之所以如此,原因非常简单,阿拉斯加虽然在千岛,在小笠原的战争中都曾经攻克日本人的堡垒。

    但那种要塞无法和可与旅顺,海参崴要塞相比的阿尔泰要塞相比,甚至很多人认为,阿尔泰要塞比旅顺,海参崴要塞更难攻克,因为阿尔泰山雄壮绵厚的山岭就是最好的要塞防护,这一点,不管是旅顺还是海参崴都无法相比。而且去年阿日战争时,海参崴那种要塞也不是阿军强攻攻下来的,而是在当时的日军弹尽粮绝后不战而下的。这也是各国军事观察加此番推论的依据。阿拉斯加不具备真正的要塞攻坚战的经验。

    镰刀峰和铁锤峰的攻克他们认为并不能证明什么,毕竟这两峰防线处于阿尔泰整个防御体系的东部外围,他们虽然坚固,但缺少掩护,缺少支援。

    要不是这一次镰刀和铁锤峰攻势中,阿拉斯加人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很少使用的攻城重炮,而不是跟以往一样纯依赖飞机、坦克发起攻势的话,他们甚至也会怀疑,阿拉斯加人能否攻下阿尔泰山口要塞。

    现在他们见识了阿拉斯加人使用了攻克要塞必须的攻城重炮后,没有这个怀疑了,但阿尔泰山的地势优势,使得阿拉斯加需要一直仰攻,而且越往山口要塞腹地,要塞防线的位置就越高,使得苏俄军队具有地利优势,大部分时候都可以居高临下,而且他们也有十七万军队可供防守,以攻守比例来说,阿拉斯加就算有三十万大军,但即使可以夺下要塞,也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而两峰防线之后的以日涅斯克主峰天然雕垒为核心的的第二道防线,就将成为检验阿拉斯加真正实力的一个试金石。

    就是在这种普遍不乐观的环境下,阿军却没有因此停下自己的脚步,几乎是在攻克两峰防线的当天,第八集团军便沿着公路及两侧山岭向着阿尔泰山口腹心前线,一路上摧毁了无数的小型沿路工事,而帕达诺夫的第十二集团军在此之后也开始正式投入战场,成为了第八集团军的后援,尾随前进。

    日涅斯克峰

    阿尔泰攻坚军团指挥部给部队的命令非常简单仅五字而已。

    日涅斯克峰其实并非一座单独的山峰,而是一片雄壮的原始森林,奇岭怪石组成的葱翠山林,当然此刻都覆盖着皑皑白雪,只是其这片山林有一个明显的高坡,比他周边的山林都要高上数百米,坡高路陡,被俄军用来修筑了一处天然的雕堡式防御工事,正扼于公路中央,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因为主峰叫日涅斯克峰,这片山岭也就被统一称为了日涅斯克山。

    日涅斯克山岭数处山峰都在数百米以上,这不是海拔高度,而是标高,也就是从山脚算起的高度,主峰也就是日涅斯克峰标高691米,其山体岩石巍峨斜峭险峻、悬崖断壁耸然屹立,山间只有一条小路,与山脚的公路相连,蜿蜒盘绕通向日涅斯克峰山顶。

    需要说明的是这条公路就在日涅斯克峰打了一个转,不是笔直前进的,而是绕着日涅斯克转一个大圆,而且是一条逐渐沿山而上的坡度达几达30度的山路,到了日涅斯克峰山腰处才沿着周边矮得多的山岭向西方延伸而去,就像上了一个高原,而日涅斯克峰后面的那一片几乎可算是山间高原式盆地的地方就是位于公路中间,由两山包夹的要塞城堡,也就是说打下日涅斯克峰,越过整个日涅斯克山,就可以看到真正的阿尔泰要塞防线的核心——山口城堡。

    二十万大军漫山遍野的推进,普通工事根本无法阻挡,仅仅一日,阿军便推进到了雄壮的日涅斯克山脚下。

    日涅斯克山主峰山脚下的工事后,依在一架山炮侧后的第八集团军第三十师师长吴克平眉头紧锁地用望远镜观察着面前地日涅斯克峰上地日军工事。从军用地图上显然还无法真正体现这座“雄山”的险要。而此时,当进抵到日涅斯克峰下后别说是士兵。就是身为指挥官地吴克平也觉得后背冒出冷汗。

    六团团长塔奇纳尼刚跳下吉普车看到师长依然在仔细地观察着这日涅斯克峰,于是便走了过去。

    “长官我打听了一下,那些乌梁海当地人都将这山称为“天锁山”或者“剑峰”,一是形容其正扼守公路,且公路都需盘着他而上,就像一把打不开的锁,另一个是形容其地形险要,坡直而陡,别说是上攻,即便是平时当地人下山时不小心也会堕入山谷。可真是名符其实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隘口严格来说,当初俄国殖民者为了进入唐努乌梁海修建的这条盘山公路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以前,想要翻过这大山,去山的西面,这座所谓的天锁峰和剑峰就是最大的障碍,盘山公路虽然还是很险,但比山路不知好了多少倍了。”

    塔奇纳尼的话让秦吴克平脸上露出些许苦笑,可是现在是打仗,那条比山路好得多的盘山公路毕竟还是盘着这座山,俄国人不会让他们大大方方的行走在公路上,山上的炮台,山腰处一个个如同悬洞般的堡垒工事可以将这条公路彻底锁死,不打下这座山峰,就不可能沿着盘山公路去打山口要塞。

    “天锁?剑峰?就是神仙锁,就是真的一把铁剑。咱们今儿个也得攻上去。打不开这把锁,那就是砸也要把他砸开。这日涅斯克峰比俄军二道防御阵地的任何山峰都高,打下这里。就等于真正打开了通向山口要塞的缺口到时主力就能长驱直入接近山口城堡进而夺取整个阿尔泰山”

    日涅斯克山这个制高点的重要性俄军自然明白。因而俄军在山上配置了整整一个师的兵力。当然这一个师两万多人是镇守整个日涅斯克峰在内的这片统称的山岭,而这座最核心的最高峰,也被称为691高地,这里则有两个团,近五千人,另看五千人不算多,实际上像这种地方,五千人,按一般的战法,五万人也不定攻得下来。但问题是五万人都参与攻打,密集如蚁群,这不是天生的靶子吗。所以最终指挥部决定的进攻部队除了炮兵,就只有三十师一个师的突击部队,而且还要以旅为单位分成最少三批突击。

    正常情况下,这点兵力想攻取这样的险地,根本不够看,但阿拉斯加打攻防战可从没有这样光靠人去堆的,他再高,能高过飞机吗,他再险,能抵抗重炮的一再轰击吗。突击部队最终还是用来解决残敌,占据险要,扫清残局,完成占领的。

    站在山腰掩蔽所的俄军第十三师副师长莫迪亚耶夫想起来时库利奇的交待,又一次朝四周看去,日涅斯克峰虽是坡度太陡,有利也有弊,那就是不利于构建野战工事,但莫迪亚耶夫仍然构建了一些野战工事,还利用山上十几个只有数米深的山洞建成了野战堡垒,虽不尽人意,但相比以前,莫迪亚耶夫觉得自己已经尽可能的加强了野战防御。

    “如果给我几门战防炮就好了”

    从望远镜中看着公里外那段公路上出现的那几辆阿军坦克,莫迪亚耶夫在心中暗想道,全师的几门战防炮已稀数被集团军司令库利奇收入各处炮台及山口城堡,“以日涅斯克峰的地形,阿军绝不可能动用战车,这里的地形太陡,炮送不到顶处,发挥不了最大作用,战防炮部队有更重要的阵地需要他”

    被收走了战防炮,库利奇明白自己只能依靠步枪、轻重机枪以及手榴弹坚守日涅斯克峰,就在这时莫迪亚耶夫的望远镜内远处的山岭及山岭盆地中,突然立刻闪现出一簇簇、一朵朵白色的爆烟和橘红色的火光。

    “炮击”莫迪亚耶夫连忙大声叫喊道。

    听到空中传来一阵尖锐刺耳慑人心魄的啸声,山上野战工事内的红军士兵连忙就地卧倒。然后一阵紧接一阵的嘘嘘声,划空传来,空爆声瞬间在剑山上空响起,弹雨倾刻间覆盖了日涅斯克主峰,阿军头一击使用的是空炸榴弹,意在杀伤日涅斯克峰阵地外露人员,紧随其后飞来的第二群是瞬发,目的是要掀翻剑山上俄军野战工事。

    当第一轮炮击后的瞬间,工事内的莫迪亚耶夫拂了一下脸上的泥土想爬起来,但是左脚已经不听指挥了,血如泉涌般的直往外冒,感到疼痛,头晕眼花,他快速从包内取出绷带试图但是绷带仍然不能止血。

    这时夜幕低垂,大地正一片模糊,莫迪亚耶夫感觉到头一阵比一阵痛的厉害,昏昏沉沉的分不清方向,生存的希望驱使着他,尽其所能朝着不远处的山体掩蔽所爬去,同时大声呼喊着自己的部下,但是此时所有人都在躲避雨点般扑来的炮弹,他的呼喊声被压制在隆隆的爆炸声中,莫迪亚耶夫咬紧牙根,继续往前爬是力不从心,眼前一黑终于失去了知觉……

    此时担任首轮突击队的一营在炮火和烟幕弹的掩护下,袭上了日涅斯克峰的山腰,尽管突击连的数百名官兵动作异常灵敏,在进攻时循着杂草、凸石朝山上逼近,但刚袭上了山腰,就在山腰上遭遇俄军,不得不与其展开了恶战苦斗。

    在仰头上攻的时候,一个战士一脚悬空,一脚踏在悬崖的石齿上手紧攀着生根在石缝里的一棵小树,右手抓住冲锋枪向居高临下的敌人射击,还未急发射一棱子弹,那个悬挂在崖上的身影便跌落了下去。

    激烈的战斗在山腰处进行着,挨着鼻子的战斗更多的是刺刀和刺刀交刺对杀,刺刀撞击时不时发出“咣嚓咣嚓”的响声,提着冲锋枪的战士正在扫射的时候,从杂草丛中穿出的一把刺刀从他的侧面刺来,战士的右臂瞬间被刺穿,冲锋枪跌落到石头上,跟着他的身子也就跌倒下去。

    倒在地上的战士趁着刺回再刺的瞬间,用左手抓起压在自己身下的枪来,把枪托抵在胸口,向俯腰突刺的红军士兵射出枪膛里剩余的子弹。

    机枪手刚一换好弹匣,就向他左右两边的敌人狠命地横扫猛击,子弹象火龙一般扫射着冲过来的俄兵。

    而更多的战士则是朝着可能藏着俄军的岩齿附近里甩手榴弹,“乌拉”一些被炸伤的红军士兵趁着这一挡口,猛的从岩齿后跳出扑向最近的国防军士兵,紧抱着一名阿军战士朝着崖下滚去。

    烟幕下足足十几分钟的肉搏战结以后,日涅斯克峰山腰第一处的一个一百多米的一平崖,终于被一营艰难的夺取下来,取得了一处立足点,为主峰最后的攻克打下了良好基础。

    “嗡……”

    就在这时空中响起了轰炸机的啸声,未及几秒,日涅斯克峰山头瞬间就被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

    进入1921年的第一天,刺破黑暗的朝阳垂挂在东边的地平线上,火红的朝阳烧红了辽阔的西伯利亚大地。静谧的原野、铺了皑皑白雪的山冈、冰封的河流以及零星的散布的带有各种民族风格的村落,构成了一幅格外不同寻常的西伯利亚式的冬季平原景色。

    转眼间,一阵车鸣马嘶、轰轰隆隆,美景被打破了。公路上、原野里、山坡上,到处是一队队、一群群的军队,蜿蜒地迎着太阳,从东面如洪流般朝西奔涌。这是一支一眼望去便知吃了败仗的队伍,没了队形,没了生气,耷拉胸前的脑袋沉重得抬不起来,往日那种赳赳威武的劲头早已没了踪影。

    修长的步枪枪在他们手中似乎也成了一种多余的负担,背着的、扛着的、挎着的,姿态各异。褴褛不整的军装上满是泥土、血渍,使沉闷中更显出万般疲惫。往来车辆和马车卷起的尘土吞没了三三两两的士兵。却没人躲闪,只是麻木的在骑在马上的军官们的喝吼下狂奔着,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不能尽快撤回鄂木斯克,凭城凭险而守,那么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将是扑天盖地的阿拉斯加军队。

    这支部队已经没有了建制,虽然可能多达几万人,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身边的人来自哪一个连队,甚至是不是一个团,一个师的都不知道,已经全然没有了过去的那种狂热和漏*点,甚至已经没有了必胜的信念,此时整个队伍中弥漫着一股令人沮丧的沉沉死气,在他们经过的地方,零星散布的村落冒出了滚滚的黑烟,村边随处可以看到被杀死的乡民,无论男女老幼,此时空中的红日似乎正是被这些村落中流淌的血给染成红色。

    一列车顶覆盖厚厚白雪的列车缓缓行驶在西伯利亚铁路上,这辆列车只有一节车厢,苏俄红军第五集团军副司令兼第十五师师长卢日科夫蜷缩在车厢中的一个座位上,脑袋斜靠窗边,呆呆地望着车外潮水般滚动的溃兵,心里充满了苦涩颇不是滋味。

    “败了十五师败了,十六师,十七师,骑兵师,全都败了鄂毕河防线全线崩溃,此刻,那些黄皮猴子已经铺天盖地的杀过了鄂毕河,甚至已经推进了上百里,此刻自己指挥的德斯克狙击战仅仅不到三天便再次大败,不知道有多少部队正在如自己一样向着鄂木斯克仓惶逃亡。”

    为了给鄂木斯克防务尽可能的争取时间,为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在失去了鄂毕河防线的不利条件下,布柳赫尔命令卢日科夫收拢从鄂毕河防线撤逃的第五集团军四个师近十万大军在西伯利亚铁路线额尔齐斯段的中央部位即德斯克镇一带发起狙击。

    但是由于鄂毕河防线败得太快,他们没有太多的准备,只能在德斯克一线利用沙俄军队和白卫军时期遗留的半永备和野战工事仓促布防,如果没有昨夜第五集团军直属骑兵师拼死反攻,拖住阿军部队,那么不管是十五师,还是十七师,还是临时组织的赤卫队,都将在阿军第十一,第十四集团军二十万军队的进攻下全军覆没,如果不是卢日科夫当机立断炸毁了德斯克的铁路,或许他们全军撤退的机会都不可能得到,只是现在仍不保险,他们的补给都已经丢了,还有数百里路程,冰天雪地如何捱过去。

    窗外的那些正在冒着黑烟的村庄,那一具具尸体,不是倒在阿拉斯加人的刀下,而是倒在了俄军自己的刀下,卢日科夫不免叹了一口气,自相残杀,却是迫不得己,他们不能耽误时间,没有时间跟这些几乎跟外界没有多少联系的村民讲道理,那些勇气尽失的士兵也没有心情去讲道理了,开始还只是抢粮不杀人,到了现在,几乎已经无法控制了,很多村庄都直接抢粮放火,屠村而过。

    这也是坚壁清野的最好最快的办法,若一直纠缠下去,后面的阿军随时可以追上来,论机动速度,卢日科夫自己都没有多少信心,被炸毁的铁路以阿拉斯加人的实力,也许不要两个小时就可能修好。一旦铁路修好阿军重型部队跟上来,对红军来说绝对是又一场恶梦。

    “哒、哒……”

    天刚蒙蒙亮,伴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一支由数百名骑兵组成的军队,从东西两个方向着列车侧前方的一个看上去较大的村庄扑去。这个位于铁路附近的村镇原来住着几百户农家,而此时更是集中了数千名从鄂毕河沿岸逃难至此的难民。

    村子里的难民中有不少人就是遭到了屠村后的幸存者,在听到急促的马蹄声远远看到俄军骑兵后,立即哄乱了起来,人们一边叫喊着一边朝四周逃去,挥舞着马刀的俄军骑兵根本没有人停下说上两句话,一冲进村庄就开始用马刀劈砍着未急逃避的村民和难民,枪声、哭救声瞬间响彻在这个村落中。

    “传令,立即停止屠杀,拿到粮食、拿到牛羊马匹就算了,严禁屠村,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人民”

    在速度并不快的列车上正好看到这幅一认而过的场景时,卢日科夫终于忍不住了,对着身边的副官大吼道。

    “杀杀光这些白军余孽杀光这些反**分子杀光这是叛徒、卖国贼”一个看似这支骑兵队长官的男子一刀将一个正在地上爬行哭喊的妇女穿在了地上,口里一边大喊着屠不反**分子的口号,似乎要将前线失败所受的屈辱发泄出来,就在此前的战斗中,他们的对手中有数万名俄罗斯叛徒,是的,在他们看来,那些就是叛徒,卖国贼,他们正在帮助阿拉斯加人侵略自己的国土,而这片大地,这里每一个村落,甚至是现在鄂木斯克城内的那十数万居民,他们都曾经接受过那些叛徒、卖国贼的统治。

    而现在那些叛徒、卖国贼在阿拉斯加侵略者的帮助下又杀回来了,那么现在红军在这里可以杀的很理直气壮,虽然抢粮才是主要目标,但一路上,他们已经杀惯了,这些人既然接受过叛徒、卖国贼的统治,那他们也是叛徒,也是卖国贼,何况随着他们今天的惨败,也许不久以后,这些人也迟早会成为真正的叛徒,他们不会再是俄国人,而是阿拉斯加人,就像鄂毕河东岸的那些俄罗斯族人一样,他们现在都统称为阿拉斯加公民。既然如此,杀之何惜。杀光叛徒、反**分子,坚壁清野,抢粮屠村,多好的理由。

    必须要用这些叛徒的鲜血洗去红军惨败的耻辱。已经如同走火入魔般的骑兵们此时浑不觉得屠杀自己的同胞有什么罪恶感。

    “队长,人太多了一刀一刀的砍太浪费时间了。”

    一个士兵指着那些狼狈逃窜的难民对着那个为首的军官说道。

    “你们这样……”队长稍加沉思后,想到了一个主意于是便弯腰对那个士兵吩咐着。

    很快一队士兵提着长绳跑到村边,然后用长绳绕在那些被捆着的难民的脖子上,绳子足有十几米长,一下子就套住十来个人的脑袋,然后套到战马,哈哈大笑着打马前进,后面拖了一地的滚地葫芦,悽声惨叫。

    “卢日科夫司令严令,只拿粮食,不得再屠杀村民……”这时一个士兵打马冲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口里扬手大喊,只是这个时候已经有些迟了,数百名骑兵,已经足足让上千名难民倒在了血泊中,那些正被拖在地上惨叫的难民也多半没有了声息。

    随着蹄声消逝,那些以前视之为工农代表,宣称将为人民带来幸福生活此刻却有如恶魔般的红军骑兵一个个扛着粮食,牵着牛羊绝尘而去,许多刚刚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来的难民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后,才跌跌撞撞的回到村里,有些人则是从马槽下,从房梁上一脸呆涉的跑出来,如地狱般的惨状,引得一片撕日裂肺的惨叫声飘荡在这片有如鬼域的原野中。

    就在大队俄军离去后大约二个小时,远处再次响起轰隆隆的声音,脚步急行在雪地中,踏的沙沙阵响,形成如同一片洪流即将淹来的声音,片刻,一队队,一群群明显军容整齐许多,精神抖擞,士气高昂的军队又出现在了这片原野。

    刚刚回到村落中惊惊魂未定的难民又是一声发喊,在原野中狼奔鼠窜,有些刚刚失去亲人的难民此刻却似乎已经认命,抱着亲人的尸体只放声哭喊,眼神呆滞,并没有再跑……

    但是他们以为会再次降临头上的屠刀并没有落下,一队队士兵直接沿着铁路急行而过,片刻都没有停留,反而有一队士兵脱离大队,指挥几辆马车进了村子,马车上大部分都是粮食。

    “乡亲们,不要怕,我们不会伤害你们,我们知道你们的粮食都被抢了,这是临时从我们军队中匀出来的,大概够你们撑过三五天,从明天开始,会有专门的救助队运送更多的粮食食物和生活必需品过来……”马车进了村子,在那些茫然抬起头来的难民那呆滞的眼神注视下,跑过来的士兵中就有人操着俄语大喊道。

    阿拉斯加军队中现在有不少俄罗斯族士兵,与这些人的语言沟通不存在什么障碍,虽然这些士兵是俄罗斯族,但这一路来,这样的惨状他们看得太多了,看得多了,心里负罪感也就少了,最开始战争发起时,很多俄罗斯族士兵的兴致不高,要不是他们都被混编了,整体比例又低了,甚至他们会反对这场战争。

    但现在,这种负罪感正在慢慢消失,对这场战争抵触情绪也慢慢的变淡,看看那些红军士兵的所作所为吧,他们难道不比一直宣扬的这些前白卫军更残暴吗?

    他们看到这种惨状时,甚至也在庆幸,他们当初逃离了这片土地,否则他们当时若是没有去鄂毕河东岸,而是留在了这里,可能其中有不少人也会跟这个村落中的许多人一样倒在血泊中,成为其中的一具尸体吧。

    不少俄罗斯族士兵眼里含着泪水,在村落中又手拢在嘴巴大声着喊着不要怕,一些士兵则忙着将马车上的粮食搬下来,还有一些士兵则默默的处理那些尸体。

    “作孽啊蔡帅,不是说那些什么布尔什维克是普通群众的代表吗,是为俄罗斯民众造福的吗,现在看来,比我手下的那些俄罗斯士兵都差远了。”在这个村落的外面,一支马队就这样静静的立在那里,马队正中央,李明泽手扬马鞭指着村落中那一具具其惨无比的尸体对着身边的蔡锷说道。

    蔡锷眼睛盯着村落,也是半晌没有作声,良久才叹息道:“那只是政治的谎言,若是以前,为了稳固他们的统治,他们绝不敢做得这么过分,但是现在……”

    蔡锷没有再说下去,不说李明泽,就是身边的那些副官,参谋,警卫当中也多的是明白人。苏俄军队这一败一退,很明显连他们自己都没有信心再保住这片土地了,他们已经把这里当成了阿拉斯加统治的地方,居住在这里的人已经不值得他们再宣扬什么主义了。

    若是叶枫在这里,他只会说的更明白一些,事实上就算在苏俄自己统治的地方,被杀的人还少吗,现在在这里的屠杀还算少的,而在未来,不说平民,就算是当官的,就算是红军自己的高级将领,都是成片成片的被自己人所杀,什么反**集团,叛乱集团,走资本主义路线,外国间谍,安个名头,一杀就是成片成群,那种惨象比现在这种场景只会更为凄惨,更让人悲痛。

    “命令部队加快追击速度,不能再给他们时间这样屠杀了,要让他们连抢粮都顾不上。”蔡锷转身对副官下了命令。

    “我看让空军出动对这些败军施压吧,这个距离,空军飞机还是没有问题的。”李明泽补充道。

    蔡锷也点了点头,虽然跟进的新机场不可能这么快建好,但新西伯利亚和新尼古拉耶夫斯克机场的空军飞机的确还能够得上距离。

    再呆了两分,蔡锷又对着一个参谋道:“你立即去找政治部路主任,同时电报各政治部门和各后勤部门,一定要作好沿线各村各镇的安抚宣扬工作,更要宣扬苏俄军队的暴行,并加紧做好对难民的各项救助工作。”

    “是”那个参谋闻言,就在马背上敬了一个礼便打马向来路奔去。红军的这种暴行,未来肯定会让这里的俄罗斯人对苏俄离心离德,这种情况从事实来说,对于阿拉斯加未来在这里的统治其实是有利的,利用好了,未来的在这里的统治基础将会比想像的更牢固一些。

    蔡锷等人也没有再呆下去,一边打马向前缓行,一边对着李明泽道:“明泽,要注意约束我们的自己的部队纪律,千万不成作下这种暴行,还有,一定要注意,追敌要快,但也不能乱,更不能贪功冒进,各师各旅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以防俄军反击,我们的重型部队还被铁路所困,跟不上来,若俄军决死反击,损失会很大。”

    “是”李明泽应承了一句,便立即“驾……驾”喊着打马急驰,去追自己的主力部队去了。

    这时蔡锷头也不回的问道:“阿尔泰方面战况如何。”

    一个参谋立即走近了一点,汇报道:“进展非常顺利,最新电报表示已经攻克了日涅斯克峰,正要向日涅斯克炮台发起攻击,预计两日内可攻克整个日涅斯克山防线,全面推进到山口腹心,进入总攻准备。”

    “嗯”听完汇报,蔡锷并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发布什么新命令,事实上,虽然这次他是最高司令官,但南路的攻坚军团和北路的朗多.查克第三集团军距离较远,各自负责的战略目标不太一样,这两路是有相当自主权的,蔡锷并没有打算摇控干涉,那样反而可能因为自己不熟悉情况而引起指挥混乱。

    只要进展顺利,蔡锷即时掌握两路大军的进度也就可以了。

    “第五集团军呢,也该到位了吧。”

    这个参谋又答道:“第五集团军没有最新消息,还是两个小时前的消息,其主力部队会合渡河的第十二集团军两个师已经攻克巴尔瑙尔,钱令昌驻比斯克和诺戈尔阿尔泰斯克的第十二集团军主力则强攻渡河与第五集团军十八师会合,轻松攻克了别洛库里哈军营,现在估计第五和第十二集团军已经全面胜利会师,而第五集团军的十七师早于昨日便向伊尼亚轻装挺进,如果顺利估计要不了多少应该就可以进抵伊尼亚,封锁阿尔泰俄军的退路了。”

    巴尔瑙尔与别洛库里哈都位于鄂毕河西岸,其中巴尔瑙尔位于新西伯利亚以南两百多公里,别洛库里哈又位于巴尔瑙尔西南近两百公里,几乎呈一条直线由北往南排列,从巴尔瑙尔和其西面额尔齐斯河沿岸的库伦达呈一条直线,这直线以南都在俄第三集团军驻守范围内,事实上,第三集团军十七万余人不可能全部驻守阿尔泰山口,真正驻守在那的只有五个师,十万人多一点,还有七万人驻守在阿尔泰西面。主要分布在六处,即巴尔瑙尔,库伦达,别洛库里哈,伊尼亚,阿克塔什和鲁布佐夫斯克。

    其中最西部的库伦达和鲁布佐夫斯克因为都处于额尔齐斯河流域,与吉尔吉斯交界处,基本上可算做后方,所以驻守最少,都只有数千人左右,伊尼亚和阿克塔什则位于阿尔泰山口正后方,扼守他山口与鲁布佐夫斯克的退路要口,又是保障物资储备通道的重要中转地,所以虽然也可算后方,但各自也驻有一万余人,而巴尔瑙尔和别洛库里哈的则是驻军最多的。

    巴尔瑙尔原本驻军一个师两万人左右,主要防备的是其对岸的东俄自治区新阿尔泰斯克的阿拉斯加第十二集团军四十五师,四十六师,过河战爆发后,为了防止从新西伯利亚过河的阿军南下,库利奇又不得不从别洛库里哈北调了一万人到巴尔瑙尔,成为六地驻军最多的地方,要同时防备对岸和北路阿军,虽然看上去兵力较少,但库利奇本身手上兵力处于劣势,却是再无兵可调,三万人防守巴尔瑙尔,有以前沙俄时代的要塞相助,库利奇也只能寄希望可以守住最少两个月,如果能守住两个月,保证阿中央主力不南下,就算成功。

    北调之后,别洛库里哈就只有一万人左右了,原本这里同样驻军两万,防备的是河对岸东北方向的比斯克阿军第十二集团军四十七师和四十八师,同时也要兼顾其对岸正东面的诺戈尔阿尔泰斯克的第十二集团军直属部队。本身压力就很大,但相比巴尔瑙尔以北还将遭到新西伯利亚来的阿军攻击,巴尔瑙尔似乎更危险,所以库利奇也只能从别洛库里哈调兵,因为他确信以阿尔泰要塞的坚固,最终那个河对岸的第十二集团军必然不会过河,而只能参与到正面的攻坚战,那样只要第十二集团军不强攻渡河,则洛库里哈的安全似乎也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但库利奇的指挥经验确实太少了,他这样一调动,别洛库里哈实力太弱,就给了阿军一个老大的空子,在得知这番调动后,朗.帕多和王永胜立即更改策略,由王永胜的第五集团军主力攻巴尔瑙尔,阿尔泰斯克的四十五,四十六师趁机过河,联手攻克巴尔瑙尔,而比斯克和诺戈尔阿尔泰斯克的第十二集团军六万主力则强攻渡河,与第五集团第十八师攻打别洛库里哈,为轻装南下的第五集团军第十七师扫清后顾之忧。

    并且这样一来,抄袭阿尔泰后路的军队将达到二十万人,虽然这样做正面攻坚的部队变成只有二十万人,但前后各有二十万人,两面包抄夹击,没有了后路,阿尔泰的库利奇十万主力还不是被关门打狗无路可逃,正面兵力少又有何关系,到时西南同样有二十万,同样可以成为正面。

    “嗯,很好”蔡锷对听到战略意图得到实现,似乎很满意,微笑着点头。

    想了一下接着又交代道:“南路攻坚军团和第五集团军如有最新电报,一定要立刻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