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城管无敌 > 一百、日本帝国的决断(上)

一百、日本帝国的决断(上)

推荐阅读: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城管无敌 !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五日,寒冬时节的黄昏,东京的上空彤云密布,雪花飞舞。

    铅灰色的苍穹下,披上了银装的日本帝国首都东京,看起来似乎既有西洋色彩,又不乏东方神韵。

    距离传统日式建筑的皇宫仅仅一百多米外,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宫内省大厦。而在围绕着皇宫的古老石墙和护城河外面,整个市区同样是东西合壁:帝国剧场和第一生命大厦等一长排新式建筑,完全是西方式的高楼大厦,而仅仅相隔几个街区,就是狭窄的卵石小街,一排排艺ji馆、寿司铺、和服店与拉面馆鳞次栉比,还有看起来仿佛摇摇欲坠的各种古老小商店,在它们的门上,大多挂着随风扑动的暖帘和五颜六色的灯笼,即使在这样阴郁的下雪天,也显出一派淡淡的欢乐气氛。

    虽然漫天的风雪严重妨碍了出行和交通,但那些有钱去寻欢作乐的人们,依然在渐渐变得黑暗下来的大街小巷上闲逛着,寻找符合自己喜好的消遣。全东京最繁华的银座,此时已经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对这个时代的日本青年说来,这里是西洋世界的浪漫象征,是一个由霓虹灯、珠宝店、时装店、夜总会、咖啡馆、美国和欧洲电影放映场,以及西式舞厅、音乐厅和西餐馆共同组成的欢乐仙境。

    而在古色古香的赤坂区,无数身穿传统和服的日本男女,也在期待着一个欢乐的夜晚。那些在脸上厚厚地涂脂抹粉,在身上穿着绚丽和服的艺ji,好象是来自古代的不速之客,坐在叮当作响的人力车上,沿着柳树成行的蜿蜒街道,犹如翩翩彩蝶一般来回穿梭。昏暗狭窄的街道、酒菜和脂粉的香气、女人的娇笑再加上日本传统的红灯笼,宛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精美浮世绘,洋溢着满满的江户风情。日本三弦琴悠悠的乐声四处飘荡,使这片街町总是沉浸在一种说不清是哀婉还是静谧的日式氛围中。

    然而,就在这片摩登时尚、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风雅优美的快活乐土之外,却是一片寒冷、贫穷、饥饿的可悲炼狱——自从明治维新以来,喊着“脱亚入欧”口号大踏步迈进的日本帝国,确实已经甩掉了很多封建落后的东西,成为了整个亚洲最先进、最强盛、最西方化的国家,但也染上了近代西方国家的一切弊病……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或者说大萧条,同样没有放过日本帝国。

    在大萧条中,日本的中小银行纷纷倒闭,铁路货运量减少20,日本传统的出口商品生丝大量滞销,农村全面破产,10的商船停泊码头无货可载。中小企业大批倒闭……就在这一片哀鸿遍野的浩劫之中,只有金融家、投机客和贪官污吏们赚得腰包鼓起,整个社会的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此时此刻,这个岛国的农民正由于沉重的赋税和农产品价格的暴跌,而普遍贫困之极,甚至处于饿死的边沿,破产农户被迫将女儿和姐妹卖给ji院的事情比比皆是——根据《日本农业年报》的一份调查报告,东北地区山形县的某个村镇之中,原有15岁到24岁的女性467名,被卖掉的有110名,占23,且平均售价仅10日元。另外还有150名该年龄段女性出外做女佣或酒吧女招待——到处都在爆发抢米和抗税暴动;数以百万计的城市工人则失去工作,不得不风餐露宿于街头。有人通宵守在东京职业介绍所门口,好在第二天占个排头。有人为了找工作而步行数百里,只因掏不起旅费。更要命的是,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政府不是设法减轻人民的痛苦,而是继续横征暴敛,向人民转嫁危机……导致全国人均收入由过去的700日元降至130日元,2/3的农民破产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出现饥荒,造成大批穷人死亡。

    首都东京贫民区的各条街道,几乎天天有人在撵交不起租子的房客。不知多少身无分文、又冷又饿的的失业者,还有破产之后的小商贩、小自耕农,都灰心绝望地踯躅于寒冷的东京街头,用喷火的愤恨眼神望着那些脑满肠肥、挥霍无度的财阀大亨……而近卫师团和第一师团的军营里,也不时传来愤怒的咆哮。

    在这种犹如火药桶一般的社会环境中,各式各样的极左翼和极右翼组织纷纷应运而生。经过一番全方位的较量之后,心惊胆战的掌权者们觉得两害相较取其轻,主张对外扩张以转移矛盾的军国主义者逐渐脱颖而出,从而就有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和满洲国的诞生……

    但遗憾的是,在官员队伍的廉洁,以及对低收入者的救济方面,日本帝国是当时资本主义列强之中做得最差的。从明治天皇的时代开始,日本的官场就是非常腐败的,剥削更是沉重到了敲骨吸髓的程度。当明治政权还没实行宪政的时候,就有过贱卖北海道官产,还不顾官产被遣散之后大批职员死活的事情。此外,早期的日本很喜欢派人西方去留学,这些留学生固然学到了本事,但也把西方绅士的做派给带回来了——不管国内经济如何糟糕,不管老百姓有没有米汤喝,自己的红酒牛排是绝对不能缺的。

    这样一来,即使在中国战场上取得巨大胜利,收获的战争红利也几乎尽数被财阀和资本家吞噬,底层的日本人民在流血流汗之后,依然是饥寒交迫、生活困苦。

    于是,随着中日战事的暂时平息,一度被战争和胜利掩盖的日本国内矛盾再次发酵激化。尤其是在陆军里面,绝多数士兵、士官和下层军官基本上都出身农村,对于农村的惨状有切肤之痛。因为家庭的困境,已经几乎快要失控。很多年轻军官开始秘密结社,公然宣讲着敌视财阀和官僚的极端思想,掀起了打倒国内财阀和政客的“昭和维新”运动——他们十分“天真”地认为,只要把重臣,财界要人全都杀了,由天皇来“亲政”,一切就好变好。实际上是以此为名目,组织一个独揽大权的军政府。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幕末动乱时期横行于京都的“天诛”、“人斩”和“维新志士”,这回改换舞台出现在了东京。警视厅多次破获各类准备暗杀内阁元老重臣的恐怖组织,但却迫于不可思议的舆论压力和恐怖组织的后台老板,根本不敢认真审理,只能以“阴谋的参与者均是出于爱国动机”为由将犯人草草释放。

    面对这样一副变生腑腋、祸起萧墙的糟糕局面,日本帝国的统治阶层自然是忧虑万分,早就想要进一步扩大对华侵略,以此来夺取更多战争红利,并且趁机转移内部矛盾……至于搞国内改革,由顶层统治阶级让出部分既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的“自残”做法,则从一开始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然而,虽然日本期盼战争已久,怎奈之前鲸吞东北三省,又在上海悍然挑起战火的霸道做法,就已经遭到了美英等国的一致敌视,如果要进一步扩大侵略的话,谁也不知道会造成怎样的国际影响,弄不好就会招致多国联手围攻——读过后世历史书的人,当然知道困于大萧条的美英等国,在法西斯侵略面前只会采取绥靖政策,牺牲弱国利益养虎为患,但此时的日本政治家,却并不知道美英等国究竟会做到哪一步。

    ——毕竟,在当年甲午战争之后,就有过“三国干涉还辽”的先例。而在“一二八”事变之际,英法美三国也是大规模增兵上海,摆出了不惜跟日本一战的架势,让日本方面在决策之前不能不犹豫再三。

    没办法,任何一只徒有其表的纸老虎,在被人动手捅穿真面目之前,看起来都还是挺唬人的。

    所以,一边是濒临爆炸的国内矛盾,一边是美英列强的严词警告,日本的统治者顿时在对华侵略问题上深感左右为难……至于“支那人”的反抗,因为轻松占领满洲的经验,则是被他们给华丽丽的忽略了。

    但是,如今突然插到上海滩的红旗,却似乎是给日本帝国送来了一个挣脱锁链、打破僵局的机会……

    ※※※※※※※※※※※※※※※※※※※

    此时,在紧靠东京皇宫的一座小山上,矗立着尚未竣工的国会议事堂,这座大楼主要使用了从冲绳开采的石块,屋顶还仿造了埃及金字塔的式样。而在这座气势威严的大厦后面,是一幢幢属于日本帝国政府首脑的宽敞官邸。其中最大最气派的一幢房子,自然是首相官邸——这座官邸由两幢楼房组成,起居部分是传统日本式的木屋顶、榻榻米和纸拉门,而办公部分却是风格奢华的西式建筑。

    就在这幢“东西合璧”的日本首相官邸里,眼下正在召开一次决定日本命运的内阁会议。

    “……咳咳,关于在上海发生的事情,我想诸君都已经了解的不少了。而驻华公使(此处发现一个之前的BUG,当时各国驻扎中国的最高外交官都是公使级,而非大使级,表示鼻孔朝天的列强根本不把旧中国当成“现代国家”来看待)从南京发来的秘密电报,你们刚才也都看过了,现在就说说看法吧!”

    在把一份电报交给众人传阅之后,主持会议的日本首相,预备役海军大将冈田启介首先开了口。

    而在会议桌的两侧,诸位元老重臣则是神色各异,有人喜形于色,也有人眉头紧锁。

    ——因为,在这份电报之中,日本驻华公使馆报告了一条极大的喜讯:中国当局主动邀请日军进驻!

    鉴于上海失陷之后,全国极度动荡的混乱局势,南京国民政府的亲日派首领、行政院长汪精卫,成功串联了大批国府的军政要员,然后秘密联络日本使馆,准备向日本方面正式提出“借师剿赤”的要求……这就等于是给日军开出了一张在华“自由行动”的许可证,将东南地区原本的美英势力范围拱手相让了!

    当然,在这笔交易之中,汪精卫自认为也不会吃亏。他的真实打算,是借日军之力来震慑蒋介石掌握的中央军,以此在国民政府内部发起新一轮的“倒蒋”运动,从而登上中国最高统治者的宝座。

    至于剿灭盘踞在上海的赤匪,则是要等到他击垮蒋介石,夺取国民政府最高权力之后再考虑的事情了。

    ——不得不说,汪精卫的这个政变夺权计划,实在是非常非常的天真。当年大**结束之时,他掌握着武汉国民政府和数十万大军,尚且斗不过在南京自立门户的蒋介石。如今他不过是个行政院长,在军中也缺乏人脉,即使侥幸借助日本之力得以上位,恐怕多半也只会沦为伪满洲国溥仪皇帝那样的傀儡……

    但不管汪精卫的夺权计划制订得是否靠谱,对于日本人来说都是一大利好消息。冈田启介还没来得及拿定主意,性急的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就已经制订出了作战方案,并且递到了他的案头上。

    “……参谋本部计划调集两个到三个师团,应中国政府的邀请,登陆江苏北部的连云港,然后沿着铁路南下,控制江苏全境,进而配合舰队威逼南京,协助汪兆铭对南京政府完成改组,同时阻挡住蒋政权可能从南昌方向发起的反扑……与此同时,广东的陈济棠和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也会帮助汪兆铭进行战术佯动,牵制蒋的兵力——事实上,由于支那金融的总崩溃,蒋介石对其名下的相当一部分军队已经完全失控。我大日本皇军在支那版图上遭遇大规模抵抗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

    陆军大臣林铣十郎挥舞着一根小木棒,指着一张地图介绍说,“……而皇国部署在北支那的天津军(根据《辛丑条约》规定,常驻京津地区的日本屯驻军)和满洲国的关东军,将会再一次同时展开运动,以军事威慑配合外交调略(劝诱),拖住北平的宋哲元和山东的韩复渠……待到南京的支那中央政府被我方亲善人士控制之后,这些直接面对我皇军兵锋的地方军阀,自然也就没有了抵抗的勇气。届时,从辽东到江南,一半的中国沿海地区都将在太阳旗下沐浴我国皇威,而帝国制霸东亚之大业,也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陆军的计划……看上去确实气势宏大,如果成功的话,就能把大半个支那纳入囊中……”

    日本外相广田弘毅摸着下巴说道,但语调之中似乎却不那么赞同——作为一名相对比较有战略头脑,认为对华侵略应该暂时止步于满洲国,在完成对满洲的彻底消化之前,绝对不能冒险扩大战事的“和平主义人士”,他对任何战争都有一种本能的畏缩,“……但问题是,支那的事情,支那人自己未必做得了主……仅仅得到汪兆铭的支持和陈济棠的默许,却不考虑美英两国的态度,是不是有些过于冒险了?”

    “……一定程度的风险,自然是有的,但皇国既然想要开疆拓土,又哪有完全不用冒险的好事?”

    林铣十郎反驳说,“……广田阁下,眼下难道不是日俄战争以来,皇国最好一个的战略机遇吗?鉴于支那南方共产军的巨大挑衅,欧美各国即使不乐意看到皇国扩张势力,但眼下也只能默许皇军的行动。只要我们帮助它们夺回上海,并且承认它们在长江流域的特殊利益,那么作为交换,让支那出现一个亲日的中央政府,把皇国的势力范围从长城拓展到长江北岸,这个代价应该也是欧美各国能够承受的!”

    广田弘毅有些不太情愿地点了点头,虽然他不是很喜欢陆军的冒进战略,总觉得这帮“马鹿”是“贪多嚼不烂”,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陆军在这个时候全面扩大对华侵略,确实是挑了一个绝妙的好时机——在目前的情况下,美英两国对于大日本皇军在中国领土上的扩张行动,势必予以最大限度的宽容。

    ——支那南方的共产军悍然攻入上海,强占租界,捣毁列强在华金融机构,不仅极大程度地损害了美英的在华利益,也等于是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把它们狠狠地打了一回耳光。如果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强盗们不能尽快施加报复、找回场子,那么在上海损失的那批财富还是小事,接下来只怕是连自家后院都要失火了!

    没办法,对于英国这样版图遍及全球的殖民主义帝国来说,任何一个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反抗运动获得成功,都会在其它各个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相继激起连锁反应,让大英帝国的镇压部队疲于奔命。同理,如果美国在任何一个战场上遭遇重创,又或者挨了打而不敢还手,那么它的南美后院也会不稳了。

    所以,日军此次应邀进入支那腹地剿灭共产军,不仅是在给皇国本身开疆拓土,也是在为了整个资本主义殖民秩序的安泰而作战。面对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美英两国应该还不至于如此短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