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重返1977 > 第274章 悄然之间

第274章 悄然之间

千千小说网 www.qqxiaoshuo.cc,最快更新重返1977 !

    二月末的最后一天,洪衍武盘了一下总帐,居然成绩斐然。

    别看才刚起步,先后占据的八家影院所创造的财富就已达八千余元。刨去前期交际费、维持费八百余元,得利七千三百元。

    这笔钱再刨去“小奶酪”个人拿下三家影院“票源”的奖金三百元,手下们介绍关系和奖金一千二百元,以及三十多人的基本“工资”一千三百元。实际得利四千伍佰元。

    不过这四千多,洪衍武也没全塞进自己的腰包。他坚持着一个道理。生意的利益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各方各面的平衡。

    因此他随后又按照拿出百分之四十,给八个“管面儿的”和“小奶酪”每人发了二百块分红,剩下的钱还让“小媳妇儿”给小雷子送去了五百块,算是“缴地租”。最后的两千二百块才是他和陈力泉的真正所得。

    总之,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丰厚的收获。就连团伙最底层的兄弟们,半个月的收入也超过了五十块。

    而拿到了分红的内部“领导阶层”,甚至都可以估计出来,洪衍武和陈力泉拿的钱,比例远比他们当“把子”应得的份额少得多。

    于是,大家伙儿都领略到了洪衍武的慷慨大度和为人的义气。交口称赞,满心敬仰下,自然更加努力地创造收入。

    特别是那几个头目,甚至建议干脆把手伸到区外面去,把西城和东城的影院一股脑儿占下来的好。

    不过对此,洪衍武拒绝了。他的理由是还不到时候,目前先以站稳脚跟为主。

    但他也说可以先准备着,并给大家放了招募人手的权利。

    而在待遇上,他的意思是新来的人不能和“老人儿”等同,“管线儿”的只给三十。“管眼的”可以给五十。

    这种新旧有别的政策,自然是符合底下人心理的,获得拥护不在话下。但更重要的,是这还意味着更多的“升迁”机会和更多的“分红”,就在不远处。

    所以从上至下,每个人都欢喜不尽地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其凝聚力完全超过京城江湖的任何一个团伙,任何一个集体,任何一个单位。

    完全可以说,在洪衍武的领导下,这伙儿“票贩子”的心气儿,已经遥遥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其他人,提前进入“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了。

    在这半个月里,还有两件事不能不提。通过这两件事,足以说明洪衍武带来的影响,已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扩散,开始改变周围越来越多人的生活。

    第一件事,有关边建功和苏锦的前程。

    这俩小子的探亲假结束了,将要再次回到茫茫草原,去放马去牧羊,与“虱子”、“跳蚤”同眠。

    而洪衍武由于一直在忙,根本没顾得上给他们买什么东西,更没空去送他们。但临别前,他和陈力泉还是请俩人在外面吃了顿饭,特意深谈了一次。

    席间基本没聊别的,就是专门分析全国形势了,劝他们找着机会尽早“办返城”。

    不过由于此时云南知青尚未行动,那件重大的历史事件还没发生,国家上层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倾向,边建功和苏锦听了虽感动心,却显得既犹豫又无处着手。

    洪衍武自然不好说得太明白,以免弄得自己跟算命先生似的。因此最后,他只能是给他们每人提供了两瓶茅台和五十元的经济资助,让他们带回去疏通关系用。

    边建功和苏锦谁都没想到洪衍武和陈力泉会有这么一出,感动是必然的。但也因为钱物价值太高十分惶然,谁都不敢真收下。

    对此,洪衍武又是费了不少口舌。最后撂下一句话,说“你们要过意不去,就等办回来再说。反正咱们以后日子还长远着呢。先把眼前问题解决了比什么都强。”这样才算做通俩人的工作。

    这还不算,之后,洪衍武又特别嘱咐了几句。

    一是让他们别把此事告诉家里,免得因此多生是非。他们家里再把东西送回来。二也提醒他们,牧民普遍嗜酒如命,当地又缺少粮食。走之前不妨多买些二锅头和挂面。总之一定要想尽办法,尽早回到京城。否则工作就会不好安排。

    至此,边建功和苏锦都被说得心里亮堂堂的,也多少都有了些盘算。俩人无以为报,便借花献佛,连敬了洪衍武和陈力泉好几杯酒,借此表达心中的感激。

    当然,这时谁都没有意识到,其实从这一刻起,边建功和苏锦两个人的命运已经注定将要发生重大的变化。

    边建功将不会主动留在内蒙结婚了,更不会年纪未满五十,就因嗜酒如命患上的肝病去世。

    而苏锦也不会在五年之后才回到京城,最后只能靠父亲的关系,在北方昆曲剧团当个拉幕打杂的临时工,白白蹉跎掉大好年华了……

    至于第二件事儿,是洪衍武通过自身的行动,促使东院全体四户改变了观念,都用上了液化石油气。由此大大提高了观音院东院四家人的生活质量。

    1978年,正值京城液化石油气发展的加速时段,全市用户覆盖率在这一年年底会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相较传统的煤炉子,使用液化气罐来做饭的好处是显而易见。

    既没有煤灰四溢、烟雾弥漫的肮脏,也不会在炒菜时为火力不旺发愁,更不用人们一下班,就因为着急生火做饭赶时间往家跑。

    而且最关键的是价格还便宜。当时一罐十五公斤钢瓶的气,由于国家实行补贴,购买价格只有两块七毛钱,基本够一户人家一月使用。

    相反,烧蜂窝煤的用户,四口之家每月燃料费却要三块左右,如果要烧煤球,那就耗费更高,至少得四块。

    洪衍武在春节期间就惦记着要让家里用上液化石油气,于是一过了春节就去劝说母亲,别再每天靠折腾小煤炉子做一日三餐了。既费力又费钱。

    对此王蕴琳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同意,她怕换了新家什使不惯,可架不住洪衍武理由充足又三番四次地劝说。老太太也是明白人,知道儿子是为了家里好,最终还是点头了。

    就这样,得了母亲的话,洪衍武便和陈力泉抽空就去了南横街煤厂,为陈家和洪家申请了燃气证。

    此时赵丰年正是主管液化石油气这一块的副厂长,所以老仇人胡二奎即使再想使坏也没法刁难。手续不但办理的相当顺利,而且人家就连烟酒都不肯收。

    可洪衍武和脾气也是这样,别人对他越好,他就对别人越好。他好说歹说非把赵丰年拉着出去喝了酒。

    最后席间又劝说了半天,说过前几天邻居们恐怕还得办证,少不了麻烦。总算是硬逼着赵丰年把礼物给收了。

    还真别说,洪衍武确有前瞻性。等他把气灶在小厨房安置好之后,整个东院儿的邻居们都感到新鲜,纷纷来看是怎样用气儿把饭做熟的。

    自然,现代化的设备绝不会让洪衍武丢人。蓝旺旺的火苗一烧起来,不但下灶的王蕴琳大感满意,直说方便好用。邻居们也都开了眼,心眼儿都开始活动。

    不过大家除了价钱上存有疑惑以外,最大的顾虑还是安全性。照老丁的话说,怎么看钢瓶怎么像个炸弹,搁在家里实在不踏实。

    可洪衍武一听这话却笑了,他说罐装的液化石油气本身就是国家考虑平房用气才发展的。而且没有比在临时性的小厨房里,使用它再安全的了。

    这一点陈力泉也能作证,他说北城那边十年前就开始用这个了,没听说谁家爆炸过。这样一来,就把大家的安全顾虑基本消除了。

    价格上的事儿更好说,陈力泉是煤厂干过的人,他最熟悉煤火费,对比着解释了一番,很容易就能把帐算清楚。

    而且最后,洪衍武还补充了两条自己对今后的预测与判断。

    他说的第一条,是现在液化气站对钢瓶和灶具实行的是租赁政策。

    原本二十三块五的设备费,液化站不收取,先由用户拿回家无偿使用,每月只缴两毛的租赁费,待累计缴够灶具售价,灶具便归用户所有。

    这一条对老百姓来说可太合适了,但这只是暂行的办法,意味随时可能取消。

    而他说的第二条,是液化燃气站这一年来,一改旧日冷清少人的状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东西的好处,成为新用户。

    可什么东西都是有数的,要错过了现在,等到人人要都想办的时候,肯定就难了。备不住还得请客送礼。

    不用说,这个年头的人过日子可都是精打细算,人们又早习惯了限价限购政策。这最后这两条的份量到底有多么重,谁心里都有自己的掂量。

    因此,大家终于下定了决心。没几天,洪衍武和陈力泉就帮着三户人家,都领了燃气证,装好了全套的灶具。

    而一旦用上,每家人也真的离不开了,甚至还各自跟认识的人大肆宣扬液化石油气好用,都庆幸听了洪衍武和陈力泉的劝告。

    可事情到这儿还没结束,有个情况说起来挺有意思。谁都没想到,老丁家很快就在安全上出了事儿。

    那一天,老丁媳妇不在家,而他这个平时不下厨房的主儿,因为着急喝茶就自己去了小厨房烧水。

    他首先打开燃气,然后才把火柴凑到灶眼去划,而且老半天才引燃火柴。所以当火柴刚一引燃时,“砰”的一声响,就把老丁吓了一跳,脸上也火辣辣地疼。

    他立刻关掉燃气灶,就去胡撸脸,顿时发现脸上直掉渣儿。再回屋一照镜子可好,眉毛胡子都燎没了。

    等到老丁媳妇回到家中,看见他这副样子当场大惊失色,然后一弄清怎么回事,老太太就闹着要把液化石油气换回煤炉子

    可这会儿老丁自己却不干了,直说,“不行啊!煤炉子脏不说,做饭又慢,整天还烟熏火燎的。要说还是液化石油气好。所以这事你就别管了,全怪我自己不会用,以后我多学着点就是了……”

    结果这一席话,竟把老伴儿给逗乐了。

    尽管都是细微之处,尽管都是潜移默化,可观音院东院各家人的日子,确实因了洪衍武的存在,在悄然之间一点点发生着新的变化……